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456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及早产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林  李兴海  程桂凤 《海南医学》2011,22(12):67-69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56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和510例围生儿的结局。结果胎膜早破和多胎妊娠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重度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在有规律产前检查的早产病例中,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临产前应用地塞米松肌注或静注,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透明膜病、窒息和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不是剖宫产的禁忌证,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诊治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8,(1):79-82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0例早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围产期资料、合并疾病和早产新生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窒息史、先天性心脏病、败血症、缺血性肠病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早产新生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缺血性肠病、窒息、胎龄小。结论影响早产新生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因素众多,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缺血性肠病、窒息、胎龄小是早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对此类早产儿应高度关注,警惕该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以提高急危重症新生儿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42例住院死亡的新生儿(包括住院24 h内死亡病例及家长放弃治疗后死亡病例),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2例新生儿死亡直接原因排序依次为:早产及并发症,窒息后多脏器功能损害,重症感染等。结论: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是新生儿死亡的高危因素。死亡高危时段在生后7 d内,早产及其并发症,窒息后多脏器功能损害是最主要直接死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早产和感染是引起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原因。早产儿的病死率比足月儿高。早产儿单纯由早产因素引起硬肿症者,病死率低,早产儿由感染、受寒、窒息或多因素引起者,病死率高。足月儿由多因素引起者,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硬肿症是因受寒、早产、感染、窒息、饥饿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疾病,严重可伴各脏器功能衰竭。在北方地区占新生儿死亡率的第二位.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向云 《中外医疗》2011,30(2):1-2
目的了解早产的原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探讨临床治疗的方法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分娩总数3315例,其中早产200例(早产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我院住院分娩无产科并发症与合并症,年龄相仿,足月分娩的孕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组早产孕产妇200例,分娩早产儿210例,包括10例双胎,早产儿死亡31例,早产儿病死率9.698%。同期对照组200例早产孕产妇,分娩产儿204例,围生儿死亡6例,足月围生儿病死率2.94%,经χ2检验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00例早产中阴道自然分娩181例,占90.5%,剖宫产19例,占9.5%,分娩新生儿210例,发生新生儿窒息72例,新生儿窒息率19%。新生儿死亡31例,孕周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病死率越高。结论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尚不清楚,胎膜早破及双胎较常见,防治早产是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原因及早产儿并发症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及早产儿结局.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间住院分娩的孕28周~36+6周早产产妇304例及其早产儿3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产发生的原因,对不同孕周及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并发症及近期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发生率18.3%,胎膜早破和子痫前期为早产的常见原因.治疗性早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发生率高于自然早产组,新生儿感染及高胆红素血症低于自然早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增加,早产儿的并发症如窒息、RDS、吸入性肺炎、HIE发生率逐渐减少,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增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及死亡率下降,存活率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医师应当掌握引起早产的原因,尽可能的延长孕周及出生体重,将有助于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从而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早产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早产原因至今不明,本文就早产儿PROM及感染所致围产儿不良预后及保胎治疗进行初步探讨。资料与分析1.1992年本院共分娩5282个婴儿(附致死畸形),其中早产儿178例发生率3.4%,足月儿5104例,早产儿围产儿死亡62例为34.8%,(与转院来自基层较多有关),其中新生儿死亡占371%(23/62),死产8·l%与足月地比较差异显著。表1早产地与足月儿围产地预后比较’2.早产与PROM感染关系,本组早产发生第一原因是PROM共58例占32.2%,PROM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及感染致围产儿死亡与足月儿比较有明显…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低体温,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1].以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为常见,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1一般资料 1.1观察对象对我院2009 -01~2011-04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息儿76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足月儿13例,早产儿63例,单纯新生儿硬肿12例,合并新生儿窒息26例,新生儿肺炎36例,新生儿败血症2例,根据分度标准:轻度12例,中度54例,重度1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主要因素及早产儿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对其分娩早产儿作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越小早产儿死亡率越高。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RDS和感染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胎龄早产儿血脂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作为评价早产儿成熟度、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早产儿组30例在入院后12 h内(出生后24 h)采集股静脉血2 ml,采血前2 h未喂养及输液。足月儿组30例在胎儿娩出、清理呼吸道后即刻采脐带血2 ml。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生化指标。结果早产儿组血清TC、TG、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低于足月儿组,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8~31周的早产儿组血清TC、TG、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低于32~36周的早产儿组,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脂生化指标可作为评价早产儿成熟度及营养状况的依据。检测血脂水平变化,对临床合理营养支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穿刺时送管体位与导管异位关系。方法将实施PICC置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平卧位组和坐位组。平卧位组送管时患儿平卧,穿刺侧手臂外展大于90°,当导管位置到达肩部时助手将患儿头偏向穿刺侧,下颌贴近锁骨;坐位组在导管送入肩部时助手托起患儿,头偏向穿刺侧,下颌贴近锁骨,躯干与操作台面垂直。结果平卧位组48例患儿中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37例,导管异位率22.92%;坐位组47例患儿中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30例,导管异位率36.17%;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PICC导管细、软、轻,重力作用小,平卧位送管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早产PDA患儿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无PDA的54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分别收集两组早产儿及产妇的基础资料信息(胎龄、性别、出生体重、Apgar评分、住院时间及年龄、产次、分娩方式、有无妊娠期高血压、有无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是否使用硫酸镁),另外于两组早产儿出生后3 d(首次)及超声确诊PDA当日(第2次)取桡动脉血2 mL,检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 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最后通过ROC分析PLT、MPV、PCT预测早产儿出现PDA的价值。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早产儿性别、Apgar评分、住院时间、首次及第2次测量PD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4.
