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心房纤颤是脑梗塞危险因素之一。据Fra-mingham 研究报导:考虑年龄、血压、心脏病等因素在内,心房纤颤病人首次脑梗塞发生率比窦性心律者多5.6倍。缺血性卒中首次发病可无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心源性多灶性梗塞可导致进行性的、严重的认识障碍和痴呆,而无典型卒中表现。作者对1980~1985年住院的160例房颤伴脑梗塞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63例有头颅CT 和心电图资料。63例中9例原诊断为脑梗塞而CT 证实为脑出血,故除外。有趣的是这9例中有1例系右颞顶叶出血,CT 扫描见2个无症状性梗塞灶。另54例中7例(13%)CT 证实有陈旧性无症状性脑梗塞灶。4例系重度、2例系轻度卒中,1例系痴呆。2例仅表现进行性认识障碍,CT 提示系多发性梗塞,2例均有4个无症状性梗塞灶。7例病人的梗塞灶分别位于外囊、额叶、顶叶、枕叶或小脑。病灶位于单侧或双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多梗塞性痴呆(MID)患者的头颅CT图像作双额径(BF)、双尾径(BC)及Ⅲ脑室外侧至半球外侧裂径(ⅢV-S)与其相应颅腔径比率测定。结果表明MID组的BC比率增加,ⅢV-S比率减少,与健康对照组及脑梗塞非痴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本文认为多梗塞性痴呆不论梗塞灶的部位和容量大小,其痴呆的产生与Ⅲ脑室外侧壁、丘脑和脑岛之间的结构损害累及丘脑及其投射和Papez环路有关。同时,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腔隙状态所致的痴呆、Alzheimer氏病的痴呆,以及多发性脑梗塞合并Alzheimer氏病。  相似文献   

3.
多灶性脑梗塞的CT,MRI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头颅CT应用以来,多灶性脑梗塞的诊断日益增多,而核磁共振成像(MRI)的问世又为多灶性脑梗塞诊断提供了更为敏感的检查工具。本文结合45例CT、MRI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5例CT和/或MRI图像上均示有2个或2个以上脑梗塞灶。其中男性33例,女性12例。年龄35~70岁,平均50.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28例。糖尿病1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例,房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1例。首次发病20例,第二次发病18例,第三次发病5例,第四次发病20  相似文献   

4.
<正> 资料与方法 资料:痴呆组共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为47—87岁,平均年龄60.9岁。18例经CT证实有脑梗塞灶,其中单灶型3例,多灶型11例,腔隙性脑梗塞4例,合并脑萎缩6例。痴呆出现距首次卒中的时间,1个月4例,1—6个月13例,半年以上5例。有高血压史17例,糖尿病史4例,冠心病史5例,2次以上卒中史10例。入院时血压>20/12kpa者17例,血糖>5.6mmol/L11例,心电图异常者10例(10/14)。由CT证实而无痴呆表现的单纯脑梗塞188例,男135例,女53例。年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梗死死亡率和病残率都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且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50例,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病人经头颅CT或MRI证实,按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随机分为两组,中西药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8岁~71岁,平均51±2.73岁。其中意识障碍6例,语言障碍12例,吞咽障碍8例,肢瘫19例。上肢瘫痪肌力Ⅱ°6例,Ⅲ°10例,Ⅳ°3例。下肢瘫痪肌力Ⅱ°5例,Ⅲ°12例,Ⅳ°2例。二便失禁5例。单个梗死灶14…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 3 4例老年人多灶脑梗死痴呆与 2 1例非老年多灶脑梗死性痴呆与 2 1例非老年多灶脑梗死性痴呆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以探讨老年人多灶脑梗死性痴呆的特点。现整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取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 ,头颅CT扫描证实为多灶性脑梗死且符合DSM -Ⅳ—关于多灶脑梗死性痴呆诊断标准的 5 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年龄自然分成老年组 (≥ 60岁 )及非老年组 (<60岁 )。老年组 3 4例 ,男 2 4例 (70 6% ) ,女 10例 (2 9 4% ) ,男∶女 =2 4∶1,发病年龄 60~ 85岁 ,平均 67 8±…  相似文献   

