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孕产妇医院感染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对2006年5月~2008年4月住院的1200例孕产妇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登记,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孕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34%,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的0.81%(P〈0.05)。在高危孕产妇中,农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6.9%,城镇患者为4.3%(P〈0.05);不定期产前检查患者发生率为5.6%,定期产前检查的患者为3.8%(P〈0.05)。结论:农村高危孕产妇和不定期产前检查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最高;做好围产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可以减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减少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查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住院患者518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6年本院医院感染395例次,感染率为7.6%;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29.20%、神经外科13.40%,肿瘤科12.42%,中医科10.84%,呼吸、消化内分泌科9.65%,心血管呼吸内科9、34%;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46.59%、消化道19.75%、泌尿道16.46%、皮肤软组织6.08%、手术部位8.10%;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96株,以革兰阴性茵为主,占46、88%。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基础疾病,滥用抗生素,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过长。结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高危孕产妇院内感染的因素与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自2009年1月收治的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孕产妇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中的发生率,P<0.05。在58例院内感染的高危孕产妇中,进行阴道分娩的有21例(36.2%),手术分娩的有37例(6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和生殖道,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55.2%)明显的高于生殖道感染(22.4%),P<0.05。结论:高危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和生殖道最为多见,手术分娩是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孕产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6614例高危孕产妇中219例发生院内感染的孕产妇的临床特征。结果高危孕产妇院内感染发生率(3.31%)较同期普通孕产妇院内感染发生率(1.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孕产妇中,3年间非本地户籍人口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48%、3.96%、4.79%)均高于本地户籍人口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49%、2.16%、2.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间手术分娩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27%、3.72%和4.13%)均高于阴道分娩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9%、2.02%、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中最常见为上呼吸道感染,占30.13%;其次为生殖道感染,占26.02%。结论高危孕产妇的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于普通妊娠孕产妇,且以上呼吸道感染及生殖道感染最常见,非本地户籍人口及手术分娩可能是高危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高危孕产妇院内感染因素,以采取措施降低孕产妇在院内受到感染的机率,从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改善其生殖健康状况。方法:将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院9 667例产妇分为高危妊娠组(6 832例)和正常妊娠组(2 83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救治的因发生院内感染的232例高危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组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有232例,发病率为3.4%;正常妊娠组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有32例,发病率为1.1%,两者差异显著。在所有院内感染患者中,阴道分娩产妇的院内感染率为22.4%,阴道助产术及剖宫产术的院内感染率共为77.6%,两者有显著差异。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最为常见,其次为生殖道感染。89.65%的患者是在分娩后的3~8 d发生院内感染。结论:高危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孕产妇;高危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和生殖道最为多见;发生院内感染的时间主要是在分娩后的3~8 d;手术分娩是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与统计平利县中医院2010年~2012年高危孕产妇发病情况与管理情况。方法:以平利县中医院收治的549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住院病历进行详细的参阅与统计。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院收治的高危孕产妇越来越少(P<0.05)。549例高危孕产妇的原因以产科出血为主,高危160例,居死因顺位的第1位,其他主要原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和子宫破裂等。结论:平利县中医院2010年~2012年高危孕产妇发病率逐渐降低,多为产科出血引起,需要积极加强医院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HIT感染的孕产妇与正常孕产妇行剖宫产术时,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异常情况的发生率,并评估HIT感染者行剖宫产的安全性。方法对我市2003年8月-2006年10月经省CDC确认HIV感染孕产妇38人和正常孕产妇40人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等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HIV感染孕产妇实施剖宫产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葛雅彬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5):672-673
为了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进一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减少孕产妇的围生儿病死率,我们对2005年所辖区地段孕产妇管理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邱聪丽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4,(6):574-575
目的探讨碘伏宫腔擦拭预防高危孕产妇急诊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8例具有高危感染因素行急诊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4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于胎盘完整娩出,干纱布擦拭宫腔后,用小纱布块蘸取碘伏原液擦拭宫腔,观察两组临床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白细胞总数高于术前及观察组术后(P〈0.01)。结论碘伏宫腔擦拭预防高危孕产妇急诊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1.
