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张仲景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护理学家,仅就《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一书看,仲景不仅为中医护理学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提出了许多具体护理措施,为临床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术源远流长,护理经验丰富多彩,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息息相关,不仅医家掌握而且传播民间并得到普及,如疹病辟风,疮疥痈疡忌食发物,为人所共识。呐经·素问》对五脏之衣食寒暖方面的禁忌,即为中医护理滥限,如病在肝,禁当风;病在心,禁温食;病在脾,禁温食饱食,湿地儒衣等。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关护理经验的总结,为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护理学发展的历史先河。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又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了这门科学,形成了自己以注重从病人精神、饮食起居方面新采取的措施为重点独具特色的护理学,本文仅就这些特…  相似文献   

3.
中医护理学的历史十分久远,但是由于时代、社会、人民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医护理学没有成为独立的专科。然而,中医的护理方法。经验与理论,却大量散载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之中,出现了具有护理含意的多种名称。诸如:将护、调护、调理、调援、调燮、抚养、侍候、服侍、扶持、传疾等,有时则仅用一个“护”字简称。中医学之重视护理工作,除了在医籍中分别以上述将护、调护等等名称的内容进行论述外,更多的时候是把护理结合于诊疗予以阐述。为强调护理之重要性,有的医家举出生动事实讲明其道理。例…  相似文献   

4.
5.
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学科地位和教材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立民 《中医教育》2004,23(6):60-62
中医护理学基础课在中医护理本科课程体系中,是处在核心课程的位置,教材内容的设置,应既区别于中医学专业,又不同于西医护理学的理论框架,应以介绍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学科框架与发展趋势为主.  相似文献   

6.
闫力 《中医教育》2004,23(5):41-42
中医院校的护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比较注重突出中医特色,我院本科中医护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中,包括16门中医护理课程,其中中医内科护理学既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临床护理专业课,又是中医护理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护理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医时间护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中医时间护理学及其相关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构建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我们拟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一简述。1 古代有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传统时间护理学属于古代中医时间医学的一部分 ,其有关内容散见于历代医籍之中。较系统论述时间医学理论的首推《内经》。《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 ,与日月相应” ,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护理、预后等均与时间节律密切相关 ,其论及的时间节律类型包括超年节律 (运气学说中的一年以上的节律 )、年节律 (季节节律 )、月节律 (朔望月节律 )、昼夜节律 (时辰节律 )等。《内经》这种“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高职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中医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为中医护理学教学方法的转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照组随机抽取2014级的200名学生,采用传统的中医护理学教学方法;观察组随机抽取2015级的200名学生,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课平均成绩为(86.22±2.32)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课平均成绩为(71.38±4.32)分,观察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88.78±3.25)分,对照组学生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75.92±4.11)分,观察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效果满意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56.3%(P0.05)。结论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可提高学生对中医护理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高,教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传统中医护理学教学方法的不足,结合实际阐述多媒体技术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探讨如何在教学中使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张瑞雪 《中医教育》2002,21(6):38-38
中医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在中医临床护理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授这门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症特征,最终能够达到辨证施护.围绕这一教学目的,笔者作了以下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医情志护理是一种重要心理疗法。总结和汲取医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护理人员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气质等来改善患者情绪,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恰到好处的心理调护,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早日康复。从中医情志护理特点和重要性分析入手,结合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情志护理技术要点,探讨术前、术中、术后临床实践的启示,完善当前手术室情志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对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开展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以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并在临床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梦华 《西部中医药》2012,25(8):107-109
对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开展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以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并在临床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从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情况、护理人员对护理操作实施的看法及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前景的认识等方面就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开展最多的是中药保留灌肠法、艾灸法、耳穴埋豆法等,分别占15.9%、14.3%和13.5%;护理人员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情况一般,其中艾灸法、拔罐法、中药保留灌肠法分别占95.3%、93.0%和88.4%;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欠缺专业人才、护理基础理论掌握不够、人力欠缺、护理操作无医嘱4个方面,分别占80.2%、52.3%、43.0%和40.7%;中医特色护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现状:饮食方面占94.2%,环境方面占58.1%;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发展前景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增加临床护理人数、规范护理操作技术、完善护理操作基础条件3个方面,分别占90.7%、86.0%和81.4%。结论:专业人才欠缺、护理基础理论掌握不够、人力欠缺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当前急需一批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医护理人才,同时需规范护理操作技术、完善护理操作基础条件,以促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医护理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护理是对个人、家庭及人群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是卫生保健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则是在护理领域颇有特色和优势的整体护理、辨证施护模式 ,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朴素的中医护理观念及其理论与实践。1 中医护理观自有了人类 ,就有卫生保健活动。我国人民经过漫长岁月 ,在生活、生产和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斗争的过程中 ,进行了防治、保健、康复实践 ,不断积累、发展了我国的传统医药 ,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方法。从医学的起源 ,先护后医、医护合一 ,是我国传统医药的特色之一。因此 ,中医护理的发展 ,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尿毒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辨证施护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中医辨证施护组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辨证进行护理。常规组采用一般日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躯体功能、进食功能、运动与感觉等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评分。结果中医辨证施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措施能够增加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期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营养状况以及运动感知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患者情志变化制定情志护理措施,评估其心理反应,进行心理疏导,总结与改进,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中医学的本质特征,揭示中医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学科性质、面貌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有助于我们深刻、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医理论,推动中医学沿着学科的固有规律发展,寻找、进而启动中医学科学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19.
从建立和完善中医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注重环节和细节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控制彰显中医特色、成效4方面入手探讨中医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做法与效果,指出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力量,而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灵魂;而且中医护理质量是衡量中医院护理人员素质、护理管理水平、护理业务技术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志,建立规范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护理质量控制项目和标准,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中医护理常规、工作标准和流程,加强护理质量细节控制和重点环节控制,可使中医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消渴病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预防和治疗消渴病对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