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与硅胶管小间隙桥接神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神经缝合方法,并比较静脉与硅胶管两种桥接物的优劣。方法 应用静脉,硅胶管作为再生室,对大白鼠股神经断裂进行小间隙桥接的实验对比,5周后做显微解剖和组织病理学观测。结果 小间隙桥接有利于神经的选择性再生,而静脉更明显优于硅胶管组。  相似文献   

2.
马华  张澜  呼和  刘国栋 《医学综述》2013,19(8):1389-1392
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要优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用小间隙桥接的缝合方法给神经一个密闭的自我选择空间,以有利于神经在此间隙内形成有效再生。自体神经外膜袖套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中的一种方法,自体神经外膜作为桥接物有其特有的优越性,比其他的小间隙缝合方法更容易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寻静脉翻转后对引导神经再生的影响 ,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SD大鼠静脉段取出后 ,先将其内外翻转成一外膜在内 ,内膜在外的翻转静脉。然后再用此翻转静脉段桥接修复大鼠自体坐骨神经 10mm缺损 (IOVG)并与常规静脉桥接修复方法 (CVG)进行对比研究。术后 5个月 ,进行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 :与CVG相比 ,IOVG组再生神经纤维的数目、髓鞘厚度、纤维直径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结论 :翻转静脉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一简单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缺损桥接物的比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由于自体神经移植来源受到限制,人们研究了多种自体非神经组织及其它物质作为桥接材料,目前较常用的有静脉、硅胶管和骨骼肌,但各家对这三种非神经组织桥接物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报道不一.因此,我们将这三种桥接物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试图比较移植后的神经再生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间隙桥接法和神经外膜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效果。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对60只SD大鼠的一侧坐骨神经采用小间隙静脉桥接法吻合(实验 组),另一侧用采用神经外膜吻合(对照组),观察神经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大鼠恢复自主活动快(40 d);显微镜下观察,神经正常生长,神经干完整,神经传导速度快;组织学观察,小间隙部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减少,神经纤维排列有序;透射电镜观察,间隙远端再生神经与正常神经无差异。而对照组无上述变化。结论:小间隙静脉桥接法可最大限度地修复断裂的神经,其效果明显优于神经外膜吻合法。  相似文献   

6.
何顺  李铁雄  胡建华  黄永明  姚波 《广西医学》2009,31(7):1049-1050
目的观察自体大隐静脉桥接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体大隐静脉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8例,其中桡神经4条,尺神经3条,正中神经1条,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分,术后随访15~26个月,病人均有明显的肢体功能恢复,优4例,良3例,可1例,无副作用。结论自体大隐静脉为桥接管道,修复周围神经断裂能有效地引导神经再生及功能的恢复,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30只大鼠实验中,用自体股静脉或坐骨神经段桥接60根坐骨神经的缺损。术后15、30、60天,先后检测腓肠肌、比目鱼肌肌肉收缩力,再生轴索通过率、直径,并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再生超微结构。术后60天,静脉桥接组和神经桥接组均有良好功能恢复,两组间的各项数据差异均并不显著。作者等认为,自体静脉是一种良好的移植体,应能应用于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PLGA神经诱导管的制作及其神经再生诱导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测制备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管的神经再生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观察以两种构成比不同[(85:15)或(50:50)]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制备的PLGA管的神经再生诱导作用.结果(1)体内神经桥接情况下,硅胶管促发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包囊包裹于管壁,而两种PLGA管组未见类似现象;(2)与硅胶管组相似,PLGA(85:15)管能够顺利完成坐骨神经缺损桥接作用,再生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评价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而PLGA(50:50)管体内神经桥接4周时即出现破裂,不能为坐骨神经桥接提供良好的支持作用.结论与硅胶管及PLGA(50:50)管相比,PLGA(85:15)管能够提供良好的神经再生诱导作用,而且由于其并物反应小、生物相容性佳,生物降解率适当,是一种良好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9.
将大鼠的腓总神经切断后,进行如下4组实验:A.原位3mm间隙动脉套桥接,B.原位断端外膜缝合,C远侧断端旋转180°3mm间隙动脉套桥接,D远侧端旋转180°外膜缝合。术后12周的电生理学,组织学评价显示,B组神经再生效果最佳,A、C两组接近B组,而D组较差。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小间隙动脉套桥接与外膜缝合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大鼠的腓总神经切断后,进行如下4组实验:A.原位3mm间隙动脉套桥接,B.原位断端外膜缝合,C.远侧断端旋转180°3mm间隙动脉套桥接,D.远侧端旋转180°外膜缝合。术后12周的电生理学,组织学评价显示,B组神经再生效果最佳,A、C两组接近B组,而D组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翻转静脉桥接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形成的再生室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手术制作兔左侧面神经下颊支15 mm缺损模型,分3组不同方法修复:常规静脉桥接加注生理盐水组、翻转静脉加注生理盐水组、翻转静脉加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术后100 d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以评价神经再生情况.结果翻转静脉加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较单纯应用翻转静脉桥接技术或常规静脉桥接加注生理盐水而言,其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得到显著提高、组织学表现更接近正常.结论翻转静脉桥接加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好于单纯使用翻转静脉桥接或常规静脉桥接.  相似文献   

