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成像技术(OCT)测量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方法应用哥白尼Soct对75只正常眼进行经黄斑中心凹的星状扫描,扫描长度7 mm,测量黄斑中心小凹,颞侧、颞上方、上方、鼻上方、鼻侧、鼻下方、下方、颞下方八个方向,分别距中心小凹距离50、150、500、1000、1500μm的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厚度,共计3075个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和检验。结果正常眼黄斑中心小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为(143.15±13.57)μm,正常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厚度左右眼别之间,男女之间在1000μm处颞侧、上方、鼻侧、鼻下方、下方、颞下方的神经上皮厚度在统计学上有差异。中心小凹1000μm外鼻侧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大于颞侧神经上皮厚度。结论 OCT能够精确测量正常活体黄斑视网膜厚度,正常值的测定结果有利于对黄斑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客观、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测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中心凹旁视网膜水肿的情况,指导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8例(91眼)进行临床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4周、12周及24周分别进行详细眼底检查,SD-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中心凹旁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厚度。同时运用LogM AR表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检查。术后较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大3个标准偏差表示存在CME,在术后12周行FFA检查。相关资料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54.68±22.04)μm,术后1周、4周、12周、24周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264.52±23.27)μm、(262.51±24.64)μm、(267.52±39.14)μm、(263.71±26.58)μm,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增加最明显的是术后12周时(P=0.028),术后12周时颞侧、鼻侧、上方及下方的黄斑中心凹旁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均为P<0.01)。术后1周、4周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变与BCVA无明显相关性,但术后12周、24周时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变与BCVA有显著相关性(均为P=0.00)。术后12周通过FFA检测的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率为3.3%,而通过SD-OCT检测的发生率为5.5%。结论白内障术后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有明显改变,SD-OCT能准确观察白内障术后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增加及黄斑囊样水肿的形态特点。SD-OCT观察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情况与FFA的结果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黄斑区域不同象限视网膜厚度的测量,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高度近视者48例48眼和正常对照组20例20眼,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中心凹及周边直径为3mm和6mm两个环形区域内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平均厚度,比较不同区域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差别。结果:两组旁中心凹上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最厚,鼻侧与下方次之,颞侧最薄;旁周边中心凹鼻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最厚,上方与下方次之,颞侧最薄。高度近视组中旁中心凹范围及旁周边中心凹的颞侧和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变薄;高度近视组中旁周边中心凹的鼻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薄;高度近视组中旁周边中心凹上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近视组中中心小凹及中心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是旁中心凹区,不是在中心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0/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的高度近视眼患者64例(64只眼)和正常对照者铝例(48只眼),分为高度近视组和正常对照组,测量其黄斑中心凹、中心凹上下方及颞侧、鼻侧各750μm处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比较两组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高度近视组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正常眼,OCT能够精确量化测定该厚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黄斑部各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眼压、等效球镜度数和眼轴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除眼底视盘旁近视弧外无其他眼部异常和眼底病变的高度近视患者102例,随机选取每例患者1眼受检。所有受检眼均予眼压、屈光检查、眼轴长度测定、9个区域的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小值测定。将黄斑部各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小值与性别、年龄、眼压、等效球镜度数及眼轴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各区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小值进行多配对样本的Friedman检验。结果:本组受检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小值为175.34±29.01μm。各区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内环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较外环区厚;鼻侧和上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较厚,颞侧较薄;中央区和中心小凹最薄。随着眼轴的延长,中央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增厚,外环区上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变薄。