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60例乳腺癌病人(Ⅱ期89例,Ⅲ期71例)施行根治性手术后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放疗加化疗等辅助疗法。结果 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 2 %(77/ 89)、47.89% (3 4/ 71) ;术后单纯放疗组、术后放疗加化疗组局部复发率均低于术后单纯化疗组(P >0 .0 5 ) ;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单纯化疗组及术后放疗加化疗组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 <0 .0 5 ) ;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加化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和术后单纯化疗组(P <0 .0 5 )。结论 Ⅱ、Ⅲ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Ⅲ期乳腺癌术后化疗可以降低远处转移率;Ⅲ期乳腺癌术后放疗加化疗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可手术乳腺癌患237例,分两组,术前介入组(A组)95例,术后辅助化疗组(B组)142例。A组术前通过尺动脉插管予CMF方案化疗一个周期,两组患均于术后2周内开始静脉化疗,化疗方案和完成周期相同。结果:Ⅲ期患A组五年生存率67.6%,明显高于B组26.1%;Ⅱ期患A组10年生存率85.0%,高于B组73.8%;Ⅲ期患A组10年生存率52.3%,高于B组28.3%。结论:可手术乳腺癌Ⅲ期患术前介入化疗可提高患5年、10年生存率,明显改善Ⅱ期患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回顾分析我院1995-2002年间479例行乳腺癌改良或标准根治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分期、激素受体状况、化疗与否分为6组,观察其5年生存率及化疗耐受性.结果 ,479例中随访440例,失访39例,其中化疗230例,未化疗210例.病理分期Ⅰ期患者,ER和(或)PR(+)及ER和PR(-)组,化疗均未改善5年生存率;Ⅱ期患者,其中ER和(或)PR(+)患者,化疗未改善5年生存率,ER和PR(-)患者,化疗能够改善5年生存率;Ⅲ期患者,ER和(或)PR(+)及ER和PR(-)组,化疗均改善5年生存率.化疗的副作用均可以耐受.对已行乳腺癌改良或标准根治术治疗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若术后病理分期为Ⅰ期患者,或术后分期为Ⅱ期且ER和(或)PR(+)患者,建议可不行化疗;若术后病理分期为Ⅱ期且激素受体双阴性患者,或Ⅲ期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应行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4.
166例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66例乳腺癌病人(Ⅱ期90例,Ⅲ期76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化疗加放疗等辅助治疗。结果: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1%(46/90)、22.4%(17/76)。术后放疗组、术后放疗加化疗局部复发率(局部及区域淋巴结复发)均低于术后单纯化疗组(P<0.05);术后化疗组及术后放疗加化疗组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术后放疗加化疗组10年生存率较术后单纯化疗及单纯放疗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Ⅱ、Ⅲ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率,术后化疗可以减少远处转移率,术后放疗加化疗可以明显提高10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何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3,7(9):791-792
目的分析影响中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预后因素,寻求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对根治术后行放化疗的102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全部为女性,均经病理学检验证实为乳腺癌.除17例行改良根治术外,其余均行根治术,术后2月内行60Co外照射.其中10例放疗后行CMF方案化疗6周期,3例行卵巢去势放疗.结果全组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9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76%、47.06%;ⅡB期3、5年生存明显优于其它各期(P<0.01),ⅢA期3年生存率优于ⅢB期(P<0.05).术后放疗加化疗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1).结论影响中晚期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有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提高远期疗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5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彬玉  李卉  陶苹  谢旭林  程娜 《四川医学》2008,29(7):836-837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0例(A组)Ⅲa、Ⅲb期患者采用ECF方案新辅助化疗后的5年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及无病生存期.ECF方案具体为E-ADM70mg/m2第1天,CTX500mg/m2第1、8天,5-FU500mg/m2第1、8天,每21d为1周期,术前化疗2周期,并与同期未行新辅助化疗的30例Ⅲa期患者(B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5年OS、DFS及无病生存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53.33%,80.0%的患者分期降低,16.67%的患者达到保乳手术要求.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期,显著地提高了对肿瘤局部的治疗效果;通过新辅助化疗可观察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通过新辅助化疗后还可降低或延缓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了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诺维本加顺铂(NP)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例Ⅱb至Ⅲb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均经细胞学检查证实.化疗用药为诺维本(NVB)25mg/m^2 d1,8+顺铂(DDP)25mg/m^2 d1~3,每3周为1周期,术前用药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总体化疗有效率为86.9%,肿瘤原发灶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9例,无变化(SD)3例;腋淋巴结临床CR 4例,PR 15例,SD 4例.78.3%患者可以在3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后病情缓解,行手术根治治疗.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NP方案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和探讨新辅助化学治疗(NAC)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头颈乳腺外科收治Ⅱb、Ⅲa和Ⅲb期LABC患者80例,根据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NAC 2~3个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排除禁忌证后即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率、局部复发及肿瘤转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42.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瘤转移率为12.5%,复发率为12.5%,对照组患者的瘤转移率为32.5%,复发率为22.5%,观察组患者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70.0%和42.5%,对照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0.0%和17.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LABC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能降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复发率和转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乳腺癌(Ⅰ期26例;Ⅱ期78例;Ⅲ期4例)施行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治疗结果。结果:108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5例,皮缘坏死7例,上肢淋巴性水肿3例,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5例。Ⅰ期5a生存率为78.0%,Ⅱ期5a生存率为54.8%。结论: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臂运动障碍及术后早期化疗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T方案和CE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Ⅱ、Ⅲ期乳腺癌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9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接受两种方案新辅助化疗,完成4个周期后评价两组疗效,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Ⅱ期乳腺癌T组的有效率为90.9%,CEF组的有效率为8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乳腺癌T组的有效率为85.7%,CEF组的有效率为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ER和PR表达发生改变的分别为Ⅱ例、20例,前后表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方案和CE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Ⅱ期乳腺癌疗效基本一致,但治疗Ⅲ期乳腺癌前者明显好于后者,且新辅助化疗后可以提高ER、PR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案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122例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乳腺癌均属于Ⅱ~Ⅲa期,术前予以TE或F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CR 17例,PR 82例,SD 23例,PD 0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在进行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对于Ⅱ~Ⅲa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NCT)可以使肿瘤明显缩小,达到降低分期的目的,手术的复杂性降低,手术范围缩小。  相似文献   

12.
