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月经周期第5~8d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分别在放置前、放置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其月经量、痛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及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后,患者月经量在第3个月后较放置前减少(P<0.05);痛经在放置第1个月后较放置前减轻(P<0.05);血红蛋白在放置第6个月后较放置前增加(P<0.05);子宫体积在放置1年后较放置前缩小(P<0.05);子宫内膜厚度在放置第1个月后较放置前变薄(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联合治疗子宫肌腺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徐汇区中心医院妇科就诊的12例子宫肌腺症患者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诺雷得)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曼月乐)联合治疗。将治疗前组(A)组、治疗后3个月(B)组、治疗后12个月(C)组比较子宫大小、疼痛症状及低雌激素水平症状。结果治疗后B、C组较治疗前A组子宫明显缩小、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1)。所有患者用诺雷得治疗3个周期后放置曼月乐继续治疗,于曼月乐放置1-3月后恢复月经来潮,痛经症状明显缓解。应用诺雷得时出现的潮热、出汗、失眠、关节酸痛等症状也相应消失。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联合治疗子宫肌腺症对缩小子宫、缓解痛经,减少低雌激素水平症状等方面是非常有效的,特别适用于已生育的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月经异常及子宫增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子宫腺肌病患者39例,于月经周期第3~7天放置LNG-IUS,于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观察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大小,血清CA125数值的变化.结果 放置LNG-IUS后,患者痛经明显减轻,月经量减少,子宫体积缩小,血色素升高,血清CA125数值降低,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宫内放置LNG-IUS,观察患者痛经、子宫大小及月经量的变化.结果 放置LNG-IUS后3个月痛经程度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6个月后,子宫体积由放置前的(276.34±91.05)cm3减至(246.28±85.50)cm3(P>0.05);放置LNG-IUS3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症状改善,放置6~12个月,血红蛋白较放置前增加明显(P<0.05).血清CA125于放置3个月后明显降低(P<0.01)且于放置12个月后降至正常值,以后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睢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患者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寻找子宫腺肌症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78例,在月经干净后3~7 d,取4F cobra导管,经皮股动脉穿刺上行至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2个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术后痛经的程度、月经量、盆腔B超监测子宫的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的水平和卵巢功能的变化。 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第3、9、12个月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CA125和子宫的大小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曼月乐环后子宫体积大小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但无一例出现环下移或脱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2个月和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第3、12个月监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各阶段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提示有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影响卵巢功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8.
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诊断并经动态观察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症声像图有其特征性,子宫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小暗区,内膜线移位,星点状血流及高搏动指数高阻力指数的血流频谱.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2589-2590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8例使用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的变化,副作用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放置LNG-IUS后,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明显改善(P〈0.01),子宫体积无明显缩小(P=0.3631),对于不规则出血等副作用,多数使用者能耐受,多数使用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短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腔内放置含左炔诺孕酮的T形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患子宫腺肌症的已婚女性,于月经干净的3~7d放置曼月乐,并在放置前、放置后3个月、放置后1年观察其月经量、血红蛋白、痛经情况及血清中FSH、LH、E2的变化.结果 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后,月经量和放置前比较明显减少(P<0.01);血红蛋白较放置前无明显增加;痛经明显减轻(P<0.01);血中FSH、LH、E2的激素水平与放置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曼月乐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月经量及痛经症状,且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应用达英-35配合促排卵法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8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单纯予达英-35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达英-35结合促排卵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治疗后排卵率及受孕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H、T水平下降,LH/FSH比值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促进排卵上优于对照组(P〈0.05),有利于有孕。结论达英-35配合促排卵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有效,且比单纯达英-35治疗效果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阐明促排卵治疗中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于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的 76例做过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分析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促排卵治疗周期数和促排卵治疗中是否应用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结果:在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中,不同不孕类型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0);不同不孕年限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1,P=0.458);而不同促排卵治疗周期数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2,P=0.025);促排卵治疗中是否应用过GnRHa患者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99,P=0.000)。在经过促排卵治疗的患者中,随着促排治疗周期数的增加,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增加,经过3个以上促排卵治疗周期的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高于经过1~2个促排卵治疗周期者(52.4% vs 25.5%,P=0.025)。在促排卵治疗中应用过GnRHa的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过GnRHa的患者(16.0% vs 65.4%,P=0.000)。结论:促排卵治疗周期数的增加是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而GnRHa可抑制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82-84+89
