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X线在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为小肠恶性淋巴瘤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以及CT诊断的表现,其钡餐检查采用全消化道跟踪观察、多体位以及在需要时适当加压的诊断方法。结果:经X线造影,小肠恶性淋巴瘤发生部位为发生于回肠者9例,发生于空肠者3例,同时发生于空肠和回肠者7例。后经手术证实,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误诊,3例患者误诊为小肠癌,2例患者误诊为单纯的肠套叠2例,小肠平滑肌瘤2例。结论:对小肠恶性淋巴瘤行X线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检查范围较广,可以检查各种类型、各个部位的肿瘤,虽然确诊率比较高,但易出现误诊。  相似文献   

2.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有很多分类方式和类型 ,其中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虽不是一个独立类型 ,却有其共同特征。处理不当会引起多发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给医患双方带来极大不利。现将 1997年 2月收治的 5例诊断与治疗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5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 ,平均年龄 4 8岁 ,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平均时间为 9.6天 ,平均治愈时间为 17天 ,无一例肠坏死。2 病例报告第 1例为男性 ,4 4岁 ,因肠扭转行扭转复位肠减压术 ,术后 12天出现肠梗阻 ,保守治疗 4天 ,病情加剧 ,剖腹检查 ,发现腹腔内广泛粘连 ,小肠粘连成团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清胱抑素C(CysC)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早期肾毒性的评估价值。方法观察133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变化,于造影前、造影后第1天、第2天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结果在冠脉造影后第l天、第2天血清CysC水平与造影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造影后第2天与第1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影后第1天、第2天BUN、SCr水平与造影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造影后第2天与第1天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造影后第1天mALB与造影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影后第2天与造影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影后第2天与第1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冠脉造影前无肾功能损害患者中未见造影后发生造影剂肾病,部分患者存在一过性轻度蛋白尿升高;血CysC、尿mALB是反映造影剂早期肾毒性的敏感指标,但血CysC检测的临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 (不包括十二指肠 )临床较为少见 ,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 2 4例此类患者 ,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 ,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患者中 ,男 13例 ,女 11例 ;年龄 2 9~ 70岁 ,平均 5 6岁 ,4 0岁以上者 19例 ,占 79% ;病程 1d~ 4年。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腹痛 11例 ( 4 6 % )、下消化道出血 8例( 33% )、不全肠梗阻 5例 ( 2 1% )。常见体征 :贫血 15例( 6 3% )、体质量下降 9例 ( 38% )、腹部肿块 7例 ( 2 9% )。术前确诊为小肠肿瘤者 11例 ,诊断率为 4 6 %。其中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 …  相似文献   

5.
木鳖子药性非温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荜铃胃痛冲剂出现过敏反应1例王惠兰(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山东东营257034)患者女,50岁,于1996年7月23日因胃部不适来我院检查,行钡餐检查诊断:慢性胃窦炎。给予荜铃胃痛冲剂治疗(扬州市扬子江制药厂生产,批号950520),每袋20g,每日2次,每次1袋冲服。于当晚8时温开水冲服该药1袋,1h后出现面部、颈部潮红伴有瘙痒,继至出现皮疹。第2天上午症状减轻。以后又服该药20g,1h后又出现上述症状。患者考虑为服药过敏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治  相似文献   

6.
康成方 《河北中医》2010,32(7):1108-1109
十二指肠壶腹后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大多数患者临床上有典型病史,少数患者病史不典型,个别患者甚至从未发生腹痛,直至十二指肠壶腹穿孔或出血才发现病变。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是临床诊断消化道溃疡常用的方法,但由于十二指肠壶腹后溃疡表现比较特殊,且受到检查方法及检查者水平的影响,常易漏诊。2000—2005,笔者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观察分析120例十二指肠壶腹后溃疡患者,旨在提高本病的早期检出率,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痰火方对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影响。方法将77例接受DS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于入院时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于入院第2天留取静脉血标本后给予中药痰火方,疗程5天。两组患者均在入院第2天及第6天(出院前1天)清晨空腹取静脉血进行Fib、CRP、PAgT检测,同时记录中医证候学中火热证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前,组间火热证评分的比较,P>0.05;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前后的火热证评分的组内比较,P<0.01;行脑血管造影后对照组火热证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血Fib、CRP、PAgT的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行脑血管造影后Fib、CRP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行脑血管造影后Fib、CRP亦有升高趋势,但P>0.05。对照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PAgT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PAgT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Fib、PAgT、CRP的组间...  相似文献   

