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EML4-ALK为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like4,EML4)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的融合基因,自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次被发现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EML4-ALK最常见于从不/轻度吸烟的肺腺癌患者,EML4-ALK阳性NSCLC代表了NSCLC患者一个独特的亚型。所有EML4-ALK变体(variant)均具有生物学功能,其表达产物为嵌合酪氨酸激酶,可持续性促进细胞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以EML4-ALK为靶点的ALK抑制剂克里唑蒂尼(crizotinib)治疗该亚型晚期NSCLC效果较佳。未来的挑战是寻找最佳的EML4-ALK检测方法,能简单、快速、灵敏和准确地鉴定出EML4-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以促使克里唑蒂尼早日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本研究对EML4-ALK在NSCLC患者中的突变情况、EML4-ALK的检测方法及克里唑蒂尼在治疗NSCLC中的潜在价值与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克唑替尼对治疗进展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进展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克唑替尼和多西他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6.7%,20.0%;控制率分别为93.3%、60.0%,实验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疗效.结论 克唑替尼对进展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能否成为一线治疗药物,有待大样本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肺癌中的一大部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克里唑替尼作为ALK和MET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小分子靶向ALK突变的治疗药物,可以通过抑制ALK突变而产生抗NSCLC的作用。克里唑替尼通过抑制NSCLC中ALK激酶与ATP的结合及结合后的自身磷酸化而抑制激酶的激活,进而降低激酶活性,起到抗肿瘤作用。克里唑替尼以其高有效率已经获得FDA批准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是目前最早也是唯一一个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的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大多数的不良反应如一过性视觉障碍、胃肠道反应、疲惫等多处于比较轻微的1-2级水平。耐药情况的出现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对于其耐药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尽早研制出二代ALK抑制剂,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目前ALK突变的3种主要检测方法为:Break-apart FISH,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0例经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5例肿瘤局限于胸腔内,25例已有远处转移。吉非替尼剂量为250 mg/d,口服,每天1次,全组用药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10例,进展11例。全组有效率30.0%,疾病控制率为63.3%,中位生存期5.3个月(1~18个月),1年生存率为43.3%。主要毒副作用是皮疹,共发生11例,占36.7%;其他毒副作用为腹泻,转氨酶升高。结论吉非替尼对放、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前靶向治疗是针对某些特定分子亚组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EML4-ALK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检测到的一种致瘤性融合基因,它的发现促进了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新治疗方法的发展。克唑替尼是一种针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尽管它在应用中表现出显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仍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导致其产生耐药性。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基因突变对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成功地筛选出ALK突变的患者和进一步研发新型靶向药物可更好地促进ALK抑制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在精准医疗的医学背景下,随着大量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逐步走向个体化。EML4-ALK融合基因和口服多靶点(ALK/c-MET/ROS1等)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的发现,为晚期NSCLC的靶向治疗推开了另一扇大门。多项研究显示,克唑替尼一线、二线或多线治疗ALK或ROS1等基因阳性的NSCLC疗效显著、安全。然而,大多数患者在治疗10~12月后会对克唑替尼产生获得性耐药,耐药机制复杂多样,克服耐药问题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通过总结克唑替尼在NSCLC患者中的治疗靶点、疗效、耐药发生机制及耐药后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克唑替尼的临床用药及耐药后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是通过口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影响因素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天口服150 mg厄洛替尼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生存时间和不良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Cox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05年12月-2006年9Yl,共有48例入组厄洛替尼(erlotinib)EAP(Expanded Acess Program)项目,随访截止至2008年12月08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患者依从性为100%.症状改善中位时间为7天.部分缓解为33.4%(16/48),稳定为22.9%(11/48),进展为43.7%(21/48),有效率为33.4%(16/48),疾病控制率为56.3%(27/4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个月,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1、2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25%(事件36例)、8.3%(事件40例)和43.8%(死亡27例)、20.8%(死亡38例),3年总生存率为5.6%,对总牛存时间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功能状态为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测因子.皮疹发牛率为93.7%,有1例患者由于肛周脓肿而停止厄洛替尼治疗.结论 对于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厄洛替尼是治疗的另一个选择,部分病人可获得长期疗效并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8.
