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48岁.因尿频1年、尿末滴血2个月于2007年9月9日人院.入院查体(-).B超及CT检查提示膀胱内巨大占位.膀胱镜提示膀胱左侧壁约5.0 cm×5.0 cm圆形新生物,基底部较宽,表面黏膜光滑,膀胱容量变小.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以电刀沿肿瘤边缘1.0cm处切除全层膀胱壁及部分膀胱外脂肪组织.切开标本见肿块位于黏膜下,边界清,切面灰白,呈编织状,质韧,无出血和坏死.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椭圆形、梭形,细胞核呈梭形、短梭形、卵圆形、圆形.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21岁。因左腰腹部疼痛2周收入院,体格检查可在左上腹部触及包块,边界清楚,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血常规示单核细胞占10.4%,红细胞为3.36×10^12/L,血小板为3.94×10^9/L。血沉为105.0mm/h。CT示L1-3椎体左前见有类圆形肿块,最大直径5.5cm。MR征象示左侧肾上腺区域可见一约4cm×5cm的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其内部信号不均,T1W呈等低混杂信号,T2W呈等高混杂信号,病灶边界欠清楚。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的不均匀强化。左肾上极、胰腺明显受压。右侧肾上腺及右肾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后腹膜区未见异常信号影。人院后3d,局麻下行B超引导左肾上腺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示左肾上腺神经内分泌癌。即在全麻下行左肾及左肾上腺全切术加后腹膜淋巴清扫。术中见患侧肾上腺肿瘤体积约11cm×4cm×3cm,切除后标本剖面肉眼观肿瘤呈鱼肉样,内有出血、坏死,整体切面呈灰白色。病理示组织面有中等大小圆或卵圆形瘤细胞,呈巢团状或弥散分布,浆少,核呈异型性,已侵犯周围脂肪组织伴坏死,未侵及同侧肾脏。免疫组化显示CD99(+)、SYN(+)、Vinmentin部分(+)。病理证实为(左)肾上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伴坏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2岁。因运动后血尿1个月CT检查发现左肾肿块于2005年3月20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无异常,3次尿脱落细胞检查未见肿瘤细胞。B超示左肾下极32 mm×31 mm混合光团,边界欠清。CT示左肾下极实质区类圆形、密度不均匀肿块影,约30 mm×42 mm,向肾盂突入,  相似文献   

4.
膀胱小细胞癌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膀胱恶性肿瘤。我们收治 2例 ,报告如下。例 1,男 ,5 1岁 ,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2年 ,于 1999年 3月 1日入院。B超提示膀胱多发占位。胸片未见异常。膀胱镜见膀胱右侧壁 3.0cm× 2 .0cm ,2 .0cm× 1.0cm两枚菜花状肿块 ,后壁 1.0cm× 0 .5cm肿块。IVU未见异常。于硬麻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病理检查 :肉眼肿块呈灰白色 ,镜下癌组织由小细胞构成 ,大小较为一致 ,圆形和卵圆形 ,核染色深 ,胞浆少 ,核仁不明显 ,可见较多核分裂相。癌细胞已侵及膀胱肌层 ,淋巴管及血管内见有癌栓。免疫组化癌…  相似文献   

5.
患者,43岁。因右腹股沟肿块3个月,以右侧腹股沟疝入院手术。术中分离精索时发现其下端有一约2cm肿块,界限清楚,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暗红肿块2×1.5×1.2cm,包膜完整,切面部分区域出血。镜检:大量血管之间紧贴血管壁见有高度增生的外皮细胞,均匀一致,呈梭形或圆形,瘤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网状染色示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有网状纤维分隔。病理诊断:精索血管外皮瘤。  相似文献   