12.
Zhang WG  Lü DC  Fu CY  Qü W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65-1068
目的观察壳聚糖复合他克莫司(FK506)缓释鞘管结合3mm小间隙桥接神经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制成坐骨神经再生室模型,并保留断端间隙为3mm。实验所用得桥接材料分别是:硅胶管、壳聚糖鞘管、壳聚糖复合FK506缓释鞘管。分别于术后6、8、12周观察桥接材料周围的瘢痕形成及吸收情况,并行神经电生理、组织学观察、图象分析、腓肠肌湿重检测比较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大体标本观察显示:对照组再生室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壳聚糖鞘管组、壳聚糖复合FK506鞘管组神经桥接处较易与周围组织剥离,粘连轻微。6周时各组再生室均尚存;8周时壳聚糖鞘管组、壳聚糖复合FK506鞘管组桥接材料开始吸收;12周时壳聚糖鞘管组、壳聚糖复合FK506鞘管组桥接材料不完整或仅有碎片残留,神经连续性建立,且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评估神经再生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检测指标,壳聚糖复合FK506鞘管组(10.2m/s±0.8m/s、4.3mV±0.3mV、1.9ms±0.4ms)明显优于对照组(4.2ms±0.5ms、1.2mV±0.3mV、7.5ms±0.4mV)、壳聚糖鞘管组(9.5ms±0.3ms、2.7mV±0.3mV、3.1ms±0.4ms),P<0.05。壳聚糖鞘管组虽然各指标均数优于对照组,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壳聚糖复合FK506缓释鞘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在体内稳定2个月以上开始降解,能够明显促进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且降解产物为多糖类,不影响神经再生微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壳聚糖神经导管修复神经鞘瘤所致10mm周围神经缺损的神经再生恢复情况。方法:制备神经鞘瘤模型→肿瘤切除、壳聚糖神经导管(A组)及硅胶管(B组)桥接→观察桥接材料周围的瘢痕形成及桥接材料吸收情况,12周时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与正常对照组(C组)比较。结果:A组术后6周时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8周时逐渐减轻,12周时无明显粘连,导管已基本降解吸收,神经连续性已建立;组织学及电生理检测证实缺损的神经已再生、功能恢复良好,A组综合效果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壳聚糖神经导管能明显促进神经鞘瘤所致10mm周围神经缺损后的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用静脉、带蒂肌和变性骨骼肌桥接75只大鼠坐骨神经缺损10mm.术后30、60天,先后检测腓肠肌、比目鱼肌肌肉收缩力、再生轴索恢复率、直径,及神经再生超微结构.术后60天,静脉桥接组和变性骨骼肌桥接组均有良好功能恢复,两组间的各项数据差异均不显著,带蒂骨骼肌桥接组虽有部分功能恢复,但与其他两组比较,各项数据均有显著差异。作者认为静脉和变性骨骼肌可作为移植体修复短段神经缺损,带蒂骨骼肌不宜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应用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程度评价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修复情况。方法取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自体神经组和硅胶管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组将剪断的10 mm神经缝合于原处,硅胶管组用10 mm医用硅胶管桥接神经缺损,正常组不手术。饲养4个月,于脊髓腰膨大处取材,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各组脊髓前角内均有BDNF表达,表现为点状红色荧光,均匀弥漫分布,胶质细胞内及周围均有分布,未染出神经元。