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7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军第三次临床微循环研讨会。会议拟定了7个部位、9项系列化的临床微循环观测方法草案。与会专家认为此草案可作为国内临床微循环观测规范和统一的基础,本刊将分期刊出舌、唇、齿龈、皮肤、小儿耳廓五个部位的微循环观测方法;宫颈、阴茎头的微循环观测及毛细血管压、甲襞毛细血管通透性、指容积等9项系列化测试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窒息与围产儿微循环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8例缺氧、窒息围产儿复苏后24h及72h进行耳廓微循环各项指标变化观察,对照组选择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于生后24h及72h分别进行耳廓微循环观察.结果两组比较,24h耳廓微循环中微血管畸形率及RBC聚集率有高度显著差异(P均<0.01);两组间白微栓出现率及细静脉流速经统计学处理具显著性差异(P均<0.05).复苏后72h,两组相比较,除RBC聚集率及白微栓出现率差异无显著性外(P均>0.05),微血管畸形率及细静脉流速仍具显著性差异(P均<0.05).窒息患儿复苏后24h与72h相比,耳廓微循环中白微栓出现率及细静脉流速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微血管畸形率及RBC聚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可导致围产儿早期耳廓微循环障碍,对这些围产儿进行早期耳廓微循环动态检测,可与NBNA结合,对判断窒息、缺氧时脑损伤程度及患儿预后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急性氯气染毒对小白鼠耳廓微循环及肺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高浓度氯气染毒时小白鼠耳廓微循环及肺形态学的改变,并探索其在肺损伤中的作用,为急性氯气染毒寻找更有效的解救措施。方法 选取健康小白鼠26只,分别观察高浓度氯气染毒前及染毒后5min、15min的耳廓微循环。小白鼠死亡后,观察其肺系数以及肺形态学的改变,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小白鼠高浓度氯气染毒后1、微循环:早期,小动静脉、细动静脉痉挛收缩,毛细血管网关闭达70%,血流较快;随中毒时间延长,小静脉、细静脉开始扩张,15min时扩张最明显,染毒后5min、15min小动静脉、细动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网改变分别与染毒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动脉系统扩张不明显,毛细血管网逐渐开放,血流逐渐变慢,呈粒缓流、粒摆流,最后停止,其间伴有血细胞聚集,血色暗红,血管周围有渗出、出血。2、肺系数:小白鼠氯气染毒后肺系数明显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肺形态结构:肺脏大体观察:染毒后小白鼠肺脏外观明显肿胀、边缘圆钝、体积增大,肺脏表面弥漫性淤血和出血,呈深红色,剪开肺组织可有血性泡沫液体流出。镜下观察:肺泡腔大小不一,部分肺泡气肿,有肺大泡,肺泡壁破裂不完整,部分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和蛋白样液体,肺血管腔明显变小,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其内充满红细胞,支气管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通过制作幼兔窒息模型,观察动物窒息后耳廓微循环的改变。耳廓微循环用加权积分法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幼兔窒息后耳廓微循环分类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均明显增高,说明幼兔窒息时会发生严重的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莪妇康胶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XSZ-hs7型微循环显微镜和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记录丹莪妇康胶囊灌胃给药后0、5、10、20、30min及腹腔注射(ip)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l.0mg/kg)后5、10、20和30min小鼠微循环细静脉、细动脉的管径。结果给予丹莪妇康胶囊后,高剂量组(4.0g/kg)小鼠的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明显增大,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0.01)。此外,丹莪妇康胶囊能明显减轻肾上腺素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对微动脉的舒张作用更强,与同时间点的溶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丹莪妇康胶囊对正常小鼠和肾上腺素致微循环小鼠耳廓的微动、静脉有一定的舒张作用,提示本品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32例脑性瘫痪患儿甲襞与耳廓微循环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脑性瘫痪患儿甲襞微循环在形态、流态积分值及综合积分值上均高于健康儿;耳廓微循环中微血管畸形发生率及细静脉RBC聚集发生率,脑瘫组均高于健康组,而细静脉流速则脑瘫组明显较健康组减慢;脑瘫患儿耳廓与甲襞微循环中RBC聚集发生率及粒流、粒缓流出现率,耳廓均较甲襞为高,而脑瘫患儿微血管畸形发生率在甲襞与耳廓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耳廓微循环观察/阴怀清,杨彩凤,王阿琚/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太原030001为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对21例HIE患儿入院时及综合治疗后耳廓微循环改变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HIE病程早期耳廓微循环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肢体负压对犬肢体动脉闭塞性病变皮肤微循环及踝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建立后肢动脉闭塞犬模型 ,观测负压前后患肢皮肤微循环及踝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负压完成后 ,红细胞流速 (RBCV )、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 (FCD)、皮肤毛细血管流量(SCV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1~ 0 .0 5 ) ,毛细血管直径 (CD)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肢体负压治疗能改善犬肢体动脉闭塞时的皮肤微循环 ,提高踝动脉压 ,增加皮肤血流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食管壁内动脉血供及微血管构筑的基础性研究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新鲜胎尸25具,墨汁灌注,组织切片;家兔5只,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测。结果;食管壁内各层均存在动脉网,粘膜下层动脉网丰富,分深浅两层;各层毛细血管特点各异,外膜层稀,肌层有肌束间血管网,粘膜下层呈丛状,粘膜层最丰富;食管各段毛细血管密度差异不大,但颈段前壁纵形肌、胸上段后壁粘膜层有相对毛细血管贫乏区。结论:食管的各段各层均存在动脉网,毛细血管密度差异不大,能有限代偿食管壁外供血动脉的阻断。  相似文献   

