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药分家遏制药价虚高 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2000年开始治理药价虚高问题,先后出台限制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多项措施。国务院也先后17次要求降价。然而,直至今日,药价虚高尚未显示出驱除虚火的明显迹象,仍然是老百姓和各界人士“千夫所指”的顽疾。  相似文献   

2.
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新举措实践与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进行了6年时间。国家发改委相继降了19次药价。涉及种类上千种,降价幅度在5%~30%之间不等。然而药品价格虚高。为了从源头上治理。从机制上探索一套药品招标采购的办法。缓解老百姓。看病贵。。宁夏在全国首先推行了药品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的新举措。[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造成药价虚高的罪魁祸首是药品加成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药品的虚高价格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控制药价,但药品价格的虚高问题远未得到解决。药价虚高的症结到底在哪儿?如何才能使过高的药价返璞归真,让老百姓买得起药,看得起病?在药品集中招标依然不能根本解决“看病贵”的情况下,盐田区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后,对区属公立医院进行药品从药厂直接采购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0):18-19
取消药品政府招标采购从源头控制药价虚高“以省区市为单位的政府招标采购,是药品价格虚高的主要根源。”朱佩玲委员呼吁取消药品政府招标采购,从源头上控制价格虚高。朱佩玲委员分析说,目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具体负责全国6000多家药厂、几万个品种规格药品的定  相似文献   

6.
现今,医疗行业仍然整体挣扎在利益漩涡,冗杂的利益长链继续扮演着药价虚高的主凶。早在2007年,宁波便已全面展开药品制度改革。宁波市政府围绕着导致药价虚高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务实而系统的改革规划。药品采购招标和廉价药物制度是宁波医改的主体框架,也是宁波药改扎向药价虚高的两把利刀。  相似文献   

7.
近日,陕西省基层医院机构药品统一采购开标大会在西安举行,全国8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参加了招标。陕西省将通过药品的“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卫生机构的实施,这一举措能否斩断药价虚高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仍需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8.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纠正药品购销过程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虚高药价,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项制度的形成过程、实施成效、药品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医院院长论坛》2006,3(B03):32-33
药店里零售价仅7元钱的血塞通,经过“减少药品流通成本”的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竟飙升到19.17元;更离谱的是,一片胃铋治的中标价,竟然是市场价的14倍……本来是为了降低药价虚高而设置的药品集中招标,在烟台演化成了这样一种怪现象。  相似文献   

10.
药价虚高是近期医改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医改关键年,遏制药价虚高,还公众一个合理公正的药价成为百姓对新医改的诉求。造成药价虚高的原因众多,本文作者认为,当前的药品招投标制度就是导致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基本药物的省级招投标制度已完全没有意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药价虚高更多的空间。笔者通过分析认为,省级招投标制度应该废除。而最近出台的“亡羊补牢”式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虽然针对目前问题补充了一些条款,但也整体缺乏诚意。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办发布《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坚持药品集中采购方向不变,将公立医院用药全部放在省级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对公立医院药品实行分类采购,不仅有招标采购,还有谈判采购、直接采购、定点生产等办法,合理降低药价,挤出虚高水分并保障药品供应。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医改办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对《意见》进行解读。公立医院是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占了全国药品市场8成  相似文献   

12.
农村卫生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药品进购的管理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药品进购管理为改革的切入点,我们探索出了“药品比价采购”的管理办法,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抓住了这个症结,许多工作开展很顺利,整体推进了农村卫生改革。在农村“药价虚高”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造成农民看不起病、就医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每个人关心的热点问题。规范药品采购管理、杜绝药品回扣现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药品招投标办法”对降低药价、让利群众确实是一种好办法,但由于操作繁琐、需要资金较多、1次进购药品量大,在农村不便…  相似文献   

13.
我国药价虚高由来已久。正所谓对症下药,然而对于中国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药品招标采购环节中存在的顽疾,医者们却显得有些黔驴技穷。 何为治理良方?  相似文献   

14.
近日,安徽芜湖市招标采购交易中心网站登出公告:受芜湖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委托,对芜湖市参加医药分开的八家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项目进行集中采购。“我们、希望药品托管中心进行的集中采购,再降低药价20%。”芜湖市医疗机构药房管理中心主任苏元元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5.
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自2000年实施以来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药品招标采购解决了约品价格虚高,实现了让利于患者;二是药品招标采购及时地、较好地解决了药品流通渠道的混乱现象,减少了流通环节中的资源浪费;三是通过招标采购,规范了药企和医院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国家纠风办下文推行以政府主导的挂网采购,随后广东开展了我国招标历史上最红红火火的“阳光采购”的大讨论;宁夏进行了“三统一”招标试点;相继安徽、上海、湖北、山西、河北、新疆等省市陆续开始挂网。药品集中采购在全国上下以“限价”为主的各种花样的挂网采购如火如荼地进行。2006年12月22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多名官员与十多家制药公司、行业协会面对面讨论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重点—药品价格和药品招标采购,各方代表“炮轰”现行挂网招标。2006年的医药招标在“讨论和争辩”中进入了金猪之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0):20-23
截至目前,药价已经17次降价,但老百姓并未感到实惠。为什么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药价虚高的源头在哪里?现在推行的药品招标制度,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这一现状?近日"两会"代表们对医药分家、药品招标、建立平价医院等医疗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并为降低药价出谋划策。许  相似文献   

18.
国家卫生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有效地控制药品价格虚高,下大力气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药品集中采购渠道,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的办法管理医疗机构采购药品,以降低老百姓的看病药品费用,体现了“民心工程”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进入21世纪后,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在全国各地进行得如火如荼,药品价格因此而降低了许多,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实惠,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矛盾。各地执行药品集中招标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经验。但满意度还不高,还需要政府从源头上、体制上加以建章立制,完善和治理,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70%~80%的药品是卖不到最高零售价的.真正决定药价的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它通过招标控制医疗机构用药价格。招标体系不打破.药价虚高仍会存在。药品价格这块坚冰,在这个寒冬,终于将被击碎。这一切都与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会集全国物价局局长召开的一次会议有关。会上传出消息,国家发改委将放开全部药价管制。随后,发改委向各省物价部门下发了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提出,2014年年底前,将最先放开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一类精神和麻醉药品,以及专利药四项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20.
“看病难,买药贵”是一个全国性的民生难题。面对近年来虚高现象严重的药价,政府主管部门推出了一连串降价措施,22次发布药品“降价令”,但收效甚微,企业通过改换名称和包装等手段,抵消了大部分降价政策的效果。在“以药养医”机制下,一些医院也与药品生产企业串通一气,顽强抵抗政府推行的各种平抑药价举措。药价虚高问题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了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定价环节的问题。政府给药品定价必须由懂行而又公正的人来操作,各种药品定价多少,让企业无法浑水摸鱼,让百姓看个明白。“广东的做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4月7日,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李仲华在调研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的阳光采购时如此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