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以口服肌苷,维生素B、C及酌情滴注葡萄糖液为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静输注胎肝细胞悬液,每次输入有核细胞1.97×10~9~6×10~9。治疗2~10次,间隔3~10天输1次,治疗3个月。结果:ALT复常日数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基本治愈24例,好转3例,无变化3例;对照组分别为16、6及8例。近期治愈率分别为80%及54.3%(P<0.05)。治疗组随  相似文献   

2.
1995~2002年,我院采用静注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联合雄激素(康力龙),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球蛋白治疗组12例患者年龄7~13岁,男8例,女4例,初治者8例。康力龙+中药治疗1.5~6年者4例,外周血WBC1.6~2.5×10~9/L,ANC(0.5~0.9)×10~9/L6例,2.6~3.5×10~9/L(ANC(1.0~1.4)×10~9/L)6例,30~50×10~9/L7例,60~85g/L2例,BPC(5~30)×10~9/L7例,30~50×10~9/L5例。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者3例,增生减低7例,增生活跃2例。巨核细胞0个/片5例,1个/片4例。4个/片2例,7个/片1例,其中1例BPC5×10~9/L出现脑出血(面积7cm×8cm)。对照组12例,其年龄、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出现纳差、乏力伴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4年,诊断为慢性活动型肝炎,于1989年8月24日入院。经保肝降酶药物治疗14d后,应用人胎肝细胞悬液,每次200ml,输注前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5mg,无不良反应。应用第7次时(胎肝悬液系本科实验室制备,胎龄5~+月,娩出时间上午6点,制备时间12点,同时分装3份,平均活细胞数2.6×10~9个/L,输注时间下午3  相似文献   

4.
潘澄清  官树君 《四川医学》1991,12(4):201-202
本文报告应用人胎肝细胞(FLC)悬液输注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及慢性重症肝炎的结果。材料及方法一、病例诊断:参照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其中包括亚急性重症肝炎25例,(23例经肝穿活检病理证实2例Ⅱ度以上肝昏迷);慢性重症肝炎16例(6例肝活检证实)。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5.9岁及38.3岁,病情相近(表1)。二、治疗方法 (一)人胎肝细胞制备:取自母亲健康、水囊引产3~6个月龄正常胎儿,在无菌室超净台内制成游离肝细胞悬液200~250ml。 (二)用法:制成肝细胞悬液,在2小时内静脉输注,每次肝细胞数为1.5~5.8×10~9,细胞存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继发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的报导国内较少见,现将代院收治的6例报告如下:6例病人中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64岁;病程3个月—10年;贫血5例;皮肤及牙龈出血4例,发热2例。化验检查Hb30~60g/L,RBC0.9~1.9×10~12/L,WBC2.6~4.0×10~9/L,RC01~1.3%,血清T30.25~1.11nmol/L(50.78±0.31),T_425.81~66.8nmol/L(S50±15.53),TSH0.91~6.58mIu/L(2.02±2.34)。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7年 10月到 1999年 2月用环孢霉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以下简称再障 ) 16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选此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病人 32例 ,分为两组。治疗组 16例 :男性 9例 ,女性 7例 ,急性再障 6例 ,慢性再障 8例 ,纯红再障 2例。对照组 16例 :男性 8例 ,女性 8例 ,急性再障 9例 ,慢性再障 7例。全部病人就诊时WBC (0 .6~ 3 .1)× 10 9/L ,平均 1.4× 10 9/L ,Hb 30~ 6 2g/L ,平均 41.6g/L ,PLT (6~ 34)× 10 9/L ,平均 2 8× 10 9/L。网织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自1973年Kaleman用胎儿造血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以来,屡有用人胎肝细胞悬液(简称胎肝)治疗再障的报告。现就我们治疗2例初步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例1]男,12岁,因全身散在皮下出血点4天  相似文献   

8.
胎肝细胞悬液(FLC)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已有较多报导,近来有作者报告胎肝无细胞悬液(FLCF)亦有效。本文报告16例再障FLCF输注治疗结果。一、材料与方法:①病例:均为原发性再障;急性再障2例,慢性再障14例,病程1月~10年;骨髓均增生减低,其中3例做3GM-CFU,结果明显低于正常。③FLCF的制备:中期水囊引产胎儿(3~6.5月)娩出后-20~C冰箱保存24~48小时,室温下溶化无菌下取出肝脏用蒸馏水制成悬液70ml,4℃冰箱保存3小时,加3%NaCl30ml即为等渗  相似文献   

9.
作者等应用胎肝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白血病12例,随访1~2.8年。再障近期有效率61.1%,随访期有效率55.6%;白血病疗效不显著,但因化疗造成的严重感染发热、血像抑制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0.
曹丽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354-4355
我院从1997年5月至2002年4月用环孢素A(CSA)联合雄激素及生血合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25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观察1.1一般资料选择此间在我院就诊的再障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急性再障9例,慢性再障14例,纯红细胞再障2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急性再障8例,慢性再障17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全部患者就诊时血常规如下:WBC0.5×109/L~3.1×109/L,平均1.3×109/L;Hb30g/L~68g/L,平均42g/L;PLT5.0×109/L~62×109/L,平均29×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001~0.014。骨髓…  相似文献   

