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眼轴30mm的自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选择54例(58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矫正视力≤0.1者46眼,0.1—0.2者12眼,眼轴长度30.12—34.88mm,平均32.42mm。均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视力≥0.5者30眼,0.2—0.4者18眼,〈0.2者10眼。术后12眼发生角膜水肿,经治疗后均消退。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我们共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98例(315眼)。现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98例患者中,男139例,女159例;年龄7~97岁。中等硬度核的老年性白内障233例(242眼),外伤性白内障16例(16眼),并发性白内障42例(48眼),先天性白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常见并发症,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8例(688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88眼术中并发后囊膜破裂22眼(3.19%)、玻璃体脱出5眼(0.73%)、前房出血3眼(0.04%)、虹膜根部离断1眼(0.02%),术后发生角膜水肿43眼(6.25%),虹膜睫状体炎5眼(0.73%),后囊浑浊69眼(10.03%),人工晶状体偏位4眼(0.58%),瞳孔移位3眼(0.44%),眼内压升高13眼(1.89%)。结论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炎、后囊浑浊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眼波前像差及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行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2个月以上的28例远视眼患者及未行手术治疗的23例远视眼患者进行了波前像差和角膜地形图的检测,比较分析了4.2mm和6mm瞳孔直径者3~6阶(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和Zernike4阶球面像差的变化。结果:手术组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比对照组增高40%。手术组全眼、角膜和眼内部(包括晶体和角膜后面)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和球面像差与矫正的屈光度无关。结论: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增加了术眼的波前像差,降低了眼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90岁以上超高龄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疗效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0~2012-10该院对90岁以上超高龄白内障患者43例(52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麻醉效果、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3例(52眼)白内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37眼(71.2%),矫正视力在0.1~0.3者10眼(19.2%),0.05~0.08者5眼(9.6%),术后随访均无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继发青光眼、角膜内皮失代偿和人工晶状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基层医院对超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切口愈合快,术后反应小,术后散光小,易于操作,费用低,只要把握好适应证,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与新的人工晶状体不断推出,白内障手术切口不断缩小,手术源性散光也不断减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已成为常规手术方法。我国地域辽阔,贫困白内障患者众多,因经济条件限制很多贫困白内障患者只能选择硬性人工晶状体,以往为了减轻术后散光和防止切口渗漏多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只有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才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笔者因长期从事扶贫手术,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步骤,尝试采用近角膜缘透明角膜切口植入硬性后房人工晶状体,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共 91 8例 ( 938只眼 )。结果 所有术眼均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 ,其中仅 1 7只眼由于患者术中焦虑 ,不配合 ,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术后 1 d视力 >0 .5者占 85.3% ,视力 >1 .0者占 4 3.8%。术后 1、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表面麻醉下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并可使术后视力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植入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方法对11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随机植入疏水性丙烯酸酯非球面(Alcon SN60WF)或球面(Alcon SN60AT)IOL,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和夜、夜+周边眩光、昼及昼+周边眩光四种条件下功能性视力对比敏感度测试。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眼与球面人工晶状体眼最佳矫正视力及昼条件下对比敏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昼+周边眩光、夜及夜+周边眩光条件下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的对比敏感度明显高于球面人工晶状体眼(P<0.05)。结论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对46例(52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眼轴为26 ̄30mm组中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92.5%,眼轴〉30mm者则视力恢复差。认为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经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3.0 mm透明角膜切口,对289例(325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手术反应、角膜散光、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d裸眼视力≥0.5者255眼(78.46%);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306眼(94.15%);术后1个月为315眼(96.92%);术后3个月为315眼(96.92%).术后1d与术后1周视力相比,P<0.05.术前与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分别为(0.83±0.42)D和(0.91±0.52)D,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囊膜破裂3眼,角膜水肿21眼,前房闪光22眼,一过性高眼压5眼,后囊中度混浊3眼.结论 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5例(30眼)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并植入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个月术眼裸眼远视力≥0.5者27眼,裸眼近视力≥0.5者27眼、≥1.0者21眼,最佳矫正远视力≥1.0者28眼,最佳矫正近视力≥1.0者29眼。术后完全脱镜27眼,近距离视物满意27眼,患者均无明显眩光。结论 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为患者提供较为满意的远、近视力,大部分患者可完全脱镜,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2004~2005年,我院对53例(5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及不缝线技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0例分析王亚冬陈永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10029)老年性白内障是目前我国老年人首要的致盲性眼病。现代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首选方法。老年白内障手术,因老年人全身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18.
19.
对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 ,通常分两步手术进行治疗 ,即一期行角膜创口修复 ,二期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能否一次完成手术 ,目前尚有争论。 1994年 2月至 2 0 0 1年 8月 ,我院采用一期角膜修补联合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该病患者 65例 ,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65例 (65眼 ) ,男 5 2例 ,女 13例 ;年龄 5~ 67岁 ,平均 2 5 0 5岁。右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 31眼 ,左 34眼。外伤至手术时间 2 5~ 12 0小时。术前视力为光感至眼前指数 5 6眼 ,0 0 2~ 0 15者 8眼 ,0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植入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方法 对11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随机植入疏水性丙烯酸酯非球面(Alcon SN60 WF)或球面(Alcon SN60 AT)IOL,分别于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和夜、夜+周边眩光、昼及昼+周边眩光4种条件下功能性视力对比敏感度测试.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植入非球面IOL眼与球面IOL眼最佳矫正视力及昼条件下对比敏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昼+周边眩光、夜及夜+周边眩光条件下植入非球面IOL眼的对比敏感度明显高于球面IOL眼(P<0.05).结论 植入非球面IOL眼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