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磊  彭昊  方洪松  李彬彬  丁帅 《山东医药》2010,50(42):81-8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9例(45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取出假体进行观察,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结果本组假体松动发生在人工髋关节置入术后2 a 6个月~19 a 7个月,45髋中骨水泥型28髋、非骨水泥型17髋。手术取出的假体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区域抛光现象和界膜形成,其中9例假体表层钴铬小珠脱落,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后疗效满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主要是假体表面出现抛光现象和界膜形成。采用个体化非骨水泥型假体、小锉刀操作、建立良好的骨床将有效避免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出现假体松动后应将其取出并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失败的原因及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共1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初次失败病例,其中无菌性松动13髋(其中股骨假体柄松动合并髋臼假体松动4例,股骨假体柄松动4例,髋臼假体松动5例),感染性松动2例,全部15例均行翻修术,其中4例行全髋翻修、4例柄侧翻修、5例行髋臼翻修,感染性松动行抗生素骨水泥占位控制感染后二期翻修。结果 13例行翻修术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2例感染患者在感染控制后均行全髋翻修。随访10~36月(平均20.60±7.06月)无松动及感染,在最后一次随访中,本组病例的Harris评分为56~93(平均79.60±11.90)分,其中优4例,良7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为73.3%。结论本组全髋关节置换假体松动发生机理涉及手术技巧、假体类型、髋臼假体位置、股骨截骨长度及外展肌力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体骨植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髋臼骨质缺损治疗上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对15例(16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髋臼侧骨质缺损的患者在二期翻修时采用异体植骨,其中有7例使用生物固定髋臼假体结合使用异体颗粒骨植骨,另外9例患者髋臼侧使用骨水泥固定髋臼假体结合打压植骨。术后定期随访,应用X线片及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都获得随访,随访13~60个月,X线片上无明显异体骨溶解征象;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5.2分,提高到89.7分;患者满意率为93.8%;无感染复发患者。结论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髋臼侧骨质缺损时使用异体植骨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翻修手术前后髋臼旋转中心的变化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132髋)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双髋关节正位片,测量术后髋臼假体的旋转中心与解剖髋臼旋转中心的符合率和再翻修率。结果旋转中心恢复者89髋(67.42%),未恢复者43髋(32.78%),术后5 a旋转中心恢复者中因人工髋关节松动、脱位、髋部痛等再行髋关节假体翻修术为6髋(6.74%),大大低于旋转中心未恢复者11髋(25.58%),P〈0.01。结论髋臼旋转中心的恢复对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关节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使用国产后稳定型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5a以上的临床随访,评估该假体的中长期临床效果和假体存活状况,分析影响膝关节假体远期存活率以及膝关节功能的各种因素。方法2003年9月~2006年3月,本中心使用国产后稳定型人工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35例50膝。术前膝关节KSS评分的膝评分平均17.0分,功能评分平均20.4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数(ROM)平均86.2°。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4a,共28例40膝术后获得完整的临床随访资料,4例失访,3例死亡。随访时KSS膝评分平均86.8分,功能评分平均83.5分,ROM平均118.4°。随访时影像学x线片显示:3例胫骨平台内侧发现小于2mm的透亮线,患者无临床症状。其余病例显示下肢力线良好,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迹象。本组未出现远期感染病例发生。结论使用国产后稳定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直径球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21髋全髋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22、28、32、36 mm球头假体的临床效果。连续观察其中100例全髋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8 mm(小直径)球头组和36 mm(大直径)球头组,记录术中情况和术中术后的不良事件,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2、28、32、36 mm球头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增加( P均<0.01)。大直径头组(≤28 mm)术后脱位、骨溶解均少于小直径头组(≥32 mm)。36 mm球头组术中剐蹭、膝关节痛VAS、髋臼假体直径、腹股沟痛均多于28 mm球头组(P<0.05、0.01)。结论大直径球头全髋关节假体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但需要避免髋臼杯假体选择过大的问题,其远期临床结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28例(35髋),年龄28 ~ 54岁,平均42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和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者均行混合型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检查髋关节功能、计数Harri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观察髋关节影像学形态.结果 28例平均随访3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32髋,良2髋,可1髋,优良率96.9%.未发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传统全髋置换术的过渡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高芹 《山东医药》2013,(40):78-79
目的 观察颗粒打压植骨在髋臼骨缺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伴有髋臼侧骨缺损拟行THA的患者20例22髋,术中应用颗粒打压植骨为主或结合钛网重建髋臼,恢复骨量;依照骨缺损量的不同,选择生物型或水泥型髋臼假体.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0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7.1分增至术后的91.6分(P<0.05),优良率90.9%;X线检查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等情况,可见移植骨与原髋臼体结合处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愈合良好,无感染、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在伴有髋臼侧骨缺损的THA中,采用颗粒打压植骨可有效重建髋臼,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锥形股骨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56髋)于我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侧后方入路,手术股骨侧均采用同一种非水泥锥形股骨柄假体,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 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6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Harris评分92分,有2例发生大腿痛,所有病例未发现不稳定征象,无翻修病例.结论 非水泥锥形股骨柄假体有着可靠的远期固定疗效和优异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混合髋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体会和治疗结果。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64例老年患者(年龄7181岁),随访平均36个月。男35例,女29例,行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0例,非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2例,混合髋关节置换22例。对手术并发症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术后疗效采用Harris的评分标准评价体系,X线参照Amstutz的分区方法对假体稳定性比较。