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抚触体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宏 《天津护理》2001,9(4):196-197
为了探讨新生儿抚触的最佳体位,我们对新生儿最初几次抚触时体位的舒适度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是观察组抚触头部、躯体新生儿哭闹状态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哭闹状态需平均抚触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新生儿安静状态需平均抚触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顺产新生儿对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耐受力比剖宫产新生儿好.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抚触体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抚触体位,使之安静舒适,满足新生儿对爱和安全的需要。方法:将220例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在进行抚触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先仰后俯的体位,观察组采用先俯后仰的体位,观察新生儿在抚触的过程中是否安静、舒适,或哭闹不安,是否伴有拥抱反射。结果:观察组安静、舒适症状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取先俯后仰体位进行抚触,使新生儿感到更安全、舒适,也更有利于母亲对新生儿在家中进行抚触,增加母子间感情交流,给新生儿以更多的爱抚,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沐浴体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沐浴体位。方法将664例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在沐浴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先仰后俯的沐浴体位,观察组采用先俯后仰的沐浴体位,观察新生儿沐浴中是否安静、舒适,或哭闹不安,有无伴“拥抱反射”等症状。结果观察组上述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抚触体位和顺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秋萍 《护理研究》2004,18(14):1273-1274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抚触的最佳体位和顺序。 [方法 ]将 160例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在抚触中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法进行 ,观察组先俯卧位抚触背部 ,再侧卧位抚触四肢 ,最后仰卧位抚触胸部、腹部、头部 ,观察新生儿抚触中是否哭闹不安、四肢屈曲紧张伴拥抱反射等症状。 [结果 ]观察组紧张哭闹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χ2 =65 .2 8,P <0 .0 1)。[结论 ]采用先俯卧再侧卧后仰卧的抚触体位与顺序 ,新生儿更感安全舒适 ,有利于父母建立抚触信心  相似文献   

5.
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位对新生儿抚触的舒适度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120例新生儿,按出生顺序将符合准入标准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各60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标准体位抚触-先仰后俯位;改良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位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抚触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的舒适度和抚触效果。结果改良组抚触第1天的哭闹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1),两组抚触第2天、第3天、第4天的哭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改良组均早于传统组,抚触第4天改良组的经皮黄疸指数(TCB)平均高值与低值、高胆红素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1)。结论采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位抚触,新生儿第1天抚触的哭闹率更低,舒适度更佳,新生儿更容易接受抚触,从而提高了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效果,本研究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改良式新生儿抚触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抚触方法。方法:将230例足月分娩正常产新生儿按分娩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均由经过抚触培训的护士操作。对照组115例按国际标准抚触法进行,即按常规步骤新生儿取仰卧位先从头部开始抚触,然后胸部、腹部,再侧卧位抚触四肢,最后俯卧位抚触背部、臀部。观察组115例采用改良式抚触方法,即按先俯卧位抚触背部、臀部,再侧卧位抚触四肢,最后仰卧位抚触头部、胸部、腹部的顺序进行。观察新生儿在抚触过程中是否哭闹不安、四肢屈曲紧张伴拥抱反射等症状。结果:观察组紧张哭闹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式先俯卧位后仰卧位的抚触方法,新生儿更感安全舒适,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洗澡体位,使之安静舒适,满足新生儿对爱和安全的需要。方法:将2008—05/2008—09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日组)46例和观察组(双日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先仰后俯体位洗澡,观察组采用先俯后仰体位洗澡,观察新生儿在洗澡过程中是否安静、舒适,或哭闹不安。结果:观察组安静、舒适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09,P〈0.005)。结论:取先俯后仰体位给新生儿进行洗澡,新生儿表现更安静、舒适,更能满足新生儿对爱和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产高危新生儿最佳沐浴体位,满足新生儿受和安全的需要。方法将298例围产高危新生儿沐浴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先仰后俯的斜坡(约30°-60°)沐浴体位,观察组则采用先俯后仰的斜坡(约30°~60°)沐浴体位,观察在沐浴过程中患儿是否安全舒适。结果观察组安全舒适症状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取先俯后仰的斜坡体位进行沐浴,使围产高危新生儿感到更安全舒适、更人性化,同时给予更多的爱抚,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抚触体位对新生儿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76例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38例新生儿则采用先俯卧后仰卧的抚触体位,对照组138例新生儿采用先仰卧后俯卧的抚触体位。结果采用两种体位抚触的过程中和抚触操作完成后,观察组新生儿更安静、满足,很少出现哭闹不安的情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62~123.94,P〈0.01)。结论先俯卧后仰卧的抚触体位使新生儿感受更舒适。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沐浴是新生儿护理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传统的新生儿沐浴是护士以环抱式手法洗净新生儿脸及头发后,以先仰后俯的体位进行沐浴。在多年临床护理操作中,我们观察到新生儿以仰卧体位接受沐浴时多表现为哭闹甚至伴有拥抱反射及惊吓反应。近年来,临床有对新生儿采取俯卧位沐浴及侧卧位沐浴的研究报道。为探讨新生儿沐浴的最佳体位,本研究对新生儿沐浴时先仰后俯与先俯后仰及侧卧位3种体位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沐浴是新生儿护理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传统的新生儿沐浴是护士以环抱式手法洗净新生儿脸及头发后,以先仰后俯的体位进行沐浴.在多年临床护理操作中,我们观察到新生儿以仰卧体位接受沐浴时多表现为哭闹甚至伴有拥抱反射及惊吓反应.