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痿论》“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对其中“荥”、“俞”二字有两种解释;第1种认为“荥”、“俞”即“荥俞”,“腧穴”的意思。持这种观点的如明·张介宾曰:“补者所以致气,通者所以行气,上文云独取阳明,此复云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盖治痿者,当取阳明,又必察其所受病之经而兼治之也。如筋痿者,取阳明厥阴之荥俞,脉痿者取阳明少阴之荥俞;肉痿骨痿,其治皆然。”清·张志聪亦曰:“伯言治痿之法,虽取阳明,而当兼取五脏之荥俞也。各补其荥者,补五脏之真气也;通其俞者,通利五脏之热也”。第2种解释则认为“荥”、  相似文献   

2.
宋兴 《中医杂志》1995,36(9):520-521
《景岳全书》传忠录上卷论治篇中专列“探病”一法,谓:“探病一法,不可不知。如当局临证,或虚实有难明,寒热有难辨,病在疑似之间,补泻之意未定者,即当先用此法。若疑其为虚,意欲用补而未决,则以轻浅消导之剂纯用数味先以探之,消而不投,即知为真虚矣;疑其为实,意欲用攻而未决,则以甘温纯补之剂轻用数味先以探之,补而觉滞,即知有实邪也。假寒者略温之必见躁烦;假热者略寒之必加呕恶。探得其情,意自定矣。《经》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又曰:‘假者反之’,此之谓也。但用探之法,极宜  相似文献   

3.
所谓古方新用,即在全其古方之旨,合其古方之制,更新古方的功效及应用范围也。近代有关“古方新用”的临床报导颇多,其中对于古方有真知灼见者,大不乏人,借古方之妙,触类旁通,日新其用,可使古方之效大明于世。然亦有不遵古之制,而妄名古方者,其状有三:1.或妄加变动方中药物相对剂量;2.或肆意增减药物味数;3.或对于方剂服用量不予说明;凡此种种,有违古方订立的原意,如此亦“古方新用”之名,予意以为不妥,今特借一隅,以陈鄙见。盖古方之制订,乃谨守君、臣、佐、使之法则。而古方的药物剂量及其作用则为区分君臣佐使之关键所在。“君药分量最大,臣药次之,佐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相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  相似文献   

4.
和法,是通过调和、和解的方法,来达到祛除病邪扶助正气的目的。适用于邪气在半表半里,或表里同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了调和营血、和解少阳、调和肠胃、调和寒热、调和肝脾等和法。清·吴仪洛又对和法作了进一步论述,他指出,“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实为精血衰耗,元气亏损之证,急性期可为虚证,亦可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法上,虚者补虚,本虚标实者,视其阴阳之盛衰病邪之虚实深浅,辨证论治。我在古方“佛手散”(当归、川芎)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浅议柔剂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气血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市其对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夺其乡”。凡医,辨证必执阴阳为纲,用药不离柔刚变化。以柔究刚,以刚制柔。张仲景创芍药8草汤,柔肝缓急,治阴阳气血不和、肝旺乘牌所致腹李痛及脚挛急,片大剂之先河。叶天了利旨出“脾肾为乘胜,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用柔屡起沉行,川冻证指南医秦川。记载尤泽。前贤用亲.多选甘缓无毒之品组方,以缓应急,以缓求大。《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谓:“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  相似文献   

7.
腹满以腹部胀满为主症,病情有虚、实、寒、热之别,其中实证、热证多责之胃,虚证、寒证多责之脾。治疗时,虚者直补,实者宜下,实而兼寒者宜温下,实而兼热者则宜寒下。寒疝即阴寒性腹痛,《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可见,寒疝与现代所说之疝气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诊余偶记     
肠:古之肠,不等于今之兰尾炎也。考肠之名,首见于《素问》厥论;“少阳厥逆……发赐,不可治。”经文对肠症状无描写。《金匮要略》第十八云:“肠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脓,苡薏附子败酱散主之。”又云:“赐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  相似文献   

9.
〔结语〕《素问·热论篇》云:“太阳为开。”太阳主一身之表,凡外感六淫之邪,无不先犯太阳。“太阳之为病,脉浮颈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经病证的提纲。每经提纲,首冠以“之为病”是指某经的主要脉证。如太阳之为病,意即太阳经所具有的主要脉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多冠于条文首句,其含义多指外感风寒,如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脉证。也有个别条文的“太阳病”是指外感热病如6条:“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的共有症状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即有经病,又有府病。经病是邪在肌表的病证。由于感受邪气不同,如2、3条“风寒二邪,常相合侵入人体,但却有孰少孰多。太阳中风,虽为外感风寒  相似文献   