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肝硬化医院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者占住院肝硬化患者的35.78%;医院感染组的病死率为15.66%,非感染组为7.38%,两者有显著差异。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住院天数、手术及侵袭性操作以及肝硬化的并发症等;肝硬化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腹腔、肠道、泌尿道及血液感染。结论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侵袭性操作是预防肝硬化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福州市四所医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医院感染调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71%,时点患病率为12.42%。有易感染因素和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增高,医院感染发病率随患病者年龄的增大及住院天数的延长而增高。对医院房间空气、室内环境标本及医疗器械进行污染状况调查,不合格率分别为45%(9/20),75.87%(107/141),22.22%(12/54)。对感染伤口分离培养获得的24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58.33%(14/24)的菌株耐5种或5种以上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及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加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脑血管患者3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包括尿管、鼻饲管)、住院天数等情况,对感染患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了解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及感染发生率。结果:346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7.63%),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感染患者的59.02%;感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少部分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的感染,还有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感染以及发生双重感染等;﹤60岁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60岁的患者院内感染率小,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1,P=0.013);对不同意识状态患者院内感染了进行比较,嗜睡/昏睡患者和昏迷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比意识清醒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18,P=0.02、0.023);未实施导尿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实行导尿患者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出现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比未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住院天数多,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4.16,P﹤0.001)。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内感染主要高危因素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住院天数以及是否实施侵袭性操作,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综合ICU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如何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2010~2012年综合ICU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综合ICU住院人数881人,发生感染242例次,感染率27.47%,≥60岁患者占57.85%,男性69.83%,总住院天数超过20 d的患者占73.97%,人均入住ICU天数≥60岁者为30.80 d,<60岁者为19.70 d;医院感染患者主要原发疾病为:脑血管系统疾病29.75%、颅脑及多发性创伤24.79%、呼吸系统疾病17.77%、心血管系统疾病15.70%;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57.85%、泌尿道16.53%、手术切口和皮肤软组织感染13.22%;医院感染共检出病原菌21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0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9.25%,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MRSA 13株,占31.71%.结论 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测,规范使用抗生素,加强病区管理,缩短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及水平,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32 046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05年1月至12月32046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年龄、部位、科室、菌种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204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2%。主要感染科室:普通外科5.48%、烧伤科5.32%、心血管内科5.28%;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5.40%、上呼吸道18.68%、泌尿道12.05%;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8%、革兰氏阳性菌占22.9%、真菌占15.3%。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13.57%、铜绿假单胞菌占12.0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55%。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是普通外科、烧伤外科、心内科,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 相似文献
16.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5月~2006年8月间经常规细菌培养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146株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的痰液和咽拭子中分布率较高,分别为71.9%、19.2%。细菌感染主要分布在ICU、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病房,分别占48.6%、15.1%、8.2%。鲍曼不动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外,其余的1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7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ICU患者,且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一步观察某教学医院医院感染 (NosocomialinfectionNI)情况 ,以调整该医院NI防治对策及措施。方法 :对该教学医院的 840例住院病人进行了NI的现况调查及病例 对照研究。结果 :NI总感染率为 8.2 %。NI高危人群是年龄小于 10岁和年龄大于及等于 6 0岁的患者 ;NI高发科室是综合科 ;好发部位为下呼吸道 ;NI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药敏试验显示 :NI病原体对抗生素普遍耐药 ,耐药率为 5 0 %~ 10 0 %。另外 ,NI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非感染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 (P <0 .0 1)。NI危险因素主要为住院时间长(≥ 4周 )、抗生素应用二联以上、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 (激素 )大量使用。结论 :该医院NI率、NI分布、NI病原学及NI危险因素与国内外报道的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病科呼吸病区院内感染现状,并制定控制对策.方法 对60例院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现状,危险因素,病原菌,用药情况及愈后.结果 该病区感染发生率为10.8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1.67%,其次为泌尿道占16.67%,胃肠道占5.00%,皮肤黏膜占3.33%,血液占3.33%.60例患者均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及含有多种危险因素,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分别为革兰阴性菌,占55.26%,其次为真菌,占26.32%,革兰阳性菌为18.42%. 结论高龄,抵抗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严重的原发心、脑、肺基础疾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均增大了院内感染几率,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监护病室院内获得性败血症—常见致病菌株、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监护病室院内获得性败血症的发病率,致病菌的种类,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诱发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方法确定败血症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及诱发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败血症在危重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8.07%)且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病死率亦较高(80.77%),单因素检验[OR=4.32,95%可信区间(CI)1.58-11.72]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4.97,1.21-20.37)均判定细菌性败血症显著影响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此外,分析亦证实:监护病室血源性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留置大静脉导管,气管切开,低白蛋白血症,感染发生前用过激素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败血症是监护病室常见并发症且对疾病预后有不利影响,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常见于肺癌,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胃肠道、口腔、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4%),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肿瘤晚期、住院时间年、长期使用广谱抗生家、白细胞下降、低蛋白血症、各种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为减少恶性肿瘤医院感染发生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化、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