近年来,临床有对新生儿采取俯卧位沐浴及侧卧位沐浴的研究报道[1-2].为探讨新生儿沐浴的最佳体位,本研究对新生儿沐浴时先仰后俯与先俯后仰及侧卧位3种体位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是对新生儿肌肤接触的一项实用技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新生儿最初以仰卧位接受抚触时多表现为哭闹,而以俯卧位接受抚触时,却表现为安静、舒适。为探讨新生儿抚触最佳体位,我们对新生儿抚触时体位舒适度进行了比较,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俯卧位抚触的益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新生儿初生 ,对周围环境 ,气候寒温的适应能力较差 ,如何提高新生儿机体免疫力和应激力 ,减少哭闹 ,增加体重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工作中 ,我们发现将新生儿处于不同卧位 ,其表现有明显的差别。按我国古代对情绪的分类 ,[1] 以喜、愉快为舒适安静标准 ,以怒、不满为哭闹不安标准。将 10 0例新生儿分别放置俯卧位、仰卧位进行抚触 ,各 5 0例 ,进行统计。结果仰卧位哭闹不安明显 38例 (占 76 % ) ,俯卧位舒适安静 48例 (占96 % ) ,可见 ,新生儿最佳舒适体位是俯卧位 ,文献报道 ,在采用俯卧位时 ,对新生儿背部 ,脊柱两侧进行抚触 ,可使新生儿体重…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推拿在新生儿抚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390例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130例。对照1组采用正规国际标准抚触;对照2组采用先俯卧位抚触背部,再仰卧位抚触头面部、胸腹部和四肢;观察组在对照2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穴位推拿。观察新生儿抚触效果及黄疸指数。结果 观察组抚触效果好,生理性黄疸程度轻,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应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并结合中医穴位推拿的抚触方法,使新生儿依从性更好,对降低其黄疸指数有积极作用。关键词:新生儿; 穴位; 推拿; 抚触; 体位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39-03  相似文献   

15.
李娟  张璐  林茜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4):25-26,40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抚触过程中采用背景音乐对促进新生儿身心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单胎足月分娩的2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24 h后在背景音乐中进行抚触,对照组不予背景音乐进行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抚触时哭闹发生率、每天睡眠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哭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增加(P<0.01);胎便转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1);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背景音乐可改变新生儿的精神状态,提高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效果,促进新生儿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由产妇亲自抚触时的生理反应及效果。方法:将足月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00例按其母亲是否在孕期接受过抚触培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由产妇亲自抚触,对照组则由护士抚触,每组均按国际标准进行。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在抚触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及1个月时的运动和语言功能。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在抚触过程中哭闹、四肢屈曲伴拥抱反射明显少于对照组。跟踪观察1个月时发现,实验组新生儿的运动和语言功能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早于对照组。结论:由产妇亲自抚触的新生儿舒适度明显增加,说明了新生儿更易接受来自亲情的抚触,也更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由产妇亲自抚触时的生理反应及效果。方法:将足月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00例按其母亲是否在孕期接受过抚触培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由产妇亲自抚触,对照组则由护士抚触,每组均按国际标准进行。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在抚触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及1个月时的运动和语言功能。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在抚触过程中哭闹、四肢屈曲伴拥抱反射明显少于对照组。跟踪观察1个月时发现,实验组新生儿的运动和语言功能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早于对照组。结论:由产妇亲自抚触的新生儿舒适度明显增加,说明了新生儿更易接受来自亲情的抚触,也更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环境因素在在新生儿抚触中对新生儿情绪的影响.方法 抽查200名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专人时实验组出生后1~5 d的新生儿在优良的外环境中进行抚触,对照组实施单体抚触;观察新生儿抚触时的安静与哭闹状态.结果 实验组哭闹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新生儿抚触时注重外环境因素的适宜刺激能稳定新生儿情绪、减少哭闹、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9.
抚触台温度对新生儿抚触时哭闹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调整抚触台温度对新生儿抚触时哭闹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99例第1次接触抚触的足月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抚触室常规室温(25~27℃)下进行抚触,研究组在抚触台上加装取暖设施,使台面温度达32~34℃,观察两组新生儿抚触时的哭闹时间。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抚触时的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控制室温时新生儿抚触效果不佳,抚触台温度提升为32~34℃可缩短新生儿的哭闹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护理方法在减轻新生儿动脉采血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1月于本院新生儿病房进行诊治的新生儿276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对照组A行常规干预疗法,对照组B行耳部抚触干预疗法,观察组行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干预疗法,比较三组新生儿采血时、采血后疼痛评分、哭闹时间、并发症及采血效果。结果:采血时和采血后,对照组A新生儿疼痛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B、观察组,对照组B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哭闹时间、出血时间、出血滴血直径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新生儿哭闹时间、出血时间均分别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出血滴血直径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干预疗法可明显降低动脉采血过程中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及出血、哭闹时间,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