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人寿命延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目渐增多,由于老年人各脏器机能逐渐衰退,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若护理不当,不但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的疼痛而延期愈合,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医师及护士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制定不同的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并对患者行全面的、系统的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的指导,做到循序渐进,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及疗效,促使本病患者早目康复。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了9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中医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40例)和常规护理组(4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中医护理组住院时间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其术后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骨折手术后需一定时间卧床休息,限制了患者全身及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此过程中护理不当,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和粘连并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骨折术后康复[1].因此,根据老年骨折患者的特殊性而采取相应的护理程序,是骨折康复的重要保障,现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采用3H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手术后的康复和自我效能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入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5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3H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6.
2000年7月至2004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62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68例,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观察赋能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4月期间的110例糖尿病足患者且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占55例。对照组5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采用赋能教育模式,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干预后,研究组ABI、TBI、VPT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干预后,研究组DMSES评分高于对照组,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赋能教育模式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临床经验实例,提出老年髋部骨折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加强自身合并症厦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等,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得出治疗自身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关健,康复锻炼的指导是恢复患者伤肢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H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3H护理模式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Harri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状况和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和GSES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72±6.01)分、(34.52±4.98)分,(48.36±4.55)分、(47.44±5.99)分,(25.88±3.11)分、(26.16±3.98)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和GSES为(74.48±4.96)分、(68.32±5.48)分和(32.32±4.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6±5.06)分、(61.36±7.71)分和(29.28±4.02)分,P〈0.05。结论:3H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0.
李小红  乐劲涛 《四川中医》2008,26(12):119-120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回顾2006年5月-2008年3月收治的29例髋部骨折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分析并总结其有效护理措施。结果:29例患者11例平安度过围手术期,18例非手术治疗者均达到临床愈合出院。结论:在髋部骨折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耐心的沟通、细致的病情观察、周到的基础护理、认真的康复指导以及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是促使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术后康复护理用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术后康复护理,观察与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老年髋关节骨折14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术后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改善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26%(71/73)明显高于对照组87.67%(64/73)(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1%(3/73)明显低于对照组9.59%(7/73)(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术后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中医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1个月、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60.00%,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31例有并存症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实施有并存症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等问题。方法:自1999年1月以来收治的65岁以上,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伴有并存症患者31例,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和半髋关节置换术(PR)。结果:31例经20~81个月,平均37个月的时间随访。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结果:全髋置换组: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半髋置换组:优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1.82%;本组优良率为87.10%,经X^2检验(x^2=0.73),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术前评估并将其分级认为:选择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都是治疗伴有并存症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较好的方法,Ⅰ级和部分Ⅱ级选择全髋置换术,Ⅲ级以半髋关节置换术为佳,达到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恢复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中医护理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疼痛和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研究对象分组为对照组和中医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情况及发生便秘人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中医护理组疼痛评分为(6.78±1.05)分与对照组(7.01±0.95)分比较(t=0.159,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疼痛评分为(2.62±±0.71)分与对照组(4.68±0.84)分比较(t=2.431,P<0.05)。此外,中医护理组发生便秘率和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分别为2.78%(1/36)、5.56%(2/36)、(96.64±1.23)分、(12.36±2.31)d与对照组13.89%(5/36)、11.11%(4/36)、(90.01±2.24)分、(18.65±2.41)d比较(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便秘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应用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康复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245例,观察效果.结果:死亡19例,余226例患者优86例,艮101例,可29例,差10例,优良率为82.7%.结论: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应用综合康复疗法疗效显著,优良率高,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与糖尿病手术患者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按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要求进行健康教育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在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3个月内,除心衰外,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且优化了血糖与血压控制,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化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和优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干预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助于加快骨折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386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86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致伤原因比较,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年龄主要在65-75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年龄在65-6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年龄在70-75岁,均以老年女性较多(P〈0.05)。跌倒及扭伤是主要致伤原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