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俭  黄梦熊 《宁波医学》1998,10(4):160-161
目的 探讨CT与MRI在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96例初诊为SAH的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对原发性SAH,CT的确诊率为76.5%,MRI的确诊率为0。CT诊断发生SAH43例。结合MRI检查,诊断继发性SAH45例。结论 CT能快速确诊SAH,又有助于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SAH。若CT阴性者不能排除SAH,需作MRI检查。MRI对原发  相似文献   

2.
樊增  叶贤旺  黄求理  潘宇宁  张杰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8):866-867,881,836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320-MD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0-MDCT检查的5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颅动态CTA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结果对比。结果本组共发现脑血管病变52例,其中动脉瘤47例,动静脉畸形1例,硬脑膜动静脉畸形1例,其他病变3例。结论 320-MDCT动态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A造影术(CTA)可以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对患者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肇普  钱新初  刘三军 《医学争鸣》2001,22(23):2198-2200
目的:探讨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TSAH0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STSAH患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2例经CT复查及治疗结果证实。结果:STSAH的出血部位分布于:大脑纵裂池56例(45.2%);脑干周围池37例(29.8%);大脑侧裂池22例(17.7%);脑表面沟9例(7.3%)。其主要CT表现特征为:①纵裂池染色半球面边缘毛粗糙;②脑干周围池积血征;③侧裂池或脑表面沟铸型染色征。结论:①CT据上述特征性表现可作出STSAH诊断;②大脑纵裂池出血时的冠状位重建图像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③CT复查助于检证诊断和及时检出迟发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4.
5.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螺旋CT诊断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tSAH的螺旋CT表现。结果71例中,脑外侧裂池24例,纵裂池19例,脑沟16例,小脑幕8例,环池2例,四叠体池2例。合并脑挫裂伤12例,硬膜下血肿7例,脑室出血5例,颅内积气3例,颅骨骨折4例,硬膜下积液1例,脑积水1例,额叶脑梗死1例,脑疝3例,合并多种损伤死亡5例。结论螺旋CT是tSAH首选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的SAH病例35例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27例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以DSA和手术结果为标准,本组35例患者中CTA正确诊断动脉瘤24例27个,动静脉畸形4例,阴性4例;误诊1例,漏诊2例。CTA对SAH病因诊断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是80.00%。CTA对SAH病因诊断结果与D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SAH诊断安全、快速、准确,可用作SAH病人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S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SCT复诊证实的105例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SCT表现。结果纵裂池出血47例,侧裂池出血30例,脑沟出血22例,小脑幕区出血6例。合并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或颅骨骨折共12例。结论SCT扫描对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曾桄伦  孙炽津  梁茜 《广东医学》2006,27(1):104-105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诊断及头颅CT检查阴性的原因。方法对12例头颅CT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头颅CT检查均阴性.发病当日检查2例,第2,3天检查4例,3d后检查6例;CSF为均匀一致血性。结论CT诊断SAH的阳性率与距发病的时间、出血部位、出血量及CT诊断技术有关;临床医生不能单凭CT扫描未见异常而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行腰穿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分娩性脑损伤及围产期窒息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方法:均采用轴位CT平扫,对16例分娩性脑损伤及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治疗前后CT表现对照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作了影像学分析。其中男10例,女6例,出生3h-10天。结果:双侧裂池、小脑幕缘,纵裂池伴双侧脑室后角积血1例;小脑幕缘,直窦、上矢状窦旁积血5例,其中3例伴“△”征;纵裂池,双侧裂池,小脑幕缘积血2例。小脑幕缘,直窦旁积血1例;纵裂池积血8例,结论:CT诊断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检出率。方法对182例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病例中,175例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占96.2%。其中脑池、脑沟显示高密度影136例,占74.8%;少数不显示高密度影,仅显示大脑纵裂、天幕稍增宽及脑池、沟消失共39例,占21.4%。结论CT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具有极高诊断率,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能提高检出率,为临床的早期诊治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客观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软骨肉瘤典型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CT、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很好的显示骨小梁和皮质骨侵犯,骨膜反应和基质的钙化、骨化。