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脂肪肝患者为脂肪肝组,其中轻度44例,中度102例,重度54例,选取肝脏无明显异常中老年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脂浓度。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肪肝组分别为(5.57±1.38)、(3.13±2.18)、(0.92±0.26)、(3.71±0.93)mmol/L,对照组为(4.24±0.75)、(1.34±0.82)、(1.21±0.28)、(2.19±0.78)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脂肪肝患者为(4.98±0.95)、(1.43±0.99)、(1.15±0.26)、(2.43±0.80)mmol/L,中度为(5.63±1.14)、(2.32±1.81)、(1.06±0.25)、(3.15±0.91)mmol/L,重度为(6.14±1.56)、(3.48±2.35)、(0.87±0.28)、(3.82±0.94)mmol/L,不同分度脂肪肝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是引起脂肪肝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TC、TG、LDL-C浓度之间具有正相关(P〈0.05),与HDL-C浓度之间具有弱负相关(P〈0.05)。结论: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异常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雒晓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599-599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四项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四项测定值分别是TCH(4.55±1.04)mmol/L,TG(1.85±0.81)mmol/L,HDL-C(1.12±0.27)mmol/L,LDL-C(3.02±0.74)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CH(4.09±0.84)mmol/L,TG(1.34±0.72)mmol/L,HDL-C(1.26±0.21)mmol/L,LDL-C(2.57±0.71)mmol/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检查,能及时了解体内脂质代谢的情况,对病情的监测、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脂和载脂蛋白在诊治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住院的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47例;正常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DL-C[(0.79±0.11)mmol/L]和ApoA[(0.76±0.21)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HDL-C[(1.42±0.13)mmol/L]和ApoA[(1.43±0.63)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的TC、TG、LDL-C、ApoB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血脂和载脂蛋白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飞霞 《海南医学》2010,21(23):113-114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变化以及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经CT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8例(研究组),其中脑梗死患者74例,脑出血患者34例;对照组60例。检测血清中HCY、TC、TG、HDL-C、LDL-C的含量。结果 (1)脑出血患者HCY水平为(17.61±4.06)μmol/L,脑梗死患者为(19.72±5.65)μmol/L,二者与正常对照组([9.17±2.24)]μmol/L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TC、TG、HDL-C、LDL-C均明显升高(P〈0.05),脑出血患者仅LDL-C增高(P〈0.05),其余各项无显著性差异。(2)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CY、TC、TG、HDL-C、LDL-C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血清HCY水平升高,罹患脑梗死危险性增加;血清HCY水平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脑梗死病变的程度,其升高仅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30-3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以及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水平为(1.22±0.56)mm,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LDL-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为(4.15±1.17)mmol/L、TG为(1.43±0.49)mmol/L、HDL-C为(1.33±0.47)mmol/L、LDL-C水平为(2.39±0.56)mmol/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可以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脂及载脂蛋白与大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富阳市人民医院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大肠腺瘤的82例患者(腺瘤组),及结肠镜检查未发现病变的80例患者(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并根据腺瘤的部位、大小、数量、组织成分、组织分化程度等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测定值.结果 对照组TC、TG、LDL-C、Apo-B分别为(4.00±0.20) mmol/L、(0.68 ±0.17)mmol/L、(2.14±0.22) mmol/L、(0.86±0.26)g/L,腺瘤组为(6.20±0.24) mmol/L、(2.45±0.12) mmol/L,(4.58±0.20)mmol/L、(1.25±0.15)g/L,腺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DL-C、Apo-A1分别为(1.99±0.21)mmol/L、(1.36±0.20)g/L,腺瘤组为(0.90±0.11) mmol/L、(1.20±0.22)g/L,腺瘤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肠腺瘤组血清TG显著高于右半结肠腺瘤组[(3.25±0.30) mmol/L vs.(1.66±0.29) mmol/L,P<0.05],而血清TC、HDL-C,LDL-C、Apo-A1、Apo-B则与右半结肠腺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小≥2 cm组血清TC显著高于<2cm组[(6.50±0.15)mmol/L vs.(4.65±0.21)mmol/L,P<0.05],而血清TG,HDL-C、LDL-C、Apo-A1、Apo-B则与<2 c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瘤多发组血清TC、TG、HDL-C、LDL-C、Apo-A1、Apo-B与单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绒毛状腺瘤组血清TC显著高于混合+管状腺瘤组[(7.05±0.15)mmol/L vs.