结果全部随访患者中,有1例出现脱位,12例出现假体松动,2例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水泥组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55.1±1.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8±3.1)分,优良率90%;非骨水泥组从术前平均(53.21±2.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1.3±2.8)分,优良率90.9%;混合髋组从术前平均(54.42±2.1)提高到术后平均(93.6±3.3)分,优良率100%,混合髋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混合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Amstutz的分区方法发现髋臼侧3区有5例松动、2区有1例,股骨侧1区有2例、6区有1例、7区有7例,混合髋组假体稳定性最好。结论人工混合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54例(58髋),其中4例(4髋)因假体松动再次手术,现将防治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人工股骨头39髋,全髋置换19髋,术后随访半年~8年,4例(4髋)因松动再次手术。假体松动主要表现为疼痛及X线平片上假体周围透亮区。我们认为,X线平片有如下一项表现即可确诊为假体松动:①假体周围透亮区大于2mm。②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应用效果.方法 对56例(61髋)严重髋关节疾病患者行Delta陶瓷对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通过双髋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和估算前倾角,观察有无陶瓷碎裂、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透亮线和骨溶解、假体松动、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情况发生.结果 手术时间为55~90 min,术中出血量120~200 mL,术后引流量150~400mL.术后平均随访1年7个月.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9.3±7.9)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0.3±10.5)分(P<0.01).髋关节功能优37例,良18例,可1例.X线检查示髋臼外展角42.7°±2.6°,前倾角为19.6°±3.5°.随访期间无关节异响发生,未见陶瓷碎裂、假体脱位、骨溶解形成及假体松动、移位和下沉,无感染和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1例术后6个月时出现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Delta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景随 《山东医药》2007,47(33):87-88
行人工关节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61例(72髋),其中单侧置换3髋,双侧置换19髋,全髋置换50髋。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各型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72例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1分,术后为90分(P〈0.05)。疗效评定优51髋,良3髋,中7髋,差1髋。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关节病变患者行3个或4个大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行3个或4个大关节置换术的多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手术前和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膝关节KSS疼痛评分和膝关节KSS功能评分,并总结手术策略。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成功随访,随访时间36~88个月,平均65.4个月。患者术前Harris评分、KSS疼痛评分、KSS功能评分分别为(37.7±14.7)、(42.5±23.8)、(-2.6±22.6)分,术后分别为(83.4±13.5)、(77.7±20.7)、(65.7±30.8)分;手术前后比较,P均<0.05。<45岁的5例患者均先行单侧肢体的髋膝置换术,其中4例先换髋关节再换膝关节,1例先换膝关节再换髋关节。>45岁的7例患者,有4例先行同侧髋关节置换,其余3例手术顺序无明显规律。1例术中出现髌腱断裂给予修复,2 a后出现另一膝关节感染,行清创二期假体翻修术;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后2 a双膝僵硬并屈曲畸形,给予双膝关节松解术;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术后残留20°膝关节屈曲畸形,经术后功能锻炼恢复。手术失败率为8.3%,再手术率为16.7%。结论多关节病变患者行3个或4个大关节置换术后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是需要进行严密的手术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01该科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2例(20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84个月,平均48.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假体下沉、松动,1例(8.3%)发生脱位并发症,1例(8.3%)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并发症。5髋(25.0%)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为Brooker分级Ⅰ级2髋,Ⅱ级2髋,Ⅲ级1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髋关节屈伸平均(12.9±5.6)°改善为(75.6±19.6)°,髋关节内收外展由术前平均(4.4±2.7)°改善为(24.5±8.6)°,Harris评分由术前(20.6±13.1)分改善为(71.9±9.3)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髋关节畸形。  相似文献   

16.
崔正礼 《山东医药》2010,50(3):79-80
目的探讨高龄(〉70岁)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17例,术后随访观察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深静脉血栓、褥疮发生,术后5~8d(平均6d)扶拐下地负重行走;随访8—32个月(平均15个月)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0例、良5例、可2例,总优良率88.2%。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加强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被广泛应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包括单极、双极全髋假体。然而,全髋假体有因髋臼假体松动、溶骨情况的发生,单极假体则有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的并发症。我院自1986~1998年应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髋同期置换术治疗双髋病变的安全有效性以及优势。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1年1月~2006年1月期间于我科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47例(94髋),手术均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采用侧后方入路。结果术前Harris评分12~58分、平均36分,手术时间2.2~6.8h、平均4.1h,术中出血量700~3700ml、平均1780ml,术后住院时间14~45d、平均20d,住院费用7738—48443元、平均22219元,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Harris评分44~100分、平均89.1分。结论双髋同期置换在治疗双髋疾病时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70岁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保留股骨大、小转子部位的骨折块,将其重新复位,钢丝固定。结果30例手术顺利。术后7—14d(平均9d)下床活动。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无假体松动、脱位和感染等并发症。根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26例,可4例。结论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0.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全  田金凤  焦玉峰 《山东医药》2011,51(46):105-106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随机分为PFNA组43例和外固定组42例,分别采用骨折PFNA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参照Harris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PFNA组术后(8.9±2.7)周、外固定组(12.4±1.9)周骨折愈合(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为(92.1±3.7)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7%;外固定组分别为(70.6±4.5)分和51.4%(P均〈0.05)。结论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