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朝亮  周力  谭莹 《医学综述》2009,15(18):2860-286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无创性单一指标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8例住院诊断为肝硬化患者进行电子胃镜、腹部B超、外周血象检查,分析腹部B超和外周血象等无创性单一指标与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结果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内径逐渐增宽,脾脏厚度逐渐增加,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逐渐降低,且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低于参考值下限,但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脾脏厚度及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值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及外周血象可为判断门静脉高压提供参考,但无创性单一指标不能准确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发生及其程度的无创性预测因素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住院的89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照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随机分为无曲张组(22例)、轻度曲张组(24例)、中度曲张组(17例)及重度曲张组(26例).对比分析四组患者外周血小板(PLT)计数、脾脏长径、脾脏厚度、脾脏指数(SI)、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PLT/脾脏长径比值、PLT/脾脏厚度比值、白蛋白(ALB)、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问(frr)等指标,按Child-Push分级法对患者肝功能进行评估和分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各指标与食管静脉曲张发生及其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曲张组与无曲张组比较.外周PLT计数、脾长径及二者比值、SI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轻、重度曲张组间比较,PLT计数及与脾长径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之间的脾厚度、ALB、PT、胆红素、Child-Pugh值、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计数/脾长径比值与有无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有明显相关(P<0.01),其OR值为1.028,当PLT计数/脾长径比值≤909,判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83%,阳性预测值为93%,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PLT计数/脾脏长径比值可作为非侵入性预测有无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张争运  杨梅  刘百庆  马奔  夏文中 《重庆医学》2021,50(21):3669-3673,3677
目的 构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无创模型,并在其他肝硬化患者中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中心收治的693例经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乙肝肝硬化465例,非乙肝肝硬化22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根据内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果分为曲张组(151例)和非曲张组(314例).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试验队列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预测模型的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在非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验证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肝脏表面粗糙、脾脏厚度增加、肝硬度值增加是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优势比=6.375、1.127、1.182).构建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预测模型公式为预测指数(R)=-6.68+1.852×肝脏表面粗糙情况(粗糙=1,光滑=0)+0.12×脾脏厚度(mm)+0.028×肝硬度值(kPa).在乙肝肝硬化组患者中R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AUC为0.935,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85.4%,诊断效能优于肝硬度、脾脏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肝硬化患者中R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AUC为0.931(95%可信区间:0.897~0.965),灵敏度为75.2%,特异度为91.3%.结论 所构建新的预测模型可作为可靠的临床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无创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内镜下证实肝硬化门脉高压征患者250例进行彩色超声检测分析,为彩色超声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征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 根据内镜结果将肝硬化门脉高压征患者250例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检测门静脉主干宽度、脾静脉宽度、脾脏厚度及胃左静脉宽度,研究其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 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不同,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胃左静脉内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脾脏厚度与脾静脉内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门静脉系统的主要分支扩张的检测值及门静脉侧支循环的检测可为判断门静脉高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应用胃镜进行内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首先对26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观察其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是否适合进行镜下治疗,然后在胃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单次或多次套扎治疗.其中196例行择期胃镜下套扎术,66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止血.结果 26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中255例(96.6%)在术后4周复检胃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近消失,急诊抢救胃镜下套扎术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 胃镜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及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双重造影联合血清学检测在诊断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及浙江医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均行胃镜及胃肠超声造影检查,以胃镜结果为标准,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分别记录和测量三组患者的胃底食管静脉的形态、管腔最大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小板计数及白蛋白数值,以便分析此次联合检测在诊断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食管胃底静脉最大内径、最大血流速度与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0、0.845,P<0.05),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数值与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755、–0.826,P<0.05)。食管胃底静脉最大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小板计数及白蛋白数值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96,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94.7%。结论 胃肠双重造影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可准确预测肝硬化患者的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评估肝硬化患者有无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的指标或模式。方法收集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8例,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34例。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全套项目、凝血因子,同时行B超与胃镜的检查。结果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组与无静脉曲张组比较: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肝功能指标(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胆碱酯酶),门脉宽度,脾脏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LogitP=12.280×门脉宽度+2.901×脾脏厚度-0.145×PTA-17.746,P为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静脉曲张的概率,预测准确率为68.0%,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66.6%。Child-PughA级患者静脉曲张组与无静脉曲张组比较:PTA,D-二聚体,凝血因子Ⅱ、Ⅸ,血小板,脾脏厚度,门脉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脾脏厚度、门脉宽度可能有助于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有无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8.
肝炎后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超声与胃镜检查对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胃底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电子胃镜检查46例肝炎后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观察粘膜层血流情况及测量曲张静脉直径,并与胃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6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40例同时并存食管静脉曲张,6例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二维灰阶超声显示胃底部粘膜层增厚,彩色多普勒可在增厚的粘膜层内检测到血流信号,并显示血管的形态特征.超声测量曲张静脉直径与胃镜检查结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轻度r=0.61,中度r=0.78,重度r=0.91.结论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诊断胃底静脉曲张,并能进行比较准确的分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模型)预测肝硬化食管大静脉曲张.方法 共纳入309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食管无或小静脉曲张组和食管大静脉曲张组,记录年龄、生化指标、脾脏厚度等14个参数.先经单变量分析筛选出与食管大静脉曲张相关的指标,后用这些指标构建ANN模型.结果 单变量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脾脏厚度、腹腔积液、门静脉宽度与食管大静脉曲张相关.以这5指标构建ANN模型预测肝硬化食管大静脉曲张的敏感度为94.27%,特异性达75.00%,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4.79%.结论 ANN模型在非侵入性预测肝硬化食管大静脉曲张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培民  李元 《当代医学》2011,17(5):75-78
目的 探讨应用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2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先行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超选栓塞,再行部分脾动脉栓塞,随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变化程度,再出血情况、脾脏缩小程度及并发症等.结果 27例患者手术成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好转.结论 双介入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