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同时收集2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前,ACS患者血清hs-CRP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发现,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治疗后,2组ACS患者血清hs-CRP和MMP-9水平较治疗前都有降低(P<0.05),但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ACS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ACS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ACS患者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抑制冠脉炎症反应,稳定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预测冠状动脉事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对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ACS组)与60例体检健康的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测定;根据hs-CRP水平将ACS组分为3个亚组,A组22例,血清hs-CRP(48.55±13.04)mg/L;B组20例,血清hs-CRP(44.15±11.26)mg/L;C组18例,血清hs-CRP(36.85±10.19)mg/L。随访冠状动脉事件2年。[结果]①ACS组血清hs-CRP水平(43.57±12.3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8.13±2.02)mg/L;②A、B、C3个亚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4例、1例,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6.36%、20.0%、5.56%,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3个亚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增高与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有明显的关系,hs-CRP水平可作为ACS患者未来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CS患者血清MMP-2、hs-CRP和APN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72例ACS患者(包括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和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MP-2,hs-CRP和APN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将ACS各亚组与SAP组的血清MMP-2,hs-CRP和APN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ACS组血清MMP-2水平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而血清APN水平则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2)ACS亚组和SAP组的比较中,AMI组血清MMP-2水平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和SAP组,而血清APN水平则显著低于UAP组和SAP组.(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UAP组的血清MMP-2与APN呈负相关(r=-0.289,P<0.05),hs-CRP与APN呈负相关(r=-0.347,P<0.05);AMI组的血清MMP-2与hs-CRP呈正相关(r=0.429,P<0.05),与APN呈负相关(r=-0.436,P<0.05),hs-CRP与APN呈负相关(r=-0.605,P<0.01).[结论]血清MMP-2和hsCRP水平升高和APN下降均为ACS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及斑块稳定性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ACS患者,依据其疾病类型分为试验A组(急性心肌梗死)43例和试验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49例;选取同期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3组及ACS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和肽素、IMA、hs-CRP水平,分析ACS患者血清和肽素、IMA、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Gensini)的关系。结果 3组血清和肽素、IMA、hs-CRP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A组血清和肽素、IMA、hs-CRP水平分别为(18.59±4.34)pmol/L、(79.21±10.74)U/ml、(9.75±1.98)mg/L,均高于试验B组,试验B组上述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S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和肽素、IMA、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主干病变及3支病变患者血清和肽素、IMA、hs-CRP水平高于2支病变及1支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ACS患者血清和肽素、IMA、hs-CRP水平与Gensini评分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821、0.727、0.803,均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肽素、IMA、hs-CRP水平均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和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该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程度判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合并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ACS)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为ACS的患者130例,其中54例接受常规辛伐他汀治疗,76例接受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治疗40 d后患者hs-CRP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0 d后血脂及hs-CRP均下降,但联合用药组hs-CRP下降明显,两组血脂下降无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中hs-CRP水平,有利于对炎症的控制和抑制斑块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其对血清hs-CRP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另外加用丹红注射液(20mg/d)治疗,疗程均为14d。同时收集2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取其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治疗前,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与73.33%(P<0.05),2组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都有降低(P<0.05),但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3)2组ACS患者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ACS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冠脉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陈键  伍树芝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1958-196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血清尿酸(UA)的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7例]。另选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NT-proB-NP、UA的浓度,比较AMI组和UAP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UA水平。结果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NT-proBNP和hs-CRP与血清尿酸(UA)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血清NT-proBNP和hs-CRP与血清尿酸(UA)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狭窄各组血清NT-proBNP、UA、hs-CRP的水平较正常冠脉组明显增高(P0.01),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各组间血清NT-proBNP、UA比较,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清NT-proBNP、UA、hs-CRP的水平增高。结论 ACS患者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与血清UA水平升高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是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77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正常冠状动脉组、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再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s积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APP-A、高敏CRP(hs-CRP)水平,并对血清PAPP-A与hs-CRP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s积分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ACS组患者较SAP组、正常冠状动脉组显著升高(P<0.01);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较正常冠状动脉组显著升高(P<0.01);Gensinis积分≥5分各组患者亦显著升高.(2)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s积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s积分呈正相关,血清PAPP-A水平反映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辛伐他汀治疗3周后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5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乳胶增强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sCD40L、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CD40L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hs-CRP与TC(r=0.37,P<0.01)及LDL-C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1),辛伐他汀可有效降低sCD40L、hs-CRP水平。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通过升高炎性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辛伐他汀通过降低炎性因子对心血管系统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阳晓 《中国农村卫生》2013,(9):79-79,7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与脉络宁联合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为常规剂量(20mg)立普妥与脉络宁联合治疗组,B组(45例)为常规立普妥(20mg/次)治疗组,治疗1个月。