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本文所用材料是专供研究的40具胎儿和5具儿童及5具成人尸体。进行了胰腺的血管测量及有关的胰腺测量。 二、胰头部的血液供应由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形成的纵弓和由胰十二指肠上动脉与胰 背动脉形成的横弓供给。 三、胰体、尾部由脾动脉的分支:胰背动脉、胰大动脉、胰支和胰尾动脉供应。其中,胰大动脉距脾动脉起始部大约占全胰长度的一半。 四、胰岛大多在胰尾部,所以胰腺移植只需移植体、尾部,因此,紧靠胰大动脉右侧切断胰腺,取其体、尾部即可。 五、经测量,脾动脉、腹腔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外径均在0.3mm以上,属于显微外科的吻接范围。以它们作为血管蒂进行吻合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一)经动脉内注射塑型剂和造影剂,用39例胎尸及一例幼儿尸体,研究了胰十二指肠的动脉。 (二)分别观察了胰头十二指肠和胰颈、体、尾的各个动脉。 (三)胰横动脉(胰下动脉)是胰腺下缘的恒定的动脉,我们观察40例胎儿标本中,出现为100%。 (四)脾动脉的其他胰腺支,我们观察的标本中,出现率为95%,其中20例标本中较明显,应予重视。 (五)胰颈、体、尾的动脉分布形式,我们观察的标本显示:由上部的胰大动脉、胰尾动脉、脾动脉的其他胰腺支,发出分支向下与胰下缘的胰横动脉吻合,再发分支分布于胰颈体、尾、部。  相似文献   

3.
64层CT评价胰周小血管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胰腺双期血管成像显示胰周小血管情况.方法 对80例健康查体者行64层CT胰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双期血管造影检查,使用最大密度投影重建胰周小血管.结果 MIP对胰周小动脉中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后动脉显示率分别达到100%、100%、97.5%、95%:胰周小静脉中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胰十二指肠下前静脉、胰十二指肠下后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8%、100%、90%、95%.结论 64层CT胰腺双期血管成像是一种快速、精确显示胰周小血管的检查手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胰腺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了解胰腺直接供血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非胰腺病变行腹部CT血管成像的患者的图像,观察胰腺直接供血动脉显示情况并记录显示率,分析胰腺直接供血动脉起源及变异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胰腺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例数及显示率分别为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80例(100%),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74例(92.5%),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77例(96.3%),胰十二指肠下后动脉73例(91.3%),胰背动脉72例(90.0%),胰横动脉显示58例(72.5%),胰大动脉69例(86.3%),胰尾动脉38例(47.5%);胰头动脉弓显示57例(70.0%),其中双弓显示34例(42.5%),单弓显示22例(27.5%),单弓中前弓显示18例,后弓显示4例。胰背动脉起源变化较大,72例胰背动脉起自脾动脉近端42例(58.3%),起自肠系膜上动脉19例(26.4%),起自肝总动脉近端8例(11.1%),起自腹腔干3例(4.2%)。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74例,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72例(97.3%),起自肝固有动脉2例(2.7%)。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显像能直观、立体显示胰腺动脉的空间解剖结构与变异,从而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胰腺分段的依据,胰腺各段的毗邻、血供特点;探讨移植体最佳胰段的选择和术时避免损伤。方法取50例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用大体解剖方法进行观测。结果胰头血供主要来自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胰体、尾的血供来自胰背动脉、胰大动脉、胰支和胰尾动脉。胰背动脉起自脾动脉第Ⅰ段占90%,平均长度为1.5 cm;胰大动脉起自脾动脉第Ⅲ段占44%;胰横动脉是胰背动脉的左支;胰尾动脉起自脾动脉的第Ⅳ段或终下动脉。胰头和胰体、尾的血供来源不同,两者虽有吻合,但不能替代。在胰腺下缘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处向左旁开1 cm,为乏血管区,胰后间隙时有异常肝动脉,其出现率为6%。结论胰头毗邻极其复杂,其血供与十二指肠同源,两者关系密切,胰段移植不宜取胰头;而胰体、尾的血供均来自脾动脉,可取带脾动脉为血管蒂的胰体、尾做为移植段,术时可从乏血管区切断,离断时注意胰后间隙有无异常肝动脉。术时还应避免损伤脾动脉的分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多期扫描技术,建立最佳显示正常胰腺、胰周血管及胰腺一肿瘤对比的多期扫描模式。方法 80例疑胰腺癌的正常者和68例经临床厦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各期正常胰腺、病灶厦胰周大血管的CT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胰腺在胰腺期的增强值高于动脉期和门静脉期(F=27.09,P〈0.001),胰周动脉在动脉期增强值高于胰腺期和门静脉期(P〈0.001),胰周静脉在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增强值高于动脉期(P〈0.001)。