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怀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AIDS)的关怀与管理是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免受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HIV感染者和AIDS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积极探索其管理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营造一个友善、和谐、理解、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其高危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危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艾滋病(AIDS)病人或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营养知识知晓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使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48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营养知识调查,对其及家庭成员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后,选择43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效果评价。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营养知识知晓水平于干预后显著提高,影响干预前、后营养知识知晓的因素为态度与行为(P〈0.01)。结论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非常必要,可促进该人群积极的态度与行为。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AIDS)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道艾滋病后,至今全球已有210多个国家报告发现AIDS。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总数约4000多万,已有4000多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我国自1986年6月发现第1例艾滋病外籍感染者以来,已有48%的县报告了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84万。为了有效地防止艾滋病在我国蔓延,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AIDS)是一种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给其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同样,宁夏石嘴山市,面对AIDS的防治,形势也是十分严峻、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生命的延长,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这一反映健康的指标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2000年,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提出,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同时,把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作为关怀和支持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第3个目标。作者就近年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普遍使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如何有效管理艾滋病传染源,提高HIV/AIDS病人生存质量已经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HIV/AIDS病人管理主要有属地化随访管理、人性化管理、健康管理、积极自我管理、治疗管理等模式。艾滋病个案管理是一种以HIV/AIDS病人为中心,通过沟通交流,合理选择可用资源,以满足患者全面的健康需求,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成本效益的系统健康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已经在美国等国家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普遍使用,能够有效管理HIV/AIDS病人,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改善生存质量,降低社会医疗服务成本。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HIV/AIDS病人管理模式,简要介绍艾滋病个案管理模式,以期对国内的艾滋病健康服务和管理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校中学生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的认识以及有关艾滋病的态度、信念、行为状况,为农村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体问卷形式对全校157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全面,特别是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和不传播途径认识模糊,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不愿意帮助或歧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结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得到加强,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在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不歧视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85年6月发现第一例艾滋病(AIDS)患者,到1999年底共报告1.7万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其中,因注射毒品感染者占72.4%。目前我国吸毒人员68.1万,其中HIV感染者约占2%。目前惟一有效可行的AIDS防治战略就是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主体是AIDS高危人群。海洛因依赖者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类高危人群,他们对AIDS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将直接影响到AIDS的传播速度与数量[1]。本调查旨在了解武汉市的海洛因依赖者对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AIDS预防的态度,为针对这类高危人群的AIDS健康教育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小岚 《医学文选》2006,25(2):357-358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d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nmaunc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批艾滋病患者以来,该病的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球HIV感染者人数是4390多万,而我国的感染者人数约为84万。艾滋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社会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其护理对加强艾滋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艾滋病的护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及其传播途径的隐秘性,使得人们对艾滋病极度恐惧、对高危人群的不良行为极端鄙视,并由歧视和敌视引发一些特殊的伦理学问题。歧视无助于对HIV感染者及高危行为人群的干预,而采取宽容策略,公正、尊重、善待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则是防治工作的核心。在有利原则下,AIDS患者、HIV感染者、高危人群、一般人群和医务工作者为达到共同的目的一防治AIDS,携手合作,以宽容的心态,消除不同人群间的伦理学差异,唤起人们尊重生命健康权的意识,激发公众防治艾滋病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有效遏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11.
临沂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沂市医务人员艾滋病(AJDs)相关知识、态度及培训需求状况。方法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临沂市部分医院的129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沂市1292名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整体较高,但对AIDS诊断治疗及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差。39.7%的医务人员既往接受过AIDS专门培训,30%的医务人员有接受AIDS相关知识培训需求和意愿。大多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病毒(mv)/AJDs患者持同情和理解态度,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医务人员持恐惧和回避态度。91.3%医务人员表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应该和其他病人享有同等医疗服务”,但49.2%医务人员表示“不愿意”去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医院或科室工作。80%医务人员对“职业感染HIV很担心和有些担心”;有52.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职业感染HIV的危险”。结论临沂市医务人员的AIDS相关知识有待提高,应开展针对性的AIDS防治知识的专门培训;大多数医务人员对HIV/AIDS患者持不歧视态度。但存在有恐惧和对职业暴露感染HIV风险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者的认识。方法对发现的30例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者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人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率为2.44%(13/533),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中结核病的发病率为8.86%(17/192)。结论基层卫生单位要重视结核病和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高结核病人中的HIV/AIDS发现和HIV/AIDS中的结核病人发现。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已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峻威胁。2011年底,全国估计存活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AIDS)78万人(62万~94万人),截止2012年11月,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49.6万例,其中已死亡11.1万例。在当前艾滋病预防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对于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进  相似文献   

14.