结论:眼轴长度增加所致的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改变可能是高度近视黄斑变性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TA)对青少年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测定,以确定国人参考值范围及正常地形图的特点。方法:对100眼经眼科检查确认的正常眼按同一方法进行黄斑区RTA图像采集,使用随机软件对其厚度进行测量,并按照青少年黄斑地形图特点,人工测量不同黄斑分区距中心小凹的跨度,计算黄斑不同分区的范围及视网膜厚度的平均值。对结果应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年龄、性别、眼别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结果:黄斑区可分为中心小凹区、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中心小凹直径为428±165μm,中心凹平均直径为1356±277μm,旁中心区平均直径为1450±226μm;黄斑部视网膜平均厚度168±14.3μm,黄斑各部位测量所得数值为:中心小凹区为128±22μm,中心凹区为138±17.6μm,旁中心凹区为169±15μm,不同分区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差异(P <0.05),年龄对中心凹区和中心小凹区平均厚度影响最大(P <0.05);不同性别、眼别对视网膜厚度无影响(P >0.05)。我国青少年不同分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低于RTA软件的正常参考值,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RTA能够对活体视网膜厚度进行精确的量化测定,青少年黄斑区厚度测定值可作为我国正常青少年人群黄斑视网膜厚度的正常值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弱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与正常眼的差异.方法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分别对弱视眼组(47例,65眼)与正常眼组(35例,70眼)黄斑区进行水平和垂直扫描,测定黄斑中心小凹和距离中心小凹鼻侧、上方、颞侧、下方700 μm的中心凹区及1000 μm黄斑旁中心凹区的视网膜厚度,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弱视眼组黄斑中心小凹及距离中心小凹鼻侧、上方、颞侧、下方700 μm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53.45±12.37)μm、(257.68±12.73)μm、(263.27±15.17)μm、(247.55±13.62)μm、(262.41±16.37)μm,正常眼组相应位置的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42.27±9.61)μm、(251.39±16.29)μm、(254.92±13.83)μm、(240.27±14.54)μm、(256.71±15.81)μm,弱视眼视网膜厚度较正常眼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2.49、3.34、2.99、2.05,P〈0.05);弱视眼距离中心小凹鼻侧、上方、颞侧、下方1000 μm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62.09±13.67)μm、(266.46±12.76)μm、(252.11±13.47)μm、(264.32±15.23)μm,正常眼组相应位置的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64.25±14.42)μm、(269.61±13.66)μm、(250.91±13.27)μm、(261.75±14.18)μm,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38、0.52、1.06,P〉0.05).结论 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小凹及中心凹处视网膜较正常服厚,弱视的发生可能与黄斑中心小凹及中心凹处视网膜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对弱视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A测量正常人6例11眼及弱视患者22例31眼,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值及厚度地形图,所得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平均视网膜厚度为172.4±13.4μm,鼻侧较颞侧厚(P<0.05),其中黄斑上方为177.1±9.0μm,黄斑下方为169.9±11.0μm;鼻侧为180.5±1.3μm,颞侧为161.0±9.2μm。弱视患者平均视网膜厚度为176.4±7.4μm。在黄斑中心凹X5区,弱视明显厚于正常人。黄斑上方为178.7±20.2μm,黄斑下方为173.4±26.2μm;鼻侧为177.3±9.6μm,颞侧为173.4±6.2μm。结论:正常眼鼻侧视网膜明显较颞侧厚。弱视眼在黄斑中心凹X5区视网膜厚度明显较正常眼厚。  相似文献   

9.
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弱视黄斑部视网膜发育状况。方法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观察一组39例单眼弱视患者眼底黄斑区的组织形态,测定中心小凹及黄斑区周围3mm直径范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正常眼与弱视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弱视眼黄斑区上方、鼻侧、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明显增厚,与颞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例弱视患者弱视眼黄斑中心凹未形成,其中1例治疗效果不佳。结论OCT检查可以从组织形态上观察黄斑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即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0例60眼RP患者及30例60眼正常人FD-OCT检查资料,比较分析视网膜厚度及图像特征。结果正常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174.6±14.9)μm;RP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146.0±21.5)μm;RP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较正常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7,P=0.001)。RP患者骨细胞样视网膜色素沉着区FD-OCT图像可见病变区色素上皮层光带断裂,与其相对应的神经上皮层可见增殖移行的色素上皮,黄斑区FD-OCT图像见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层反射部分或全部消失伴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萎缩变薄。RP组中伴神经上皮层弥漫水肿5眼;黄斑囊样水肿3眼;黄斑前膜17眼。结论 FD-OCT可显示RP的组织病理改变,其影像学特征对临床诊断及病程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23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后视力与黄斑区结构变化的关系。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至2017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23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78例(82眼)。方法 根据患者术前OCT的黄斑形态,分为以下四组: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组(24眼)、黄斑区弥漫性水肿组(39眼)、黄斑区囊样水肿组(9眼)、黄斑裂孔组(10眼)。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前、术后7天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黄斑区中心凹厚度、旁中心凹区厚度、中心凹周厚度及术后并发症。