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本科室收治的ITP患者47例,分为激素依赖(SD)组29例和激素抵抗(SR)组18例,以急诊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者12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组织标本CD3~+、CD4~+和CD8~+细胞的表达情况,观察脾脏组织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中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数,并计算CD4~+与CD8~+细胞的比值.分析3组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的差异. 结果3组间PALS中CD3~+、CD4~+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PALS中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SD组和SR组(28.70±22.19比43.80±20.77,49.27±14.10,均P<0.05),而CD4~+/CD8~+比值高于SD组和SR组(6.27±4.64比0.95±0.93,0.89±0.51,均P<0.05).SD组和SR组PALS中CD8~+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TP患者脾脏细胞免疫存在异常.术前激素治疗反应性与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的改变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前瞻性分析145例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宫颈癌FIGO临床分期差别分为:宫颈癌Ⅰ期38例、宫颈癌Ⅱ期42例、宫颈癌Ⅲ期35例、宫颈癌Ⅳ期30例;同期选择体检正常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NK细胞数量,同时计算各亚群的比例以及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较低,Treg/CD4^+比值较高(均P <0.05),而CD8^+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随宫颈癌病理严重程度递增,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数量以及CD4^+/CD8^+比值逐步降低,Treg/CD4^+比值逐步增高(均P <0.05),而CD8^+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reg/CD4^+比值是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是其保护性因素(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同程度降低,晚期患者降低最显著。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可用于宫颈癌患者免疫监测,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患者NK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不同年龄、不同病期、伴随症状患者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先进的流式细胞仪(FCM)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47例PD患者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与相关分析。结果:PD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而CD16+56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高龄、病情重及伴痴呆和抑郁的PD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PD发病过程中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NK细胞免疫平衡失调,高龄、病情重及伴痴呆和抑郁的患者NK、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降低更明显,此为PD病理生理基础赋予新的内涵,亦为PD的免疫干预性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感染状态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CHB患者78例,根据感染状态分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且肝功能正常、HBeAg阳性且肝功能异常和HBeAg阴性3组。13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来自曙光医院体检中心。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感染状态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8+CD28-、CD4+CD95+、CD8+CD95+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并对各亚群分布情况与HBeAg和HBVD-NA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BeAg(+)肝功能正常组的CD4+CD25+/CD4+和CD4+CD95+/CD4+明显升高(P<0.01,P<0.05),3个感染组CD8+CD28-/CD8+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HBeAg(+)肝功能正常组相比,HBeAg(+)肝功能异常组和HBeAg(-)组的CD4+CD25+/CD4+明显降低(P<0.01),HBeAg(-)组CD8+CD95+/CD8+明显降低(P<0.05),HBeAg(+)肝功能异常组的CD8+CD95+/CD8+明显降低(P<0.01)。CD4+CD25+/CD4+,CD4+CD95+/CD4+与HBVDNA呈正相关(P<0.01,P<0.05),CD8+CD28-/CD8+与HBVDNA和HBeAg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8+CD28-T、CD4+CD95+细胞表达频率增加,可能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耐受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对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模型(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T细胞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DBA/1J小鼠建立CIA模型,二次免疫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芍药苷治疗,另一组用磷酸盐缓冲液治疗作为对照,每天进行临床评分;发病高峰期处死小鼠,HE染色法观察关节病理学变化;3H-甲基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和CD4+T细胞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分泌情况。结果:芍药苷治疗组小鼠临床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3抗体和CD28抗体刺激的脾脏细胞和CD4+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治疗组CII刺激的脾脏细胞和CII特异性CD4+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1);治疗组Th1和Th17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脾脏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苷可能通过抑制致病性T细胞增殖,降低Th1和Th17细胞亚群比例,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从而缓解CIA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4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ree on