7.
<正> Hachinski(1974)经病理研究指出,多发性的双侧半球缺血性卒中是导致认识障碍的直接原因,提出“多梗塞性痴呆”(MID)的诊断。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有关MID的报告不断增多,本文收集2年来(1992年10月—1994年10月)门诊和往院,并经CT头颅扫描和MRI证实的多发性脑梗塞204例,符合DSM—Ⅲ多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性脑梗塞与智能障碍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MMSE、HDS量表并结合FAQ对46例经CT和MRI证实的ACI者进行智能测定,并与多灶性脑梗塞相比较。结果发现ACI痴呆发生率为19.5%(9/46),与多灶性脑梗塞组无显著差异(P>0.05)。ACI的梗塞部位、数目及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与智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表明ACI是血管性痴呆中一个易被临床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脑梗塞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男4例,女2例。年龄4~36岁,其中4~10岁3例,10~20岁例,36岁1例。本组6例中4例为摔倒后头部着地所致,2例为钝物击伤头部所致,6例中3例头颈部有挫裂伤。全部病人伴头痛头晕恶心,其中4例伴呕吐,2例伴意识障碍(嗜睡、昏睡)。全部病人伴有不同程度偏瘫,肌力I一Ⅱ级4例,Ⅲ级2例。全部病人一周内作头颅CT扫描,4例为腔隙梗塞,均为单发,2例为较大面积梗塞,(大小分别为2.5×3.6,2.8×3.1cm)。病灶部位4例位于基底节,1例位于丘脑,1例位于尾状核,均为边界欠清之低密度灶。以一般脑梗塞治疗,2例2周痊愈,1例3周痊愈,3例4周痊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疗效100%。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象:继发性躁狂组17例,均符合(1)DSM-Ⅲ重性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标准,(2)躁狂前有血管瘤或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或CT扫描证据,(3)无其它神经病学、中毒或代谢障碍史;创伤后抑郁组31例,皆选择于连续住入马里兰大学医院的184例急性脑血栓或脑出血患者及68例脑梗塞或脑出血后再次入院治疗的患者。他们均符合(1)DSM-Ⅲ重性抑郁症标准,(2)抑郁症前有明显的脑血管损伤的临床或CT扫描证据,(3)无其它神经病学、中毒或代谢障碍史;创伤后非抑郁症组28例,选自同抑郁症组相同的病例中,他们均符合(1)不符合DSM-Ⅲ抑郁或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2)有脑血管损伤的明显临床或CT扫描证据,(3)创伤后至少6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均经头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叮)确诊为大面积脑梗塞。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53-73岁,平均所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例,风心病4例,心房纤颤2例,冠心病史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4例,脑梗塞史8例,糖尿病史6例。安静发病8例,动态发病10例。2例在活血化淤溶栓治疗脑梗塞后发生临床症状突然加重及意识障碍,行头颅CT检查示大面积脑梗塞。l例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溶栓治疗后sd头颅CT示右额预须叶脑梗塞,25d后示合并左须领叶脑梗塞。l例为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合并脑梗塞,行精制煌蛇抗栓酶治疗…  相似文献   

12.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TCD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的确诊主要依赖于CT、MRI等影像学检查 ,本文应用TCD检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 87例 ,并与C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87例 ,均可经颞窗、枕窗探及血流信号。男5 1例 ,女 36例 ,年龄 4 1~ 73岁 ,平均年龄 5 9.4岁。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入选病例为发病后 1周内的患者 ,均为首次发作 ,伴高血压病者 2 6例 ,糖尿病者 11例。根据头颅CT或MRI所示梗死灶面积分类 ,分为大面积梗死 (>3cm2 ) 4 2例 ,小面积梗死 (≤ 3cm2 ) 2 5例 ,…  相似文献   

