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抢救的应用。方法回顾20例脑卒中急性期病人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特点、穿刺结果、并发症及护理配合。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抢救效果佳,并发症少。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抢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股静脉置管术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治疗手段,并成为重危患者抢救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包括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颈内静脉置管术以及股静脉置管术。我院对4名特危重儿童患者进行了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总计123天的置管期间,对抢救、治疗和护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ICU已成功的为89例患者进行了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其中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者58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者18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13例。年龄最小的4岁,年龄最大的95岁。导管留置时间3~43天。在深静脉穿刺置管中及导管留置过程中均未发生并发症,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文清 《吉林医学》2010,31(36):6768-6768
目的:主要探讨药物中毒后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方法:对药物中毒患者通过股静脉穿刺置管后连接血液灌流机进行血液灌流,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结合血液灌流治疗118例药物中毒患者,其中110例得到治愈。结论:对重度药物中毒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可以连续多次进行血液灌流,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及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SCV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1年5月以来我科收治的50例SCVD患者使用了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结果50例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8%,置管时间8-60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为SCVD患者的,临床救治、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高营养输入及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建立了有效的静脉通道,减轻了周围静脉损伤,减少了穿刺次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锁骨下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相应处理对策及各自优缺点.方法 共264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选择锁骨下静脉(89例)和股静脉置管(175例).结果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各有优缺点,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静脉置管术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节省时间和人力,尤其适合在晚期肿瘤患者及老年危重患者中开展;锁骨下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各有优缺点,后者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周围静脉滴注化学治疗(化疗)药物、高渗液体的患儿及肥胖穿刺困难的患儿与危重患儿,他们的外周表浅静脉细小,在贫血、脱水等的情况下外周静脉容易瘪陷,使得护理人员在行周围静脉穿刺时成功率不高,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又影响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2007年,我科开展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方法 对72例行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优缺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穿刺成功70例,成功率97%。穿刺误入股动脉4例,发生巨大血肿1例,小血肿1例,导管无法置入1例,置管后穿刺点渗血不止1例,无神经损伤、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因其本身技术上的缺陷在临床上日趋少用,但对颈部及胸部外伤、颈部手术、头颈部烧伤、气管切开等危重患者在无法行颈内静脉穿刺时仍可采用。  相似文献   

9.
余飞龙  陶科颖  来俊 《安徽医学》2005,26(5):368-368
在许多危重病患者中需要快速输血、输液、胃肠外营养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等,为此常需予深静脉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易污染及形成血栓,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故较常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我科从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采用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头颈部手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或伴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常不宜行颈部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为不失时机确保治疗有效地进行,行经皮股静脉置管治疗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股静脉穿刺置管法通常采用高位穿刺,误穿动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较高,且输液的通畅与否与体位关系很大。2002年以来,我科试用低位股静脉穿刺置管法,成功率高,且不易出现淤斑、血肿等并发症。现对2种穿刺置管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置管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需要大量补液、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和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常用的置管方式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及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因静脉留置时间长,其并发症时有发生,影响导管的留置时间及患者的治疗。如何通过护理措施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急诊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共62例行深静脉置管术患者,按穿刺置管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7例行股静脉置管术,B组25例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并发症、留置导管时间、导管相关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病人舒适度。结果股静脉置管术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首次穿刺成功率高,置管完成时间短,误穿动脉率低,并发症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相关感染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病人舒适度差。结论临床若保留深静脉置管时间比较短(<3天),选择股静脉置管术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对抢救急危重病人有临床应用价值;而对需较长时间深静脉置管患者,则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中的大量运用,我们熟练掌握了它的穿刺方法和护理措施。在2005年的Picc置管中,我院对八例不能行上肢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的病人,大胆地试行了股静脉穿刺,成功率100%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ICU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4名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股静脉组和腋静脉组,分别采用腋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留置针置管。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效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腋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留置针置管疗效均较好,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5.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之一。采用股静脉置管不仅能及时、准确、持续的静脉给药 ,又能减轻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 ,同时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我院外科在 1996年至 1999年 5月间 ,对 10 6例外科重症患者作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笔者就股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0 6例中 ,以危重病人及重大手术后病人为主。其中颅脑损伤 30例 ,消化道出血 2 3例 ,胸部损伤 10例 ,休克 14例 ,肿瘤 17例 ,其他 12例。意识障碍 16例 ,其余 90例均为神志清楚患者。女性 34例 ,男性 72例。年龄 16~73岁 ,平均 39岁。…  相似文献   

16.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净化中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学  李雄根 《当代医学》2011,17(1):9-10
目的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股静脉置管,对其成功率、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98例患者共接受股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率达969%(95例),96%(94例)患者血流量能达到220ml/min以上,误穿动脉导致局部血肿发生4例,局部按压20分钟自行吸收,重新穿刺或行对侧股静脉置...  相似文献   

17.
易燕春 《华夏医学》2015,28(1):89-91
目的:比较股静脉置管与动静脉穿刺在血浆置换治疗中的效果,确定适合患者的血浆置换血管通路。方法:拟行血浆置换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动静脉直接穿刺组和股静脉置管组,每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染、出血、置管阻塞情况。结果:直接穿刺组患者疼痛程度(3.5±1.5)高于股静脉置管组(2.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穿刺组穿刺部位出血和导管堵塞高于股静脉置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置管组感染高于直接穿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置管在血浆置换治疗中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其部位开放、固定、血流量充足、置管后活动不受限制。该院重症监护室对2006年1月~2006年9月121例病人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重症监护室抢救患者时需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注药和测中心静脉压、静脉营养CRRT治疗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不仅解决急危重患者抢救时的静脉通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临床使用方便、实用、快速。现就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的护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2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可了解血容量情况,判断心功能,反映上下腔静脉的引流情况(体外循环时),并可通过导管进行输液、给药,使用日渐增多。常用CVP穿刺置管方法有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几年来,笔者在行使上述穿刺方法的同时,采用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并得到一点体会,即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法不失为一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但可能产生各种并发症。我院 1 996年以来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79例 ,现就置管术中发生的并发症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42例 ,女 37例 ,年龄 2岁~ 80岁 ,平均 5 8岁。均采取经皮穿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 ,材料选用美国ARROW中央静脉聚氨酯管 ,用Seldinger氏技术右侧穿刺置管 77例 ,2例肝癌术后发生失血性休克行双侧穿刺。导管留置平均1 2天 ,最短 1天 ,最长 43天。用于TPN5 3例 ,CVP8例 ,余为肿瘤化疗及周围静脉输液困难者。1 2 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