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脑胶质瘤中CEACAM1和CD105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l(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CD105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62例人脑胶质瘤及15例正常脑组织中CEACAM1、CD105的表达情况,并记录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对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CEACAM1、CD105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①Ⅰ-Ⅳ级胶质瘤组织CEACAM1标记指数分别为(15.78±4.93)%、(19.64±7.31)%、(38.05±8.57)%和(51.07±8.44)%,随病理分级升高逐渐增高(r=0.857,P<0.01),与正常脑组织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正常脑组织CD105蛋白表达阴性,而各级胶质瘤组织均有CD105蛋白阳性表达.高倍视野(×100)下Ⅰ-Ⅳ级胶质瘤组织CD105标染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分别为9.97±2.36、13.03±3.16、16.17±3.21和20.13±2.72,随病理分级提高逐渐增高(r=0.780,P<0.01),且不同级别胶质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CEACAM1标记指数与CD105-MVD呈显著正相关(r=0.889,P<0.01). 结论 CEACAM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增加可能引起胶质瘤的发生、发展;CD105标记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对评估胶质瘤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CEACAM1可能作为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而刺激肿瘤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CD10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105在胰腺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52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胰腺癌中MVD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并且MVD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胰腺癌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VD显著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组;MVD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结论CD105在胰腺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为胰腺癌的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分析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和病死率最高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而肿瘤血管新生是导致肿瘤发生、生长及浸润与转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即便是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往往不足1年.为了进一步改善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研究者一直试图发现新的具有诊断和(或)治疗意义的生物标记分子,但是成效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CD105抗体检测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不同分化程度胃癌MV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浸润深度胃癌MV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16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杂交和多重PCR的方法,检测68例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p16的表达。结果: p16和mRNA在胶质瘤Ⅰ~Ⅱ级和Ⅲ~Ⅳ级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5),而多重PCR检测p16在胶质瘤Ⅰ~Ⅱ级和Ⅲ~Ⅳ级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基因缺失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p16低表达在人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和血管生成在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EGFR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和ABC方法分别检测63例人脑胶质瘤中EGFR和Ⅷ因子盯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高恶性度(Ⅲ-Ⅳ级)胶质瘤EGFR阳性率为83%,低恶性度(I-Ⅱ级)胶质瘤为58%,二者差异显著(P<0.05)。EGFR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强(P<0.01)。高恶性度胶质瘤MVD高于低恶性度胶质瘤(P<0.05)。胶质瘤MVD与EGFR表达呈正相关(γ=0.899,P<0.05)。结论:EGFR表达与血管生成是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EGFR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组织中CD105和MMP-9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和MMP-9在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结果1)CD105标记的肿瘤内MVD值为(9.70±2.34),MVD值随肿瘤组织学级别的升高而递增,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X线表现分型,浸润型肿瘤的MVD值明显高于静止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骨巨细胞瘤其MVD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肿瘤内MVD值与放射学分型、肿瘤复发有关。2)MMP-9在骨巨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53%,MMP-9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病例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X线表现分型,MMP-9在活动型、浸润性两组的阳性率高于静止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MMP-9在复发组的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MMP-9过表达与肿瘤的复发有关。3)MMP-9阳性组的MVD值高于MMP-9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MMP-9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结论CD105标记的MVD值和MMP-9过表达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客观依据。MMP-9过表达与骨巨细胞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取辣根酶标记链酶卵白素免疫法(SP)检测胆管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a)、CD105的表达,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胆管癌标本33例和正常胆管组织8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pa、CD105在胆管癌标本和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Hpa在胆管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1.8%(27/33),其中病理分级I级、II级和III级阳性率分别为71.4%(5/7)、82.4%(14/17)和88.9%(8/9),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胆管组织中未检测到Hpa表达。CD105在胆管癌中广泛表达,在正常胆管组织中仅有少量表达,二者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a可作为胆管癌的肿瘤标志应用于临床,CD105可作为预测肿瘤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检测CD1 0 5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其与泛血管内皮 (EC)标记物CD34及Ⅷ因子表达的差异 ,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②方法 采用小鼠抗人CD1 0 5单克隆抗体E9、小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和小鼠抗人Ⅷ因子单克隆抗体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5 0例尸解标本心、脑、肺、肝、脾和肾组织冷冻切片中CD1 0 5、CD34和Ⅷ因子的表达。③结果 各脏器之间 3种EC标记物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H校 =4 1 .2 2 7~ 77.6 1 2 ,P <0 .0 1 )。各脏器中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上CD1 0 5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 .5 2 4~ 2 8.378,P <0 .0 5 ) ;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上CD34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χ2 =1 0 .82 8,P <0 .0 1 ) ;肝、脾和肾组织中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上Ⅷ因子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0 4 1~ 1 6 .2 5 4 ,P <0 .0 5 )。大多数脏器标本中CD1 0 5标记的毛细血管EC比CD34和Ⅷ因子标记的效果明显 (χ2 =30 .2 39~ 5 0 .733,P <0 .0 1 )。