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评价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的疗效,临床应用前景。方法:1997年5月1至2000年5月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内肿瘤500例,完整复查病例102例,男性60例,女性42例,年龄5~79岁。其中垂体瘤30例,脑膜瘤22例,胶质瘤30例,转移瘤20例。治疗照射剂量:周边剂量8—35GY,中心剂量22—75GY,等剂量曲线30%—60%,等中心个数1~15个。结果:102例患者治疗后经9~36个月随访,良性肿瘤生长控制率66%~98%,恶性肿瘤生长控制率66%~95%,良性肿瘤消失或明显缩小达63%,恶性肿瘤消失或明显缩小达66%。结论: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疗效确切,治疗过程无痛苦,并发症少,是深受患者欢迎的一种放射外科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医学模式的角度,报告了49例颅内肿瘤在行伽玛刀治疗的过程中,重视基础护理,强调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实施治疗,从而保证新技术的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3.
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观察16例γ-刀照射后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脑膜瘤2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和转移性腺癌2例。结果 γ-刀照射后肿瘤中心和肿瘤边缘的瘤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恶性肿瘤呈急性坏死,良性肿瘤呈延迟性坏死;边缘部位残留的瘤细胞 相似文献
4.
5.
陈莉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6):528-529
随着伽玛刀在国内治疗颅内肿瘤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用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的尤为重要。为了保证伽玛刀治疗的顺利进行 ,我们对 86 9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心理调查 ,并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本组 86 9例均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伽玛刀治疗中心在 2 0 0 0年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其中男 32 6例 ,女 5 4 3例 ;男、女之比 1 0 0∶1 6 7;年龄 3~ 83岁。 86 9例中未开颅者占83 1%、开颅术后残留再做伽玛刀者占 16 9% ;良性肿瘤占71 4 %、恶性肿瘤占 2 8 7% ;4 5 %的患者做过 2次伽玛刀… 相似文献
6.
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手术切除,但有部分肿瘤不能全部切除.我院1997年引进法国德棱公司制造的新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OUR--旋转伽玛刀.1997年3月至2000年10月,开颅术后进行伽玛刀治疗残余肿瘤者9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组共收治126例颅内肿瘤病人,术前拟诊为脑垂体瘤患者34例,颅内转移瘤55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12例,脑干肿瘤20例,另有4例拟诊为室管膜瘤,1例被诊断为淋巴瘤。所有患者就诊时均有CT/MRI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伽玛刀治疗后的5例颅内肿瘤的手术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和组织化学的研究,着重观察其组织学改变及单胺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和分布特点。提出肿瘤中心区(高剂量区)瘤细胞及血管出现了致死性损伤改变,肿瘤边缘(低剂量区)瘤细胞以弥散变性,散在坏死为主,小血管普遍存在透明变性、内膜增厚、血栓形成。瘤周组织则以缺氧、水肿样改变为主,并散在变性,小血管壁有散在炎性细胞浸润。肿瘤中心区单胺氧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肿瘤边缘区,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281例颅内病变进行伽玛刀治疗的经验。随访7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5.8月(3.3-12.5月),治疗前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计分平均为70.8分,肿瘤平均体积和直径分别为17.1cm^3和2.8cm,治疗后分别为83.9分、13.6cm^3和2.4cm。认为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主要是恶性肿瘤可以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69岁。因头痛1 mo,双下肢运动障碍、表情呆板近2 wk。于2 0 0 3- 0 7- 1 0入院。检查:神清语利,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脑神经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力 级。病理反射未引出。CT显示:沿胼胝体压部向上双向生长肿瘤,大小约6.0cm×5 .5 cm×5 .0 cm。对称性侵犯双侧侧脑室,无脑积水。肿瘤呈较为均匀的高密度影,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增强扫描病变均匀增强。根据影象学表现:a.来源于胼胝体;b.两侧对称性;c.蝶翼状外形;d.高度强化。