6.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8~ 2 0 0 0年 ,我们收治嗜酸细胞性膀胱炎 (Eosinophiliccystitis ,EC)患者 3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女 ,5 0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半年入院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检 :无阳性体征。血常规正常 ,尿常规红细胞 + /HP ,白细胞5~ 8个 /HP。B超显示膀胱右侧壁有一 1.5cm×2 .3cm肿块向腔内突出 ,拟诊为膀胱肿瘤。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右侧壁有一 2 .5cm× 1.5cm× 1.5cm乳头状肿块 ,表面有坏死 ,肿块周围膀胱充血 ,诊断为膀胱癌。于 1988年 7月 14日行膀胱灌注噻替哌加膀胱…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膀胱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我院于1987年4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入院。血尿以终末时为重。伴有血块。体检:全身皮肤未见色素病变,心、肺、肝、肾未见异常。耻骨上区有压痛,未触及明显肿块。尿找瘤细胞阳性。B超示膀胱壁不规则增厚,膀胱腔几乎被实质性肿物充填。膀胱镜检见膀胱顶后壁有一约7×6×3cm肿瘤,表面有坏死组织。诊断:膀胱肿瘤。1987年5月22日行膀胱大部分切除术和膀胱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LIF)对人早孕滋养层细胞着床相关分子原癌基因c-jun、c-fos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环节。方法将人早孕滋养层细胞培养于DMEM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LIF(1、10和100 ng)作用1 h后,分别提取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原癌基因c-jun和c-fos的表达。结果正常培养的人早孕滋养层细胞有一定水平的c-jun、c-fos基因表达;LIF对人早孕滋养层细胞c-jun、c-fos的表达均有上调作用,c-jun、c-fos mRNA水平增加1.5~3倍,并且调节呈剂量依赖性。结论LIF可能通过调节滋养层细胞原癌基因c-jun和c-fos表达而影响胚胎的植入。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1对岁。发现下腹部肿块伴尿路刺激症状子1993年5月9日入院。体检:下腹部触及一8cm×6cm肿块,质软,无触痛。B超及CT扫描均发现膀胱前上方肿块。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有一鸡蛋大小肿块向膀胱内突出,镜下活检未见明显异常。于5月20日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块呈囊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切除肿块送冰冻切片检查报告为脐尿管脓肿,术后10d痊愈出院。随访3年尚健在。讨论脐尿管系尿囊腔退化、闭锁而形成的一个纤维肌京,位于脐与膀航顶部之间,既可产生感染,亦可发生原发性肿瘤。有关脐尿管脓肿的报告较少见。本病在临床上主要…  相似文献   

10.
患者,35岁。因反复间歇性血尿伴尿痛(每逢月经时发作),在我院作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左后壁有一4×3 cm乳泡状突起,B超显示膀胱与子宫之间有一肿物(图略),以膀胱肿瘤收入院。患者一年前曾行左卵巢巧克力囊肿切除术。体检:P84次/分,R20次/分,Bp18.7/10kPa。血、肝、肾功能和尿常规均正常。双合诊膀胱内有肿块,IVP见双肾双输尿管无异常。行手术探查见膀胱左后壁有一约4×3×2.5cm广基肿块、膀胱壁有一绿豆大小突起物与子宫粘连。在距肿块边缘2 cm处行膀胱部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脉冲强磁场对体外培养的膀胱肿瘤细胞BIU-87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膀胱肿瘤细胞株BIU87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脉冲强磁场组,脉冲强磁场组置于磁场强度为8T,重复频率为15次/s的脉冲强磁场中进行干预,每天干预2h。分别于磁场干预第1天、第2天及第3天后采崩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OD值),以流式细胞仪俭测膀胱肿瘤细胞BIU87的凋亡率。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脉冲强磁场组细胞于干预第1天后即出现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等凋亡表现,磁场干预第3天后可见染色体固缩、碎裂,出现大量脱落的凋亡小体等凋亡。MTT法检测显示脉冲强磁场组干预第1天、第2天及第3天后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5.79%、28.84%、37.25%,肿瘤细胞OD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脉冲强磁场组肿瘤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冲强磁场对膀胱肿瘤细胞BIU-87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瘤的症状、影像、病理、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010月我院收治2例肾脏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并讨论。结果:2例肿瘤大小分别为3.0cm×4.0cm和1.5cm×2.0cm。1例行左肾部分切除术,另1例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均为肾脏嗜酸细胞瘤。镜检:肿瘤细胞圆形或类圆形,细胞均匀一致,呈腺泡状或管状排列,胞质内富含嗜酸性颗粒,肿瘤中心部可见玻璃样变性无细胞区;免疫组化:EMA(+)、Vimentin(-)。本组中1例细胞核有一定程度异形性,另1例细胞核异形性明显,呈低度恶性。术后分别随访14个月及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肾脏嗜酸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方面无明显特异性表现,确诊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保留肾单位手术为宜,针对某些伴发恶性可能的肿瘤,肾根治性切除术也是积极的,术后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0岁.因排尿不畅1年于2009年6月入院.患者1年中3次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入院前再次出现排尿困难伴下腹胀痛.保留导尿,尿色清.体检:膀胱区无肿块,腹股沟区未及肿大淋巴结,外生殖器尿道正常,阴道指诊触及阴道前壁质硬肿物,位于后尿道膀胱颈,固定,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尿潜血(++).B超检查示后尿道实性占位病变,约6.0 cm×5.5 cm×5.0cm,呈类圆形低回声,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周边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5~1993年收治膀胱混合性肿瘤5例,其中3例伴发膀胱结石。现将3例膀胱肿瘤合并结石者报告如下。 例1 男,71岁。因无痛性血尿6个月入院。术中见膀胱右底部4cm×3cm及2cm×2cm乳头息肉状带蒂肿瘤各一,冠部大,表面附有大片薄层松脆结石,作膀胱部分切除,右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病理镜检见部分肿瘤细胞上皮性结构,呈鳞状细胞分化,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膀胱灌注对膀胱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膀胱灌注BCG—PSN20mg,隔天1次,共3次。对术前术后的标本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EI.ISA)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I。)分别检测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膀胱灌注前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分别为(12.78±3.67)和(3.89±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前后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1.6±11.3)%和(69.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PSN膀胱灌注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壁韧带样瘤的CT表现,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3年3月,黄山首康医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壁韧带样瘤21例患者的CT资料。结果21例病理证实的患者中,均为单发,病变发生于腹直肌,肿块呈梭形或类圆形,肿块最大为3.8 cm ×7.4 cm,肿块边界清晰,与肌肉组织分界欠清。肿块平扫时的密度等于或低于肌肉组织的密度,16个肿块密度均匀,5个肿块密度欠均匀,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结论腹壁韧带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膀胱憩室感染致膀胱壁炎性肿块者较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女,22岁,未婚。1986年1月2日因尿痛、左下腹包块2月入院。1985年10月开始尿终末痛,但无尿频、尿急、血尿及脓尿,同时发现左下腹包块约5×5cm。既往无泌尿系感染病史。体格检查仅左下腹部可触及5×5cm 包块,边界不清楚,无明显压痛,活动度差。直肠指诊靠宫颈可触及肿物。尿常规阴性,尿细胞检查3次均阴性.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钡剂灌肠均正常。膀胱造影见膀胱前壁及左侧壁有充盈缺损。B 超检查:膀胱前壁有一突起的实质性回声,突向膀胱外约有5×5cm 不规则的低回声区。膀胱 CT 断层检查:子宫体偏左侧,膀胱前壁增厚,但不均匀,增厚的膀胱壁无明显强化。膀胱镜检查:膀胱顶可见3.5×3.5cm 的赘生物,表面呈大小不等的泡状物,  相似文献   