8.
中医干预性治疗急性癌性结肠梗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勃 《北京中医》2003,22(6):25-27
结肠癌是消化道的常见肿瘤 ,其发病率约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 4位[1] ,消化道肿瘤的第 2位[2 ] 。目前临床上因结肠癌出现急性梗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据有关文献报道占肠梗阻的 9%~ 2 0 % [3] 。急性癌性梗阻的治疗 ,主要为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之不同 ,临床治疗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我院 1 995年~2 0 0 2年采用中医干预性治疗急性癌性结肠梗阻 4 5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4 5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1 7例。年龄 5 2~ 84岁 ,平均年龄 6 3.4 4岁。发病时间 4h~ 8天 ,平均 3.8天。癌肿位置 :升结肠 1 3例 ,横结肠 3…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工人,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梗阻行胃部分切除术。术中切除2/3胃,因病灶瘢痕较大,行溃疡旷置术(术中剔除胃窦粘膜),取结肠前近小远大胃空吻合,术后第5天停止胃肠减压,进流食,未感到任何不适,术后第8天,患者因饥饿一次进大量食物(约300g)后,出现上腹部剧烈胀痛,呕吐频繁,患者采取膝胸卧位以缓解疼痛,呕吐物为进食内容及胃液,再次行胃肠减压,抽出大量胃内容物,无胆汁,术后第9天,症状仍无缓解,钡餐检查,胃呈漏斗状,胃腔排空困难,行再次手术,手术发现,残胃及输入输出肠段顺钟向扭转180°,吻合口正常,扭转处胃壁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药"痰火方"对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影响.方法 将77例接受DS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于入院时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于入院第2天留取静脉血标本后给予中药"痰火方",疗程5天.两组患者均在入院第2天及第6天(出院前1天)清晨空腹取静脉血进行Fib、CRP、PAgT检测,同时记录中医证候学中火热证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前,组间火热证评分的比较,P >0.05;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前后的火热证评分的组内比较,P <0.01;行脑血管造影后对照组火热证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P <0.01.两组患者入院时血Fib、CRP 、PAgT的组间比较,P >0.05.对照组行脑血管造影后Fib、CRP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行脑血管造影后Fib、CRP亦有升高趋势,但P >0.05.对照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PAgT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PAgT明显下降,P <0.05.两组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Fib、PAgT、CRP的组间比较P >0.05.结论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患者可能产生一系列变化,火热证表现明显,血Fib、CRP、PAgT升高;并提示"痰火方"具有一定抑制炎性反应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棕色钡剂在50例全消化道钡餐造影中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时间过长小肠充盈不理想,避免因使用插管法及服用促排药物引起副作用,我们选用番泻叶、生姜等通腑、温中、止痛、止血中药,与硫酸钡调制成棕色钡浆,应用于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1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因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便血,需做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者,分为普通钡剂组(A组)和棕色钡剂组(B组)分期观察对照,每组50例。普通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47.75岁;棕色钡剂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9~70岁,平均45.25岁。两组一般情况及病情无明显差异,P>0.05。二、采用日本岛津VS-10摇控电视系统,摇篮床  相似文献   

