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38例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nfarction CI)病人并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s thrombosis in lower limb LDVT)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对策。方法本文对38例CI后LDVT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这些患者的一般状况、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了静脉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CI病人并发LDVT的发病率为14%,70岁以上为61%;最多见的原发病为脑梗塞18例(33%),脑栓塞14例(26%).下肢高度水肿伴疼痛为其主要症状。通过静脉尿激酶溶栓和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14d内所有深静脉血栓的症状逐渐消失。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高,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是CI患者发生LDVT的因素,应对高龄的、长期卧床的并有深静脉血栓倾向的中风病人给予必要的预防;溶栓与抗凝疗法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手段之一。尿激酶溶栓是本病治疗的良药。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危因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5例患者均治愈,其中1例出血,1例反复。无肺栓塞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结论对存在高危因素患者注重预防,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和改善循环的中成药对DVT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1995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作单因素分析 ,对比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 :年龄、心肺功能、卧床时间、肢体、髋关节置换 (THR)手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P<0 05) ,THR术中、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总发生率为23 7 % ,预防性抗凝治疗 ,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从37 0 %降至12 5 %。结论 :主动或被动的物理护理措施以及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发生于手术或创伤后,如不及时防治,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可引发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而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是发生DVT的3大要素。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月共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50例,其中发生DVT4例。经及时有针对性地诊治及护理,无1例发生肺栓塞,均痊愈出院,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DVT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远期并发症对患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回顾分析了48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急、慢性DVT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栓性静脉炎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4~1999年共做开腹手术1300余例.术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36例,发生率为2.8%,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激酶配合脉络疏通颗粒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使用尿激酶并口服脉络疏通颗粒;对照组27例仅用尿激酶。结果2周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94.3%,平均治愈时间为(7.0±2.5)d;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70.4%,平均治愈时间为(9.9±3.6)d。结论尿激酶辅以脉络疏通颗粒的方法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保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及低分子肝素预防其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新鲜髋部骨折患者,随机抽取60例干预组给予依诺肝素治疗40mg/d,共14d,60例不用依诺肝素(对照组)。观察2组DVT的发生率,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活化凝血因子X(FXa)含量及活性、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D-二聚体(D-D)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为56.67%(34/60),干预组为3.33%(2/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组APTT、PT及T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FXa含量及活性,Fib含量及D-D的含量在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干预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可降低DVT的发生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闭塞性炎症疾病,可由于慢性静脉高压而使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严重可致肢体残废或由于并发肺栓塞而引起死亡。我院自1997~1999年采用静脉注射尿激酶治疗该病67例,效果明显,现将有关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血栓病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并发症之一,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深静脉血栓(DVT)形成,DVT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严重并发症,近年发现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本文诊治下肢DVT34例,报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发生于手术或创伤后,如不及时防治,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可引发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而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是发生DVT的3大要素.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月共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50例,其中发生DVT 4例.经及时有针对性地诊治及护理,无1例发生肺栓塞,均痊愈出院,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髂股静脉血栓的治疗是外科领域内比较困难的问题。虽然方法较多,但均不令人满意。我们自1989年以来,首先探索应用复方肝素溶液治疗9例髂股静脉血栓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60例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治愈46例,显效10例,好转4例,46例痊愈患者均无并发症,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产褥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病与妊娠期产妇的生理变化及某些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手术损伤有关,通过抗感染、抗凝、溶栓加以支持疗法、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春杰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4,5(16):90-90
深静脉血栓(DVT)是导致肺栓塞的最主要原因。临床上90%以上肺栓塞由下肢DVT脱落引起。防治DVT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2000年-2004年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DVT2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对肺栓塞认识的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愈来愈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临床上90%以上的肺栓塞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形成,一旦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我院从2001年3月~2004年9月共收治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万德森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3,9(1):33-33
患者,男,27岁,小学文化,未婚,待业。吸食海洛因5年,其中烫吸4年,静注1年,日静注量约0.5g,分5~6次注射。以海洛因依赖并发血栓性浅表静脉炎收入院。入院体检:T37.5℃,P100次/分,R20次/分,Bp12/7Kpa,身高170㎝,体重48㎏。神志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戒断症状明显:瞳孔放大约达0.5㎝,恶心,呕吐,时寒时热,关节酸痛,全身如蚁爬感。颈软,气管居中,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表面光滑,大小约1.O㎝×1.5㎝,四肢静脉多处穿刺疤痕,两侧外踝、足背溃烂,溃烂面分别为2.… 相似文献
19.
张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8):96-97
目的针对病因及早预防,加强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有效防止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的关键。方法将我科2002年6月至2010年10月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48例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由于发现及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肝素钠等保守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均治愈。结论静脉炎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下肢静脉多见。如诊治不及时,可引起肢体不可逆的损害及肺、脑栓塞等,危及患者的生命,提高护理防治措施可减少这一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