Cancer,AJCC)肿瘤分期为Ⅱb期(仅T3N0M0)和Ⅲ期(不包括N3),静脉血于第1周期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及第3周期化疗后21日抽取,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包括:T(CD3+,CD4+,CD8+),NK(CD56+,CD16+),经过3周期新辅助化疗CEF方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根据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评价分为2组,化疗有效组38例(CR和PR),化疗无效组16例(SD和PD),并与正常体检健康者(40例)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治疗前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K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辅助化疗后,有效组总CD3+、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CD8+降低(P<0.05);无效组CD3+、CD4+/CD8+及NK细胞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CD8+升高(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的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哮喘发病中T细胞激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T淋巴细胞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APAAP法观察了20例过敏性哮喘发作期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状态改变,并与20例缓解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D4~+T细胞,CAD8~T细胞相对百分数和CD4/CD8比值在三组间无差异(P>0.05),而CD25~+T细胞和HLA-DR~+T细胞在哮喘发作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且与血清总IgE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55,0.3554,P均<0.05),与FEV_1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84,—O.5875,P均<0.01).上述结果提示讲:CD4~+T细胞活化在过敏性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诊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急诊就诊的UAP患者(UAP组,19例),入选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检测,并与同期住院稳定心绞痛患者(SAP组,17例)以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相同指标测试结果比较。结果:UAP组血清CD3+、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后两者(P均<0.05~0.01)。结论:UAP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27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D4+和CD8+记忆性T细胞,患者组按治疗史分为初治组,复治组;按痰涂片抗酸染色分为痰涂阳性组,痰涂阴性组。初治组8例为凡既往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用药时间少于一个月的新发病例;复治组22例为凡既往应用抗结核药物一个月以上的新发病例、复发病例、初治治疗失败病例等;痰涂阳组9例为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痰涂阴组21例为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ELISA法检测IL-17,IL-27。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均显著增高(P<0.05),初治组与涂阴组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均显著降低(P<0.05),复治组IL-17显著降低(P<0.05),而IL-27显著增高(P<0.05)。②与初治组比较:复治组CD4+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而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5),IL-17显著降低(P<0.05),IL-27显著增高(P<0.05)。③与涂阴组比较:涂阳组CD4+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增高(P<0.05),CD8+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显著降低(P<0.05)。④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7与IL-27呈正相关(P<0.05),记忆性T细胞亚群与IL-17,IL-27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的表达可望作为TB初步诊断的观察指标,CD4+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和CD8+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的表达均可望作为TB患者的临床分组依据,TB外周血IL-17、IL-27水平可望用于判断TB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监测卵巢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5例卵巢癌患者、3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组样本血清Ig A、Ig G、Ig M含量。结果卵巢癌患者全血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血CD4+及CD4+/CD8+比值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g G、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Ig A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改变与卵巢癌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4+及CD4+/CD8+比值越低,CD8+、Ig G、Ig M水平越高,Ⅱ期与Ⅲ期、Ⅳ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判断卵巢癌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患有恶性肿瘤HIV阳性患者CD3+,CD3+ CD4+,CD3+ CD8+,CD3+ CD4+/CD3+ CD8+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01/2010-02在本院就诊的各类肿瘤并HIV阳性患者35例检测其T细胞亚群水平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3+,CD3+ CD4+细胞比例及CD3+ CD4+/CD3+ 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而CD3+ CD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肿瘤HIV阳性患者的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HOP方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外周血中初始和记忆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PTCL患者CHOP方案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细胞的比例,分析疗效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PTCL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CD4+T细胞、CD4+CD45RO+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CD4+CD45RA+、CD8+、CD8+CD45RO+和CD8+CD45RA+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而化疗后PTCL患者CD4+、CD4+CD45RO+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升高,CD4+CD45RA+、CD8+、CD8+CD45RO+和CD8+CD45RA+T细胞比例则较治疗前稍下降(P<0.05)。治疗前后化疗有效组的CD4+CD45RA+均明显高于化疗无效组(P<0.05)。结论:CHOP治疗对PTCL患者胸腺输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伴有较高胸腺输出功能者对化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BeAg阳性ALT异常者42例(A组);HBeAg阳性ALT持续正常者25例(B组);HBsAg阳性、HBeAg、HBV-DNA及ALT正常者20例(C组);健康体检(各型病毒学指标均为阴性)者25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A、B组CD4+T细胞数量较C组及正常组明显降低;而CD8+T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CD4+/CD8+、CD4+CD25+T细胞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肝HBeAg阳性ALT正常患者Ts细胞数量增多,Th细胞和CTL细胞受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与CD4+T细胞及CTL数量低下,抑制性T细胞增高高度相关。