10.
小儿脏腑娇嫩 ,脾胃薄弱 ,一旦有病 ,每虚多实少或虚实夹杂。因此 ,治疗小儿脾胃病应以健脾为主 ,不易轻用攻伐。临床常用补益之法 ,但也不可骤补 ,必须补中寓泻 ;满证宜消 ,但不可俱消 ,必须消中兼补 ;湿证宜燥 ,但不可太燥 ,必须燥中寓濡 ;阴虚宜滋 ,但不可过滋 ,必须滋中潜化。方可谓治疗小儿脾胃病之法。1 善调脾胃之偏 宜补中寓消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中医治疗小儿脾胃气虚证 ,主张先扶助脾胃之气 ,并逐步增加补药以调之。如早补、过补 ,往往有碍脾气的升发 ,反致虚而不耐补。故善调脾胃者 ,必须补中兼消 ,刚中…  相似文献   

11.
小议人参芦     
世人谈及人参芦,多言无补益之功,仅有催吐之力,其实不然。张山雷《本草正义》指出:“凡泄泻日久,阳气下陷,参芦加入应用药中,颇有功效。若滞下脓血,而湿热未清,则不可升也”。盖其性补而兼升,古人即取其性为用,诚如张璐《本经逢原》所说:“昔人用以涌吐者,取其性升,而于补...  相似文献   

12.
痉证刍言     
痉,音径。僵直之意也。痉证是以筋肉牵引颈项强急,甚有角弓反张为主的疾病。如《注解伤寒论》云:“痉者,强也,千金以强直为痉。经曰:颈项强急,口噤反张者痉。”古方书有将痓字作痉的。如仲景《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第二》一则,即用痓字。痓,音翅。查《广韵》痓字作恶解并无僵直之意。从痓与痉两字音意皆异,办无通用之说考虑,显系传写之误。如《金匮要略论注》云:“盖痓即痉,强直之谓也。”又如《景岳全书》云:“痓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  相似文献   

13.
“古方”这个概念,历代医家有不同的标准和时代界限。如张景岳将明代以前各家所制之方称为古方,并分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类,曰“古方八阵”。清·徐灵胎则将以前仲景之方称为古方,而主要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的方剂。他说:“张仲景先生,复申明用法,设为问难,注明主治之证,其《伤寒论》《金匮要略》,集千圣之大成,以承先而启后,万世不能出其范围,此之谓古方”。(《医学源流论》)可见,张氏所称的“古方”,范围比较广泛;徐氏所称的“古方”,范围比较狭  相似文献   

14.
<正> 蜜炙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名医张仲景在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就收载有炙甘草汤。张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之证,又创制了蜜煎导法的古方。《本草纲目》云:“蜂蜜,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  相似文献   

15.
<正> 祖国医学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大多概念清楚,认识统一,有的则比较含混,给学习研究带来一定困难.“阴暑”病名就是历代争论较大之一,本文略陈管见,以供参考. “阴暑”的由来和几种看法“阴暑”,为金张洁古首先提出,他说:“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阳证.”并说明了中暑的病因是由“避暑热于深堂大厦而得”,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火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遇,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而中热则是“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其病必若头痛发躁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天气以  相似文献   

16.
和法探析     
和法最能集中反映中医学调整阴阳、恢复平衡的治疗法则。和法是治疗八法之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的是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化裁;广义是指凡体现兼顾调和之用意的方法和方剂。正如张介宾所言:“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笔者现以和法为主要治则的经典方剂,  相似文献   

17.
老年病虚者补之,实者攻之,总以平调阴阳为要。一、高年体虚,首顾胃气《养老奉亲书》认为:“脾胃者,五脏之宗也,”而老人“肠胃虚薄,不能消纳,故成疾患。”所以调理脾胃,乃“养老人之大要也。”调脾胃之法,或以甘温补益,或以清淡滋润,但又不可呆补,因老人体虚,运化力弱,呆补易滞。当补  相似文献   

18.
“其盛,可待衰而已”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该篇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气虚者宜掣引之”。关于“其盛,可待衰而已”一句,王冰注云:“病盛取之,毁伤真气,故其盛者,必可待衰”。杨上善注云:“病盛不可疗者,如堂堂之阵,不可即击,待其衰时,然后疗之,易得祛之,如疟病等也”。吴注云:“病邪方盛则气微,可待其衰也刺而止之,则不伤正气”。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解释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势  相似文献   

19.
一、本证、兼证、变证之概念《伤寒论》原著并无本证、兼证、变证之称,而是后世伤寒之家在六经提纲下又设的一种辨证分类方法。如,《伤寒来溯集》曰:“太阳本病脉浮……仲景以其或然或否,不可拘定,诊者……必须理会此等兼证”:《伤寒指掌》曰:“大抵今之伤寒,无不兼经而病,……其各兼并之症,列于六经正病之下……”:《伤寒贯珠集》则以三证分治则。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通报》2010,(5):10-10
<正>夫疾病之生也,皆因外感内伤生火生湿,湿而生热,火而生痰,四者而已。审其为少壮新病,是湿则燥之,是火则泻之,是湿而生热则燥湿而兼清热,是火而生痰则泻火而兼豁痰,无余蕴矣。审其为老衰久病,又当半攻半补焉。如气虚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