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小腿内踝上4~6cm处胫后动脉穿枝血管为皮瓣营养蒂,设计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皮瓣大小可达14cm×10cm。皮瓣应用26例。皮瓣转移形式为岛状,交腿,窄蒂状,修复了小腿中下段部位的创面,骨外露以及足跟足底创面。结果:皮瓣完全成活23例,部分坏死3例。应注意岛状形式转移皮瓣时,皮瓣不宜过大,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切取时不必解剖及切断胫后功脉,因而对足部血运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小腿隐神经营养血管为蒂没计并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缺损10例.结果 10例皮瓣中除1例修复前足内侧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余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无破溃发生.结论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重要血管等特点,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跟部、足背及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但该皮瓣切取后需牺牲大隐静脉和丧失隐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3.
带蒂脐旁轴型皮瓣修复上肢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蒂脐旁轴型皮瓣是以腹壁下动脉的脐旁穿支为蒂的皮瓣。应用该皮瓣修复5例上肢瘢痕创面均获成功。其中2例修复手背瘢痕,1例修复肘部瘢痕,1例修复手掌瘢痕,1例修复肘部创面。皮瓣最大面积23cm×10cm,最小面积16cm×7cm,蒂部形成管状。术后石膏固定,3周后断蒂,皮瓣全部成活。该皮瓣血管恒定,切取容易。适用于修复手掌、手背、腕部及前臂近端,特别是肘部的瘢痕或创面。  相似文献   

4.
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0年6月以来,我们应用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11例,取得较理想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4~74岁。外踝部慢性溃疡3例,足跟部恶性纤维组织肉瘤1例,外伤性足跟软组织缺损骨外露4例,瘢痕切除松解后跟骨外露3例。皮瓣切取最大范围为18cm×12cm,最小6cm×7cm。术前用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腓动脉体表投影,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切取皮瓣,血管蒂部保留2~3cm宽条形皮肤,以保护血管蒂。术后1例皮瓣边缘感染,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余皮瓣成活,创面Ⅰ…  相似文献   

5.
含深筋膜血管网的三种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总结1994年10月~1996年5月,应用三种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的临床效果。利用腓肠浅动脉在小腿远端与腓动脉肌间隙支、胫后动脉穿支和腓动脉外踝支在深筋膜内的广泛吻合,分别设计成小腿后外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后内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和后外踝逆行筋膜皮瓣。临床用于修复足跟及踝关节周围创面共18例,皮瓣切取面积6cm×5cm~15cm×8cm。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创面完全修复。认为,该组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下段、足背、足跟及踝关节周围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交腿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应用健侧小腿内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交腿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21例,缺损面积为8 cm×5 cm~14 cm×10cm,皮瓣切取面积为12 cm×6 cm~17 cm×12 cm,双小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于皮管松弛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21例均获随访,时间6~17个月,外形与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可靠,操作简单,不损伤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带隐神经交腿随意皮瓣修复足底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报道用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带蒂随意皮瓣修复对侧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健侧小腿内侧隐神经走行区设计皮瓣,将隐神经保留在皮瓣中央,根据患足创面大小切取皮瓣,带深筋膜,蒂保留在胫前侧,将皮瓣缝合于患足的创面,皮瓣中的隐神经与患足足底内侧皮神经吻合,双下肢固定3周后断蒂。1997~2001年,临床应用13例。结果 用该皮瓣修复13例足底皮肤缺损均获得成功,皮瓣外形良好,术后6~12个月恢复感觉,无再破溃发生。结论 带隐神经交腿随意皮瓣切取简单,厚薄适度,不损伤知名血管,术后带感觉神经可恢复皮瓣的感觉,有效防止皮瓣再破溃。是修复足底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深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以带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深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10例小腿远端、踝部、足跟及足背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贴骨瘢痕、溃疡。结果 8例皮瓣成活良好,伤口Ι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边缘0.5cm坏死,经清创、换药2周后伤口愈合;1例皮瓣坏死,创面后经植皮愈合。结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牺牲主要血管,覆盖范围广,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报道临床应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实践经验。材料和方法:应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骨外露、足跟贴骨瘢痕、溃疡共8例。皮瓣切取面积6cm×5cm~9cm×9cm。结果:全部皮瓣成活良好,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单安全、覆盖范围广,可有效地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逆行穿支皮瓣在临床上交腿应用的修复效果及经验。方法自2009-01—2013-12,4例小腿远端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断端、胫前肌腱和内固定物缺少皮肤软组织覆盖,一期行交腿皮瓣修复;10例行骨折固定手术或清创术后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再次清创后创面内骨、肌腱、内固定物外露,二期交腿皮瓣修复;3例小腿、足踝部外伤在非手术治疗过程出现皮肤坏死,清创后骨、肌腱外露,后采用交腿皮瓣修复治疗。结果本组17例均获得平均8.2(6~12)个月随访。16例皮瓣断蒂后成活良好。1例皮瓣断蒂后缝合创面蒂部皮瓣封闭创面,3 d后皮瓣出现红肿,将封闭创面敞开引流,之后皮瓣红肿消退,逐渐愈合。14例皮瓣愈合后外观良好,3例为改善皮瓣臃肿外观后期行皮瓣修整术。结论小腿内侧逆行穿支皮瓣在交腿应用时,皮瓣切取操作更简单,供区损伤更小,临床修复效果良好,适用于修复小腿、足踝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1.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任健杨希宝雍江涛足跟部皮肤缺损跟骨外露,创面易感染而不易愈合,传统的交腿皮瓣转移,手术后需要将双下肢石膏固定在一起,病人十分不便。我院自1986年至1995年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用各种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修复跟部软组织缺损2...  相似文献   