13.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在临床上较少见 ,我科自 1996~ 1999年收治脑出血80 3例 ,其中经头颅CT证实急性多灶性脑出血 (AMCH) 18例 (2 .2 % )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均系在急性期经头颅CT证实为多灶性脑出血病人 ,其中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42~ 78岁 ,平均年龄 6 3.8岁。 5 1~ 70岁 14例 ,占 78%。所有病例均在动态中起病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 12例 (6 7% ) ,再生障碍性贫血者 1例 (5 .6 % ) ,肺癌颅内转移者 1例 (5 .6 % ) ,药物因素 1例(5 .6 % ) ,原因未明者 3例 (16 .7% )。1.2 病灶部位及大小 …  相似文献   

14.
无症状性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104例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的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以期获得对该疾病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本组共发现246个梗塞灶,86.6%为小腔隙性脑梗塞,且多分布于脑深部区域。结合有关文献作者讨论了无症状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强调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对高危人群进行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神经心理测验证实,70%震颤麻痹患者有痴呆,其表现特点为:(1)智能改变,(2)记忆障碍,(3)视空间技能障碍,(4)自发语言缓慢,语音低微,(5)思维迟滞,(6)情绪淡漠,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此种表现符合皮质下痴呆的特征.病理见黑质、蓝斑、Meynert核等皮质下结构神经元减少和胶质细胞增生.CT、MRI及神经介质检查,亦见有这些部位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1988年1—12月分别在神经科,精神科门诊就诊,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多发性脑梗塞的病人101例,其中无明显精神障碍者70例(69.31%),有明显精神障碍者(符合DSM-Ⅲ多发性梗塞痴呆的诊断标准者)31例(30.69%).进行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 31例中.男性21例(67.74%),女性10  相似文献   

17.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与多发梗塞性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8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SAE)的CT特征和痴呆程度的对照分析。对本病和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SAE为多发性脑梗塞的病理类型之一,阐明了SAE和MID为两个相互交叉概念的新观点;讨论了SAE性痴呆与大脑损害部位和损害程度的关系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认为SAE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基础有别于阿尔采莫氏病型痴呆(SDAT)。不是大脑皮质的严重萎缩,而是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等白质损害。其损害的范围和程度与痴呆的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塞部位及促发因素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24例血管性痴呆(其中基底节6例、丘脑7例、内囊6例、左皮层大面积及皮质下基底节4例,左侧额叶1例)。多发性梗塞灶19例,单发性梗塞灶5例,梗塞灶少者1个,多者8个,平均为4个梗塞灶。1年内复发者12例,2~3年复发10例,5年以上复发2例,其中2次以上发病占90%。所有血管性痴呆全部有脑萎缩,且呈中央性萎缩。并就脑梗塞部位,反复发作性及多灶性梗塞、脑萎缩等成因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有典型缺血性中风病史并经头颅 CT 或MRI 证实为脑梗塞,且不伴有糖尿病、肝硬化、血液病和肾功能异常的缺血性中风25例,其中病期1周的急性期患者14例,病程半年以上的恢复期患者11例,健康人对照16例。血浆抗凝血酶Ⅲ含量和蛋白 C 活性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血液研究室测试。健康人16例血浆蛋白 C 活性为106.7±  相似文献   

20.
18例脑梗死后皮质性出血 (CHI)患者 ,均经CT扫描或MRI证实 ,发现CHI皆发生于大中面积的脑梗死之后。CT平扫时 ,在低密度灶周围皮质表面可见蜿蜒走行的高密度或等密度影 ,MRI加权像其形态呈“脑回强化线样”高信号 ,MRI是发现脑梗死后皮质性出血的最佳选择。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入选者为 1993 0 6~ 2 0 0 3 0 6住院患者 ,经头颅CT扫描或磁共振扫描 (MRI)诊断为脑梗死者 916例 ,确诊为CHI18例 ,占 1 97%。其中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46~ 85岁 ,平均 65 5岁。 18例患者共进行 3 2次CT扫描或MRI ,其中 3例进行磁共振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