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胎龄≤32周,体重≤1500g的同条件早产儿51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临床研究,预防组22例,出生后2h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对照组29例,未应用固尔苏。结果预防组发生NRDS、死亡及需要机械通气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固尔苏可降低NRDS的发病率、减轻病情,减少辅助通气的应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20例早产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早产儿采取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收集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及出院时间和出院时体重。  结果  2组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和早产儿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缩短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提高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呼吸衰竭患儿31例临床资料,并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足月呼吸衰竭患儿61例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以及原发疾病、预后等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过对两组入选研究的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分娩方式、并发症及预后评价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质量、肺部感染、湿肺、呼吸暂停原发疾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肺部感染、湿肺、呼吸暂停均可能是影响早产儿呼吸衰竭发病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衰竭的预后与足月呼吸衰竭相近,其发生多与体质量以及原发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应根据患儿不同疾病的表现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颅内出血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 可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主要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早产儿共299例,出生后24 h内入住新生儿病区,住院期间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彩超或头颅CT、磁共振)。其中颅内出血早产儿114例为观察组,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的同期住院的非颅内出血早产儿185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母妊娠高血压疾病、孕晚期感染、胎膜早破、胎龄、出生体重、顺产、羊水污染、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关(χ2值分别为4.376、7.205、5.042、16.194、15.982、13.320、4.859、31.988、25.855、36.436、29.262,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顺产、1 min Apgar评分、NRDS和孕晚期感染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早产儿颅内出血与孕母妊高症、孕晚期感染、胎膜早破、胎龄、出生体重、顺产、羊水污染、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NRDS、机械通气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工作中应综合评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早产儿BP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存活≥28 d的早产儿共986例,将其分为非BPD组和BPD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动脉导管闭合情况、呼吸机相关肺炎、肺出血、贫血、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986例早产儿中,诊断为BPD共138例,发生率为14.00%.非BPD组和BPD组患儿母亲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胎龄、出生体质量、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特征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比较显示,不同性别、有无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胎龄和是否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合、早产儿贫血及机械通气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合和机械通气均为早产儿BP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BPD发生率的因素较多,在胎龄<30周的早产儿中,避免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合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减少早产儿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儿及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30例.A组:产后10 s内立即断脐;B组:产后30 s断脐;C组:产后60 s断脐;D组:产后90 s断脐.收集各组产妇、新生儿基本资料,记录各组新生儿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值、贫血发生率、输血率、经皮胆红素高峰值、光疗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 :B、C、D组早产儿生后24 h Hb和HCT值均高于A组(P<0.01),B、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Hb和HCT值均高于A组(P<0.01),且D组高于B、C组(P<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早产儿贫血率、输血率均低于A组(P<0.05),B、C、D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早产儿之间经皮胆红素高峰值、光疗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儿延迟断脐30~90 s,可以改善新生儿血供,降低贫血发生率和输血率,且并不增加胆红素升高风险和光疗的风险.如果条件允许,延迟结扎脐带90 s能更好地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和顺产对早产儿血气、电解质、肾功能及心肌酶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出生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顺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Apgar评分、血气、电解质、肾功能及心肌酶指标的差异,观察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顺产组早产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分别为9.82±0.54分和9.95±0.62分,与剖宫产组早产儿比较无明显差别;两组早产儿Hb、PLT、SpO2、P ETCO2和CVP水平均无明显差别;两组早产儿血钠、血氯、尿素氮、肌酐和CK-MB水平均无明显差别;顺产组吸入性肺炎和颅内出血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和1例,剖宫产组吸入性肺炎和颅内出血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和0例,两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剖宫产和顺产对早产儿血气、电解质、肾功能及心肌酶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临床可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