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截止2003年底,确定我国现有84万HIV感染者,8万AIDS病人。及时发现和掌握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障碍,做好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治疗方案的实施,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艾滋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关怀干预措施,对感染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安宁市从1997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 HIV /AIDS 病例)到2015年底的疫情情况,为制定艾滋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通过历史卡片下载截止2015年底的历史卡片,采用 ExelL 统计分析。结果:5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人群感染率较高,累计报告病例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医疗机构 PITC 筛查和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是发现病例的主要来源。结论:提高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艾滋病防治意识,是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强化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干预,对低档暗娼和在校大学生要着重抓好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和动员检测工作对于控制安宁市性传播病例快速上升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南山区2006年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玲荣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304-2305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6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南山区HIV/AIDS病例37倒,较去年同期(11列)增加236%。病例分布:20—39岁人群占94.6%;男性占70.3%;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占54.1%,其次为性传播占35.1%。结论应加大监测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的行为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美国1981年诊断首例艾滋病(AIDS)患者以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传播。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至2005年年底,全球估计共有3860万名HIV感染者。艾滋病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在艾滋病出现25年后的今天,人类早已清楚了艾滋病是一种行为性传染病,个体和群体行为决定着其传播和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辰溪县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1-2006年发现的31例HW/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HIV/AIDS诊断按GB16000-1995国家标准。结果 31例HIVIMDS感染者(病人),主要为中低文化的已婚外出打工农民,年龄均在20-60岁,HIV/AIDS感染者(病人)最小年龄18岁(女);性传播是本县HW/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64.5%),其中配偶间传播5对。结论 我县艾滋病流行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改变HIV/AIDS感染者(病人)以及具有感染HIV危险行为人群的高危险行为,是控制MDS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作者分析了南京地区HIV/AIDS感染现状,为制定控制HIV/AIDS增长的合理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HIV/AIDS疫情来自我市20余所医院HIV初筛实验室、市艾滋病检测初筛中心实验室、省、市血液中心、血站及国际卫生检疫局等HIV检测网络的报告,艾滋病检测初筛中心实验室设在南京市疾控中心,对全市发现报告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若是复检HIV—抗体阳性,即送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后由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结果 从1991—200l年发现HIV感染者54例,含10例AIDS现症病人。其中6例为本市户口。男性47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6.71:1。年龄分布在10—67岁之间;高峰年龄段是20—34岁之间,共40例占74.07%。54例HIV感染者中,经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途径感染28例占51.85%;检测献血员途径发现5例占9.26%;同性或异性接触途径感染9例占16.67%;不详12例占22.22%。南京市自1991年检出首例HIV感染者,以后年发现HIV感染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人群分布由涉外劳务,新疆籍的外地流动人口,向本地人口转移;由静脉吸毒人群向输、受血、性乱转移,由发现HIV感染者向AIDS病人转移。仅200l年1月至12月底市艾滋病检测初筛中心及23家初筛实验室上报检测各类高危人群149689人份,发现HIV—抗体阳性27人,与去年同期(7例)相比增长286%。结论 南京市的HIV/AIDS感染现状为广大卫生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对各类高危人群HIV—抗体的主动检测,同时加强人群HIV/AIDS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以预防HIV/AIDS通过无保护性性接触途径扩散。  相似文献   

20.
茂名市艾滋病流行形势分析与控制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期茂名市艾滋病流行形势,最大限度地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方法:采取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方法将1999年以来我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与疫情预测估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截止到2005年10月底,我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包括AIDS病人)125例,而同期的艾滋病疫情预测估计为520例。结论:我市成人HIV感染率不到0.1%。还处于低流行态势,但由于高危人群基数大,传染源的不断累积和高危行为的泛滥。传播模式及途径发生变化,我市艾滋病疫情有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