MRI很好的显示恶性肿瘤向骨外软组织内浸润范围,还可以显示骨皮质不规整和破坏。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对软骨肉瘤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述软骨肉瘤典型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CT、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很好的显示骨小梁和皮质骨侵犯,骨膜反应和基质的钙化、骨化。MRI很好的显示恶性肿瘤向骨外软组织内浸润范围,还可以显示骨皮质不规整和破坏。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对软骨肉瘤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血管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淋巴管瘤12例,其中CT扫描2例,MRI扫描11例。回顾性分析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2个病例中多房囊性或囊实性11例,均以囊性为主;单房囊性1例;沿组织间隙蔓延生长11例;MRI显示液-液平2例。CT或MR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轻度或中重度强化。结论血管淋巴管瘤多呈多房囊性或囊实性,以囊性为主,易沿疏松组织间隙蔓延,影像学表现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李彤 《中原医刊》2011,(8):58-5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与MRI诊断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患者4例,分析其CT与MRI表现,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2~43岁,平均32岁,2例局限于左侧侧脑室,1例局限于右侧侧脑室,1例累及双侧侧脑室。肿瘤的生长与透明隔关系密切,均靠近Monro孔处。肿瘤于CT上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T1WI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或FLAIR表现为稍高或等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青年人位于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CNC的可能,CT与MRI有助于诊断此病,确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探讨CT及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15例均行CT扫描,其中10例同期行MRI扫描。结果15例CT表现均可见眼球后部软组织肿块,其中13例肿块显示有钙化,大团块状钙化10眼,砂粒状钙化3眼,伴有视网膜脱离形成积液5例5眼,3例伴视神经增粗。MRI检查显示:10眼中有5眼肿块内可见钙化,6例伴有视网膜下积液,视神经增粗3例,肿瘤沿视神经向颅内发展2例。结论CT和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显示肿瘤内钙化这一特征性改变方面CT优于MRI,而在观察视神经及颅内侵犯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6.
颅内表皮样囊肿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对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做回顾分析,其中20例做CT及MRI平扫加增强,6例只做CT平扫加增强.结果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6例,鞍区7例,颅骨内2例,脑实质内1例.CT呈低密度25例,混杂高密度1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者16例.T1WI及T2WI高低混杂信号4例.增强仅2例边缘轻度强化余未见强化.1例脑组织受侵,轻度水肿表现.17例FLAIR上信号略有增高,3例信号明显增高.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MRI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然对于不典型表现的表皮样囊肿有待于进一步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经CT检查,1例行CT增强检查,1例行MRI平扫。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MRI表现。结果: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2例肿瘤均表现为胰腺区巨大的囊实性肿块。1例肿块内可见钙化,增强后肿瘤的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强化,1例MRI表现为T1、T2均为混杂信号。2例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结论:胰腺SPTP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8例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x线平片、CT和MRI)。应用X2检验对x线平片、CT和MRI显示骨折敏感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8例患者的408处骨折中,x线平片、CT和MR/显示骨折数目分别为298、396和406处。CT和MRI显示骨折敏感度相近(x2=0.17,P〉0.05),2者均优于x线平片(x2值分别为15.01和14.46,P值均〈0.05)。MRI除显示骨折外,显示骨挫伤163例,韧带损伤65例,脊髓损伤37例,关节腔及关节囊积液(血一液平)46例,骨折累及软骨33例。结论:MRI能发现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骨髓、软骨、韧带及脊髓等损伤。骨折合并痘及骨折分期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完全钙化型脑膜瘤的CT与MRI特征及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完全钙化型脑膜瘤患者资料8例,男3例,女5例,年龄51~78岁(平均56岁)。行CT检查者8例,增强扫描2例;行MRI检查者7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同时行MRI与CT检查者7例。结果 8例均完全钙化,均匀性全瘤钙化者5例,厚环状钙化者1例,多发散在点条状钙化者2例。全部均行手术切除,病理结果为纤维型5例,砂粒型3例。CT平扫肿瘤呈高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团块状钙化,骨窗上密度不均,增强扫描高密度区无强化。2例周围见低密度的水肿区。MRIT1WI呈明显低信号、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低信号区亦有强化,可见"脑膜尾征"者4例。结论 CT与MRI结合能更全面观察(显示)完全钙化型脑膜瘤的特征,对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