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耳性眩晕在临床上较多见,因耵聍柱塞引起的眩晕实属少见,至今未见有专题报道。笔者1990年8月~1993年10月共诊治因耵聍柱塞引起眩晕的36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24例,女12例。年龄14~48岁,平均28岁。单耳耵聍栓塞28例(左耳18例,右耳10例);双耳耵聍栓塞8例。二、病史首发症状为突发性眩晕,病史半年~8年。发病次数少者2次,多者10余次。多在水浴后挖耳,按压耳屏或睡眠时压迫患耳而发病。每次持续时间1~6h,有12例游泳后取耵聍导致发作或加剧。三、症状主要为突发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及身体倾倒感,部分有耳鸣、耳… 相似文献
4.
5.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7岁,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总时间3000 h,现机型飞行时间500 h.2009年10月无明显诱因突感眩晕伴恶心,持续时间约10 s,每次卧位坐起时或由坐位平卧时均可出现,无呕吐、头痛,无听力下降,无耳闷、耳胀、耳鸣.高血压病史2年,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胆囊结石5年.无头部外伤史,无发热、咽痛史.入院查体:血压130/85 mm Hg(1 mm Hg=0.133 kPa),各项生理及病理反射均无明显异常.耳科检查:双外耳道通畅,鼓膜标志清楚,无穿孔及分泌物,无充血.脑、颈椎MRI发现左侧基底结区有软化灶,彩色超声示胆囊结石,其余耳CT、脑血流图、电测听、声阻抗和前庭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经Dix-Hallpike变位检查,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右后半规管型).予以Epley法复位,嘱其尽可能保持头直位48 h,睡眠时右耳向下高枕卧位.复位后第2天诉无眩晕,但晨起即感头昏、乏力.休息2d后诉症状减轻并最终消失.复位后第4天行Dix-Hallpike变位检查,未诱发出眼震.半年后随诊无眩晕发作,临床治愈.结论:飞行合格. 相似文献
6.
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48例武警湖南总队岳阳市支队卫生队谭德海(岳阳414000)关键词颈源性眩晕,推拿1985~1994我队采用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投资料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8岁,以5...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托颅、提颈、舒椎和理筋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200例,效果较好,观介绍如下。回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96例,女性104例;年龄16~77岁,平均43±3岁;均根据临床表现、病史、X线片、颈部彩超和CT、MRI扫描,确诊为颈椎病性眩晕(以下简称颈性眩晕)。其中单纯性眩晕146例,眩晕伴恶心或呕吐25例,伴头痛11例,伴上肢发麻18例。病程最短为7d,最长达6年。眩晕发作持续15min至数日。影像检查;颈椎曲度变直成后凸成角79例,椎间隙狭窄35例,椎体后绿唇形增生50例,椎间孔变小变窄13例,先天性椎体畸形2例,韧带钙化和椎间盘突…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150例临床分析韦良渠,刘世杰新医正骨科主题词颈椎,眩晕,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正骨疗法1994年2月-1996年1月,我们接诊了由颈椎病引起颈性眩晕患者15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和年龄:男性55例,女性95例,男女之比为0.6∶... 相似文献
9.
陈喜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10(1)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歼-6飞行中队长,飞行时间1500h。1996年12月3日在飞中空特技半斤头翻转时,出现短暂头晕、恶心、出冷汗,平飞后头晕消失。为此中途返航,安全着陆。下机后航医见其面色苍白,一般状况好,神志清醒。检查体温36.4℃,... 相似文献
10.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现役海军飞行人员,飞行时间200h.患者在2006年8月飞行过程中于下降时出现左耳耳鸣,呈持续性低涮,持续10h后缓解,伴有耳部压迫感、暂时性耳闷胀感等症状,同时捏鼻鼓气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休息约0.5h后自行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 ,随机分为两组 :HBO组 ,高压氧治疗 ,舱压 0 .2 MPa,每次舱内治疗时间 60 min,每日 1次 ,共 1 4次。对照组 ,血管扩张剂盐酸丁洛地尔治疗 1 4 d。结果 HBO治疗 BPPV的总有效率 93 .94%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1~ 7d内强迫头位、恐惧感缓解较早 (P<0 .0 5)。结论 HBO是治疗 BPPV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9)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针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主要内容评价治疗效果。结果:90例颈性眩晕患者经电针配合手法治疗,痊愈78例,占86.66%;显效3例,占3.33%,好转5例,占5.55%,无效4例,4.44%。总有效率为95.55%。结论:电针联合手法是临床治疗颈性眩晕较好的中医保守疗法,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颈性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综合征,多由颈部的不同疾患引起。本研究对60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了双侧风池穴透刺治疗,另设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以眩晕恶心呕吐为主症,均排除其他病变并经颈椎摄片或CT检查后确诊为颈性眩晕。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30~78岁,平均54岁;病程2 h~20年。随机按4:1将75例患者分为针刺组60例,对照组15例。 相似文献
16.
1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与体位改变密切相关的自限性外周性眩晕.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大部分为特发性.发病机制中"半规管结石学说"为大家所广泛认同.诊断上根据其典型的眩晕病史和变位实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和定侧.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1200h,1998年5月入院。4月下旬某日,患者带学员驾歼教-7训练特技飞行,学员坐前舱,飞行约20min时,学员操纵飞机向上做半筋斗横滚,飞机刚由横滚改为平飞,患者于后舱出现视物旋转,并感飞机产... 相似文献
19.
20.
<正>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针灸加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49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男15例,女34例,年龄25~82岁;平均48岁,>55岁25例。伴冠心病10例,病程1个月~10年,平均2.3年,脑力劳动者36例,体力劳动者13例,两者之比为2.8: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