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研究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光明中医》2009,24(3):518-5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临床常见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衄、血尿、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属中医血证之中的"紫斑"、"发斑"、"衄血"、"肌衄"、"葡萄疫"等范畴.  相似文献   

2.
理血清癜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岳阳市中医院(414000)刘昌建主题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中医药疗法,@理血清癜汤/治疗应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出血性疾病,属于中医“紫斑”、“肌衄”范畴。笔者自19...  相似文献   

3.
梁贻俊 《新中医》1991,23(6):43-44
“紫斑”是指血溢于肌肤之间,皮肤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为临床特征,常伴有鼻衄、齿衄、舌衄的一种疾病。它属于祖国医学“血证”、“肌衄”“发斑”、“葡萄疫”、“阴阳毒”等范畴。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虽均为  相似文献   

4.
治疗小儿紫癜临症拾萃马荫笃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院(郑州450000)紫癜亦称紫斑,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近代医学将紫癜分为过敏性紫癜、感染性血管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种。中医将紫癜称为“葡萄疫”、“肌衄”、“斑毒”归...  相似文献   

5.
紫癜证是指以皮肤出现紫斑或瘀点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与祖国医学“发斑”、“肌衄”等证相似,故属“血证”范畴。紫瘢证一般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两种,本文所述病例均为过敏性紫癜。我科从1984年初至1986年初,共收治过敏性紫癜24例,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芪三七汤治疗4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是一种常见的内科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尤其是女性,本症属中医血证范围,属肌衄,发斑范畴.我院自1995年至1999年以黄芪三七汤为主治疗该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何春霞 《中医研究》2009,22(8):48-50
紫癜亦称紫斑,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现代医学将紫癜分为过敏性紫癜、感染性血管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可归属于中医学血证中“葡萄疫”、“肌衄”、“斑毒”等范畴,临床上常分为气虚、血虚、血热妄行、热毒内炽等证型。笔者将多年治疗此病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笔者临床运用早莲、三地、蚊母等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疗效尚称满意。兹举一例介绍如下:患者黄××,女,5岁。1982年6月29日诊。病历摘要: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史一年余。昨天患儿神疲,纳差,见躯干及四肢有4×4厘米大小片状紫斑八块,点状紫斑遍布全身,不可胜数,伴有鼻衄齿衄,巩膜也有片状和斑,舌暗红,脉细软。血检:血小板计数5.8万。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中医辨证为脏腑气血亏虚型发斑。  相似文献   

9.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属中医学血证、发斑、肌衄、葡萄疫、紫癜等范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宝山教授运用犀角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刘老师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清热滋阴凉血止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中医归属于肌衄、葡萄疫、发斑等范畴,统属血证。 1 病因病机 近年来关于ITP的病因病机,现代医家各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周氏认为ITP的病机多为火热熏灼,脉络受损,血溢脉外。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祖国医学并无"过敏性紫癜"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与"肌衄"、"葡萄疫"、"斑疹"、"紫斑"及"血证"类似。冯晓纯教授明确将过敏性紫癜称为"紫癜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称为"紫癜斑"。应用三期分治,脏腑辨证,内外合用,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刘瑜 《光明中医》2009,24(9):1712-17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产板巨不足10%,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发病,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鼻衄,齿衄,内脏出血等,涉及中医病证范围很广,可以见到肌衄、鼻衄、齿衄、崩漏、呕血、便血、尿血、发斑等出血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 先师尹锡风主任医师,年高85岁,行医数十载,医疗经验验丰富,临证善辨细审。其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病的论与治颇有新意,兹录于下,以飧同道。一、湿、热、瘀、毒为病之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但可内属于血证、发斑、红疹、肌衄等类范畸。关于病因机制,历代论述较多,但不外热毒内伏营  相似文献   

14.
“紫癜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血证内的肌衄或发斑的范畴.本病以四肢胸腹出现淤血斑点,大小不一,颜色先红后紫,反复发作,多兼有齿衄、鼻衄及大便下血等症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虽不高,但目前治疗仍感棘手。笔者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5.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由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广泛皮肤或黏膜出血,重者出现内脏出血。实验室检验表现为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1]。祖国医学认为,特发性血小板紫癜与"血证"、"发斑"、"葡萄疫"、"肌衄"、"紫癜"等息息相关。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外受邪热,血热妄行;瘀血停阻,血不归经;脾胃亏虚,气不摄血;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 cytopenicpurpura ,ITP)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 ,一般认为与免疫有关 ,同祖国医学书籍中记载的“肌衄、“发斑”相似 ,属于中医“血证”的范畴。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中医中药治疗ITP有较好的疗效 ,现就临床治疗该病的现状作一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治疗ITP提供思路和方法。1 病因病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主要是热、虚、瘀。热包括热、火、毒 ;虚包括肝肾不足、脾虚不摄、气血不足、阴虚内热 ;瘀包…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个以血小板减少和出血为特点的常见出血性疾病。本病属于中医“血证”、“肌衄”、“发斑”、“葡萄疫”的范畴。中医治疗本病有独到之处,不仅具有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可靠的特点,而且对西医西药治疗无效的病例也有较好疗效。近年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报告颇多,现将部分疗效肯定的文献综述如下。一、辨证施法以往,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本病,其分型常只限于火热炽盛、阴虚内热和脾气虚衰等三个证型,多年来无明显进展。这种分型治疗方法,虽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小的为出血点,大的成片为淤斑,严重者为血肿,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可有便血、尿血,女性患者月经过多.本病病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病因未明,继发性可见于血液病、急性感染、药物中毒、脾功能亢进等.本病属祖国医学的血证、紫斑、肌衄等范畴.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的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等.本病属中医"血证"、"发斑"、"肌衄"、"葡萄疫"等范畴.笔者工作多年,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系血小板免疫 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肌衄”、“血证”、“发斑”、“紫癜”等范畴。现代医学主要以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脾切除及免疫抑制剂等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存在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问题。近年来,文献报道中医药在本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