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ATRA+As2O3或者两者交替组获得CR中位时间分别为34d、35.5d,单用ATRA获得CR中位时间为62d,P<0.05,差异有显著性。ATRA+As2O3组或两者交替组,3a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8%和80%,与单用ATR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IC纠正时间为16d~18d,三种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15例行HSCT者,仅2例复发,其余13例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为13.5a,该13例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结论:应用ATRA+As2O3或两者交替加成分血、抗纤溶纠正DIC及其化疗治疗APL获得CR时间明显缩短,而且3a无病生存率相对较高。缓解后6个月进行HSCT者,DFS可进一步延长。  相似文献   

2.
应用反式维甲酸(Retinoticacid,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者,病死率仍很高。M3a、M3b及早幼粒细胞数高、低均可并发DIC。诊断确立之后,应立即口服RA,同时使用肝素治疗DIC,根据凝血时间(CT)调整肝素用量及间歇时间,使CT维持在20~30min,肝素用至出血症状停止和DIC指标恢复正常,再减量维持1~2周,必需输血时,同时加用肝素,以防止促进DIC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尤其M3型易发生DIC。结合有DIC之诱因、出血征象及DIC筛选试验(PLT计数、KPTT、PT、3P试验及Fg测定)基本可明确诊断。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用小剂量肝素(50mg/d)治疗DIC,14例病人中11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概率很高,据文献报道约有80%的患者早期即有凝血功能异常,DIC为APL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DIC对降低APL患者早期病死率起着重要作用。2001~2006年,我们采用小剂量肝素加血浆输注治疗APL并发DIC患者11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1990-1996年收治的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用法10-25mg,8-12h一次,皮下或静脉滴注,每日剂量20-75mg,  相似文献   

6.
余蓉晖 《当代医学》2010,16(18):105-106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APL并发DIC35例。全部病例采取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抗感染、抗凝、补充凝血因子及小剂量肝素治疗等措施。结果合并DIC者治疗后1~2d死亡20例,2~10d死亡7例,临床缓解8例。结论 DIC是APL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为APL致死的直接原因,且多发于病情危重期,严重感染期及疾病晚期。积极稳妥治疗原发疾病,去除病因,早期诊断DIC,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中止病情的发展,是DIC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防治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APL并发DIC的22例患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10mg每日3次口服和(或)三氧化二砷10mg每日1次静滴诱导分化治疗;DIC的治疗:确诊后予小剂量肝素1250U皮下注射每12h1次,根据血常规和DIC指标补充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每日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肝素用量。结果:22例经治疗后,DIC纠正18例(81.8%),死亡4例(18.2%)。结论:早期纠正DIC,可明显降低APL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抗凝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及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APL伴DI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进行实验室指标与体征检查,进行常规APL治疗,分别给予小剂量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与诺保思泰抗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一周测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含量,于治疗后7 d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估,治疗后1个月内记录两组胃肠道不适、肺损伤、心功能损伤情况发生率,并统计两组复发和死亡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7 d后血浆PT、a PTT、Fbg及D-D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LMWH组下降程度较诺保思泰组更显著(P0.05);治疗1周后,LMWH组治疗有效率可达80.43%,与对照组60.87%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个月内两组胃肠道不适、肺损伤及心功能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内均无复发,死亡率也相当(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LMWH治疗APL伴DIC,可获得优于诺保思泰的临床疗效,并显著改善患者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9.
对24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就其如何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指出几急白出现广泛而严重的出血、尤其是静脉穿刺及/或肌肉注射针孔处渗血不止,应及时做DIC的实验室检查。选用CT、PT、APTT、WB、3P作为DIC的实验指标,实验简便快捷,可获早期诊断。应用中剂量肝素治疗为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综合征,可发生在许多疾病,其特点是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微循环中广泛而散在地发生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积或血液凝固,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继而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被激活,临床上出现各受损脏器的功能障碍以及广泛而严重的出血。急性白血病是DIC的常见诱因之一,也是急性白血病的死亡原因之一。三诊断、分期与分型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如急性白血病(特别是APL)、急性白血病合并各种病原体严重感染等。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最佳的护理方法,提高病儿化疗过程中的耐受性。方法选择58例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的病儿,进行化疗的同时,给予防治感染、出血及对症处理等一系列精心有效的护理。结果 58例病儿中除7例并发颅内出血、内脏出血放弃治疗、死亡外,余51例均成功完成诱导缓解治疗。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给予精心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儿化疗过程中的耐受性,帮助病儿成功完成诱导缓解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以验证有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法(半定量法)。结果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显著增高。结论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有价值的实验指标。其测定方法简便、及时、准确,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3.
成人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分析36例急性白血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常规DIC筛查指标,以及小剂量肝素钠治疗效果.结果 152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人中36例(23.68%)合并DIC,8例病人死亡,5/8人死于颅内出血.DIC病人与非DIC病人PT、Fbg、TT、PLT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1),D-dimer、PT、Fbg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应用小剂量肝素钠联合血小板输注及凝血因子补充治疗,DIC治愈率77.78%,治愈率病人的DIC纠正时间为7~15 d(均值9.32±5.10).结论 DIC是急性白血病常见及严重并发症,PT、Fbg、TT、D-dimer是白血病合并DIC重要观察指标,小剂量肝素钠可以有效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DIC.  相似文献   

14.
异常的早幼粒细胞的颗粒中含有促凝物质,化疗后,大量的早幼粒细胞被破坏,导致DIC的发生。我科于2002年5月~2002年11月救治10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DIC的病人,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松  陈志哲 《医学综述》2007,13(11):838-84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即英、法、美(France Ameri-ca British,FAB)分型的M3,其细胞遗传学特征为t(15;17)q(22;11 22)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维甲酸受体a基因,即PML/RARa)融合基因,临床上表现为发病急,病情重,出血倾向较明显,由于本身特殊的生物学及临床特点,用针对于其他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般化疗,疗效差,并且容易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但是,自从全反式维甲酸、砷剂的出现,使APL的预后有了较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程进展迅速而凶险.易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化疗疗效差,且能促发及加重DIC,患常在化疗过程中并发颅内出血死亡,成为血液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我们采用维甲酸(RA)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并发DIC的APL1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89年10月至1992年12月应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RA)沪、宁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有显疗效。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3例临床分析胡俊斌,宋善俊,邹萍,魏文宁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430022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药物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733.71,R55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引起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严...  相似文献   

20.
我科在1988年7月至1994年3月共收治复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