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黄花蒿新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野生黄花蒿在间苗、补苗、除草、施肥、培土、防治病虫害和除杂去劣等技术环节的研究,提高野生黄花蒿的种子产量。结果平均每hm产黄花蒿种子31.95kg以上。结论本试验可解决黄花蒿品种人工栽培的用种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龙蒿、黄花蒿、野艾蒿花粉的形态,结合薄层色谱鉴别特征,为准确鉴别3种蒿属药材提供了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硫酸-醋酸酐分解法制备花粉,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测量粉粒大小、形状、沟张开的角度,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视野(目镜15×,物镜40×)进行拍摄;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龙蒿花粉粒是由长圆到圆的变化(1.38~1.03),黄花蒿(1.53~0.741)、野艾蒿(1.32~0.771)的形状较相似,都是由长圆到圆再到扁圆变化,花粉粒形状野艾蒿与其他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而龙蒿与黄花蒿差异显著,从而可以区分龙蒿与黄花蒿;3种蒿属花粉粒沟所张开的角度大小不同,大小依次为龙蒿〉野艾〉黄花蒿,且黄花蒿与二者差别显著;薄层色谱特征斑点清晰。结论:观察植物花粉形态、大小,结合薄层色谱鉴别可以很好的鉴别上述3种植物和药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氮磷钾肥用量对黄花蒿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不同氮磷钾用量对黄花蒿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钾肥用量对叶蕾产量影响较大,适宜用量为每亩8kg;氮肥用量对种子产量影响较大,适宜用量为每亩12kg。  相似文献   

4.
黄花蒿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郑丽屏  王剑文  谭仁祥 《中草药》2007,38(4):602-605
目的研究青蒿素高产的黄花蒿植株的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结合青蒿素量的测定,应用RAPD技术对10个产地黄花蒿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RAPD多态位点为53.6%,证明在黄花蒿野生群体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分析表明:在黄花蒿中可能至少存在具有遗传分化的4个分支,黄花蒿遗传分化与青蒿素量的变化及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黄花蒿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些遗传分化是黄花蒿种质资源筛选的关键,是青蒿素“高量育种”和生物技术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黄花蒿不同组织中挥发油及青蒿素的含量差异,为该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挥发油。利用HPLC测定黄花蒿叶、花、根、子及茎中青蒿素的含量,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0∶60),检测波长260 nm,流速0.8 m L·min-1。结果:黄花蒿植株各组织挥发油含量排序为花叶子根茎,青蒿素含量排序为花子叶根茎。青蒿素在1.025×10-3~1.02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平均回收率100.34%,RSD 2.3%。结论:挥发油和青蒿素在黄花蒿不同组织中分布差异较大,两者均以花中含量为最高。青蒿素HPLC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好,方法可靠,适用于黄花蒿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引种黄花蒿的黄花蒿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长强  朱海 《中药材》1996,19(12):597-598
以重量法测定结果:引种品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黄花蒿素含量高者为8.20‰(g/g),低者为4.55‰,均显著高于当地野生黄花蒿所含0.90‰的黄花蒿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黄花蒿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因含有青蒿素(Arte misinin)而在药用植物中占有重要地位.青蒿素类药治疟效果明显,不仅是我国目前唯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按西药标准研究开发的中药,也是我国仅有的两个被收入世界药典的中药之一.目前,WHO(世界卫生组织)对2004年的联合用药(ACTs)政策做了调整,确定了复方蒿甲醚等作为替代奎宁类的抗疟推荐用药,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对青蒿素的需求,就现阶段的技术而言,人工合成青蒿素尚不经济可行,仍然依靠从原植物中提取,蒿属几百种植物除黄花蒿外,尚未发现其它种含有青蒿素,蒿属乃至菊科植物中数以千计的各类化学成分,尚未发现青蒿素以外的成分具有抗疟作用.全世界70%的黄化蒿资源集中在我国,我国历来是青蒿素原料药品的最大供应者,随着青蒿素类药品用量的增加,野生黄花蒿植物资源已经极其匮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人工种植黄花蒿将成为近几年内中药材栽培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黄花蒿栽培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推进其栽培研究进程,为开展人工种植黄花蒿药材基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黄花蒿多倍体诱导研究,探讨解决黄花蒿资源紧张及产量较低问题。方法:以秋水仙素诱导产生黄花蒿多倍体,并对黄花蒿多倍体进行鉴定,通过HPLC对青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0.05%的秋水仙素处理叶芽时,其诱导率为24%,死亡率为6.7%。30 d后,二倍体黄花蒿气孔长为(23.3±4.66)μm,多倍体黄花蒿气孔长为(40.4±4.66)μm。多倍体中的叶绿体含量比二倍体叶绿体高31.6%。30 d后,多倍体的生物生长量为二倍体生物生长量的1.25倍。在显微镜观察中,多倍体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36,观察到的多倍体染色体数率为91%。通过HPLC检测表明:二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为2.10‰,多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为2.17‰。结论:诱导的多倍体与二倍体中青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同一生长期内诱导的多倍体生物量比二倍体高出20%。  相似文献   

