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正常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ARS病毒IgG抗体水平。检测对象包括甘肃省9例SARS患者的急性期和(或)恢复期系列血清,l109例直接护理SARS患者的医生、护士、实验室检测人员、疾控人员和曾与患者有接触的人员以及978例正常人血清。结果 9例临床诊断病例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中6例为阳性,疾病恢复后12个月血清抗体仍为阳性;密切接触者1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正常人3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结论 病例抗体阳性符合临床诊断,密切接触者和正常人的抗体阳性数较低,提示可能不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监测SARS患者SARS病毒IgG抗体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早期、恢复期SARS患者以及出院后第一次和第二次SARS随访者 ,一线未患SARS医护人员 ,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ARS病毒IgG抗体。结果 :SARS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群IgG抗体阳性数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在疾病早期 ,IgG抗体阳性率 84.6% ,恢复期以后均为 10 0 % ;一线未患SARS医务人员阳性率 3 9.4% ,健康体检者无阳性。结论 :SARS病毒IgG抗体产生较早 ,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正常人和SARS患者血清中3种人冠状病毒(229E、OCA3和SARS-CoV)特异性抗体.分析3种冠状病毒血清学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ELISA方法检测100例健康献血员、34例SARS患者恢复期以及11例SARS患者双份血清中229E、OCA3和SARS-CoV3种冠状病毒核衣壳(N)蛋白抗体。结果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0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中229E、OCA3和SARS-CoV IgG阳性率分别为98%、100%和1%,34例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中3种冠状病毒IgG的阳性率均为100%;免疫印迹检测10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中229E、OCA3和SARS-CoVN蛋白IgG阳性率分别9r7%、99%和2%,34例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中229E、OCA3和SARS-CoVN蛋白IgG阳性率分别97%、100%和100%;11例SARS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免疫荧光检测有5例出现229E IgG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10例出现OC43 IgG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ELISA检测2例出现229EN蛋白IgG滴度4倍以上升高,没有一例出现OCA3N蛋白抗体滴度升高。结论 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229E和OCA3两种人冠状病毒抗体,SARS-CoV感染者存在对人冠状病毒229E和OCA3血清学交叉反应,提示核衣壳蛋白不是引起血清学交叉反应的主要抗原,结果对研究SARS溯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IgG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临床诊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华大公司研制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 (IgG)酶联免疫试剂盒 ,对部分住院SARS患者的血清进行IgG抗体检测 ,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激素使用患者的SARS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情况。结果 在确诊的 12 1例患者中 ,IgG抗体阳性率为 71 1% ,年龄 <15岁、15~ 5 9岁和 6 0岁以上的患者 ,阳性检测率分别为 6 0 0 %、70 2 %和 85 7%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76 6 ) ;使用激素和不使用激素的患者 ,阳性率分别为 70 6 %和 72 4 % (P =0 84 ) ;病重和病情较轻患者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78 1%和 6 7 4 % (P =0 4 93) ;男性和女性患者检测率均为 71 1%。结论 SARS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IgG抗体的产生与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和激素的使用无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20例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变化规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SARS患者系列血清中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系列血清包括患者发病后1周,2周,3周,4周,8周,12周所采集的样本。结果:20例患者发病后第1周IgM和IgM抗体均为阴性;第2周时16例IgM抗体阳性,17例IgM抗体阳性;第3周后所有患者IgG抗体阳性并持续至第12周,而IgM抗体阳性患者逐渐减少,至第12周时所有患者均为阴性。结论:SARS特异性IgG抗体消失较早,其存在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的持续存在可能是获得病后免疫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IgG抗体动态变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冠状病毒抗体IgG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对534例发病后1—153天的SARS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进行检测,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ARS患者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为58.1%,对照组为0.5%,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SARS患者中,临床症状出现后1—10天、11—30天、31—60天、61—90天、91—120天、≥121天组冠状病毒抗体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8.8%(3/16例)、63.8%(37/58例)、55.6%(30/54例)、51.4%(71/138例)、62.1%(159/256例)、83.3%(10/12例)。结论:SARS患者发病初期IgG抗体阳性率低,第11天后迅速上升,第4、5个月时持续存在,但持续多长时间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SARS患者特异性SARS-CoV抗体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SARS患者特异性SARS CoV抗体IgG、IgM动态变化规律 ,探讨机体感染SARS CoV后免疫应答的可能模式及流行病学意义 ,为科学的防治SAR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ELISA测定北京地区最早感染SARS CoV的 3条传播链的SARS患者 4 7例 ,12 4份血清中SARS CoV特异性抗体IgG、IgM。其中 ,山西链 9人 ,13份血清 ;香港链 31人 ,84份血清 ;北京链 7人 ,2 7份血清。结果  3条传播链SARS患者IgM阳性率 73% ,IgG阳性率 86 %。IgM最早于发病第 6天出现 ,阳性率高峰在病程 2~ 3周 ;持续时间短 ,1月后 6 0 %患者IgM逐渐阴转。IgG最早也可在发病第 6天出现 ,阳性率高峰在病程 3~ 4周 ,3月后IgG抗体阳性率减少。机体感染SARS CoV后 ,抗体出现有 3种模式。结论 机体感染SARS CoV后 ,近 90 %患者可出现特异性IgG ,病程 3~ 4周阳性率最高 ;特异性IgM抗体在病程2~ 3周阳性率最高 ,但多数只持续 2 0~ 30d。特异性IgG抗体表现 3种免疫应答模式。  相似文献   

8.