并随防至术后1个月。主要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中心凹厚度、旁中心凹区厚度、中心凹周厚度。结果 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在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7天,最佳矫正视力由术前0.26±0.16提高到0.36±0.16(P=0.000),黄斑区中心凹厚度由术前(506.41±112.67)μm降低到(442.39±82.10)μm(P=0.000),旁中心凹厚度由术前(453.66±79.36)μm 恢复至(409.95±61.63)μm(P=0.000),中心凹周厚度从(365.93±50.84)μm降低至(356.76±54.20)μm(P=0.092);四组患者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P均<0.05),其中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组患者术后视力的提高较其它组更佳(F=3.118, P=0.031)。与术后7天相比,术后1个月的黄斑区厚度降低,但视力变化不显著。术后BCVA与术前BCVA(r=0.850,P=0.000)、术前中心凹厚度(r=0.7386,P=0.000)、旁中心凹区厚度(r=0.811,P=0.000)、中心凹周厚度(r=0.799,P=0.000)均呈正相关;与术后中心凹厚度(r=-0.335,P=0.035)、旁中心凹区(r=-0.376,P=0.017)具有明显相关性,但与中心凹周厚度(r=-0.310,P=0.052)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剥除黄斑前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同时改善黄斑区结构。术后中心凹厚度变化与视力恢复程度有关,且术后1周的变化即可决定预后;术前黄斑结构正常者视力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与比较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黄斑区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6~18岁青少年儿童115例230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4组:正视组16例32眼,低度近视组47例94眼,中度近视组34例68眼,高度近视组18例36眼。RTVueXR扫描黄斑区6mm×6mm范围,系统自动分区,分为以黄斑中心小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mm的中心凹(fovea)环、1~3mm的内环(parafovea)、3~6mm的外环(perifovea),且每个圆环被进一步划分为颞(T)、上(S)、鼻(N)、下(I)4个象限,定量分析各分区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结果:正视、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黄斑区整体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依次显著减低,分别为(44.4±3.5)%、(44.8±3.8)%、(44.3±3.8)%、(42.6±4.5)%(F=2.963,P=0.033),内环颞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6.1±3.5)%、(46.8±5.1)%、(46.2±4.3)%、(43.8±5.5)%(F=3.436,P=0.018);四组黄斑区整体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随着近视度数增加亦显著降低,分别为(49.9±4.1)%、(48.4±4.7)%、(47.9±5.5)%、(45.3±4.7)%(F=4.806,P=0.003),外环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9±4.4)%、(47.2±5.2)%、(46.6±6)%、(43.6±5.1)%(F=5.495,P=0.001)。四组黄斑区整体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93.9±12.9、295.5±13.0、290.9±12.0、284.5±10.7μm(F=6.606,P<0.001)。内环颞侧、鼻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221、0.219,P=0.001、0.001),外环颞侧、上方、鼻侧、下方深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172、0.200、0.250、0.296,P=0.011、0.003、<0.001、<0.001);黄斑区除中心凹外其余区域视网膜厚度与SE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青少年儿童近视度数的增加,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内环颞侧为甚;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外环范围内为甚;视网膜厚度降低,以内环和外环范围为甚。青少年儿童近视随着屈光度增加,会导致黄斑区结构和血流循环的变化,在高度近视眼中改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后极部自发荧光分布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正常人群后极部自发荧光(AF)的分布特点.方法 在我院眼科门诊行眼底检查的正常健康者78名156只眼纳入研究.采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HRA2对所有受检者行AF检查,获取后极部AF平均图像.应用Digimizer 3.7.1.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长度定标,以凹部为圆心,做半径为175、750、1250、2750μm的同心圆,将黄斑区分为中心小凹、中心凹、旁中心凹及中心凹周围区.除中心小凹外,用夹角为90°的2条放射线将各区进一步分为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4个象限.测定黄斑区各分区4个象限及视盘的AF荧光强度.同时,以凹部为原点,分别测定中心小凹垂直、水平方向的AF荧光强度.对比分析黄斑区各分区4个象限和黄斑各分区不同年龄、性别及眼别之间的AF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视盘、黄斑区各分区4个象限AF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648,P<0.01).中心小凹垂直方向AF呈"V"型分布,水平方向AF呈倾斜"M"型分布.不同年龄组黄斑区各分区4个象限AF,中心小凹,旁中心凹下方、颞侧、中心凹周围区上方、下方、颞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眼别间黄斑区各分区4个象限AF荧光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黄斑区各分区4个象限AF荧光强度比较,中心小凹,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及中心凹周围区颞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分区象限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人黄斑中心小凹、中心凹、旁中心凹及中心凹周围区上方、下方、鼻侧及颢侧AF分布不均;AF强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强;不同眼别间AF分布对称;不同性别间AF分布可能无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ndus autofluorescence (AF) distribution at the posterior pole in normal subjects. Methods Seventy-nine normal subjects (156 eyes) were studied.