EML4-ALK融合基因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发现的新分子分型,由2号染色体上两个基因片段倒位融合而成,目前发现的9种亚型均具有恶化致癌能力.该融合基因在腺癌、不吸烟或少吸烟和缺少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GFR)及结直肠癌基因(KRAS)变异的患者中检出率较高.该融合基因能够编码ALK酪氨酸激酶,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使下游产物异常磷酸化,导致癌变.因此以该融合基因为靶点,使用特异性抑制剂以抑制其表达,可达到治疗效果.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相关抑制剂为PF02341066和TAE684等. 相似文献
9.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二线或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0月-2006年9月曾经接受过1~2个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复发的ⅢB/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口服150m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有50例患者入组,随访至2007年9月2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随访率为100%。50例患者中有3例不可评价疗效,其余患者中完全缓解占0%(0/47)、部分缓解占38.3%(18/47)、疾病稳定占44.7%(21/47)、疾病进展占17.0%(8/47);疾病控制率为8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0和13.7个月;1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30%和56%。Ⅱ-Ⅲ度皮疹患者的肿瘤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要显著高于0-Ⅰ度的皮疹患者,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患者的生存受益要明显优于疾病进展患者。Ⅲ度以上皮疹的发生率为4%(2/50)。结论:给予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药厄洛替尼治疗是有效的,且耐受性良好。患者的生存期不受性别、吸烟状态和病理组织类型的影响,皮疹严重度为Ⅱ度或以上的患者的疗效似乎更佳。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获益后出现耐药的临床表现和进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内科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93例晚期NSCLC患者,有效或稳定超过6个月,腺癌94.6%,女性79.6%,不吸烟者80.6%。每2个月评估疗效,观察耐药出现的临床表现。结果本组93例,中位服药时间16个月(8个月-70个月),用药时间超过2年占21.5%(20/93),超过3年8.6%(8/93)。耐药出现时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腔内进展,占80%(72/90),其中原发病灶及术后断端复发进展占38.9%(35/90),肺内转移占51.1%(46/90),胸膜转移占25.6%(23/90);颅内进展30%(30/90);腹腔内进展15.6%(14/90)。结论 EGFRTKI治疗耐药后的进展在临床上表现为多样化,治疗后的预后不同,因此,需要密切的临床随访以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在NSCLC患者中已有广泛应用,并能使部分NSCLC患者明显获益.本研究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或二、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6月-2008年8月接受过化疗或未化疗过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口服150m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共有42例患者入组,随访至2009年7月10日,中位随访期为17个月,依从性为100%.42例患者中CR2.4%(1/42)、PR 35.8%(15/42)、SD 47.6%(20/42)、PD 14.396(6/42)、疾病控制率(CR+PR+SD)85.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12.2个月;1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9%和56%.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78.6%(33/42)、腹泻35.7%(15/42)、转氨酶升高7.1%(3/42)、急性间质性肺病2.4%(1/42).结论 不管作为一线或者二、三线治疗,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微,临床获益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应用吉非替尼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生活质量分析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简体中文版EORTCQLQ-C30和QLQ-LC13问卷对治疗前、后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进行评价。结果68例患者完成了问卷调查。治疗后患者5种功能状态(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值显著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乏力症状评分的均值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肺癌相关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评分的均值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疾病控制相一致。生活质量改善者生存延长。结论吉非替尼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是新型、高效的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于2006年在中国上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e等电子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国内无对照临床研究资料,采用同质合并分析.结果 纳入4个RCT和8个国内无对照的临床研究.RCT结果表明,厄洛替尼与安慰剂相比,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总体中位生存期、反应率和1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反应率(OR=10.21,95%CI:2.44-42.73)、1年生存率(OR=1.67,95%CI:1.13-2.46);厄洛替尼与卡铂和紫杉醇联合化疗相比,化疗组总体生存期优于厄洛替尼组(HR=1.73,95%CI:1.09-2.73;P=0.018),其他疗效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厄洛替尼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比较,两组各疗效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厄洛替尼引起的副反应主要是皮疹和腹泻,且以轻度为主,与化疗联合使用耐受性较好.8篇国内无对照临床研究总体结果表明,总反应率为27.27%,平均1年生存率为56.196.