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已经流行25a之久。本文综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主要临床表现,介绍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常用方案以及机会感染的防治。对目前使用的抗反转录病毒抑制剂及其相关耐药性也子以阐述,新的治疗药物将不断呈现。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1年世界上首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报道以来,艾滋病开始在全球范围大流行。作为一种致命性疾病,艾滋病病人全身多器官均受累及,病理学研究提示5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病人有心脏异常,心包、心肌和心内膜等均可发生病变,超声心动图表现异常,可导致肺动脉高压、扩张性心肌病等的发生。HIV-1在心脏病变中的作用如何,目前尚不是十分明确。本文试从HIV的生物学和病理学出发,研究一系列的心脏并发症,为艾滋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围术期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血友病合并HIV感染者(均为男性,年龄20~54岁)进行手术,术前检测免疫功能,规范手术操作程序,精细操作减少手术损伤,术中持续输注凝血因子Ⅷ,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用专业性的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面对现实,对疾病树立正确的态度,增加生活的信心。结果 6例术后发生脓毒症,经抗生素控制感染和支持治疗后治愈,无手术死亡。脓毒症组术前血清清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复查各项指标,脓毒症组血红蛋白(Hb)明显减少(P=0.047),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D4与CD4/CD8,术前CD4与Alb,术前CD4与术后CD4/CD8,术前白细胞计数(WBC)与术后血小板计数(PLT),术后CD4与术前Alb呈正相关(P<0.05)。术前Hb与PLT呈负相关(P<0.05)。术后随访3~35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心理状态良好,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良好。结论对血友病合并HIV感染者采用适当围术期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男性HIV感染患者是否存在性激素紊乱,观察性激素水平变化与CD4+T细胞计数及性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研究对象的性激素,检测患者CD4+T细胞值,分析其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同时对患者进行有关性功能的问卷调查.结果 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睾酮(T)、雌二醇(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值低于正常值的占75.5%,E2高于正常值的占21.8%;性激素水平变化与CD4+T细胞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在问卷调查中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4.9%,以轻度障碍为主;且性功能障碍与T水平无相关.结论 HIV感染男性患者存在性激素紊乱,有较高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乡村卫生站医护人员对HIV/AIDS的认识及态度,以制定有效防止乡村医护人员自身感染HIV和适合于农村地区预防HIV/AIDS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45名乡村医护人员和110名专科护生进行HIV/AIDS知识及行为与态度的调查。结果乡村医护人员对HIV/AIDS的基本知识知晓率大多低于护生,P〈0.05,差异有显著性。乡村医护人员对HIV/AIDS行为与态度大多与护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多数乡村医护人员对HIV/AIDS认识不足。建议各地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行政机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乡村医护人员进行有关HIV/AIDS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乡村医护人员对HIV/AIDS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陶鹏飞  雷素云  杨欣平  黄石珍  聂皎 《医学综述》2011,17(16):2515-2517
目的探讨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这部分患者的诊断识别能力,防止临床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50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结果 80例患者中AIDS痴呆综合征5例,结核性脑膜炎15例(包括结核性脑膜脑炎),隐球菌脑膜炎30例,弓形虫脑病20例,脑梗死4例,巨细胞病毒神经根炎3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3例。所有病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后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诊断为艾滋病。结论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AIDS患者病情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使患者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性综合征,常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艾滋病已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经抗病毒治疗可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故艾滋病性痴呆综合征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以咽痛和(或)发热为首诊症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分析,提高耳鼻喉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首诊于耳鼻喉科的6例HIV感染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3例为扁桃体炎,2例为口腔念珠菌感染,1例为咽喉部Kaposi肉瘤。结论以咽痛为首诊的艾滋病患者,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可确诊,耳鼻喉科医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产道和乳汁传播给婴儿.医务人员应当与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充分沟通,根据其接受性、知识和技能、负担的费用、能否获得足够的代乳品等条件,选择人工喂养或母乳喂养,并在喂养中给予充分地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呈现新特点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mu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为农村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整群抽样,从安徽省南方和北方既往以有偿献血造成艾滋病流行的地区各抽取一个县,对入选的5 355名调查对象开展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并分析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歧视态度的分布特点。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6.92%,有关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的认识误区比例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性别(t=4.00,P<0.001)、不同职业(F=277.75,P<0.001)和不同教育程度(F=333.54,P<0.