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 制备注射用人α-心房肽缓释微球,以实现缓释作用和减少用药次数.方法 采用复乳-液中干燥法和冷冻干燥,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乙酸乙酯为有机溶剂,甘露醇为保护剂,制备注射用人 α-心房肽缓释微球;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微球粒径、收率、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微球的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透析法考察含药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计算微球累积释药百分率,绘制体外释药曲线.结果 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了制备注射用人 α-心房肽缓释微球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载药量为35.4%,包封率为89.7%,Zeta电位为(-28.6±1.64)mV,含药缓释微球的体外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制备的注射用人 α-心房肽缓释微球具有长时间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醋酸戈舍瑞林缓释微球,考察其一般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复乳-液中干燥法制备醋酸戈舍瑞林微球,测定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度分布和体外释药曲线。结果微球形态规则,粒径约为85.6μm,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Q=16.202t1/2+1.550 3,r=0.991 0。结论制备的醋酸戈舍瑞林微球具有长时间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重组降血压肽(rAHP)缓释微球。方法以聚乳酸(PLA)为缓释材料,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微球制备的最优工艺为:油相中PLA的浓度为7.5%、初乳搅拌速度为900 r/min、内水相与油相体积比为1∶10,外水相聚乙烯醇124浓度为5%;按此工艺制备的微球粒径跨度小、分布均匀,包封率为81.35%,载药量在10.92%,微球得率在80.26%,微球的平均粒径分布范围在75~80μm之间;载药微球在磷酸盐缓冲液中0.5 h内的累积释药量为17.5%,第15天累积释药率达到98.6%。结论该微球制备工艺成熟,包封率高,符合我国药典对缓释制剂的指导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制备苦参碱缓释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处方,乳化-固化法制备苦参碱微球,对其包封率、形态、粒径及体外释药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苦参碱白蛋白微球平均粒径为12.64 μm,大小均匀。平均包封率为79.60%±0.98%。体外释放符合零级方程,t1/2为46.8 h。结论:苦参碱缓释微球制备方法简便,缓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的制备工艺、含量测定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人工合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乳酸-羟基醋酸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药物含量和体外释药量。结果:所制备的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外形圆整,算术平均球径为62.2μm,载药量为7.47%,包封率为83.53%,体外释放可达1个月。结论:替莫唑胺聚乳酸-羟基醋酸微球具有很好的控释能力,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延缓洛索洛芬钠在局部的作用时间,了解洛索洛芬钠缓释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明胶微球的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缓释微球;采用透析法考察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制备明胶微球最优处方和工艺为:洛索洛芬钠5.0 g,质量分数为20%的明胶溶液100 mL作为水相,含质量分数0.5%Span 80的液体石蜡混合液400 mL作为油相,55℃搅拌下将水相缓缓加入至油相中,500 r.min-1乳化20 min,冰水浴20 min,加入戊二醛使体积分数为50%,交联90 min,4000 r.min-1离心分离10 min,用丙酮、乙醚交替洗涤3次,40℃真空干燥12 h;制备的明胶微球平均粒径为18.25μm,载药量为19.37%,包封率为87.72%,包衣后质量增加25%;洛索洛芬钠缓释微球体外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制备的洛索洛芬钠缓释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9.
布比卡因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布比卡因缓释微球制备方法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布比卡因微球载药量、包封率;采用HPLC法测定微球体外释放;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微球制备工艺;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布比卡因微球;用扫描电镜观察所得微球的粒径和形态;通过体外释药实验考察布比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缓释作用。结果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的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按照优选处方制备所得的微球为圆整球体,表面多孔,呈蜂窝状,粒径50~100μm之间的微球占80%;体外释放符合Ritger-Peppas方程,t1/2=242.05 h。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适用于布比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所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在体外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芹菜素为模型药物、脱乙酰壳聚糖为药物载体,制备芹菜素壳聚糖微球,并测定微球中芹菜素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复乳-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微球,正交试验优化微球制备的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芹菜素含量。结果最佳工艺制备4批微球,形态良好,微球圆整,平均载药量为8.54%,平均包封率为69.69%,平均粒径为84.33μm。微球在pH 6.8和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36 h。结论所选制备工艺稳定,适用于芹菜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体外药物释放结果显示,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甲硝唑缓释微球并装于结肠溶胶囊,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微球,测定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存率等指标;将微球和原料药分别装于结肠溶胶囊,测定微球、原料药及结肠溶胶囊剂型在人工胃液、人工小肠液、人工结肠液中的释放性能。结果:重复制备6批微球,微球平均粒径为(197.1±3.9)μm,载药量为(48.2±1.5)%,包封率为(37.5±1.9)%;体外释放甲硝唑原料药0.75h释放完全,甲硝唑微球7h释放完全;甲硝唑原料药结肠溶胶囊和甲硝唑微球结肠溶胶囊,在人工胃液、人工小肠液5h均无释放,移至人工结肠液后,前者于6.25h释放完全,后者于13h释放完全。结论: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稳定,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结肠囊胶囊具有结肠定位及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使用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制备西罗莫司缓释微球,为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正交实验法优化,测得载药量、包封率等指标,结合光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得出最佳制备条件后,模拟眼内前房环境检测其体外释药性能。结果微球制备工艺稳定,重复性好。微球成球率高,形态圆整,表面光滑,载药量为(37.34±1.25)%,包封率为(99.63±0.93)%,能够在体外稳定缓释,500 h累积释药率为71%。结论西罗莫司缓释微球表征良好,载药量、包封率较高,有望发挥稳定释药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尼群地平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具有固体分散体结构的尼群地平缓释微球 ,并筛选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释放介质。方法采用球晶造粒法制备尼群地平缓释微球 ,考察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行为 ,并根据 6只试验犬体内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 ,将不同时间的吸收分数与不同释放介质的相应时间点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作线性回归 ,筛选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释放介质。结果制备的微球的粒径随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减少 ,包封率均在 96 80 %以上 ,药物从微球中的释放速度随处方中固体分散体载体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阻滞剂量的增加而减小。以 1 7 4mmol L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释放介质时 ,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与体内吸收分数相关系数较好 (r =0 985 1 ) ,方程为Fa =1 64 5 8ft-2 7 64 2。结论该方法较适用于难溶性药物制备缓释微球。以 1 7 4mmol L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为释放介质可作为控制微球内在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制丁螺环酮缓释片的最佳处方并考察其释放度。方法:以丁螺环酮为模型药物,新型载体材料聚已内酯(PCL)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湿法制粒压制丁螺环酮缓释片,测定药物的体外释放度,以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T25,T50,Td和T80等质量评价指标来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根据初步筛选的最佳处方制备的缓释片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24h释药超过90%。结论:以PCL和HPMC为骨架材料,能制备出释药24h的丁螺环酮缓释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