18.
脐尿管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脐尿管癌患者7例.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52(26~75)岁.临床表现间歇无痛肉眼血尿5例,血尿伴尿中有黏液1例,血尿伴下腹部疼痛1例.术前检查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膀胱镜、尿脱落细胞、CT、IVU.肿瘤直径平均3.6(2.0~6.0)cm.7例中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 结果 病理报告黏液腺癌5例,肿瘤细胞呈柱状,胞质内见空泡状黏液分泌特征;未特殊分类腺癌1例,癌细胞呈腺样排列,腺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癌细胞核大,染色质深;小细胞型内分泌癌1例,癌组织主要位于肌层及脂肪组织中,呈片状分布,癌细胞核小呈短梭形或圆形,可见空心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Sheldon分期ⅢA期6例,ⅢC期1例.1例术后3个月死于多发骨转移,1例术后15个月和2年分别出现膀胱颈部及尿道复发接受经尿道肿瘤电切术,余5例随访2~30个月,肿瘤无复发. 结论脐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以达到长期无瘤生存效果,脐尿管下端体积较小的肿瘤可行保留脐部手术,放化疗无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49岁。因排尿不畅 7个月、间断肉眼血尿 2个月入院。体检 :直肠指检前列腺中度增大 ,肛门下腹双合诊于膀胱右侧可触及一界限不清之肿块。实验室检查尿脱落细胞未发现肿瘤细胞 ,血PSA<1μg/L。 IVU检查右肾未显影 ;CT显示膀胱右侧及后壁有广泛性增厚 ,形成 6.2 cm× 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起源、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患者左侧睾丸有一无痛肿块,质硬。彩超扫描证实左侧睾丸内存在一2.7cmX2.3crux3.1cm低回声实性团块,包膜完整,界限清楚,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腹膜后、腹股沟彩超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血清肿瘤标记物pHCG、CEA和AFP未见异常。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检提示为睾丸神经内分泌癌。病变组织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癌细胞类圆形,胞质伊红染,核圆形,颗粒状,癌细胞呈巢状或岛状排列。癌细胞弥漫性表达突触素、嗜铬颗粒A和细胞角蛋白。结论: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物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需与转移性类癌和混合性类癌相鉴别。早期诊断并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应密切随访预防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