12.
钡源性肠梗阻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钡源性肠梗阻是因行吞钡胃肠道透析或摄片检查后 ,引发的一种病情急重、预后差的肠梗阻。笔者从 1992年至今共收治 4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市级以下医院转送到我院患者 ,其中男 1例 ,女 3例 ;年龄最小 5 1岁 ,最大 6 8岁。1 2 临床表现1 2 1 吞钡检查前表现  4例患者检查前均有经常性腹痛或腹胀 ,2例有腹部手术病史 (以后手术证实为原有不全性肠粘连 ) ,2例伴有大便秘结 (以后证实为肠道肿瘤 )。1 2 2 吞钡检查后表现 出现阵发性腹痛 ,腹胀加重 ,恶心呕吐 ,肛门排气排便停止等典型的肠梗阻表现。2 典…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股动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成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介绍患者,男,81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经右侧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回旋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第2天右侧股动脉穿刺部位出现4 cm×5 cm血肿,扪之有搏动感,可闻及血管杂音,超声检查示假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4年诊治过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行消化道钡餐造影,17例明确诊断;本组15例患者先行内科保守治疗,5例痊愈,10例因无效而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11例,Treiz韧带松解术5例,十二指肠血管前移位术3例。术后患者全部随访,均痊愈。结论:消化道钡餐造影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动态薄层CT也有助于诊断,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是其有效、易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无张力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历介绍患者于××,女,49岁,住院号43856。因胃大部切除术后腹胀呕吐25天,再次手术后仍呕吐10天就诊。患者因溃疡病20余年,症状加剧并出观呕吐,于1975年12月12日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术后一般情况尚好,术后4天肛门排气,第5天停胃肠减压并开始进食流汁,第6天感腹胀伴呕吐,重插胃管抽吸,按吻合口炎症水肿处理无好转,术后11天行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71岁 ,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1天 ,于 2 0 0 3年 2月 2 3日下午 1:4 0以“粘连性肠梗阻”收入院。2 0 0 3年 2月 2 2日上午 10时 ,患者自觉口淡 ,食腌制的洋姜 2小时后觉腹痛 ,继而频繁呕吐 ,并出现腹胀 ,下午 7时到当地卫生院就诊 ,输液后病情无好转 ,于 2月 2 3日下午 10时到本院就诊 ,以“粘连性肠梗阻”收入院 ,发病后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 0年前 ,因肠结核行“肠切除术”。查体 :Bp12 0 / 70mmHg ,P 90次 /分 ,R 2 1次 /分 ,T37 3℃ ,神清 ,急性痛苦病容 ,腹胀不明显 ,右脐旁有 10cm的手术疤痕。中下腹肌紧张 ,压痛…  相似文献   

17.
范某 ,男性 ,45岁。 2年前因肠梗阻手术 ,此后经常有腹痛 ,但未系统治疗。于 2 0 0 2年 1月 8日腹痛再次发作 ,伴恶心、呕吐、不排气、不排便 ,经保守治疗 ,上述症状未见好转 ,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粘连严重 ,手术仅将影响梗阻的粘连带予以松解 ,解除梗阻 ,行肠内减压。于手术后第 3天患者肛门连续排气 6~ 7次 ,并大便 2次 ,腹部不胀 ,有饥饿感。术后第 4日 ,肛门仍有排气 ,故停胃肠减压。当日于饮清水约 2 0 ml后约 1 h,患者突然感到腹痛腹胀 ,肛门停止排气 ,且症状逐渐加重。重新行胃肠减压 ,亦未能缓解症状。再次剖腹探查 ,术中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梗阻消化道造影的X线影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进行肠梗阻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的156例患者,对其进行X线腹部平片诊断和X线腹部平片诊断辅助CT检查,将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方面的准确率与术中所见或临床随访诊断结果比较。结果:X线腹部平片诊断辅助CT检查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以及肠梗阻的程度的准确率方面均高于X线腹部平片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造影的X线诊断是肠梗阻重要的诊断方法,结合CT检查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保守综合治疗小肠梗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会战 《光明中医》2004,19(1):21-22
小肠梗阻 ,临床采取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 ,治疗措施得当 ,常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讨论如下 :1 典型病例李× ,女 ,2 8岁 ,1 989年因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引流术。术后自第 2年起常因情绪波动、饮食不节等引起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 ,治疗可缓解。昨天因进食时吵架 ,饭后出现上腹绞痛 ,阵发性加剧 ,每隔1 0min左右发作 1次 ,伴呕吐频繁、吐出物初为食物及清水 ,后为苦水 ,无粪臭味。病后曾排正常大便一次 ,因疼痛不能缓解 ,发病后 2 0h ,以急性肠梗阻入院。体检 :T 37 5℃ ,P 1 1 0次 分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 1978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别、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  42例患者分别行B超、CT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其中良性肿瘤 19例以淋巴管瘤、肠系膜囊肿、平滑肌瘤为主 ;恶性肿瘤 2 3例以淋巴肉瘤、平滑肌肉瘤为主。肿瘤遍布空肠系膜、回肠系膜、结肠系膜和阑尾系膜。19例良性肿瘤分别行单纯瘤体切除术、瘤体 +肠段切除术、瘤体部分切除术 ;2 3例恶性肿瘤分别行单纯瘤体切除术、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瘤体部分切除术、捷径吻合术。4例恶性淋巴瘤术后常规化疗。12例良性肿瘤患者中 2例分别存活 3年、5年 ,另 10例健在 ;11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平均存活 4.2年。结论 本病组织类型复杂 ,术前确诊率低 ,B超、CT和全消化道钡餐联合检查可提高其术前诊断率。本病不管良、恶性均应积极手术 ,对恶性肿瘤应尽量行根治切除 ;术中应高度重视肿瘤与肠系膜血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