(5.30±0.12)mmol/L,P< 0.05],而血清TG、HDL-C、LDL-C、Apo-A1、Apo-B则与混合+管状腺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血清TG高于单纯腺瘤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血清TG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血清HDL-C、Apo-A1低于单纯腺瘤组,Apo-B高于单纯腺瘤组与低级别内瘤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G、LDL-C、Apo-B异常升高,HDL-C、Apo-A1的异常下降与大肠腺瘤的发生及恶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2年4月~2010年6月本院诊断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剂,于晚餐后服用,每日10 mg,2个疗程后,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结果:患者于治疗后HDL-C[(1.19±0.32)mmol/L,(1.36±0.31)mmol/L]上升,LDL-C[(3.06±0.87)mmol/L,(2.74±0.82)mmol/L]、TG[(2.88±0.54)mmol/L,(1.72±0.63)mmol/L)]、TC[(6.53±0.47)mmol/L,(4.79±0.67)mmol/L]、CRP[(3.21±0.39)mg/L,(2.98±0.44)mg/L)]下降,治疗前后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少量患者出现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但均在患者耐受程度范围内。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汉族群体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关联.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个体2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ApoE基因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病例组ε3/4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50%比22.38%,x2=9.864,P<0.05);病例组携带ε3/4基因型的患者血清TC、TG和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携带ε3/4基因型者[TC:(6.02±0.98) mmol/L比(4.87±0.97) mmol/L,t=6.301,P<0.05;TG:(2.04±0.42) mmol/L比(1.55 ±0.54) mmol/L,t=5.568,P<0.05;LDL-C:(2.81±0.53)mmol/L比(2.36±0.58) mmol/L,t =4.500,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1.16±0.47) mmol/L比(1.69±0.56),t=5.579,P<0.05];病例组中携带ε3/4基因型患者脂代谢异常程度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ε3/4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血脂水平升高及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6-18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ACS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PCSK9抑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TC、TG、LDL-C、HDL-C、hs-CRP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值(4.01±0.90)mmol/L、TG值(1.21±0.20)mmol/L、LDL-C值(2.72±0.97)mmol/L、HDL-C值(1.30±0.28)mmol/L、hs-CRP值(2.46±0.21)mmol/L,对照组TC值(5.00±0.74)mmol/L、TG值(1.98±0.22)mmol/L、LDL-C值(3.32±1.00)mmol/L、HDL-C值(1.14±0.20)mmol/L、hs-CRP值(5.46±1.72)mmol/L;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HDL-C、hs-CRP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PCSK9抑制剂在ACS患者中应用可有效发挥降脂效果,可积极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并逐步建立临沂市兰山区健康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使用美国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终点法、清除法对临沂市兰山区397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进行检测与统计学分析。结果TC为(4.23±1.05)mmol/L;TG为(1.30±0.74)mmol/L;HDL-C为(1.30±0.41)mmol/L;LDL-C为(2.25±0.43)mmol/L。结论初步建立临沂市兰山区健康成人不同年龄及性别TC、TG、HDL-C、LDL-C的合理的地区性参考区间,可供本地区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并分析西安市出租车司机与公务员血脂水平并讨论其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002例男性出租车司机作为出租车司机组,另选健康体检的360例男性公务员作为公务员组。空腹静脉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用酶法测定,并将两组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租车司机组血中TC、TG和LDL-C显著高于公务员组[(5.23±1.34)mmol/L vs(4.12±1.41)mmol/L]、[(1.79±0.71)mmol/L vs(1.29±0.62)mmol/L]、[(4.26±1.08)mmol/L vs(2.89±0.90)mmol/L](均P<0.05);出租车司机组HDL-C/TC比值显著低于公务员组[(0.34±0.43)mmol/L vs(0.44±0.52)mmol/L](P<0.05)。4155岁出租车司机TC、TG高于2555岁出租车司机TC、TG高于2540岁出租车司机[(6.13±1.83)mmol/L vs(5.02±1.69)mmol/L]、[(2.26±0.83)mmol/L vs(1.62±0.59)mmol/L](P<0.05);LDL-C、HDL-C、HDL-C/T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租车司机组血脂边缘升高84例(8.38%),公务员组24例(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租车司机血脂高于公务员,且随着年龄增加,血脂水平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联合降压对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内皮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泊头市中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苯扎贝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尿酸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8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栓烷B2(TXB2)/前列腺素F1α(PGF1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NO明显上升[(28.5±10.2)μmol/L],ET明显下降[(82.4±18.1)pg/mL],TXB2/PGF1α明显下降(2.1±0.9);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血糖和尿酸均降低,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HDL-C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TC、TG、LDL-C轻微下降,而血糖、尿酸和ISI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LDL-C、血糖、ISI及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9.25、3.94、3.89、3.91、4.03、10.14,均P〈0.05)。