11.
胎肝输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型粒细胞缺乏症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国内外比较重视胎肝细胞悬液输注(FLI)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以FLI成功地治疗了一例慢性药物性再生障碍型粒细胞缺乏症,尚未见到类似报道。 患者男,36岁,因粒细胞缺乏10年,右面部肿痛2d,于1985年12月19日第4次入院。缘于1975年9月30日因“急性菌痢”,在外院服氯霉素2d(总量2.0g)即出现明显头昏、腿软乏力,WBC降至2.5×10~9/L,及时停药并予维生素B_4、维素B_(12)、辅酶A等无效,经骨髓检查确诊粒细胞减少症。后转来我院,在门诊应用维生素B_6、利血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受损被认为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主要发病机理之一,人胎肝中含有较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及体液性造血刺激因子。近年来,应用胎肝细胞悬液(FLC)输注治疗再障的报道日多,我院从1992年10月到1993年2月用FLC治疗再障12例取得较好疗效。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FLC治疗组再障患者12例并以1991年10月到1992年12月未用FLC治疗的再障  相似文献   

13.
自1982年以来,我们为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孕妇(妊娠4~6月),引产后作自身胎肝细胞悬液转输(FLT)。1例获基本缓解,7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本文结果表明,自身FLT疗效明显优于异体FLT;转输后不中断再障的其它治疗,可使疗效相应提高。如遇到再障合并妊娠者,切莫错过作自身FLT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典型病例例1 钟某,男,36岁,工人。因面色苍白、乏力,心悸7个月,于1988年8月前来我科门诊治疗。1988年1月,因头晕、乏力、牙龈出血,首次住广铁医院。查:血红蛋白45g/L,红细胞1.9×10~(12)/L,白细胞2.6×10~9/L,血小板32×10~9/L。骨穿结合临床,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一月,病无好转,认定慢性再  相似文献   

15.
马利兰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常用药物,它以疗效高、副作用小、经济而成为治疗CML的首选药,但该药具有细胞毒作用,也可致不可逆的骨髓抑制导致再障,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韦××,女、18岁,农民,因龈血20天、月经过多20天、高热5天入院。入院前3个月因左腹肿块在它院门诊就诊:B超示脾大肋下12cm;血象:Hb105×10~9/L,WBC412×10~9/L,早幼粒  相似文献   

16.
<正>1989年以来,我科应用先锋必治疗小儿重症肺炎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8例均为住院病例,并经确诊为重症肺炎。68例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38天~5岁,≤6个月10例,7~12个月28例,1~3岁21例,4~5岁9例。发热体温在37.5~38℃ 7例,38~39℃ 25例,40℃以上12例。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周发绀或/和胸部三凹征46例。肺部均有湿性罗音,细小、密集,部分病例有干鸣音,13例有哮喘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8×10~9~10×10~9/L 6例,10×10~9~15×10~9/L 24例,15×10~9~20×10~9/L27例,20×10~9/L 11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82%~94%)。咽拭子培养及痰液培养检查26例,其中培养出致病菌或/和条件致病菌1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化脓性链球菌1例,肺炎链球菌的5例,大肠杆菌2例,肺炎克雷白氏杆菌4例,B型流感杆菌2例。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5岁。1988年9月12日开始发热,全身不适,拟诊“上感”;至9月19日仍中度发热而住入县医院内科,给予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仍不规则发热(T37~40.5℃),3次化验血象,白细胞均正常(6~4.6×10~9/L),肥达氏反应阳性,拟诊伤寒。9月28日转入传染病科,予以氨苄青、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高热时用过氨基比林、保太松等。白细胞渐下降(10月2、6、10、16日分别为3.6×10~9/L,2.6×10~9/L,1.8×10~9/L,1.2×10~9/L)血小板降至48×10~9/L。于10月16日转本院附院。入院时T39.3℃,BP120/76,中度贫血貌。鼻衄。躯干及四肢有紫癜和两处小淤斑。心肺(-)。肝肋下lcm、质尚软、轻触痛。脾未扪及。血象:Hb50g/L,  相似文献   

18.
<正> 患儿男,10岁,因发现贫血月余入院。于1月前发烧,咳嗽1d按上感给服甘草片、安乃近及SMZco1.0,2次/d,1d后烧退,3d后鼻衄,量多,当地医院给纱条填塞,肌注止血敏出血停止。住院期间查血红蛋白多次均低于80g/L,红细胞2.07×10~(12)/L,白细胞4.2×10~9/L,血小板90×10~9/L,网织红0.024。院外两家医院骨穿疑为“再障”,为确诊来我院。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0例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患者造血重建的结果。白细胞在平均6.6天降为0,其恢复至0.5×10~9/L、1.0x10~9/L、4×10~9/L时间分别为平均移植后18.5天、23.4天、51.3天;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1×10~9/L、0.5×10~9/L时间为21.6天和33.5天;血小板在移植后4~14天降最低值(2~16)×10~9/L,其恢复至20×10~9/L、50×10~9/L时间为平均16.5天和39天。通过  相似文献   

20.
<正> 造血干细胞损伤和缺陷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三大发病机理之一。补充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有骨髓、外周血细胞和胎肝。国内自1963年潘瑞彭报告胎儿造血组织移植以来,随着实验血液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对胎肝移植治疗再障屡有报道。我科自1982年8月以来用胎肝细胞悬液输注(下称FLT)治疗17例再障,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7例慢性再障均符合1981年河北廊坊“全国再障座谈会”商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