结论 厄洛替尼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女性、不吸烟者、亚洲人、腺癌患者也许是优势人群;与化疗联合用药获益并不明确,应注意选择优势人群和给药时机.但目前纳入研究尚不能为厄洛替尼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需要设计严密、实施科学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6例Ⅲb~Ⅳ期NSCLC患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直至PD或出现不能耐受的重度毒副反应而终止治疗,并以93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Ⅲb~Ⅳ期NSCLC患者作为对照,评价2种药物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盐酸埃克替尼组饮食及睡眠质量改善率为53.2%,高于吉非替尼组的37.6%(P<0.05)。盐酸埃克替尼组有效率为46.0%,吉非替尼组为45.2%(P>0.05);盐酸埃克替尼组疾病控制率为86.5%,高于吉非替尼组的74.2%(P<0.05)。2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皮疹、腹泻,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与吉非替尼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相近,但均稍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盐酸埃克替尼是第三个在临床上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单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关于其在复发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生存的临床研究报道仍甚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盐酸埃克替尼在晚期复发NSCLC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7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晚期复发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45%,疾病控制率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6.7个月。女性患者的有效率、PFS优于男性(P值分别为0.014、0.013);二线治疗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优于三线及以上组(P值分别为0.020、0.024);年龄65岁与<65岁,PS评分<2分与2分,埃克替尼二线治疗与三线以上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PFS无明显差别。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均明显优于EGFR野生型患者(P值分别为0.006、<0.001、0.002);外显子19缺失突变组与外显子21L858R突变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而前者PFS明显更长(P=0.020)。EGFR敏感突变、外显子19缺失突变是具明显生存优势的独立因子(P值分别为0.009、0.012)。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皮疹及腹泻。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是治疗晚期复治NSCLC的有效药物,安全性好,尤其在携带敏感突变的患者中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其中70%以上为晚期患者.本文评价单药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观察29例老年晚期NSCLC,口服厄洛替尼150 mg/d,记录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共观察3个月,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20.69%(6/29),其中CR 1例,PR 5例,SD 9例,PD14例.Ⅲ期与Ⅳ期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7).毒副反应主要为1-2级毒性反应,包括皮疹(37.93%)、腹泻(17.24%)和呕吐(6.9%).3例患者因严重毒性反应终止厄洛替尼治疗,其中1例患者口服21 d后出现典型肺纤维化.结论 单药厄洛替尼治疗老年NSCLC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患者耐受性尚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8例病理确诊的不愿或不能接受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持续用药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 厄洛替尼的有效率为28.6%,疾病控制率为60.7%,症状改善率为53.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2个月(95%CI:0.815-5.585),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95%CI:7.179-12.021),1年生存率为32.1%.有皮疹患者的疗效优于无皮疹患者.本组多为Ⅰ、Ⅱ级毒副反应,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46.4%)、腹泻(32.1%)、皮肤干燥(25.0%)、厌食(17.9%)、疲乏(10.7%)和转氨酶升高(7.1%).结论 对不愿或不能接受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厄洛替尼为其提供了另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的纳入对照组,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的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吉非替尼( Gefitinib)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和长期用药的安 全性。方法 2003 年9 月~2005 年3 月,7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250 mg/ d ,直至肿 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结果 ORR 12. 9 % ,DCR 57. 2 % ,PFS 4 月(1~21 月) , TTD 7 月 (1~31 月) ,1 年生存率40 % ,2 年生存率17. 1 %。疗效与性别、吸烟状态、病理类型相关( P < 0. 05) ,与 年龄、分期、既往治疗史无关。治疗后症状改善率超过50 % ,改善时间在用药1 月内。不良事件为皮疹 (40 %) 和腹泻(30 %) ,大多数为CTC Ⅰ~ Ⅱ度,但有1 例因间质性肺病( ILD) 死亡。21. 4 %的患者维持 用药时间超过1 年,超过2 年的达10 % ,长期用药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吉非替尼疗效 较好,可明显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毒副反应轻,在长期维持治疗中的地位 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全球癌症导致死亡中最常见的病因,占整个肿瘤引起死亡的1/3。80%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而70%NSCLC确诊时已属晚期,难以通过手术或放疗进行根治性治疗。另外,超过50%的早期患者尽管经过手术、放疗以及辅助化疗等积极治疗后仍最终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