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时测定血清hs-CRP、血脂、纤维蛋白原以及白细胞计数、血沉。结果 B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常规剂量(20mg)立普妥与脉络宁联合治疗能明显降低ACS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对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辛伐他汀治疗3周后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5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乳胶增强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sCD40L、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CD40L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hs-CRP与TC(r=0.37,P《0.01)及LDL-C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1),辛伐他汀可有效降低sCD40L、hs-CRP水平.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通过升高炎性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辛伐他汀通过降低炎性因子对心血管系统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20 mg和40 mg)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降脂效果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将102例ACS患者根据辛伐他汀剂量,按随机单盲原则分为20mg组(50例,20mg/d辛伐他汀口服)和40mg组(52例,40mg/d辛伐他汀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高敏CRP(hs-CRP)、IL-18的变化及住院和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TC、LDL-C、hs-CRP、IL-18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40 mg组作用明显优于20 mg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40 mg组低于2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不仅能有效地降脂,还能抑制炎性因子,减少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辛伐他汀40mg/d较20mg/d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阴性的冠心病患者.其中ACS患者31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8例(SAP组),另选择2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PAP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1)ACS组PAPP-A和hs-CRP水平较SAP组、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2)以PAPP-A 2.79μg/L作为ACS的阳性诊断标准,其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84.6%.ROC曲线下面积为0.9,95%可信区间为0.82-0.99.(3)ACS组hs-CRP水平与PAPP-A水平呈正相关(r=0.418,P<0.01).结论 PAPP-A可作为诊断ACS的指标之一,对于cTnI阴性的ACS患者尤其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45例),分别于给药前,PCI术前,PCI术后24h,PCI术后3周。测定血清hs-CRP和IL-6浓度及血脂水平。结果:PCI术后3周,两组血清hs-CRP和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上升(P<0.05),但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TC和LDL-C水平下降及HDL-C水平上升更明显。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行PCI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明显的调脂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其中瑞舒伐他汀调脂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MIF、MMP-1及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ACS组1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0例,另选同期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同时随机将ACS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IF、MMP-1水平,用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比较各组血清MIF、MMP-1、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ACS组血清MIF、MMP-1、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血清MIF、MMP-1、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IF、MMP-1、hs-CRP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5,(8):81-83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MA)、高敏肌钙蛋白Ⅰ(hs-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ACS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胸痛患者98例,按临床诊断分为非缺血性胸痛(NICP)组35例和ACS组63例。ACS组患者中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29例(UA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8例(NSTEMI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16例(STEMI组);根据胸痛发作至采血时间窗分为<3 h组32例和3~6 h组31例。另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IMA、hs-cTnI、hs-CRP水平变化,评价其对ACS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ACS组患者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NIC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胸痛<3 h组和3~6 h组的IM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胸痛3~6 h组ACS患者hs-cTnI及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胸痛<3 h组相比,3~6 h组的IM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IMA是ACS发病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优于hs-cTnI和hs-CRP对ACS发病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段军仓  王忠  王丽  张望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16-31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52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26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6例,另选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6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检测各组血清MMP-9、hs-CRP水平。结果 AMI组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9、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52、0.313,P﹤0.05);与Gensini积分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3、0.418,P﹤0.05)。结论 MMP-9和hs-CRP均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血清标志物,对冠脉斑块稳定性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45例胸痛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组和健康对照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测定血清hs-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CS组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组(P﹤0.001)。结论 hs-CRP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6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H-FABP水平,同时测定血清hs-CRP、CK-MB、cTnI水平,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ACS组血清H-FABP、hs-CRP、CK-MB、cTnI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ACS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hs-CRP、CK-MB、cTnI呈正相关(r=0.62、0.58、0.53,P〈0.01);SAP组、UAP组、AMI组各组间血清H-FABP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中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CK-MB cTnI(P〈0.01).经治疗病情好转患者血清H-FABP、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FABP、hs-CRP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FABP、hs-CRP对ACS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10 mg和辛伐他汀20 mg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藏族患者降脂疗效和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藏族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组和辛伐他汀20mg组,每组35例。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白细胞(WBC)计数、空腹血糖(FBG)和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4周,两组TC、LDL-C、Apo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后4周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39±0.63) mmol/L比(1.95±1.62) mmol/L,P<0.05],而辛伐他汀20 mg组治疗后4周TG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0.32)nnol/L比(1.93±0.83) mmol/L,P>0.05]。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10mg组hs-CRP水平降低幅度大于辛伐他汀20mg组(40.51%比3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s-CRP水平的降低独立于降脂效果,仅与他汀种类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0.384,P=0.022)。结论 辛伐他汀20 mg对于血清TC和LDL-C水平的降低作用与阿托伐他汀10 mg相当,两种他汀类药物均可降低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疗效略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