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骨盆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及股骨头后脱位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及股骨头后脱位采用Kocher-Langenbeck和髂腹股沟联合入路,应用专用骨盆髋臼复位器械行骨盆重建钛板和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8例,满意复位4例。术后随访12~38个月(平均25个月),采用Modified d'Aubigne and Postel功能评定标准判定:优1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6%。结论选择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及股骨头后脱位中前方骨折线高且移位大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行内固定治疗,可使髋臼骨折达到最大限度的复位并获得理想的髋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 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13例。结果 本组13例中达到解剖复位10例,复位欠佳2例,不满意复位1例;随访1~4年,平均2年。结果 解剖复位组关节功能表现优良9例,可1例;复位欠佳组关节功能表现良1例,可1例;不满意复位组关节功能表现差1例。结论 前后联合人路是治疗移位髋臼双柱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双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横断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双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横断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13例髋臼横断骨折分别采用Smith-Peterson入路或者后外侧K-L入路结合前侧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前后柱拉力螺钉沿其功能轴固定。术后平均随访4年2个月,按照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协会(AAOS)标准评估患髋功能。结果 13例中12例获解剖复位,1例复位欠佳。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髋术后功能优良率为85%。结论 双柱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髋臼横断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技术要求较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15例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通过X线平片、CT平扫及重建图像确诊,均手术治疗,其中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10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均采用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结果随访1~4年(平均2年),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功能评定标准,解剖复位者12例中关节功能优良10例、可2例;复位欠佳2例中关节功能良1例、可1例;不满意复位1例关节功能差.结论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为改良K-L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骨折固定方法应满足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和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 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 1 3例。结果 本组 1 3例中达到解剖复位 1 0例 ,复位欠佳 2例 ,不满意复位 1例 ;随访 1~ 4年 ,平均 2年 ,结果解剖复位组关节功能表现优良 9例 ,可 1例 ;复位欠佳组关节功能表现良 1例 ,可 1例 ;不满意复位组关节功能表现差 1例。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是治疗移位髋臼双柱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髋臼后柱骨折与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髋臼后柱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5例A2型髋臼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6例,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9例。结果15例中达到解剖复位13例,复位欠佳2例。获得随访11例,随访时间1~4年,平均2年。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功能评定标准,优良10例,可1例。术后异位骨化Brookel Ⅰ度1例、Ⅱ度2例。原发坐骨神经损伤2例,1例在1年后恢复,另1例未恢复。结论只有把患髋前后位片、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CT平扫图像、SSD重建图像、MPR图像和VRT重建图像结合起来,才能做出髋臼后柱骨折或后柱伴后壁骨折的诊断。绝大多数髋臼后柱骨折和后柱伴后壁骨折需行玎放复位内固定,复位后柱骨折的最好方法是联合使用Schanz螺钉与Farabeuf钳,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块或2块后柱重建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双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横断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1 3例髋臼横断骨折分别采用Smith Peterson入路或者后外侧K -L入路结合前侧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 ,前后柱拉力螺钉沿其功能轴固定。术后平均随访 4年 2个月 ,按照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协会 (AAOS)标准评估患髋功能。结果  1 3例中 1 2例获解剖复位 ,1例复位欠佳。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髋术后功能优良率为 85 %。结论 双柱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髋臼横断骨折的有效方法 ,但技术要求较高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纯改良后路切口后柱重建板前柱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均采用单纯改良后路切口后柱重建板前柱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2例平均随访18(10~36)个月。骨折复位和关节功能按Matta标准进行评价: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2例;关节功能优10例,良2例。术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2例均完全恢复,未出现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3例出现轻微异位骨化。结论单纯改良后路切口后柱重建板前柱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疗效优良,创伤较联合切口小。  相似文献   

9.
髋臼双柱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指髋臼前柱和后柱同时发生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骨折移位明显,涉及所有的髋臼关节面,没有任何髋臼顶和主骨相连,髋关节极不稳定,是髋臼骨折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其治疗的关键是良好的复位。对具有手术适应证的双柱骨折,在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学者[1]建议采用广泛或联合手术入路,这些入路可以充分显露骨折,但增加了创伤和潜在并发症;而有学者[2]认为大部分双柱骨折其实可通过单一入路而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既减少了手术时间,又可以避免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时体位不利造成的骨折复位困难。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入路能适用所有类型的髋臼双柱骨折,针对不同骨折损伤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达到优良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2):1138-1140
[目的]探讨弹性钢板技术在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并髋臼内壁骨折手术中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10月2012年10月经双向牵引治疗,髋关节脱位已复位,髋臼内壁骨折片移位严重的12例患者,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选择髂腹股沟入路或联合Kocher-Langenbeck切口前后入路进行复位,采用四方区弹性钢板技术复位固定髋臼内壁骨折。[结果]根据Matta评价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2012年10月经双向牵引治疗,髋关节脱位已复位,髋臼内壁骨折片移位严重的12例患者,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选择髂腹股沟入路或联合Kocher-Langenbeck切口前后入路进行复位,采用四方区弹性钢板技术复位固定髋臼内壁骨折。[结果]根据Matta评价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髋关节评价标准,术后髋关节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本组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合并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髋臼内壁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复位与固定均十分困难,运用四方区弹性钢板技术,通过预弯钢板弹簧作用使髋臼内壁骨折获得理想的复位及固定,显著改善了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髂臼骨折的实用性。