结论苯扎贝特可调节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血脂,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对患者的舒张压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丁亚楠  王冀伟  杜磊  程晋成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164-165,168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血脂水平异常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脑出血患者91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90例同期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选择检测血脂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三酰甘油[(1.95±0.94)mmol/L]、载脂蛋白AI[(0.43±0.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8±0.8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2±0.93)m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总胆固醇[(4.41±1.02)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脑出血密切相关,高三酰甘油和低总胆固醇水平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90例AMI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烟酸缓释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房颤、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猝死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以及脂蛋白a(Lpa)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8.9%)、房颤(6.7%)、心力衰竭(15.6%)、心肌梗死复发(4.4%)以及猝死率(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6.7%、28.9%、33.0%、17.7%、8.9%)(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TC(3.42±0.85)mmol/L、LDL-C(1.72±0.53)mmol/L、TG(1.40±0.27)mmol/L、Lpa(146.0±72.6)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7±1.21)mmol/L、(3.64±0.96)mmol/L、(3.68±0.95)mmol/L、(288.5±92.1)mg/L](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AMI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住院非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Cys 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Hcy水平,以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ys C水平分别为(1.36±0.24)mg/L和(1.03±0.13)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TG、TC、LDL-C、HDL-C、FPG、Hey水平及颈动脉IMT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水平与TC、TG、HDL-C、LDL-C、FPG均无相关性(r=0.076、-0.158、-0.040、0.012、-0.176,P均>0.05),而与血Hey及颈动脉IMT均呈显著正相关(r=0.871、0.819,P均<0.01)。结论高Cys C血症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与血Hey呈正相关,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许淑文  李艳  戴雯 《海南医学》2016,(8):1208-1211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联合检测在CHF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19例CHF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者血液中NT-proBNP、UA、hs-CRP及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LDL-C)的水平,CHF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NT-proBNP、UA、hs-CRP及血脂相关指标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同心功能之间各指标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而两两之间比较采用LSD法,NT-proBNP与其他生化指标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的NT-proBNP、UA和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5224.03±8119.83)pg/mL vs(139.46±96.75)pg/mL,(428.06±168.33)μmol/L vs(244.45±67.74)μmol/L,(15.60±24.81)mg/L vs(1.58±0.69)mg/L],而TC、HDL-C和LDL-C的水平均降低[(3.90±1.12)mmol/L vs(4.07±1.25)mmol/L,(1.01±0.95)mmol/L vs(1.59±0.54)mmol/L,(2.03±0.76)mmol/L vs(2.44±0.53)mmol/L];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NT-proBNP、UA和hs-CRP水平都升高(F=28.755,P<0.001;F=6.573,P<0.001;F=3.676,P=0.007),而TC、HDL-C和LDL-C水平都降低(F=3.052,P=0.029;F=2.479,P=0.045;F=2.947,P=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UA和hs-CRP为CHF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8,P<0.001;OR=1.03,P=0.011;OR=1.39,P=0.021).结论 NT-pro-BNP、UA、hs-CRP、TC、HDL-C、LDL-C等标志物与CHF密切相关,这些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监测和控制CHF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丁玉林  马小虎  冶明星 《医学综述》2013,(24):4563-456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蛋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心县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住院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安慰剂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60例;其中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每次40 mg,每日1次;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次40 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安慰剂组与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比较,肌酐[(66.0±9.8)μmol/L vs(59.8±7.2)μmol/L]、尿微量白蛋白[(234.7±40.4)mg/L vs(145.1±26.7)mg/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2.20±0.41)mg/L vs(1.72±0.27)mg/L]、三酰甘油[(2.80±0.94)mmol/L vs(1.35±0.45)mmol/L]、总胆固醇[(5.39±1.02)mmol/L vs(3.22±0.6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7±0.43)mmol/L vs(2.60±0.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1±1.09)mmol/L vs(2.13±0.64)mmol/L]指标的改善情况,辛伐他汀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治疗可显著改善尿蛋白水平,对于延缓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