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指标早期监测效能。【方法】76例肾癌患者在我院接受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根据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急性肾损伤生化指标判断急性肾损伤的效能。【结果】 24例(31.6%)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其余52例(68.4%)患者术后未发生肾损伤,肾损伤组患者术中肾血管阻断的时间(min)较非肾损伤组长(30 ± 19 vs 24 ± 9, P = 0.03),肾损伤组有5例(20%)患者术中接受输血而非肾损伤组仅有8例(15%)患者接受输血(P = 0.011),肾损伤组患者住院时间较非肾损伤组患者长(P = 0.017)。术后24 h和48 h血清胱抑素C水平具有良好预测急性肾损伤效能,其AUC分别为0.790 [95%CI 0.688 ~ 0.893, P = 0.000 )和0.754 (95% CI 0.646 ~ 0.863, P = 0.000)。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包括输血 (P = 0.028)和术后24 h血清胱抑素C浓度(P = 0.018)。【结论】术后血清胱抑素C可能是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监测指标,输血和术后血清胱抑素C浓度可能是术后急性肾损伤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85例百草枯急性中毒组进行血清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是血清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早期发现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肾损伤.得出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能早期反映肾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引发急性肾损伤病因及早期防治.方法:2012年1-12月住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住院后即化验血肌酐、血清光抑素C、肌酸磷酸激酶、血钾、钙、磷及尿量,并监测48min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根据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48min内血肌酐上升≥26.5μmol/L或在原血肌酐值基础上增长≥50%和(或)尿量﹤0.5ml/(kg·h)达6h以上.结果: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10例,发病率10%,血清光抑素升高者23例,发病率46%,且急性肾损伤发病率与发病持续时间、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程度、年龄和既往健康状况相关.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较高,血清光抑素C可作为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早期进行防治可避免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亦可提高急性肾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ERS)急性肾损伤(AKI)检测中血清、尿胱抑素C(CY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根据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法对两组血清肌酐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尿胱抑素C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血清肌酐,血、尿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血清胱抑素C、尿胱抑素C及血清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净化组与非净化组血清、血清肌酐及尿胱抑素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胱抑素C都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可有效反映患者急性肾损伤病情,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时尿胱抑素C和肾小管损伤情况更加一致,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4期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患者(A/C组)46例、稳定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CKD组)患者32例,检测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Scr)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对结果进行比较及综合分析。结果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伴急性肾损伤组及不伴急性肾损伤组,胱抑素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3,P=0.017);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水平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伴急性肾损伤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0.783,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水平在不伴急性肾损伤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602,因此两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血清胱抑素C,Scr的AUCROC关系为血清胱抑素CScr,并且胱抑素C的AUC~(ROC)=0.984,Scr的AUC~(ROC)=0.9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4,P=0.041)。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诊断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作为其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和尿标本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正常体检人员为正常对照组.58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肾未损伤组.49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肾损伤组.用ELISA法检测尿中RBP、TRF.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结果糖尿病肾损伤组尿中RBP、TRF和血清胱抑素C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未损伤组尿中RBP、TRF和血清胱抑素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尿中RBP、TRF和血清胱抑素C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应用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收住我院的糖尿病患者64例,依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早期肾损伤组(30例)和单纯糖尿病组(34例)。同期经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免疫比浊法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胱抑素C和RBP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各指标阳性检测率及对肾损伤诊断的灵敏度。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和R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早期肾损伤组(P<0.05)。三组受试者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肾损伤组血清胱抑素C和RBP检测阳性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但三者血清尿素氮和肌酐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RBP有助于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液补体因子D联合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水平在预测重度子痫前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8月西安市第三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以上孕妇在孕中期均进行尿液补体因子D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检测,同时收集以上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时肾功能的指标(24?h肌酐清除率),比较两组人群尿液补体因子D、血清胱抑素C水平、24?h肌酐清除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尿液补体因子D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预测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260例孕妇中25例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为9.62%,病例组中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伤。病例组尿液补体因子D、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尿液补体因子D、血清胱抑素C水平能够预测重度子痫前期肾损伤,AUC分别为0.747(95% CI:0.632,0.832)、0.776(95% CI:0.676,0.861),两个指标联合的AUC为0.881(95% CI:0.719,0.932)。结论 尿液补体因子D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预测重度子痫前期肾损伤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探讨胱抑素C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相同的就诊时间内,随机地选取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糖尿病无早期肾损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60例作为正常组。测定三组患者血清血糖的水平与胱抑素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的胱抑素C水平略高于正常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80例(观察组)、单纯糖尿病患者80例(对照组A)和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B)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三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对照组A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