胰腺癌组胰腺一肿瘤差值在胰腺期高于动脉期和门静脉期(F=14.17,P〈0.001),正常组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高于胰腺癌组(P〈0.05)。肿瘤在扫描各期的显示情况的评分结果表明,肿瘤在胰腺期扫描可以获得最佳显示。结论 胰腺癌多期扫描宜分为动脉期、胰腺期和门静脉期,有利于对正常胰腺、肿瘤及胰周血管进行评价,并有助于肿瘤病灶的检出和进行血管成像,该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科学评估三期扫描分别在胰腺增强扫描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胰腺最佳扫描方案。方法:收集40例胰腺CT平扫正常人,通过比较三期肝脏、胰腺、脾脏及胰周血管的CT增强值,评估三期扫描分别在胰腺增强扫描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胰腺实质、脾脏和胰周静脉以胰腺期强化最佳。肝脏以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强化最佳。胰周动脉于动脉期强化最佳。结论:MSCT胰腺检查可常规行动脉期、胰腺期和门静脉期三期扫描。其中,胰腺期扫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胰腺位于上腹部腹膜后深处,横行于第1、2腰椎前方,胰腺前方覆盖的腹膜构成小网膜后壁,使胰腺成为腹膜间位器官,腺体尾藉疏松结缔组织与胰床相连,无炎症、肿瘤浸润时易于游离,成为手术的突破点,胰腺血供丰富,胰头、颈部由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和脾动脉小分支供血,决定了体尾部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胰腺位于上腹部腹膜后深处,横行于第1、2腰椎前方,胰腺前方覆盖的腹膜构成小网膜后壁,使胰腺成为腹膜间位器官,腺体尾藉疏松结缔组织与胰床相连,无炎症、肿瘤浸润时易于游离,成为手术的突破点,胰腺血供丰富,胰头、颈部由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和脾动脉小分支供血,决定了体尾部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彩色超声成像模式显示胰腺动脉的能力,探讨高级动态血流成像技术(advanced dramaticflow imaging,ADF)探测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胰腺动脉价值。方法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flow imaging,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 imaging,CDE)、脉冲多普勒技术(pulse wave,PW)和ADF检测101例(糖尿病组22例,正常老年组31例,正常成人组48例)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自身配对。结果胰腺十二指肠上前动脉总显示率93.0%。CDFI和CDE显示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动脉58例,显示率为57.4%。ADF显示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94例,显示率为93.0%。ADF与CDFI和CDE对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DF技术对各组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均有较高比例的显示,组间显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F对不同年龄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动脉均有较强的显示能力,并可获得多普勒参数,可作为胰腺血管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钟建国  袁建华  王振 《浙江医学》2011,33(6):822-824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期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和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的应用.方法 对50例患者行胰腺螺旋CT双期扫描,即动脉晚期和静脉期(开始注射对比剂延迟扫描时间35s和70s)扫描.统计动脉晚期及静脉期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观察胰周小静脉的CT及后处理的影像表现.结果 胰周小静脉胰腺十二指肠上后静脉、胰腺十二指肠上前静脉和胃结肠干在静脉期的显示率分别为86%、92%和96%,均优于动脉晚期.结论 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静脉期优于动脉晚期;MSCT及重建技术能提高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研究正常胰腺的单排螺旋CT增强表现,以提高胰腺疾病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顺贯抽取无胆胰疾病病例182例,男143例,女39例,年龄范围17~81岁,均行上腹部单排螺旋CT增强扫描.按年龄分为7组,分别记录胰腺走行形态、密度,第一层面显示胰腺的何部,胰腺全长及胰头、体、尾的前后径,门静脉横径与胰头实质的关系,钩突层面肠系膜上动脉与静脉的位置关系.结果胰腺分斜形和马蹄形两种,胰腺实质随年龄增大而萎缩,第一层面显示胰尾的例数仅占47.3%.门静脉占胰头面积1/3以上的例数为91.4%.肠系膜上动脉位于静脉后方者居多.结论胰腺在平扫与增强扫描中差异甚大,平扫所见胰腺远不如增强扫描所见可靠.  相似文献   

13.