钟晓捷  李高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56-1657
目的探讨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Ⅲ期可手术乳腺癌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术前作3周期CTF(CTX+THP+FUDR)化疗,术后补充放疗、化疗;对照组除不做术前化疗外,手术及术后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临床有效率达65%,且其病理组织学改变较对照组明显.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和54.7%,新辅助化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Ⅲ期可手术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Ⅰa1期行全子宫切除;Ⅰ a2~Ⅱ b1期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木,术后加放疗或化疗治疗,Ⅱb.期~Ⅲ期以上放疗+化疗(Ⅰ期宫颈癌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术后加放射治疗.Ⅱ期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加治疗).结果 42例中,Ⅰ期宫颈癌术后生活满10年以上者5例.满5年以上者18例,生存率100%;Ⅱ期宫颈癌术后12例中5年生存率33%,Ⅲ期宫颈癌5年内生存牟为0.结论 宫颈癌的治疗,转归及预后与宫颈癌的分期,分型、分化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分期越早,疗效越好,生存率越高;分化越高,疗效越好,生存率越高.按病理分类,鳞癌明显高于腺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NCT)的安全性及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例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ATC(吡柔吡星、紫杉醇、环磷酰胺)方案化疗3周期,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201例患者中CR148例,PR42例,总有效率94.5%。无进展病例,主要毒性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全组没有因为化疗的毒性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结论 对于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使用ATC方案化疗可以使原发灶明显缩小,能够为预测术后化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可以降低临床分期,缩小手术范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并且安全可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可 《浙江实用医学》2002,7(4):228-229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各家意见不一[1,2 ] 。为探讨各种辅助治疗在Ⅱ、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价值 ,现将我院收治的女性单侧Ⅱ、Ⅲ期乳腺癌 5 5 4例资料 ,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79年 4月~ 1990年 12月收治乳腺癌 5 5 4例 ,其中按UICC分类法 ,属女性单侧乳腺癌Ⅱ期患者 312例 ,Ⅲ期患者 2 4 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 4组 ,观察各组的 5、10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1 2 方法 根治术组 16 0例 ,仅行乳腺癌根治术 ,术前、术后未作任何辅助治疗 ;根治术 +化疗组 (简称根 +化组 ) 182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总结改良根治术Ⅰ式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癌(Ⅰ期28例,Ⅱ期35例,Ⅲ期5例)施行改良根治术Ⅰ式的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发生皮下积液6例(8.8%),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4例(6.0%),上臂感觉障碍3例(4.4%)。3年生存率86.4%,5年生存率63.9%,其中Ⅰ期为80.2%,Ⅱ期为50.8%,Ⅲ期为37.7%。结论:改良根治术Ⅰ式治疗乳腺癌应注意选择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注重保护胸前神经的内外侧分支和肋间臂神经,注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58例Ⅱb、Ⅲa和Ⅲb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新辅助化疗治疗后的有效率为56.9%,26例病理分期降低,Ⅲa期与Ⅲb期分期低于Ⅱb期(P<0.05)。有18例患者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指征,均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30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死亡病例,仅有1例发生肝转移。结论乳腺癌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能有效的降低乳腺癌分期,达到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标准,且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月~1996年1月我科共收治100例Ⅱ、Ⅲ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在规范化化疗(CAF、CMF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辅助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对其1年、5年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现将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蒽环类加紫杉类药物与单用蒽环类方案辅助化疗对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月乳腺癌术后Ⅱ、Ⅲ期患者16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及化疗方案与复发转移率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紫杉类药物化疗对ER、PR阴性患者的疗效.[结果]随访至2010年3月,总复发转移率为24.8%(40/161),死亡率为5%.Ⅱ期患者复发转移率为18%,Ⅲ期患者为40%;其中蒽环类加紫杉类辅助化疗者与单纯蒽环类辅助化疗者的复发转移率为14.8%(12/81)和35%(28/8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R、PR均阴性的患者44例,加紫杉类与单用蒽环类辅助化疗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2%(3/25)和52.6%(10/1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蒽环类化疗方案中加入紫杉类药物可以降低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特别对ER、PR均阴性的患者有明显无病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化疗后相关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化疗组和未化疗组,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生存率及化疗耐受性。结果Ⅰ期患者化疗未改善5年生存率,Ⅱ期激素受体为ER和(或)PR(+)的患者5年生存率没有改善,激素受体为ER和PR(+)的患者有改善,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改善明显。结论Ⅰ期病患化疗意义不大,Ⅱ期病患要根据激素受体做具体分析,Ⅲ期病患应当化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