10.
临床微循环观测结果的数学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襞、球结膜、舌、唇、牙龈、耳廓、皮肤、子宫颈、阴茎头微循环的规范化观测数据可分为3个层次:反映各项具体观测指标改变的指标元层、反映微血管形态、血流动态、管周现象及上皮类改变的指标类层及各项指标类综合改变的综合层。根据加权积分的原则对上述3个层次的指标做出了定量评价。本文提出的临床微循环数学表达式能定量描述微循环的观测结果;指导临床微循环工作;以综合积分集为基础,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找出微循环改变与疾病的关系,可以形成利用微循环观测结果进行疾病诊断、病情分析、疗效评价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小鼠耳廓接种S—180肿瘤细胞的方法观察肿瘤生长时微循环的变化,以探讨肿瘤生长与微循环的关系。小鼠耳廓中央注入S—180肿瘤细胞悬液5μl约15×10~5个肿瘤细胞,接种后24小时血管径明显增大,血管数量明显增多,血管走行迂曲。植入后3~15天,肿瘤结节明显增大,结节边缘毛细血管增多,直径增大,血管迂曲,结节中央血管稀少,可见有坏死的组织。表明肿瘤结节的生长可以刺激周围毛细血管的增生。  相似文献   

12.
胰腺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揭示胰腺微循环通道的结构与功能,用保留动态信息和组织信息于静态样本的微循环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法、FITC红细胞标记胰腺微循环活体荧光显微观察法,对人、猴、狗、鼠、兔胰腺微循环通道的构筑特征、胰腺活体微循环的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胰腺小叶为胰腺微循环形态与机能的基本单位,小叶内动脉与小叶内静脉之间包括了胰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两极毛细血管床;②胰腺微循环的流向是由内分泌部流向外分泌部,胰岛-腺泡门脉循环是胰腺微循环的基本特征;③胰腺小叶多由独支的小叶内动脉供血,相邻小叶内动脉及其分支间无吻合存在,属终动脉,这一解剖学特性是急性胰腺炎局部缺血及小叶内灶性坏死的解剖学基础;④生理状态下胰腺微循环表现为稳定的毛细血管灌注形式,灌流量为1.18±0.05nl/min;急性胰腺炎早期出现FITC-RBC流量减少、微循环灌流不足和机能毛细血管密度减少,提示胰腺小叶为胰腺微循环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胰岛-腺泡门脉循环是胰腺微循环的基本特征;胰腺小叶内动脉具终动脉的特性是急性胰腺炎局部微循环紊乱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四物汤对小鼠耳廓、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物汤对小鼠耳廓、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白树平1管喜文1龚传美1管敏2四物汤由熟地、白芍、当归和川芎组成[1]。历代中医应用该方补血调经,多用于妇科,其加减方剂更为内科常用。本文观察了它对小白鼠耳廓、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四物汤煎...  相似文献   

14.
<正> 皮肤被覆全身,在成人约占体重的16%,面积约为1.5~1.8m~2,是人体中表面积最大的器官。临床活体皮肤微循环观察。不论是对全身疾病还是局部病变,均能提供微循环的变化指标,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某些疾病属局部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梗阻性疾病,微循环障碍可在皮肤微血管管袢构形上出现特殊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
舌微循环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7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军第三次临床微循环研讨会。会议拟定了7个部位、9项系列化的临床微循环观测方法草案。与会专家认为此草案可作为国内临床微循环观测规范和统一的基础。本刊将分期刊出舌、唇、齿龈、皮肤、小儿耳廓五个部位的微循环观测方法;宫颈、阴茎头的微循环观测及毛细血管压、甲襞毛细血管通透性、指容积等9项系列化测试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复胰糖瘀消胶囊主要成分丹参、川芎、黄芪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筋活络功能,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并通过保护体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防止心、肝、肾等缺血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微循环障碍既是血瘀症的本质,又是许多疾病发生的中间环节.研究血瘀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循环障碍,有助于全面认识血瘀症的机制.本实验研究复胰糖瘀消胶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胰糖瘀消胶囊给药组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血管管径明显增加,血液流速亦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17.
全耳再造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为更好地开展全耳再造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察头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10例 18侧 ,②用逐层解剖的方法观察 10例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和 5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结果 :①耳廓及乳突区是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相互吻合形成的血管网供血。②耳廓的组织层次简单 ,可以认为耳廓是由皮肤包裹软骨形成的一个附属结构。结论 :①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在皮下层进行皮肤扩张最为理想 ,可形成薄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②颞顶筋膜瓣可作为耳后皮瓣的补充 ,用于耳廓再造。③残耳可分为三部分进行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8.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墨汁灌注连续切片光镜观察,对20例恒河猴的胰腺微循环通道进行了研究。猴的胰腺微循环通道主要途径为:小叶间动脉→小叶内动脉→入岛血管→胰岛血窦→出岛血管(门脉)→腺泡毛细血管网→小叶内静脉→小叶间静脉。构成胰腺基本单位的胰腺小叶,其血供特点是:由独支小叶内动脉供给血液,相邻小叶内动脉及其分支之间无吻合存在,属终动脉,推测这一特点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小叶内灶性坏死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耳蜗缺血的动物实验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及双侧颈总动脉、单侧椎动脉阻断造成不同程度的豚鼠耳蜗供血下降的实验模型,并应用活体动物耳蜗微循环的研究方法,观察了豚鼠耳蜗微循环的改变。发现此方法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耳蜗血流下降,是研究耳蜗微循环与听功能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将幼兔分为对照、窒息、窒息+SOD3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脑组织含水量并观察耳廓微循环和脑病理改变。结果表明:SOD具有(1)使增高的LPO恢复正常。(2)耳廓微循环的加权积分值下降,流速增快,红细胞聚集减轻。(3)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4)脑病理改变有明显改善。揭示SOD可有助于减轻窒息时因氧自由基和微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