诊断为:胼胝体压部胶质瘤可能性大。经神经外科及伽玛刀中心专家会诊,考虑到病人年龄大、体质差,肿瘤较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颅内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的影像学表现,为疗效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颅内肿瘤227例(良性肿瘤127例,恶性肿瘤100例)中,81例获病理诊断,146例经临床及影像诊断.周边剂量8~25Gy(平均16.7 Gy),中心最大剂量16~50 Gy(平均25.4Gy).伽玛刀治疗后定期行CT或MRI复查,影像随访时间为恶性肿瘤3~36个月(平均12个月),良性肿瘤6~4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 65例脑转移瘤、生殖细胞瘤和淋巴瘤中,肿瘤缩小或消失60例(92.3%),增大5例(7.7%);35例胶质瘤中肿瘤缩小或消失14例 (40%),大小不变11例 (31.4%),增大10例 (28.6%);127例良性肿瘤中肿瘤消失或缩小69例(54.3%),大小不变58例 (45.7%).总有效率为93.4%.伽玛刀治疗后新出现瘤周水肿或原有瘤周水肿加重30例(13.2%),瘤内出血8例(3.5%).结论 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少,影像学随访是疗效判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自 1996年 1月~ 1996年 7月 ,在我科收治的伽玛刀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 6例病人中 ,选择有代表性的 3例 ,对其并发症及处理过程报告如下 ,供参考。1 病历摘要 例 1:患者男 ,74岁。住院号 :1190 71。因头痛行头 MRI检查 ,发现左颞枕部肿瘤。于 1995年 12月接受伽玛刀治疗 ,并服用激素。治疗后 2个月起出现进行性言语不清 ,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于 1996年 3月 12日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 ,语言不清 ,反应迟钝。右侧肢体肌力 级 ,肌张力减弱 ,右侧深浅反射减弱 ,右侧巴氏征阳性。头部 MRI片 (3月 12日 )显示左侧颞枕部脑质见… 相似文献
16.
刀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治疗颅内肿瘤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但是适应证的选择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报道1992年6月~1996年8月间,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经刀治疗后,又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14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例,女5例,年龄31~68岁... 相似文献
17.
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手术切除 ,但有部分肿瘤不能全部切除。我院 1997年引进法国德棱公司制造的新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 OUR——旋转伽玛刀。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开颅术后进行伽玛刀治疗残余肿瘤者 90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0例 ,男 6 2例 ,女 2 8例 ;年龄 10~ 74岁 ,脑膜瘤 32例 ,胶质瘤 2 9例 ,垂体瘤 13例 ,脑转移瘤 7例 ,听神经瘤 6例 ,侧脑室肿瘤 2例 ,脊索瘤 1例。照射靶点根据病灶数量决定 ,通过 3~ 36个月随访 (CT、MRI、电话等 ) ,结果显示临床症状减轻 ,恶性肿瘤病灶缩小率 6 6 %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各类颅内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OUR-XGC旋转式伽玛刀治疗500例各糊颅内病变。结果 202例随访3~20个月,显效77.2%(156例),无变化8.9%(18例),加重13.9%(28例)。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治疗剂量合理,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是一种治疗颅内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垂体瘤伽玛刀治疗后脓肿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男 ,39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 2年 ,诊断垂体瘤入院 ,伽玛刀治疗。查眼底正常 ,视力左 1 0 ,右 0 8,视野正常 ,内分泌检查为生长激素腺瘤。头部MRI示鞍区 1 5cm直径垂体瘤。行伽玛刀治疗 ,肿瘤中心剂量 2 2Gy ,周边剂量 8Gy ,无不良反应 ,治疗后第2天出院。治疗后 3个月头部MRI复查 ,肿瘤大小无变化 ,瘤中心低信号改变 ,生长激素下降 ,无不适感。治疗后 4个月出现持续性头胀痛伴低热 ,来院复查 ,左眼视力 0 5 ,右眼 0 4。双颞侧偏盲。眼底视神经乳头早期水肿。头部MRI示垂体瘤增大 ,直径 2 2cm ,低信号改变 ,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和放射学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伽玛刀术后2年以上的CA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随访2年后,CA缩小36例,不变12例,临床症状改善47例,1例病人出现脑水肿。结论:伽玛刀是治疗CA安全、有效,微侵袭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与CA的部位、体积、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