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妇女宫颈癌的关键因素.随着对HPV及其致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免疫学的发展,新型HPV预防性疫苗已在多个国家上市,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此文对HPV及HPV疫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此文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1lomavirus,HPV)的分类与型别、结构与功能、致病机理、流行病学研究、与人类肿瘤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分析了人体感染HPV后的免疫应答情况,并概述了预防和治疗HPV感染的免疫学策略及预防性HPV疫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流行病学和生物学已经证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1,2]。尽管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细胞学筛查曾使宫颈浸润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但现在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却处于稳定水平且有增长的趋势[3],尤其是年轻的宫颈癌患者逐渐增加,这可能与过早感染HPV有关。  相似文献   

4.
此文介绍了目前国际市场上广泛销售的两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疫苗的免疫程序、免疫原性研究、临床效果和保护作用持续时间、反应原性和安全性以及WHO对HPV疫苗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而宫颈癌是妇女的第二常见癌症.当前,HPV-L1病毒样颗粒已获准作为抗HPV感染的预防性疫苗,这可能将在数十年内降低宫颈癌发生率.靶向HPV调节蛋白E6、E7的治疗性疫苗有望对宫颈癌或其前期损害有效果,类型有重组蛋白和DNA疫苗、多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以及病毒和细菌载体疫苗.将这些疫苗类型与常规疗法或CD4+调节T细胞调节方案联合使用似更有希望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概述了当前及将来在动物和临床水平针对HPV相关恶性肿瘤的治疗性疫苗策略.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性感染诱发,目前,HPV预防性疫苗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主要用于9~45岁女性宫颈癌的预防,但对于已感染者无任何治疗作用。消除宫颈癌不仅需要广泛接种预防性疫苗,也需要研究开发更好的治疗手段,因此HPV治疗型疫苗的研制也十分必要。当前,HPV治疗性疫苗主要包括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细胞疫苗等,通过递送HPV癌转化相关的靶抗原、激活特异性细胞免疫等机制清除HPV感染细胞、消减HPV相关病变从而对肿瘤发挥治疗作用。HPV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HP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而宫颈癌是妇女的第二常见癌症死因.本文对预防性HPV亚单位疫苗进行了综述,这种疫苗基于HPV核壳蛋白L1能形成病毒样颗粒(VLP),诱生高水平中和抗体.在实验室完成临床前研究后,Merck公司和GlaxoSmithKline公司正着手研发商品疫苗.两种疫苗均以HPV16和HPV18为目标,大约70%宫颈癌由这两个型别引起.Merck公司疫苗还以HPV6和HPV11为目标,大约90%外生殖器疣由这两个型别引起.疫苗有着极高的安全性和极强的免疫原性,能使免疫妇女产生针对持续感染和有关病变的完全的型特异性保护应答.尚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对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以及疫苗成本能否低到可在发展中国家普遍接种.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诱发宫颈癌、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对HPV的基因结构、主要表达蛋白及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相关疫苗已进行了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此文对HPV相关疫苗的设计思路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6型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由于该病毒尚不能在体外有效培养,而限制了疫苗的研究进展。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体外表达的HPV16病毒样颗粒(VLP)成为疫苗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VLP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攻击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为基础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癌症.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病毒样颗粒疫苗是目前宫颈癌预防性疫苗的主要形式.此类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并纯化后获得.然而,该疫苗的开发涉及到表达系统的选择、基因序列的选择、纯化工艺的选择以及稳定性等诸多问题.此文就这些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有关.随着对HPV及其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已经开发了多种用于宫颈癌生物免疫治疗的疫苗,有些已进入临床试验.此文对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宫颈癌疫苗的设计策略和临床试验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妇女发生宫颈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已鉴定出100多个HPV基因型,它们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类.在亚洲地区,HPV 16、18、58型与宫颈癌关系最密切.目前已上市的HPV预防性疫苗有CervarixTM和Gardasil(R)疫苗.此文对HPV的基因结构和功能以及已上市的预防性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做一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癌症.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病毒样颗粒疫苗是目前宫颈癌预防性疫苗的主要形式.此类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并纯化后获得.然而,该疫苗的开发涉及到表达系统的选择、基因序列的选择、纯化工艺的选择以及稳定性等诸多问题.此文就这些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随着对HPV及其致病机理研究的深入和免疫学的发展,利用免疫学方法治疗HPV引发的疾病显示良好的前景.目前,有关HP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这些疫苗包括病毒/细菌载体疫苗、肽疫苗、蛋白疫苗、DNA疫苗、细胞疫苗等.此文就HP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拟对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检测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 以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子宫颈HPV感染49例妇女为对照,同时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49例经HC2检测,44例为阳性,PG值1~1 862不等;RDB检测31例阳性,两者相符31例;其中两者阳性26例,两者阴性5例;两者不符为18例,均为斑点杂交阴性而HC2阳性(PG值1~1 518不等),无HC2阴性而斑点杂交阳性.RDB技术的灵敏度59.1%(26/44),特异度100%(5/5,真阴性),两者一致率63.3%(31/49),RDB阳性预测值100%[26/(26+0)],阴性预测值21.7%(5/23),Kappa=-0.23.结论 完善RDB技术方法,能够使简便、快速和价廉的RDB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HPV感染检查,以取代昂贵的HC2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綦江地区子宫颈病变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重庆綦江地区女性体检人员和门诊患者共1376例,其中体检人员977例,门诊患者399例。所有受试者均使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2)筛查HR-HPV,分析HR-HPV感染与年龄及孕次的关系,并与临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所得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HR-HPV感染阳性在不同年龄段中呈现“U形”分布,其中以16~20岁HR-HPV感染率最高,为46.9%(15/32),高龄组(〉55岁)次之,为39.1%(18/46)。HR-HPV感染与孕次无相关性(r=0.12,P〉0.05)。1040例接受一般阴道镜检查者中,以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最高,为90.0%(9/10);1148例接受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者中,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HR-HPV阳性率最高,为100.0%(8/8);42例病理检查(病检)样本中,以宫颈鳞状上皮高度病变(CIN3)和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最高,均为100.0%(5/5、4/4),而在病检确认的4例健康体检者中,无一例显示HR-HPV阳性。结论基于HC2的HR-HPV定期筛查对识别和监测HR-HPV感染高危人群,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流行病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