目的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PCOS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CC)促排卵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CC联合来曲唑(LE)促排卵方案治疗,治疗周期中,如无优势卵泡发育、肌注尿促性素(HMG)。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效果、子宫内膜与卵泡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诱排时间短于对照组,HMG用量少于对照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成熟卵泡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最大卵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流产、多胎妊娠、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C单独促排卵,CC联合LE促排卵方案治疗PCOS不孕症可明显缩短诱排时间,减少HMG用量,提高排卵率与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结合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监测卵泡发育、排卵时间及掌握促/超排卵时机在不孕症妇女诊疗中的意义。方法:TVS结合尿LH试纸测定54个自然月经周期(A组)、37个克罗米芬(CC)周期(B组)和21个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周期(c组)的卵泡生长、尿LH峰、排卵、子宫内膜情况。比较3组卵泡生长速度、优势卵泡数、排卵时间、过早LH峰和LUF(黄素化未破裂卵泡)发生率、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性。结果:B组和C组的卵泡生长速度明显快于A组(P〈0.01)。B组与C组的优势卵泡数均高于A组(P〈0.01)。比较3组卵泡生长速度,B组与C组明显快于A组(P〈0.01)。优势卵泡数:B组与C组的优势卵泡数均高于A组(P〈0.01)。C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LUF周期发生率为16.67%,高于A组和B组(P〈0.01)。尿LH试纸测定阳性结果的排卵率为91%(95/105)。B组与C组周期过早LH峰发生率为12.8%。尿LH峰后100%在48h内排卵。结论:TVS联合尿LH试纸测定对监测卵泡生长及预测排卵是一个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腹腔镜术后的EMs不孕患者进行的318个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以年龄、不孕年限、腹腔镜术后时间、用药情况、周期数、是否促排卵、r-AFS分期、IUI时机分别进行妊娠率的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术后人工授精的周期妊娠率为13.21%。年龄≤35岁的周期妊娠率高于35岁以上者(χ2=6.687,P<0.05),不孕年限≤5年的妊娠率高于5年以上者(χ2=5.430,P<0.05),腹腔镜术后1年内行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1年以上者(χ2=6.005,P<0.05),Ⅰ~Ⅱ期患者的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χ2=8.264,P<0.05),加用促排卵治疗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者(χ2=4.569,P<0.05),3周期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3周期以上者(χ2=4.031,P<0.05),双次IUI者妊娠率高于单次者(χ2=4.37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是否使用GnRH-a则与妊娠率无关。结论 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最佳时间是术后1年内3周期内有较高的妊娠率,建议同时加用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高龄患者经自然周期促排卵后继续黄体期促排的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 收集在该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助孕的夫妇资料,分别采用经自然周期排卵后继续黄体期促排方案和常规方案,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基本资料和实验室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的周期数、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小卵泡数、基础卵泡雌激素及基础雌二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获卵数、成熟卵子数、第3天优质胚胎数、成囊率、冷冻胚胎数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两原核受精率略高于试验组,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周期排卵后继续黄体期促排方案可提高高龄患者胚胎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而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结果:术后妊娠率为55.2%,继发不孕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原发不孕,Ⅰ、Ⅱ期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妊娠率高于囊肿合并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和仅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术后加用GnRH-a治疗组术后妊娠率高于未用药组(P<0.01,P<0.05).结论:手术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率,输卵管通畅情况、内异症分期及内异症部位和术后是否用药影响内异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及输卵管通液术诊治女性不孕症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的患者150例,进行病因及治疗效果的统计及分析。结果女性不孕症患者中,发现盆腔异常者占96.13%,继发不孕和原发不孕患者的病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分析中,共随访72例,随访率60.5%;术后妊娠47例,妊娠率66.67%。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检查及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应用于输卵管异常及卵巢多囊性改变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11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各5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随访半年妊娠率、1年妊娠率和1年内膜异位症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分别为(55.87±22.73)min、(43.37±12.72)ml、(4.76±1.06)d和7.27%,均较开腹组短或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半年妊娠率、1年妊娠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hs-CRP和P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或者下降,但开腹组的升高或降低水平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微炎症反应轻,恢复时间短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坤泰胶囊对高龄女性不孕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高龄女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药坤泰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卵泡成熟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及容受性、性激素水平、排卵、妊娠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卵泡成熟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I、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I、R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E2、LH及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和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E2和F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女性不孕患者实施中药坤泰胶囊治疗,可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促进卵泡成熟,能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