<正>胰周假性动脉瘤(peripancreatic pseudoaneurysms,PPA)~([1])指起源于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位于胰腺周围的假性动脉瘤,其主要病因为胰腺炎发病时含有多种胰酶的胰腺渗出液及胰腺炎性反应浸润可直接侵蚀胰周血管,导致胰周动脉壁腐蚀破坏导致假性动脉瘤形成甚至引起大出血。文献~([2-3])报道,胰腺假性囊肿中血管合并症发生率可达到7%~10%,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血管合并症发生率约为1%~6%。临床相对少见,病情复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血管成像的最佳扫描参数.方法:对40例纳入本研究的病人行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研究.扫描时动脉期采用bolus-tracking技术;门脉期采用test-bolus技术.使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法(VR)重建胰腺动脉和静脉.结果:MIP、VR对胰腺间接供血动脉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胃网膜右静脉的显示率均为100%,对胃结肠干均为80%.MIP、VR对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77.5%、67.5%;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82.5%、75%;胰十二指肠下动脉,67.5%、57.5%;右结肠上静脉,87.5%、80%;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65%、40%;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62.5%、4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结合扫描前准备、适当的层厚、合理的延迟时间、一定的造影剂剂量和注射速率可获得良好的胰腺血管显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技术显示胰腺癌侵犯胰腺内和胰周主要管道结构的价值。方法收集胰腺癌侵犯胰腺内和胰周主要管道结构患者37例,对MSCT双期扫描图像行CPR,着重观察胰周主要动脉、静脉、胆管和胰管的形态变化及其与癌灶的关系。结果(1)侵犯胰周动脉28例,受累动脉包括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动脉受累征象包括:癌灶与动脉之间脂肪间隙消失且包绕动脉大于180度,动脉狭窄或变形,脾梗塞。(2)侵犯胰周静脉31例,受累静脉包括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静脉受累征象包括:癌灶包埋静脉,静脉狭窄或变形;静脉节段不显示;静脉内癌栓;特征性的侧支循环形成;脾大。(3)侵犯胆管或胰管18例,表现为胆管、胰管突然中断;胆管、胰管狭窄;癌灶近端胆管、胰管扩张。CPR图像能清晰显示胰腺肿块与受侵管道关系的全貌。结论胰腺癌侵犯胰腺内和胰周主要管道结构可出现相应的MSCT征象。CPR技术对胰腺癌的定性诊断和评价相应管道结构受侵情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胰腺头部各血管的解剖,熟悉和掌握这些血管的来源、走行及相互之间的配布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解剖20具成人尸体标本,对胰腺头部各血管进行解剖观测,并使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1)胰头前、后动脉弓及其构成血管的出现率非常恒定,此二弓向十二指肠发出多条分支,成为胰头及十二指肠血供的主要来源。(2)十二指肠乳头动脉:为后动脉弓发出的一条二级分支。(3)钩突动脉:为胰背动脉右支的1条下降支,在胰头内与前、后动脉弓的分支形成吻合。(4)胰后段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的长度明显长于胰颈的宽度。结论掌握胰腺头部血管的配布关系,正确判断胰腺的切除范围,是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尸体解剖实习中,发现肝右动脉与空肠动脉共干,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的背侧面,现将此种变异报告如下。 男性,成人尸体,身长162cm。肝右动脉与空肠动脉第1支共干,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左后侧,发出部位在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下方0.46cm,空肠动脉第1支靠近起点的周径(指压扁后的血管宽度×2)0.38cm,肝右动脉近起点的周径0.74cm。两者共干的长度0.09cm。肝右动脉全长9.86cm经肠系膜上动脉后方横行向右,经过肠系膜上静脉与胰的后方,在胰后肝右动脉的下缘发出3个胰支到胰腺,第1胰腺支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主张采用脾脏、胰体尾部切除来达到清除脾门和脾动脉干淋巴结(简称切脾法),但联合切除胰腺增加手术并发症,增加糖尿病的发病机会,或加重糖尿病的程度。因而作者从1968年开始研究胃癌手术切除脾脏保留胰腺清除脾门和脾动脉干淋巴结的方法(简称保胰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移植中血管的分配和重建。方法采用腹部器官联合切取法完成40例尸体供胰的切取和修整,行胰肾联合移植术。结果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平均热缺血时间3.2(2~5)min,所有供器官、血管无损伤,修整时未发现变异肝动脉。2例行胰腺切除术,1例术后1周因肠瘘致腹腔感染胰腺切除,1例术后2d胰腺静脉血栓形成切除胰腺。结论胰腺修整中,血管的分配及重建胃十二指肠动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区域性缺血对裸小鼠胰腺移植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缺血疗法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在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裸小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基础上,结扎荷瘤裸鼠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及背胰动脉诱导胰腺右叶区域性缺血,观察缺血对裸小鼠胰腺移植癌群体增殖动力学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缺血组移植癌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移植癌体积、癌细胞增殖指数及蛋白质含量术后3、7、1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区域性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