方法 应用该切口手术治疗髋臼前方骨折18例,采用髋臼钢板或钢丝张力带固定,结果 12例达解剖复位,5例满意复位,平均随访3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7.8%。结论 髂腹股沟入路是手术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涉及髋臼顶的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017年髋臼后壁及髋臼顶骨折的36例患者,观察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结果骨折复位按照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24例,复位满意10例,复位欠佳2例,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固定愈合,内固定无松动,骨折移位2例,髋臼顶再骨折1例,评定关节功能参照Epstein标准,关节功能优22例,良8例,一般4例,差2例,结论涉及髋臼顶的髋臼后壁骨折不仅需要解剖复位,还需要对髋臼顶进行坚强的固定。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空心钉结合重建钢板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与传统双侧入路[髂腹股沟联合Kocher-Langerbeck(K-L)入路]对比研究,探讨单纯后路经皮空心钉固定前柱联合重建钢板固定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5月,采用手术方法 治疗复杂髋臼骨折48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22例,双柱骨折16例,前柱合并后壁骨折3例,"T"形骨折3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4例.采用双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K-L入路)治疗22例,K-L入路经皮下空心钉从坐骨结节斜向上打入固定前柱骨折、重建钢板固定后壁后柱骨折26例.结果 40例患者获6个月~3年1个月(平均1年6个月)随访,双入路手术组19例,经皮空心钉组21例.双入路手术组和经皮空心钉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75.56±50.32)、(92.82±20.56)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830.22±655.40)、(988.55±321.64)mL;按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分别为10、11例,满意复位8、10例,不满意复位1、0例;髋关节功能评价,优分别为8、12例,良6、7例,一般5、2例;术后并发症分别为8、3例.两组在满意复位率和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纯后路经皮从坐骨结节斜向上打入空心钉固定前柱联合重建钢板固定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使双侧入路简化为单侧K-L人路,从而减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应用前后入路治疗髋臼横行骨折伴后壁骨折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06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手术治疗髋臼横形骨折伴髋臼后壁骨折或股骨头脱位患者11例,按照Letournel-Judet骨折分型为复杂骨折中髋臼横形骨折伴髋臼后壁骨折,按AO分型为B1-2型。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均得以随访,平均随访3年。复位情况按Judet等方法进行评估,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1例。髋关节功能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功能的方法进行评估,优6例,良可4例,差1例。结论 手术是髋臼横形骨折伴髋臼后壁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前后入路、复位质鼍、牢固固定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创伤所致的髋臼后柱骨折越来越多,此类患者的生命体征常不稳定。现多主张手术治疗,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该方法的优点是可达到解剖复位、早期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及加快骨折愈合时间[1]。由于髋臼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失血量较大,易损伤神经血管,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等些许问题。因此,一些损伤少又能使关节面达到满意恢复及固定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闭式或微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单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结合空心钉固定后柱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0-09—2014-06对31例髋臼双柱骨折采用经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显露髋臼前柱骨折以及四方体,间接复位髋臼后柱,前柱重建钢板固定,后柱空心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3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2周按Matta影像学评估显示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14例,不满意复位1例。末次随访疗效按Merle 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评定:平均14.22(6~18)分,优7例,良15例,可5例,差4例。结论经单一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结合空心钉固定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单一切口复位并固定了髋臼前后柱骨折,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坐骨神经损伤的风险,出现髋关节僵硬、异位骨化的概率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钢板结合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5-10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前柱钢板加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48例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价标准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结果本组48例均为单一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5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180~1 200 ml,平均33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0~24个月,骨折均愈合,髋臼前后柱骨折均复位良好,髋臼后柱拉力螺钉位置理想。复位标准按照Matta标准进行评估:优34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87.5%。2例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末次随访疗效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优30例,良10例,可8例,优良率83.3%。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能从骨盆内侧面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四方体及后柱,并直视下复位髋臼前后柱骨折,前柱钢板+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能达到稳定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19例髋臼双柱骨折病人行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7个月。骨折复位程度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4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功能采用改良Merled’ 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术后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使病人获得满意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复杂粉碎性髋臼骨折关节面重建修复的策略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建重度粉碎性髋臼骨折严重粉碎关节面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手术治疗严重髋臼粉碎性骨折23例,选择前后联合入路,先矫正稳定累及范围较广的髋臼周边部位骨折移位,大致恢复头臼关系,再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植骨、骨软骨折块镶嵌挤压等修复粉碎严重的髋臼关节面,后用重建接骨板固定骨折部.结果 随访10~36个月,关节面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标准:解剖复位20例,不满意2例,差1例.采用改良Merled' Aubigne-Postel临床结果评分:优20例,良2例,差1例.结论 此方法可完成重度粉碎性髋臼骨折关节面的重建修复,达到满意复位质量及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9例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21~63岁,平均32.4岁,术前常规摄髋关节前后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并在髋臼模型上标出骨折线的走向。采用Kocher—Lan—genbeck切口显露后柱及后壁,先复位横形骨折部份,用螺丝钉和钢丝固定,再复位后壁骨折块,用重建钢板固定。术后功能锻炼。结果本组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8个月,平均25月。按Matta标准,在3个Judt位x线上骨折解剖复位者7例,满意复位者2例,不满意复位者0例。术后疗效评价按美国矫形外科学会制定的标准,本组优5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螺丝钉纲丝维持和稳定已复位的横形骨折块位置,以便用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术前好的影像学资料和充分的准备对手术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