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嗜铬细胞瘤(phe)的围手术期处理水平.方法 总结37例phe患者的术前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经验.结果 肿瘤切除35例,膀胱部分切除2例,良性phe 34例,恶性3例,术后血压正常33例,仍需持续用药4例.结论 围手术期控制血压和扩容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治疗安全性。方法 对42例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42例术前准备充分,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切除肿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根本方法。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及术后监测是手术治疗成功的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结果:13例嗜铬细胞瘤中12例术前治疗准备充分,成功切除,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安全渡过围手术期;1例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术中死亡。结论:术前严格的降压、适当的扩容和处理并发症。术中严密的监测控制血压心率,术后及时的处理并发症是嗜铬细胞瘤治疗成功的三个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5.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和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43例的经验是,术前充分扩张小动脉,合理的补充血容量,确切的麻醉效果,合理的麻醉用药和麻醉期间完善的心血管能调控,术后适当的的扩容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6.
7.
研究背景嗜铬细胞瘤手术危险性较大,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病例报告从1984年1月于1999年7月对18例嗜铬细胞瘤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后再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无1例死亡,讨论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术后监测及处理是手术的治疗的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20 0 0~ 2 0 0 2年我院共收治嗜铬细胞瘤 8例 ,经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中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 0~ 5 8岁。高血压病史 2~ 8年。曾误诊为高血压病在内科反复住院 3例。本组 8例确诊后 ,经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2 讨  论本病为凶险的内分泌系统肿瘤 ,主要是嗜铬细胞瘤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 ,引起一系列特殊症状 ,有心血管系统病变和代谢紊乱。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恶性高血压 ,并伴有心悸、苍白、多汗等症状。其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手术切除。其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围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开展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防止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 对42例嗜铬细胞瘤患进行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的常规护理、血压监测、术后用药、病情观察等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实施上述围手术期的护理,42例嗜铬细胞瘤患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对嗜铬细胞瘤患开展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 ,但危险性大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及手术方法的改进 ,尤其是近年来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 ,死亡率已下降至 1%~ 5 %。我科自1994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 17例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患者中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4~ 5 9岁 ,平均30岁 ,病程 3个月~ 6年 ,主要症状是持续性高血压伴发作性加剧 ,头晕、头痛、心悸、多汗、视物不清。 1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 ,手术成功率达 10 0 %。2 护理2 .1 术前准备2 .1.1 心理护理 嗜铬细胞瘤由于自身的病…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对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视,嗜铬细胞瘤术后病死率已降到1%~5%。我院1995年1月~2003年8月收治并成功手术治疗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现就一些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异位嗜铬细胞瘤是罕见的临床病例,我院自1990年至2006年对8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了肿瘤切除术。现就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归纳各种应对措施的得失及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慎勤芳  陈永田 《河北医学》2000,6(4):293-295
目的:研究儿童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报2例儿童嗜铬细胞瘤,均男性,年龄7岁、7.5岁。主诉多钦、多尿、发热、头痛和视力障碍,体检发现高血压。24小时VMA和/或儿茶酚胺显著增高。腹部B超和C钎肿瘤切除。结果;2例术后均获随诊,血压正常。结论:嗜铬细胞瘤是儿童少见的肿瘤,24小时尿VMA和儿酚胺测定可定性。B超和CT可定位。手术切除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特别是后者作用于血管壁的α-受体,使全身各器官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改变及血容量降低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好,但手术风险大,围手术期的护理很重要.我院自1985~1999年共为10例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由于对术前准备充分,患者在术中、术后经过顺利,均痊愈出院.现将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好发于双侧肾上腺髓质,也可来源于交感神经节系统,手术是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危险性大。根据嗜铬细胞瘤病理生理特点,实行有效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最主要措施之一。我院自1996年2月至2001年7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病人38例,均获成功的手术治疗,现将近年来对此病的手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15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术前、术后监测血压的方法。结果 14例术后随访5个月-3年,患血压恢复正常,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严密监测、控制血压,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患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一种功能性腺瘤。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但手术引起血压的急剧变化 ,危及患者生命。我院 1984年 1月— 1999年 3月收治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患者 17例 ,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管理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39.9岁。病史 3个月~ 5年 ,平均 2 .5年。发生于肾上腺 15例(88.3% )。其中左侧 8例 ,右侧 7例。肾上腺外发生 2例(11.7% )。有临床症状的 13例 ,其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高血压2例 (14.1% ) …  相似文献   

19.
20.
李爱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56-1456
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90%为良性肿瘤,主要症状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头晕、心悸、多汗、视物不清及代谢改变。手术是目前治疗本病惟一有效的方法,但危险性大^[1]。加强本病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3年6月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18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和细致观察护理疗效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