12.
用带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冻伤创面 11例均成活 ,术后随访 3年 ,足跟感觉良好 ,皮瓣无破溃及冻伤 ,行走自如。足底内侧皮瓣位于非负重区 ,与足跟垫结构相似耐磨 ,是修复足底部创面最佳皮瓣。手术注意 ,设计皮瓣时略大于受区即可 ,要避免在跖骨头处切取皮瓣 ,同时皮瓣转移到受区不能有张力。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冻伤11例体会$新疆乌苏第十五医院创伤外科中心@刘华 $新疆乌苏第十五医院创伤外科中心@丘奕军  相似文献   

13.
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86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足跟部皮肤缺损168例,其中利用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52例,皮瓣全部存活,外观及功能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18例;急诊22例,非急诊30例。年龄12~60岁。致伤原因:车祸24例,机械压伤23例,其它5例。左足28例,右足24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小6cm×8cm,最大10cm×15cm。伴有跟骨骨折20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小8cm×10cm,最大12cm×18cm。血管蒂长5~8cm,平均63cm,带…  相似文献   

14.
臀股部轴型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吻合神经的臀股部轴型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取得了满意效果。1 手术方法以臀下动脉皮支血管、神经走行为纵轴,臀大肌下缘为蒂部设计皮瓣,宽度应比受区稍大1cm。一般将患肢足跟向臀部靠拢,即能测出所需皮瓣的长度。先切开皮瓣两侧,从深筋膜下,由远向近掀起皮瓣。将皮瓣解剖至臀大肌下缘为止,此处能清晰辨认出进入皮瓣的臀下动脉皮支及股后皮神经。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将膝关节屈曲,使患肢足跟靠近同侧臀股部皮瓣蒂部。用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将蒂部多余部分皮瓣缝合,缝合有张力时应行部分游离植皮。术后用石膏固定维持…  相似文献   

15.
足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通过33侧成人足内侧区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发现足内侧区存在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深支的内侧支多源性供血及神经分布。血管恒定,有丰富的吻合。以上述血管为蒂可切取10cm×8cm的足内侧感觉皮瓣。临床应用于足跟、足背、小腿下端及手部修复13例均获得成功,证明足内侧皮瓣是一种用途广泛而可靠的皮瓣。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4月~1998年7月,根据小腿内侧皮动脉构成的丰富血管网〔1〕,设计了带皮动脉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远近端皮肤缺损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28岁。右小腿中下1/3前外侧一创面4cm×6cm大小,钢板及胫骨外露。因同侧小腿皮肤条件较差,故选择对侧小腿内侧设计逆行皮瓣5cm×7cm,蒂长8cm,交腿转移覆盖创面。术后3周断蒂,皮瓣血运良好。例2 男,37岁。左踝前外侧一创面6cm×7cm,外踝骨及胫前肌腱裸露,于小腿内侧设计皮瓣6cm×8cm,蒂长6cm,逆行转位覆盖,术后2周愈合拆线。例3 男,42岁。…  相似文献   

17.
小腿后侧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踝及跟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踝及足跟部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而棘手的问题。骨、关节及肌腱外露,皮片移植不易成活。一般需要皮瓣修复。常用的皮瓣有足底皮瓣、足背皮瓣、小腿内侧及外侧皮瓣、交腿皮瓣和游离皮瓣等。这些皮瓣因为可切取面积小、牺牲主干动脉、手术显露困难及操作技术难度高等缺点难于在基层推广。小腿筋膜皮瓣切取简便,面积大,皮瓣成活率高,供区隐蔽且可直接缝合,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1994年5月~2004年4月,我们采用小腿后侧远端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踝及足跟部皮肤缺损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膝降血管为蒂组织瓣治疗濒临截肢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40岁。8个月前右足跟被电梯挤伤,因骨髓炎,皮肤坏死入我院治疗。检查见:右足跟后大部缺损 10 cm×5 cm,跟腱部分缺损。X线片示:跟骨结节内缘斜向跟骨底中部以后缺损。术前7d局部消毒液浸泡,抗炎。术中彻底清除感染和坏死病灶,利用髂骨板重叠修形后,修复跟骨底外后缘。游离吻合股降血管关节支为蒂带内收肌结节,肌腱的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修复重建跟后结节和跟腱。用隐血管隐神经皮瓣(12cm × 10 cm)交腿移植修复跟骨后皮缺损。术中皮瓣隐神经与受区隐神经吻合。术后2个月移植骨愈合,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19.
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和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以胫后动脉较大皮支穿出点作为旋转点,蒂部设计一宽1~1.5cm的皮桥,保留大隐静脉,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下段或跟踝部皮肤缺损16例。修复足跟或足底皮肤缺损的皮瓣逆转后,隐神经与受区神经行端端吻合。结果本组16例,除1例皮瓣受压,皮瓣远1/3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5年,外形及功能满意。行吻合神经的3例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2mm。结论该皮瓣具有血运佳、抗感染能力强、不臃肿、切取简单、能重建感觉功能、不牺牲主干血管等优点,适宜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0.
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肢体创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总结应用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肌腱、骨外露创面22例的临床经验。自1990年10月以来,应用该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0例,皮瓣面积最大12cm×9cm,最小8cm×7cm,蒂长2cm~5cm,宽4cm~5cm。修复膝、小腿及踝、足部创面12例,皮瓣面积最大16.5cm×12cm,最小10cm×6cm,蒂长7cm~12cm,宽3cm~6cm。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8例,边缘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2例。对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血供特点,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皮瓣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