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218例腹股沟区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2月~2003年3月完成的218例腹股沟区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统计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采用网塞网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06例,采用普理灵疝装置(P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2例;其中含双侧疝15例,嵌顿疝10例,联合泌尿科疾患手术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42.5min,术后4~6h下床活动,疼痛轻微,持续1~3d。并发症发生率为5.0%,并发尿潴留3例,伤口积液3例,伤口感染3例(其中取出网塞网片1例),睾丸炎1例,巨大阴囊血肿感染1例需手术切除引流。随访2个月~5年,失访20例,198例患者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1%(1例补片卷曲,1例遗漏并发直疝)。结论 无论是疝环充填式或者PHS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是较先进的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活动早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尚可用于嵌顿疝的急诊修补、双侧疝的一期修补,及与其他手术联合。  相似文献   

2.
年老体弱的巨大疝患者采用一般修补术式 ,复发率较高。笔者对本院近 10年的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对巨大疝或复发疝 38例术式采取了Shouldice法修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38例均为男性 ,年龄在 5 5~ 78岁 ,其中巨大斜疝 2 1例 ,复发疝 19例。本组 38例术后随访 5~ 10年 ,均无复发。2 方法行腹股沟上方斜切口 ,游离精索 ,高位结扎疝囊并悬吊 ,操作同一般疝手术程序。在完成以上步骤后进行腹股沟部修补操作 :(1)食指从内环口进入 ,向内下方钝性分离腹横筋膜与腹膜。 (2 )剪开腹横筋膜 3~ 5cm ,注意避免损伤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方法:总结12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与150例传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患者仅感切口轻微疼痛,术后1例切口脂肪液化,对症治疗半个月痊愈。1例腹股沟神经痛,经封闭治疗好转。1例阴囊血肿,5%硫酸锾热敷治疗半个月消失。随访0.5—8年无复发,无异物感。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切口明显疼痛,活动受限,2例腹股沟神经痛,经封闭治疗好转。6例阴囊血肿,5%硫酸镁热敷治疗半月左右消失。随访0.5~8年复发6例,1例术后16月以内复发。2例术后20~34个月复发,3例62~84个月复发。复发率4%。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方便,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少,其优点远远大于传统疝修补术。是治疗疝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4例临床经验。方法采用Bardmesh、Perfix plug料进行疝环充填,补片平铺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54例治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5.5d,最短3d。随访3个月~3年,再发1例,复发率为1.8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 ,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传统的疝修补术创伤大 ,手术时间长 ,术后长时间不适 ,复发率高。近几年来欧美国家开展网塞填充疝修补 (plugmeshherniarepair)手术 ,取得很好疗效。我科自 1998年 3月以来用此法先后手术共计 8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80例 ,男性 76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2~85岁 ,平均年龄 6 3.5岁。其中斜疝 6 2例 ,直疝 17例 ,股疝 1例。有 2 5例疝囊坠入阴囊 ,复发疝 5例 ,有 4例病人因疝环较大 ,使用 2个塞子。手术平均时间 4 0min ,术后平均卧床 3h ,术后平均 3d出…  相似文献   