9.
播种期对黄花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黄花蒿播种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不同播种期的叶片及种子产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播种期对叶片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极显著。结论以收获叶片为目的时适宜播种期为2月中旬至4月中旬,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最佳播种期为2月中旬以前。  相似文献   

10.
HPLC-ELSD法测定黄花蒿提取物中青蒿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对黄花蒿提取物中青蒿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Inerts il ODS-3(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9∶31,用三氟醋酸调pH至3);体积流量:1.0 mL/m in;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5℃;载气体积流量:1.0 L/m in;分流:开;柱温:25℃。结果青蒿素在0.589 3~5.893 5m g/mL时面积的常用对数值与其质量浓度的常用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r=0.98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为0.42%,n=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黄花蒿提取物中青蒿素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青蒿花药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青蒿花药为材料,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为青蒿单倍体植株的诱导奠定了基础.方法 青蒿花药在进行不同时间的低温前处理后,置于含不同激素和蔗糖浓度的MS培养基上,再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后处理,然后转入25℃黑暗培养,统计愈伤诱导率.结果 青蒿花药培养最适培养基是6-BA 1 mg/L+2,4-D 0.3 mg/L+蔗糖3%或6-BA 1 mg/L+NAA 0.3 mg/L+蔗糖3%,无需低温前处理和高温后处理.结论 可通过青蒿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重庆道地药材青蒿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蒿药材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himadzu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6 nm;柱温:25℃.结果 建立了重庆道地药材青蒿指纹图谱标准.结论 该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青蒿药材的一项质控指标.  相似文献   

13.
青蒿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定青蒿叶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了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HPLC、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及浸出物测定法。结果 根据10个不同产地青蒿叶测定结果,确定青蒿素含量不低于0.1%,东莨菪内酯含量不低于0.1%,含水分不高于11%,总灰分不高于11%,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2%,95%乙醇冷浸出物不低于7%。结论 建立了青蒿叶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湖南、北京、重庆等不同产地14种青蒿中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对DNA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溴化乙锭(EB)作为荧光探针,检测14种青蒿中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下DNA与EB混合液的荧光积分强度。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程度可用作用常数D来表示,根据D的大小研究多糖和黄酮含量对DNA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 经测定,水提液中多糖对DNA的作用强弱顺序为:湖南怀化>北京>山西榆社>湖南种子(忻州种植)>山西忻州室内培育蒿>重庆(忻州种植)>河北阜平>山西定襄南庄>重庆>山西忻州卢野>山西盂县>山西阳曲灰蒿;醇提液中黄酮对DNA的作用强弱顺序为:山西忻州卢野>湖南(忻州种植)>山西忻州室内培育蒿>重庆(忻州种植)>山西忻州野生>山西阳曲灰蒿>山西定襄南庄>重庆>河北阜平>北京>山西榆社>山西忻州铁杆蒿>山西盂县>湖南怀化。青蒿多糖、黄酮与DNA的相互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研究表明:14种青蒿提取液均能与探针DNA/EB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D值越大,药物与DNA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诱导青蒿四倍体,筛选出最佳诱变条件。方法采用两种方法对材料进行诱变。幼苗浸泡法: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青蒿幼苗,药液浓度和浸泡时间以及处理温度呈梯度设置;萌动种子浸泡法: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青蒿萌动种子,药液浓度呈梯度设置。然后对所得幼苗根尖染色体镜检,结合植株外形和气孔保卫细胞的特征,确定其诱变率。结果幼苗浸泡法中,以15℃下,0.2%秋水仙素处理96 h为宜,诱变率30%。萌动种子浸泡法中,以25℃下3~5 mg/L秋水仙素处理120 h为宜,诱变率45%~96%。结论萌动种子浸泡法优于幼苗浸泡法。  相似文献   

16.
青蒿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青蒿幼嫩叶片再生植株的方法。方法以青蒿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结果以6-BA0.1 mg/L 2,4-D0.3 mg/L诱导愈伤组织,在含6-BA0.1 mg/L IAA0.3 mg/L的培养基上分化,用含IAA0.1 mg/L NAA0.3 mg/L的培养基生根。结论用以上方法可以在较短周期内从幼嫩叶片得到再生青蒿植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青蒿多糖(HQG)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考察HQG的急性毒性实验,考察HQG对移植性肿瘤Eac,Heps,S180的抑制作用.结果 HQG的急性毒性为347.769 8,HQG100 mg/kg剂量组对小鼠移植瘤Eac,Heps和S180的抑瘤率分别可达到51.19%,56.75%,46.41%.结论 HQG的急性毒性小,HQG可显著抑制小鼠移植瘤Eac,Heps和S180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蒿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青蒿不同种源,生育期的不同处理栽培比较,寻找青蒿的栽培技术措施.方法 开展野生青蒿与家种青蒿栽培,青蒿播种量,移栽期,青蒿不同苗龄移栽,青蒿摘尖等试验.结果 青蒿应野生驯化栽培,育苗亩用种150 g较为合适,移栽期为6月下旬,生育期生长至1 m时摘尖,可提高产量.结论 青蒿应野生驯化栽培,加强管理.采用有性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