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监控患者的免疫状态,从而为指导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肝癌术后早期应用胸腺肽α 1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胸腺肽α1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46例肝癌手术患者, 随机分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 治疗组于术后1、3、5 d皮下注射胸腺肽α1 1.6 mg,观察2组术前后第1、4、7 d 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1)组内比较:对照组术后CD4+、CD4+/CD8+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4、7 d CD8+高于手术前(P<0.05)。治疗组CD3+、CD4+、 CD4+/CD8+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CD3+、CD4+/CD8+术后第1、7 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间比较:CD4+、CD4+/CD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4、7 d均P<0.05),治疗组CD8+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4、7 d均P<0.05);治疗组CD3+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4、7 d P<0.05)。结论: 手术对肝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胸腺肽α1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IL-2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4例白血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给予IL-2 40万u+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对照组仅采用化疗。并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细胞、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给予IL-2治疗后,其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淋巴细胞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对照组CD3+细胞、CD8+细胞、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4+T细胞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正常值水平,但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并不显著。结论:白细胞介素II能明显改善高化疗后白血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检测以评价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0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和5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的CD4+/CD8+比值都是下调的(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急淋和急粒)的CD3+、CD8+细胞水平是上升的,且急淋患者还伴随着CD4+细胞的降低(P<0.05);慢性白血病患者的CD3+、CD4+细胞水平是下调的,其中慢淋患者的CD3+细胞下调更为显著,而慢粒患者则是以CD8+细胞增高为主(P<0.05)。结论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均存在免疫异常,且具有不同异常方式,对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CD8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关联。方法 检测119例SLE患者及117例健康人T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A、CD8B基因14个标签SNP位点基因型,比较组间T细胞亚群及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SLE组CD4+ T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CD8+ T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携带CD4 rs1055141C>T/CT基因型(OR:2.280, 95%CI:1.261~4.123,P<0.01)及T等位基因(OR:2.210, 95%CI:1.293~3.778,P<0.01)、CD8B 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3例MP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和IgM含量,采用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2、IL-4和IL-6)水平。结果:MPP患儿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1.45±6.75和33.52±5.81,较正常对照组68.28±7.34和38.71±6.29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和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MP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和IgA均无明显差异,IgM较对照组增高(P<0.05);MPP患儿IFN-γ、IL-4、IL-6血清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IL-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减低,免疫调节紊乱,辅助性T细胞亚群(Thl/Th2)失衡,并以Thl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相对优势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我们对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血液内科门诊和住院低中危MDS患者22例,在给予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我们发现:CD4+T细胞在MDS患者外周血的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显效组患者治疗后的CD4+T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CD8+T细胞百分率减低(P<0.01),CD4/CD8比值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无效组和显效组在T细胞总数百分率,CD4+T、CD8+T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认为,MDS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CsA以及沙利度胺治疗MDS的机制可能与Th,Ts细胞比率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重型肝炎CD4~+及CD8~+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CD4+及CD8+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对疾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1例重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临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重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4+ CD8-、CD4- CD8+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重症肝炎患者中死亡患者的CD4+CD8-、CD4-CD8+细胞数则较存活患者降低(P0.05),而CD4+/CD8+比值较存活者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别是CD4+ CD8+细胞数及其比值的变化对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