6.
岑律军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48-1149
目的探讨Bard Kugel疝修补网织片在腰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例腰疝患者行BardKugel疝修补网织片腰疝修补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0~40 min,平均28 min;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疼痛轻,恢复快。术后住院5~7 d,随访至今未发现有复发。结论 Bard Kugel疝修补网织片腹膜后间隙修补是治疗腰疝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的优点。方法总结11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与80例传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元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患者仅感切口轻微疼痛,术后1例切口脂肪液化,对症治疗半个月痊愈。1例阴囊血肿,5%硫酸镁热敷治疗半个月消失。随访0.5~6年无复发,无异物感。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切口明显疼痛,活动受限,2例腹股沟神经痛,经封闭治疗好转。6例阴囊血肿,5%硫酸镁热敷治疗半月左右消失。随访0.5~6年复发6例,1例术后16月以内复发,2例术后20~34个月复发,3例62—84个月复发。复发率4%。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方便,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少,其优点远远大于传统疝修补术,是目前治疗疝的一种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巴德疝环充填式补片修补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德昌人民医院1997年5月~2002年5月用传统修补方式诊治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与2002年6月~2007年1月用巴德疝环充填式补片修补诊治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作对比研究。结果244例全部治愈。无张力修补68例,手术时间平均45分钟,术后平均11小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6.5天,术后发生尿潴留3例占4,3%,应用止痛剂7例占10.3%,术后阴囊肿胀1例;无伤口感染、阴囊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诊无复发。传统疝修补术176例平均手术时间60分钟,术后平均72小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10.5天,术后发生尿潴留12例占6.8%;术后应用止痛剂59例占33,5%;术后阴囊肿胀3例;伤口无感染、无阴囊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诊复发17例,复发率17%。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能满足修补和加强耻骨孔区域的解剖学要求;同时充填式网塞可有效地分散增高的腹压对内环口的压力,对老年疝修补尤为适用,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价值。方 法比较2000年6月~2005年4月我院102例腹股沟嵌顿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1992年12月~2000年6月我院124例腹股沟嵌顿疝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1.18±9.387)min显著短于传统组(79.73±11.840)min(t=-12.845,P=0.000),切口疼痛22例显著少于传统组53例(χ^2=11.315,P=0.001),下床活动时间(17.12±4.340)h显著短于传统组(75.02±7.331)h(t=-73.653,P=0.000),切口感染6例显著少于传统组26例(χ^2=11.613,P=O.003),术后肺部感染、尿潴留、阴囊血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共5例显著少于传统组30例(χ^2=21.167,P=0.000),住院(7.0±1.395)d显著短于传统组(7.98±1.876)d,(t=4.048,P=0.000),术后复发0例显著少于传统组6例(χ^2=119.320,P=O.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无张力、疼痛轻、住院时问短、复发率低、康复时间短等优点,也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损伤轻、痛苦少、恢复 快、操作简便、并发症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点,且符合疝修补 原则,因而被称为疝手术的里程碑[1,2]。2001年3月~2003 年12月,我们对62例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 修补术(plugmeshtension-freeherniarepair,PMTFHR)收到 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为男性;年龄36~82岁,平均 59岁。斜疝54例(其中双侧斜疝6例,复发疝5例,斜疝嵌顿 2例);直疝6例,滑疝2例。伴有并发症27例(43.55%),其 中高血压病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6例,前列腺增生5例,糖 尿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有张力疝修补术与规范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5月102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Bassini法46例,Fergusson法2例,Mcvoy法2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52例。结果 传统的有张力疝修补术创伤较大,伤口疼痛明显,修补后局部组织张力高;无张力疝修补术局部痛感轻微,局部组织无张力,网片修补简便和复发率低。本组52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I期愈合,无异物反应。随访目前无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技术易于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这种变化是基于有张力疝修补术的缺点和对腹股沟区的解剖和生理的认识,修补材料为无张力疝修补术提供了物质基础。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曹正光 《吉林医学》2011,(18):3765-3766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10例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0例患者术后3~48 h下床活动,术后6~24 h进食,术后2~8 d出院,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周左右恢复正常生活;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血肿、切口异物反应、切口硬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睾丸萎缩等不良反应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5年,获得随访188例,随访率为89.52%,无一例复发。结论: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可靠,术后疼痛轻,患者痛苦少,术后复发率低,是理想的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对113例121侧次腹股沟疝患者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46.8min,术后疼痛轻微,未用麻醉镇痛药物,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24h。近期并发阴囊水肿5例,术后尿潴留6例,无切口感染、血肿等。随访105例,随访时间6.68个月,仅1例复发,有6例出现局部慢性疼痛。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宽、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疝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手术是成年人疝惟一的根治手段。目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甚广,本文回顾性分析四院1997年9月~1999年9月间10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网塞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方法进行比较,旨在评价其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解剖学的不断发展 ,近几年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国内外大中型医院已广泛开展。我们自 2 0 0 1~2 0 0 3年对 42例患者 45例次进行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meshplum修补术 )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共 42例 ,45例次 ,其中男 40例 ,43例次 ,女 2例。年龄 1 7~ 82岁 ,平均 63 .2岁。老年患者较多 ,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肝硬化等并发症 1 7例。右侧斜疝 2 0例 ,右侧直疝 6例 ,左侧斜疝 1 1例 ,左侧直疝、复发性斜疝、双侧斜疝各 2例 ,复发性直疝、双侧直疝各 1例。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6.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八 80十年代末兴起的一种疝修补的新方法 ,其手术方法安全、简单、方便。近年来已逐渐被广大外科医生所接受。我院自 1 998年 4月以来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了 1 2 0例腹外疝 ,均取得了近期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腹外疝共 1 2 0例 ,男 81例 ,女 39例 ,平均年龄6 0 .4岁 ( 4 0岁~ 83岁 )。其中腹股沟斜疝 5 1例 ,直疝 31例 ,双侧疝 1 0例 ,复发疝 7例 ,切口疝 1 8例 ,其中 5例疝缺损面积 2 0cm× 1 5cm以上。 35例同时有伴随病 ,种类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前列腺炎、肝…  相似文献   

17.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仍有较高复发率,初发性疝术后复发率约7%~10%,复发性疝可达20%[1].近年来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现对我院2000年以来开展的两种术式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男62例,女3例,年龄14~70岁,平均50岁.腹股沟斜疝58例(其中复发疝9例,双侧疝4例,嵌顿疝10例),腹股沟直疝4例,股疝3例.由于疝补片价格昂贵,故根据病人的经济情况,将病人分成两组,传统疝修补术组3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组33例(包括复发性斜疝9例).  相似文献   

18.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1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5~2001年我们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135例,并与采取Bassini法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全部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90例各类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疝修补。对手术方法及时间、术后病人自主能力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90例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尿潴留5例,阴囊积液2例,伤口持续疼痛1例,切口感染1例,异物感3例,随访2个月~4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更符合生理解剖。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张力、省时、近期疗效满意及复发率低等特点的疝修补术,尤其适合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股沟复发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0例腹股沟复发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经随访1~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