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效价。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和双抗原夹心法。结果: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在住院第5周达最高值,IgM水平在住院第3周达到最高值。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IgG水平是IgM的1~7倍。住院5~7周的SARS康复期患者,其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率达100%。结论:SAPS患者康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在住院第5周达到最高值,其阳性检出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FN γ和TNF α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FN γ和TNF α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急性期血清IFN γ和TNF α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恢复期血清IFN γ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感染病程第 1周 ,患者血清IFN γ水平达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SARS患者血清TNF α水平在病程第 2周达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结论 IFN γ和TNF α在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SAIL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冠状病毒抗体及其滴度变化,协助临床确诊SAILS。方法:用本次爆发SAILS患者鼻腔抽吸液分离的冠状病毒感染新生恒河猴肾细胞,制备抗原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体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冠状病毒抗体。结果:汕头地区7例SAILS患者血清内均有特异性抗冠状病毒抗体,且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的滴度增高4倍以上。结论: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抗原片对怀疑感染SAILS的患者血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可协助临床确定SAP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特异性体液免疫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病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特异性体液免疫与其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和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不同病情SARS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结果:间接法重症组SARS患者IgG的效价比轻症组高2.9倍,IgM的效价比轻症组高1.7倍;双抗原夹心法重症组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的效价比轻症组高2.6倍。可见两种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均是重症组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效价显著高于轻症组;间接法重症组SARS患者IgG的阳性检出率比轻症组高58.2%,IgM高22.1%;双抗原夹心法重症组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轻症组高53.9%。结论:SARS重症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显著高于轻症组;重症组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轻症组。  相似文献   

12.
SARS患者血清IL-8、IL-12和TGF-β1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IL 8水平、病程第 2周IL 12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TGF 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IL 8和IL 12在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随访监测确诊SARS患者,研究SARS-CoV、新型呼肠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存在状况及与SARS的可能相关性.方法 采集8例SARS患者痊愈2年后的咽拭子、唾液(或痰液)、尿液、血清及连续3天的粪便标本,用RT-PCR的方法分别扩增SARS-CoV、呼肠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SARS-CoV抗体和脊髓灰质炎病毒IgG抗体.结果 8例患者中有4例的粪便中脊髓灰质炎病毒RNA阳性,均为Sabin 1毒株,在5′端非编码区的第480nt及VP1蛋白编码区的第2795nt两个重要的减毒位点上均发生了回复突变;SARS-CoV和新型呼肠病毒均阴性.对照组标本中均未检测到上述三种病毒.3例随访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阳性;4例患者血清中脊髓灰质炎IgG抗体阳性.2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中SARS-CoV抗体均阴性,其中23例的血清中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阳性.结论SARS患者痊愈2年后的血清中特异性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其粪便标本中仍有较高的脊髓灰质炎病毒阳性率,而且病毒核酸在两个重要的减毒位点上均发生了回复突变.  相似文献   

14.
