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后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下肢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此症1934年由Mixter和Barr首先报告.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症状为腰腿痛.据统计一半患者首先表现为腰背痛后腿痛,约1/3患者表现为腰与腿痛同时发生.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两种.非手术疗法包括针灸、牵引、推拿等.是针灸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针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将近十年有关针灸治疗该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琼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5):118-119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腰腿痛疾患,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主要表现是患者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脊柱侧弯,运动受限,并且常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学习。运用手术治疗、中药口服、牵引及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通过手术、活血行气、祛瘀通络、祛除直接致痛和间接致痛,起到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近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腰腿痛为临床上常见病 ,多发病。瑞典的统计资料表明 ,腰痛在轻劳动者中占 5 3% ,在重劳动者中占 6 4% ,腰痛患者有 35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目前认为 ,本病约占腰痛门诊就医的 10 %~ 15 % ,占因腰痛住院治疗者 2 5 %~ 4 0 % [1] 。本病自 1934年被描述至今已有近 70年的历史 ,对其发生的生物力学基础、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诊疗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 ,兹就近年来对LDH的一些新的认识作一综述。1 对椎间盘突出机理的认识经典的观点认为椎间盘突出就是纤维环破裂后的髓核突出。实际上椎间盘突出发生机理非常复杂 ,目前所知甚少 ,…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疼的最常见原因。到目前为止,其病机尚不明确,比较公认的观点有机械刺激学说、炎症刺激学说、自体免疫学说等。近年来有关中药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Protrusion,以下简称LDP)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法。Spangfor总结2540例腰椎间盘摘除病例时发现,约30%的患者术后仍有腰腿痛。李立新等报道236例LDP髓核摘除术后腰痛疼痛为主216例,腰臀疼痛为主20例,且均有 相似文献
6.
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5年来的有关文献,从针刺、牵引、手法、封闭、综合等多种疗法,依据中、西医分型施术状况,按新、特、疗效好原则,总结保守治疗腰突症的研究进展。结果:保守治疗腰突症方法多,操作安全、简单、疗效比较确切、可靠。结论:保守疗法在治疗腰突症中具有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 (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mia,LDH)系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医书中早有记载,如〈素问·刺腰痛篇〉中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也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中医药在保守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中药、牵引、手法推拿及针灸等方面,现就近几年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 ,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笔者将近几年来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用的各种疗法 ,综述于下。1 牵引治疗1 1 三维牵引治疗 曹在杰等[1] 用三维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84 9例。方法 :取俯卧位 ,牵引前 30min酌用镇静止痛药 ,将胸部 相似文献
9.
高尚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6):160-16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等,引起的以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1].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的病因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椎间盘退变、损伤、遗传因素、妊娠、免疫、生理结构以及生物进化因素等多种学说[2] .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整理文献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操作手法 ,以及配合牵引、推拿、中药的综合疗法作了总结 ,认为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以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期的主流 ,可达到消肿、消炎 ,甚至髓核回纳的目的。对急性期病人 ,针灸可以改变腰椎间盘及椎管的位置和形态 ;对已形成退变的椎间盘 ,针灸仍然可以缓解其临床症状。动物实验证明针刺可促进大鼠神经纤维轴突内轴浆运输 ;多次电针可促进大鼠弓状核内POMCmRNA表达的不断增多。在治疗时间上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杠杆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着重综述了定位杠杆、长杠杆、短杠杆微调手法及反杠杆复位法等推拿手法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研究成果,并通过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力学原理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杠杆类手法治疗腰突症的机理,以获得进一步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病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机理的综述,望能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记录并总结所诉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机理.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现代医学机理包括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基质成分的变化、细胞过度凋亡、生物力学改变、炎症因素等;腰椎管狭窄症则与压迫因素、血循环障碍因素和炎症介质刺激等有关.传统医学在脏腑、五行、运气理论、经络理论均有论述.结论:现代医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较多,但有重复倾向.现代传统医学对其研究,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阶段,机制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探讨以辨证分型为特色的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以240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辨证治疗组和活血安痛酒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依据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制备不同证型中药离子渗透液,通过采用分型辨证方法应用于临床理疗治疗中,并与活血安痛酒组对照,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体征,中药制剂有较好的应用舒适度及安全性,辨证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辨证分型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痛散热敷结合内服中药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消痛散热敷治疗,1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观察起效时间,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有效率88.00%;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22例,有效率56.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痛散热敷结合内服中药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伤科常见的疑难病之一.本文选取27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按摩治疗,总有效率97%,效果较好.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疼痛,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行针灸的观察组与单行手术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愈率P <0 .0 5 )。结论 :针灸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国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6):110-11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辨证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率为87.5%。[结论]提示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3例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臭氧椎间盘注射术联合小针刀疗法进行治疗,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243例随机抽取81名患者进行随访6~17个月优49例、良27例、可j例、差0例,优良率93.82%,且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臭氧联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微创、安全、无副作用、疗效可靠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突出髓核占位与神经根受压程度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突出髓核的占位与神经根受压程度的关系,及在决定是否采用手法或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a组患者突出髓核巨大,b组患者突出较轻,同时观察2组患者直腿抬高高度,和手法治疗前后b组患者直腿抬高高度及CT上髓核占位的改变.结果:2组患者直腿抬高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手法治疗前后直腿抬高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b组患者治疗前后CT各层面叠加对照,无1例患者髓核形态大小发生变化,其矢状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突出髓核占位大小不是决定神经根所受到的挤压的程度的唯一因素.突出髓核大小并不是判断是否采取手法或手术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