光密度正常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结论应用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程度可以评价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双桥接技术和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修复兔面神经长段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寻找一种适于广大基层医生应用的简单、有效修复长段神经缺损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手术制作兔右侧面神经下颊支15 mm缺损模型,分4组修复:双桥接小间隙组、双桥接无间隙组、原位神经吻合组、正常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以评价神经再生恢复情况·结果(1)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吸收明显且无异物反应,能抑制神经纤维瘤形成,可为神经再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2)双桥接修复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良好,与原位神经吻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在壳聚糖纤维上立体培养后复合硅胶管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孕10.5dWistar大鼠的胚胎神经管分离培养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将体外培养48h的躯干神经嵴干细胞接种在壳聚糖纤维材料上,观察两者的组织相容性。应用黏附有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壳聚糖纤维复合硅胶管桥接了缺损的大鼠坐骨神经,术后进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测,观察了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通路重建的状况。结果从神经管取材的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可以大量扩增;将躯干神经嵴干细胞接种在壳聚糖纤维支架材料上行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躯干神经嵴干细胞贴附在壳聚糖纤维表面,存活良好,表明躯干神经嵴干细胞与壳聚糖纤维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桥接手术后,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含躯干神经嵴干细胞的壳聚糖一硅胶管桥接组坐骨神经传导潜速率及波幅值显著好于单纯硅胶管桥接组(均P〈0.01);甲苯胺蓝染色光镜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均显示含躯干神经嵴千细胞的壳聚糖一硅胶管桥接组再生轴突的髓鞘化更明显,再生纤维密度及直径等各检测指标均优于单纯硅胶管桥接组(均P〈0.01)。结论壳聚糖纤维支架材料与躯干神经嵴干细胞构建的桥接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中躯干神经嵴干细胞可分化为施万细胞,以此桥接缺损的周围神经,可促进其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 1 995年至 1 999年采用自体静脉桥接中间留有小间隙 (2~ 3 mm) ,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病人 3 0例。通过一年以上随访 ,按周围神经损伤疗效评定标准 ,优 1 9例 ,良 8例 ,可 3例 ,优良率达 90 % ,临床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3 0例 ,均行急诊手术 ,致伤原因为切割伤 2 4例 ,火器伤 6例 ,其中 9例有神经缺损 5~ 1 0 mm。全部手术采用自体静脉桥接中间留有 2~ 3 mm间隙修复神经断裂。其中正中神经断裂 1 4例 ,前臂及腕部 1 1例、肘以上 3例 ;尺神经 6例 ,其中肘上高位损伤 2例 ,其余 4例为腕部及前臂损伤 ;桡神经断…  相似文献   

19.
利用周围神经具有的营养及趋化性,找出周围神经断裂后自行修复的最佳间隙。选用Wistar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将其双侧坐骨神经切断并部分切除,实验侧分别留有3.0,5.0,7.0和10.0mm的间隙,用同种异体鼠的大血管分别套接坐骨神经的两端对照组神经切断后直接吻合。8周后行各组实验侧、对照侧活体坐骨神经电生理测定,通过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峰值(NAP)、振幅积分(NA-PA)评估周围神经再生情况。结果表明3.0,5.0mm小间隙神经再生最佳;7.0mm神经再生差;10.0mm神经再生更差。小间隙有利于周围神经再生,最佳间隙3.0~5.0mm。  相似文献   

20.
在30只大鼠实验中,用基膜或坐骨神经段桥接60根坐骨神经的缺损。术后15、30、60天,先后检测腓肠肌、比目鱼肌肌肉收缩力,再生轴索通过率、直径,并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再生超微结构。术后60天,基膜桥接组和神经桥接组均有良好功能恢复,两组间的各项数据差异均不显著。作者认为,基膜是一种良好的移植体,应能应用于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