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cSLO) HRA2 was used to obtain the AF average image at the posterior pole. The distance was calibrated by Digimizer image analysis system. With umbo as the center,the macula was divided into foveola, foves, parafovea and perifovea areas which with the radius 175, 750,1250 and 2750 μm respectively. Each area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inferior, superior, temporal and nasal quadrants by two radial lines angle of 90°, except for foveola. The AF intensity in four quadrants of different macular regions and optic disc were measured. The AF intensit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umbo was also measured. Then the effects of age, eyes, and gender on AF intensity in four quadrants of different macular reg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F intensity among optic disc and four quadrants of macular regions (F=528. 648, P<0.05). AF distribution was V-type in vertical direction and M-type in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ge groups in foveola, inferior parafovea, temporal parafovea, inferior perifovea,superior perifovea and temporal perifovea (P< 0. 01).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eyes (P>0. 05). Between genders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veola, superior foves, inferior fovea, nasal fovea and temporal perifovea (P < 0.05);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ther quadrants (P>0. 05). Conclusions The distribution of AF intensity is inhomogeneous in macular regions and four quadrants of each region in normal subjects. AF intensity increases with aging. AF distribution is symmetrical in both eyes. There is probably no correlation between gender and AF intensity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对不同级别豹纹状眼底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测量,探究不同级别豹纹状眼底黄斑区视网膜浅层及深层血管密度和厚度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高度近视(SE<-6.00 D)眼底豹纹状改变的患者共52例(63眼),按照眼底豹纹状改变的级别将其分为四组:0级组(18眼)、1级组(22眼)、2级组(12眼)、3级组(11眼)。选取黄斑中心凹周围区、黄斑旁中心凹以及黄斑中心凹为观察指标,通过OCTA自动分层获得黄斑区视网膜浅层和深层的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采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以及SNK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四组患者的年龄呈非正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黄斑中心凹周围区以及黄斑旁中心凹区:四组患者间视网膜浅层及深层血管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视网膜厚度:以0级组作为参照组,0级组与1级组、2级组、3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在黄斑中心凹区域:四组患者间视网膜浅层及深层血管密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随着豹纹状眼底级别的加深,眼底黄斑中心凹周围区以及旁中心凹区视网膜浅层及深层血管密度有统计学差异,且视网膜厚度随豹纹状眼底的级别加重呈进行性变薄趋势。OCTA可为评估不同级别豹纹状眼底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变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除与玻璃体切除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复杂视网膜脱离病例100例100眼,均病程≥1mo,合并下方周边视网膜裂孔,脱离区视网膜增殖、至少有一处皱襞。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眼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对照组50眼采取单纯玻璃体切除治疗,比较两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矫正视力、术后1 wk黄斑中央凹厚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视网膜解剖复位有49眼(98%),对照组视网膜复位42眼(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05,P<0.05);治疗组术后矫正视力:0.254±0.238,对照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9±0.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8879,P>0.05);术后1wk,黄斑中央凹厚度:治疗组272±32.21μm,对照组316±33.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597,P<0.01);术后1wk内治疗组共有12眼(24%)眼压超过30mmHg,对照组有4眼(8%)眼压超过3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9,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眼压均能控制在21 mmHg以下。结论:对于复杂视网膜脱离,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安全、操作准确,相对于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更有助于术后视网膜的解剖复位和黄斑水肿的早期消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价康柏西普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20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中央厚度和OCTA测得的视网膜各参数。结果 所有患者抗VEGF治疗后随访1个月,效果良好;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从术前的 0.66±0.23提高到0.50±0.26;视网膜中央厚度从术前的(497.2±71.6)μm降至(341.3±54.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CTA测量的无血管区面积和各毛细血管层的黄斑区血管密度等参数在抗VEGF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能够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且不会加剧黄斑区无灌注程度,不会加重黄斑区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7.
