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二例杜建国①*赵晶②张蕴①杨亮③李妙玲①陈林河②刘雅丽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是一种少见疾病,本文综合报告2例如下。例1男,47岁。以发热、盗汗、乏力15天,发现颈部包块3天,并全身关节疼痛、干咳气短、呼吸困难、恶心就诊。体检:...  相似文献   

2.
温伟  陈佩 《武警医学》2000,11(8):504-50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3 7岁。因发热 1 5个月伴乏力、盗汗、关节疼痛、皮疹而入院。体温波动在 3 8~ 4 1℃ ,曾先后在多家医院住院 ,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 ,骨髓穿刺 3次均未见异常。后在北京 3 0 9医院予激素治疗 ,体温曾一度降为正常 ,但停药后复升 ,为明确诊断收入本院。既往 :健康。入院初诊为变应性亚败血症。查体 :体温 3 8 1℃ ,血压 :1 6/1 0kPa,贫血貌 ,消瘦 ,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大小不一的斑丘疹 ,局部有抓痕。右锁骨上及左右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淋巴结 ,活动度差 ,质硬 ,有的呈串珠样 ,无压痛。右下肺呼吸音减低 ,心脏未…  相似文献   

3.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的临床及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的临床及X线分析刘荫棣,魏津生,孙贵元,叶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是一种B细胞免疫增生性疾病。1978年以来病理证实1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AILD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为20~72岁,60岁以上1例,平...  相似文献   

4.
5.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c Iym-phadenopathy,AILD)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变化复杂,一般不为临床及影像医生熟悉,常被误诊.本文报告2例检查资料齐全的AILD并综合国内外文献复习,讨论其胸部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6.
王恒湘  纪树荃 《航空军医》1995,23(3):160-161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腺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AILD)是一种最近报道的具有充分临床病理特征性疾病。20%病例转变为恶性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及生物学特征与AILD相同。国内马明信首次报道2例AILD转变为淋巴瘤。本院于1993年10月5日收治1例AILD转变为经病理及免疫学证实的T细胞淋巴瘤。现报道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简称AIL),是近年来新认识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常易侵犯胸部(1),其X线表现比较特殊,现将我们遇到的均经淋巴结活检证实的5例报告于后,并结合国内文献(2-4)作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李丽  王磊  肖新华  李卉 《武警医学》2013,24(7):628-629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Tcelllymphoma,AILT)是一种较少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占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15%~20%[1]。AILT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为淋巴结肿大、发热、瘙痒及皮疹、贫血等症状,极易误诊。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预后较差。我院近期对1例AILT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瑾  张若林  殷晓伟 《人民军医》2001,44(5):308-309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30岁 ,发现颈部淋巴结肿、痛 ,伴低热 2 0d ,加重 5d入院。在院外自服利巴韦林 0 1g ,每日 3次 ,间断输青霉素 40 0万U每日 1次和双黄莲 1 8g ,每日 1次。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 ,遂入我院治疗。查体 :体温 37 8℃ ,血压13 3/ 2 6kPa ,双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轻压痛。颌下、颏下淋巴结未扪及 ,左颈前可扪及 2个黄豆大小颈前淋巴结 ,颈后 5个蚕豆大小淋巴结 ;右颈前可扪及 4个蚕豆大小淋巴结 ,均表面光滑 ,无粘连 ,有触痛。余部位淋巴结未扪及。局部皮肤无红肿、溃破及皮温增高。心肺腹无异常。入院后查PPD实…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2 4岁 ,反复右上腹胀痛 1年。疼痛为无诱因持续性腹痛数几分钟 ,无放射痛 ,时隔数天反复发作。体检心肺及神经系统无明显异常。肿瘤五项及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B超示门静脉后方 ,下腔静脉前方实性占位性病变 ,考虑 :肝尾叶肿瘤可能、不除外腹膜后肿瘤 (肿块内血流丰富 )。CT示右侧腹膜后肿块 ,位于胰头后方 ,右肾上及下腔静脉之前方 ,平扫密度均匀 ,CT值 42 .8HU ,范围约 4.5cm× 3 .5cm(图 1)。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明显异常强化 (图 2 )。门脉期及延时期、密度逐渐减低。肿块与胰头…  相似文献   

11.
12.
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hyperplasticlymphadenopathyNH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是近十几年新认识的一种少见病,对本病的认识尚不全面,且易与多种淋巴结炎和淋巴瘤混淆。作者收集本院1987~1998年经淋巴结活检证实的11例病人,结合文献复习,综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36岁,平均24岁。春季发病7例,其它季节4例。1.2 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呼吸道症状8例,消化…  相似文献   

13.
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也称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伴发异常蛋白血症或类何杰金氏病等。国外报告较多,国内也有报告。我们发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秀菊  王倩 《民航医学》1998,8(2):45-47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H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临床上以颈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白细胞减少或正常为三大特征,病理学上以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而无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和儿童。现将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10年22例住院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肾母细胞瘤在临床上占小儿腹膜后肿瘤的首位,发病率达24%~34%。该病系恶性肿瘤,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措施。由于肿瘤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家长忧心忡忡。因此,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我科2007年5月收治4月大婴儿.诊断为肾母细胞瘤,行手术治疗,经过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7岁。3年前发现右乳肿物,肿硬无压痛,未进行任何治疗,肿块大小无变化。3个月前(产后8个月)出现右乳肿胀并逐渐增大,无痛。体检:右乳大小约为30 cm×30 cm,红肿,质韧,皮肤表面可见皮下有直径约5 mm充盈静脉,下方5点位可及质硬结节,大小约2 cm×2 cm,无压痛,不活动,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窝可触及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29岁.因右下腹部偶发隐痛行B超检查发现右下腹包块,无皮肤黄染、贫血,无恶心、呕吐及乏力、消瘦等症状.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双侧颈部可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无异常,腹部软,右下腹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颈部超声示:双侧颈部椭圆形低回声光团,左侧大小约1.9 cm×0.6 cm. 腹部CT增强扫描及CTA示:右下腹部血供丰富包块,包块周围见较多动脉供血及较粗大回流静脉早显.考虑血管畸形可能性大(图1~4).  相似文献   

19.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LID)是七十年代新确立的一种免疫性疾病,临床及X线表现复杂多样,较易误诊,现报道一例并结合文献分析,以利提高诊断能力。 临床资料 男,49岁,住院号162988。发热、乏力、颈部包块2月,全身皮疹伴搔痒、尿少及全身浮肿一月,于1985年12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6 5岁 ,左上腹胀痛 3个月余 ,加重10天于 2 0 0 0 11 18入院。患者于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左上腹胀痛 ,呈进行性加重 ,伴纳差 ,恶心 ,体重下降。入院查体 :血压 170 /90mmHg ,脉搏 110 /min ,神志清楚 ,消瘦贫血貌 ,心率 110 /min ,律齐 ,双肺呼吸音清晰 ,左上腹饱满 ,无腹壁静脉曲张 ,脾肋下 4指 ,质软 ,触痛 ,肝胆未及 ,肠鸣音3/min。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 3 .39× 10 12 /L、血小板 5 3× 10 9/L、血红蛋白 80g/L、白细胞 10 .1× 10 9/L ,白细胞分类为中性粒细胞 0 .79、淋巴细胞 0 .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