SARS-CoV、229E和OC43的抗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人冠状病毒(229E和OCA3)的抗原相关性。方法:制备三株冠状病毒的免疫兔血清及其重组核衣壳(N)蛋白的免疫小鼠血清,分别采用SARS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对免疫血清进行检测以分析三株冠状病毒的抗原相关性。结果:Westem blot结果显示重组N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仅与各自的冠状病毒或重组N蛋白有特异性反应,相互间无交叉反应,而SARS结果显示OC43重组N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与SARS—CoV、229E N蛋白出现了构象抗体的交叉反应。同时,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ARS—CoV和OCA3免疫兔血清与229E感染细胞存在较明显的交叉反应,但在SARS、Westem blot结果中全病毒免疫兔血清均仅与各自N蛋白特异性反应,相互间无交叉反应。结论:SARS—CoV、229E和OCA3N蛋白抗原性在免疫动物血清中不存在交叉反应,而SARS—CoV、OC43全病毒免疫血清均和229E出现明显的交叉反应。另外,基因重组的OCA3 N蛋白与另外二种N蛋白出现重组构形表位的交叉反应,提示以基因重组的蛋白作为诊断试剂,可能会因为蛋白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而产生非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监测SARS患者血清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浓度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iNOS ,检测早期、恢复期SARS患者以及出院后SARS随访者 ,一线未患SARS医护人员 ,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DA、NO和iNOS含量。结果 :SARS早期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 (P <0 0 1) ,恢复期均高于出院后随访时和一线医护人员与体检者(P <0 0 1)。SARS早期组NO水平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恢复期组、随访组均与一线医护人员组和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SARS早期iNOS含量高于其他各期 (P <0 0 1) ,恢复期与一线医护人员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SARS的发病机制中病理损伤与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峰期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中下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峰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死亡率、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化验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17例血液透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88.0%(103/117), 死亡率6.8%(7/10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和B型钠尿肽水平高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分别为0.034和0.022。12.5%的呼吸道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呼吸道感染后1个月内, 70例(59.8%)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G阳性, 其中10例(14.3%)患者再经过1个月后IgG转为阴性。血液透析患者呼吸道感染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较前下降, 血清B型钠尿肽较前升高, P值均<0.001。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下降幅度与年龄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244和0.238, P值分别为0.017和0.019。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峰期死亡率高, 特异性抗体产生率低、抗体持续时间短。需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针对SAILS相关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的重组核酸疫苗,观察其免疫小鼠后肌体的抗体产生情况,探讨其作为抗SAILS病毒疫苗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SARS相关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经肌注免疫健康BALB/c小鼠,在免疫后的2.4、6周取小鼠血清,用ELISA法检测其中的抗体。结果:接种含M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鼠血清在接种2周后就可检测出SARS-CoV特异性IgG,第4周时,这种特异性IgG水平有升高趋势,第6周时,血清中的抗体含量与4周时无大的差异。高剂量组产生抗体与低剂量组产生抗体无显著差异。pcDNA3.1空载体接种的对照组未检测出特异性抗体(其OD值低于0.18)。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能诱导小鼠产生了针对SARS的抗体。  相似文献   

18.
SARS病毒N蛋白的表达与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N蛋白,并构建其DNA疫苗。方法:构建含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QEN,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N蛋白。采用NP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将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B中,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SecN。以其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并用ELISA法检测其与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N蛋白及天然全病毒N蛋白的反应性。结果:重组N蛋白能与DNA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以及SARS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SARS—CoV病毒颗粒也可与DNA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重组N蛋白保留了病毒的一些特异性抗原表位,可作为用ELISA法检测SARS—CoV的抗原。构建的DNA疫苗可在小鼠体内产生高效价的抗SARS病毒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从而为该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应用于不同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诊断和筛查的作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间收集的48例SARS-CoV-2特异性IgM或IgG抗体阳性人员的血清抗体动态检测信息, 分为COVID-19确诊病例组、疑似病例组、假阳性组。结果 15例COVID-19确诊病例组在患者确诊后0~4 d、5~9 d单纯IgM抗体阳性率为6.67%和13.33%, 10~14 dIgM和IgG双抗体阳性率达100.00%;19例疑似病例组中单纯IgM抗体观察期间全部转为IgG抗体;14例假阳性人群表现为单IgM阳性, 观察期间无1例IgG转阳。结论动态检测SARS-CoV-2特异性抗体变化趋势可协助判断COVID-19感染情况, 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状病毒感染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的关系,分析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变异的临床意义,建立诊断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收集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的不同临床标本,采用PCR技术分别进行衣原体、甲肺炎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等的基因检测。以冠状病毒相对保守的依赖RNA的RNA多聚酶基因为靶基因,采用Nested RT—PCR技术从非典型肺炎患者的鼻咽吸取物标本和濑喉液标本中扩增出冠状病毒基因,将PCR产物直接克隆到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进一步比较不同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结果 在27例非典型肺炎患者中检出冠状病毒基因阳性6例,阳性率为22.2%。而在15例健康对照中,全部阴性。采用BLAST软件将所获得的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与基因库(GenBank)登记的序列比较,结果显示本次分离克隆的冠状病毒基因与既往报道的所有冠状病毒在核苷酸水平没有相关性,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不超过40%。但在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为80%左右(70%-82%)。从不同患者中分离的冠状病毒基因之间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在98%以上。与刚刚公布的加拿大、中国香港、英国等SARS冠状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结论 相当部分非典型肺炎患者存在冠状病毒的感染,提示本次的非典型肺炎发病与感染冠状病毒有关。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本次非典型肺炎患者中分离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并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的SARS冠状病毒同源性达99%以上。以RNA多聚酶为靶基因Nested RT—PCR技术可以用于诊断这一新种冠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