背景青光眼以视网膜内层的神经节细胞丢失为主要病理特征,但其是否累及视网膜外层尚有争议。部分研究认为青光眼将导致视网膜外层(光感受器)功能的异常,而病理学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目的用频域OCT测量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厚度,探讨青光眼对光感受器细胞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频域OCT(SDOCT)对正常人38例38眼和青光眼患者48例48眼的黄斑区进行扫描,由一位检测者采用Sigma图像分析软件盲法测量黄斑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处(中心凹外1.5mm)视网膜光感受器层的厚度。同时采用时域OCT(Stratus OCT)测量所有检测眼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比较正常组和青光眼组光感受器细胞核层的平均厚度,分析光感受器细胞层厚度与RNFL厚度的关系。结果正常组和青光眼组在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细胞核层厚度分别是(96.7±10.7)μm、(103.7±13.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中心凹光感受器内节和外节层厚度分别是(59.3±5.5)μm、(59.5±5.5)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正常组和青光眼组在中心凹外3mm处光感受器细胞核层厚度分别是(70.9±14.0)μm、(68.7±10.7)μm,光感受器内节和外节层厚度分别为(45.2±6.4)μm,(43.6±5.5)μ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10,P=0.228)。黄斑中心凹处光感受器细胞核层厚度和RNFL厚度两者有二元线性关系(γ=-0.019X。+2.73X+10.34,R^2=0.211,P=0.005)。结论青光眼的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细胞核层显著增厚,并随病程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document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metric sensitivity and retinal thickness at the foveal and parafoveal points in eyes with macular edema associated with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central 10-2 Humphrey perimetry program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eventeen eyes with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were eligible showing macular edema without macular nonperfusion or massive retinal hemorrhage.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retinal thicknes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t the fovea (r = -0.629, P =.006) as well as 1 (r = -0.656, P <.0001) and 3 (r = -0.885, P <.0001) degrees apart from the fovea. The visual acuity that is expressed as a logarithm of the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 (LogMAR) also correlated with retinal thickness (r = 0.591, P =.011). CONCLUSION: The increased retinal thickness resulting from macular edema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retinal sensitivity as measured by automated static perimetry both at the fovea and parafovea. Measuring the retinal thickness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may be useful in monitoring macular edema in eyes with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相似文献   

19.
谢英  杨晓伟  张薇  赵文帅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345-2347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健康人群及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测量外核层(ONL)、内节和外节层(IS/OS)、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厚度.方法:选择健康人群50例100眼作为对照组,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300眼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糖尿病正常视网膜组(NDR)100眼、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100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100眼.用频域OCT对4组进行测量中心凹和旁中心凹(鼻侧、颞侧)ONL、IS/OS层、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厚度.结果:对照组、NPDR组、PDR组中心凹、旁中心凹颞侧ONL、光感受器细胞层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中心凹、旁中心凹颞侧各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凹、旁中心凹颞侧各组IS/OS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旁中心凹鼻侧各组各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斑中心凹和旁中心凹颞侧ONL、光感受器细胞层在DR中均有增厚,随DR病程的进展呈动态变化;光感受器细胞层厚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ONL层,IS/OS层无变化;旁中心凹颞侧的改变显于鼻侧;频域OCT能定量定性地观察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的细微变化,为糖尿病患者黄斑病变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 T)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Zeiss Humphrey光相干断层成像仪( OCT) 测量近视眼67例(106只眼)的黄斑中心凹中心,中心凹和旁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 颞侧RT。应用IOL Master测量仪测量被检眼的眼轴长度,并对眼轴长度与近视眼视网膜的厚度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近视眼中心凹最小RT(150.90 ±22.10) μm。颞侧旁中心凹区视网膜最薄。近视眼黄斑旁中心凹各区域平均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中心凹最小RT、中心凹平均RT与眼轴长度无相关。 结论 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旁中心凹视网膜变薄,中心凹的最小RT及中心凹区的平均RT没有变化。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397-3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