④结论 小鼠抗人CD1 0 5在人脑、心、肝、脾、肺、肾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广泛表达 ,应用CD1 0 5标记毛细血管EC比CD34和Ⅷ因子标记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RDXⅢ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RDXⅢ蛋白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表达水平,利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及脑组织相互间PRDXⅢ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与细胞凋亡指数间的关系。结果:PRDXⅢ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0 (20.00%)、10/33(30.30%)、26/32(81.25%),高级别胶质瘤PRDXⅢ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和低级别胶质瘤。随病理级别增高,PRDXⅢ蛋白表达强度也明显增加(r=0.576,p=0.00)。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组织的凋亡指数分别为(24.51±3.27)%、(17.68±2.27)%、(8.78±3.02)%,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增高,凋亡指数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5,P=0.00)。在正常脑组织和 胶质瘤中,PRDXⅢ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凋亡指数为(10.29±4.87)%,PRDXⅢ蛋白表达阴性组为(19.07±4.64)%,PRDXⅢ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PRDXⅢ阴性组(t=7.99,P=0.00)。结论 PRDXⅢ在胶质瘤中高度表达,表达强度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高级别级胶质瘤中PRDXⅢ表达的强度明显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说明PRDXⅢ可能与胶质瘤的生长和恶性表型有关。在PRDXⅢ表达阳性的胶质瘤中,细胞的凋亡指数低于PRDXⅢ表达阴性者。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CD10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CD105、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癌及2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D105、PCNA的表达情况。③结果CD1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着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增强,CD105的表达亦增高(P<0.05)。④结论CD105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血管生成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中Ki-67和CDl05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13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标本Ki-67和CDl05的表达。结果Ki-67和CD1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均呈高表达,与单纯性增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Ki-67和CD1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预后判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Aurora-B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常规提取41例胶质瘤及11例正常脑组织中总RNA.在总RNA被逆转录成cDN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Aurora-B基因mRNA在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表达差异;随后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验证Aurora-B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在mRNA水平,Aurora-B基因的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后发现,Aurora-B蛋白在胶质瘤组织细胞核内呈高表达,这与mRNA表达特征相一致.结论 Aurora-B基因mRNA和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可能是胶质瘤发病过程中的恶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4):376-379
目的探讨mago-nashi同源基因(MAGOH)在不同WHO分级胶质瘤标本中的表达量变化及其与肿瘤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使用R语言挖掘CGGA mRNA microarray数据库和CGGA mRNA seq FPKM数据库,分析MAGOH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数据。通过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MAGOH在临床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AGOH的表达差异性以及其与胶质瘤的分级、预后相关性。结果在两个公共数据库中:MAGOH的表达量与胶质瘤组织分级呈正相关,且MAGOH高表达组的预后显著差于低表达组。qPCR也证实了MAGOH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即MAGOH表达量越高,胶质瘤组织分级越高。ROC分析显示MAGOH的表达量对胶质瘤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共表达分析发现,MAGOH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存在显著表达相关性。结论 MAGOH的表达量与胶质瘤组织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预后呈负相关。MAGOH可作为胶质瘤诊断及预后的潜在标记物。MAGOH可能通过影响MGMT参与调节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KAI1/CD8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脑胶质瘤病理132例,为胶质瘤组,对照组为20例颅脑外伤内减压的脑组织,按照胶质瘤级别胶质瘤组分为四个亚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胶质瘤组与对照组间,以及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中KAI1/CD82基因表达。结果KAI1/CD82在胶质瘤组中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中KAI1/CD8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KAI1/CD82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在Ⅲ-Ⅳ级胶质瘤中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P<0.05)。通过随访发现KAI1/CD82阳性组复发率低于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I1/CD82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KAI1/CD82的表达可能成为监测胶质瘤进展及临床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鼻咽癌(NPC)组织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 法检测92 例NPC 组织中IgM 的表达,选取同期50例病理诊断为鼻咽部炎症组织作为对照,结合NPC 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NPC 组织中IgM 阳性表达率为68.48%,高于鼻咽部炎症组织的24.00%(P <0.05)。NPC 组织中IgM 表达多位于细胞浆,鼻咽部炎症组织则主要在细胞膜,且胞浆表达者多为低分化鳞癌,细胞膜表达者多为高、中分化磷癌。IgM表达与NPC 患者T 分期、临床分期有关(P <0.05),与鼻咽部或颈部复发及全身转移无关(P >0.05)。IgM表达阳性组的NPC 患者总体生存率(57.14%)高于IgM 表达阴性组(27.59%)(P <0.05),但两者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gM 高表达于人NPC 组织;IgM 高表达可能参与NPC 早期发病过程,其是否表达可作为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分子(CD147)在精原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精原细胞癌组织,10例正常睾丸组织,10例胚胎睾丸组织中CD147的表达情况,并对CD147表达与精原细胞癌各临床资料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胚胎睾丸组织,正常睾丸组织,及精原细胞癌CD147阳性率分别为:0%,0%,81.6%.CD14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147检测有助于提高精原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有望成为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及OSCC组织中CD44的表达强度,为确定CD44作为OSCC基因治疗的参考指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OSCC患者OSCC组织、20例OSCC患者OSCC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中CD44的表达强度。结果:CD44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及OSCC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P<0.05); CD44表达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CD44在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在临床分期为晚期的OSCC组织中表达高于早期(P<0.05);CD44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明显关联。结论:CD44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OSCC癌旁组织和OSCC组织中表达强度不同,提示CD44的高表达可作为判定OSCC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