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尽管调查对象"给予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同情和帮助"的比例较高,但仍存在较高比例的歧视现象。结论:安徽省艾滋病流行区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然较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持有歧视态度的比例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血钠、血钾和肾功能情况。方法总结280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血钾、血钠和肌酐、尿素氮水平,并探讨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见于CD4^+淋巴细胞〈200个/mm^3的患者,其发生率为19.4%和13.3%,显著高于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组。在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患者中,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0.6%(24/34)和60.7%(17/28),显著高于非低钠、低钾血症组。在280例HIV/AIDS患者中,仅发现2例肾功能异常。结论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发生于AIDS晚期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者更易出现,临床医师应在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mm^3时注意患者的血钠和血钾水平;HIV感染对肾脏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临床及血液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功能及血液学特点。结果:本组发热21例,淋巴结肿大10例,消瘦12例,真菌感染12例,白细胞减少5例,贫血13例,血小板减少5例;本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浆细胞增多及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免疫学检查主要为细胞免疫缺陷。结论:HIV感染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其临床、血液学、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弓形虫脑病的MRI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后MRI随访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12例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以及治疗后MRI影像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病时及治疗后头颅MRI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12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弓形虫脑病一共发现颅内病灶58个,每个患者颅内病灶数目为1-16个不等,其中结节状或类圆形病灶共39个。所有颅内病变MR T1WI表现为低或高信号,T2WI表现为高或等低信号,增强MRI有24个病灶呈环形强化,其中3个病变表现为"靶征"。经过抗弓形虫治疗后2个月,7例患者可见病变明显吸收,周围水肿消退;5例半年后患者仍然有少量病变残留;一年后3例患者MRI随访基本恢复正常,但依然可见病变残留。结论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病患者颅内病灶MRI影像表现为多灶性,多累及大脑额叶、基底节区;病灶的形态多为结节状或类圆形,增强后MRI以环形强化为主。经过抗弓形虫治疗后,大部分病灶短时间内明显吸收,小部分病灶可长时间残留。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血液、母婴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因传染途径特殊、病死率高,目前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目前最令人担忧和恐慌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被HIV阳性病人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0.4%;据国内几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大约有79.1%~82.2%的医务人员工作中有被锐器刺伤的历史,针刺伤5次以上者达18.9%。  相似文献   

16.
张海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56-2257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T特征分析,提高对本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18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常见类型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真菌感染,各类感染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有一定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合临床大多数病例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合并痴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楠 《世界感染杂志》2006,6(3):268-271
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前,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对ADC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HAART在HIV感染者中的广泛运用,ADC的发病率明显下降,预后也有很大的改善。本文就艾滋病痴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与TLC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成人CD4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的相关性,了解用TLC预测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选取32例21~58岁艾滋病病人全血标本,共72人次。用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的FACSCount自动化仪检测CD4淋巴细胞计数。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CEIL-DYN3700血液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全血TLC。结果:CD4值为(124±26)个·mm-3(x-±s,以下相同),TLC值为(1202±118)个·mm-3。CD4淋巴细胞计数与TLC之间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性(r=0.621)。结论:在无条件检测CD4淋巴细胞计数的情况下,可用TLC预测CD4淋巴细胞计数值。以TLC<1300个·mm-3预测CD4<200个·mm-3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对5例抗HIV阳性者的感染途径、是否发病、生存状态、合并症及发生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相关情况作临床分析。结果5例均为血液途径感染,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常见,发生机会性感染者中以肺部感染和隐球菌性脑膜炎者多见。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治疗者生存时间长。  相似文献   

20.
文亦磊  马韵 《中原医刊》2007,34(12):49-50,81
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已知HIV分为HIV-1和HIV-2两个亚型。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是HIV-1。HIV-1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M亚型组(主要亚型组)、O亚型组和N亚型组,其中M组有A、B、C、D、E、F、G、H、I、J、K11个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