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根本解决瓣膜病的手段。能有效的解决心脏瓣膜病变所致的循环动力学改变,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此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人工瓣膜可分为生物瓣和机械瓣两大类。生物瓣的优点是术后仅需短期抗凝,但耐久性差,因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机械瓣具有较高的耐力和持久性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但机械瓣最突出的问题是病人必须终身抗凝治疗。而且有潜在性血栓栓塞或出血危险。由于患者文化水平的高低,对医学知识的缺乏,术后不能正确的自我保健。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现象,为了能使患者出院后正确进行抗凝治疗。提高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出院指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生物心脏瓣膜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脏瓣膜置换术作为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早被临床广泛应用。就目前应用的两大类人工瓣即机械瓣和生物瓣而言,生物瓣因模拟天然瓣膜力学特性,具有优越的血流动力学性能、无需终身抗凝、避免抗凝相关并发症、生活质量高、抗感染力强、术后不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优越性,在瓣膜外科临床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人工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人工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的正确性及病因。方法:对4例临床诊断为人工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患者行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总结其特点,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表现为心源性休克2例,急性左心衰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超声心动图特征与手术对照;1例二尖瓣位机械瓣叶开放振幅明显小,瓣口面积为1.2cm^2伴中度关闭不全,手术见二尖瓣口大量肌化血栓致卡瓣;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人工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术中机械瓣叶脱落;1例主动脉瓣位机械瓣赘生物形成伴中重度关闭不全,术中见瓣叶对合不良;1例主动脉瓣位机械瓣叶无活动,人工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瘵重度关闭不全,诊断机械主动脉瓣卡瓣,术中见大量肉芽嵌入瓣口致瓣膜活动受限,4例患者行急诊二次机械瓣置换术,3例手术成功。结论:人工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主要原因为瓣膜血栓,肉牙,赘生物卡瓣,瓣叶磨损,瓣膜脱落等,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目前唯一无创性正确诊断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机械瓣替换术后瓣膜血栓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瓣膜血栓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20例人工机械瓣膜夫换术后瓣膜血栓病例的再手术治疗或深栓治疗,分析瓣腊血栓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效果。结果:13例再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7例溶栓治疗,6例B超证实血栓料前缩小,1例无效。结论:再手术治疗瓣膜血栓并不增加手术风险,而且治疗效果可靠。溶栓治疗适用于对机械瓣功能无影响的早期血栓形成。加强抗凝治疗对预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工瓣膜大多数为机械瓣和生物瓣,机械瓣经过多年的工艺发展已经由球瓣、斜碟瓣发展到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双叶瓣.生物瓣具有血流动力学性能优秀,不需终生抗凝等优点,但机械瓣的生物相容性较差、生物瓣易退化损坏等问题,使人们开始对新的瓣膜制作材料进行研究,使用高分了材料制成的无支架带腱索生物二尖瓣与自然瓣膜相似,可维持人体二尖瓣生理功能、左室几何形状和血流动力学.人工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性能通常用跨瓣压差、有效瓣口面积、关闭量和泄漏量等指标来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在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方面有着较大的临床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工心脏生物瓣膜因具有中心血流不需长期抗凝,术后栓塞率低等优点曾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但其耐受性不如机械瓣,术后有相当部分患者因瓣膜失功能而需再次换瓣,现将1990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共63例生物瓣失功能患者行再次换瓣手术后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栓栓塞是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不论应用机械瓣或生物瓣,术后均需抗凝治疗。机械瓣置换术后须终生抗凝;生物瓣置换术后一般需抗凝3~6个月。2004~2005年我科对30例患都使用机械瓣,且使用的抗凝药物是华法令,效果满意,现将抗凝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郝占平  丁敏 《家庭护士》2009,7(5):458-459
为预防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栓塞的发生,不论是置换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术后均需抗凝治疗,机械瓣需要终生抗凝,生物瓣一般抗凝6个月左右[1].  相似文献   

9.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造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有效解决瓣膜病变所致的循环动力学改变,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血栓栓塞是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不论应用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术后均需抗凝治疗。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膜置换术后一般需抗凝3~6个月。然而,抗凝治疗用得恰到好处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但若过度则会造成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现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方法、抗凝监测及护理指导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造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有效解决瓣膜病变所致的循环动力学改变,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血栓栓塞是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不论应用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术后均需抗凝治疗.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膜置换术后一般需抗凝3~6个月.  相似文献   

11.
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抗凝宣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60年成功应用机械瓣行心脏瓣膜替换术以来,人造心脏瓣膜的研制发展迅速,先后有50余种人造瓣膜应用于临床,而设计的新型瓣膜被各国列为专利的有数千种,但至今尚未找到完全符合自体瓣膜理想的人造机械瓣膜,血栓栓塞和抗凝所致出血,是影响机械瓣替换术后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通过有效的抗凝治疗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患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我们将健康教育融于护士职责,促进护士角色由单纯照顾者向教育管理者转变,现将换瓣术后抗凝宣教的做法介绍如下。1 机械瓣膜引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晚发性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1996—01~2004—03诊断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功能障碍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彩色心动图(UCG)示所有患者存在机械瓣膜开启障碍。15例瓣口有效面积下降,8例人工机械瓣膜上有血栓声像。再次换瓣手术7例,5例为急诊手术,死亡1例;溶栓治疗6例,死亡3例;未行治疗的3例均已死亡。结论:超声彩色心动图有助于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诊断,手术和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瓣膜置换术(VR)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手术死亡率越来越低,但此类患者的长期预后并不乐观,其死亡原因主要是术后抗凝引起的并发症。机械瓣术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术后一般也需抗凝3~6个月,掌握适当的抗凝治疗是巩固瓣膜置换术疗效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证。1人造瓣膜引起血栓的机理血液与非正常心血管内膜的表面接触,启动凝血反应导致纤维蛋白网与血小板凝块的形成,血栓的相对成分是血浆纤维蛋白凝块或血小板凝集。2抗凝药物的选择2.1肝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血酶Ⅲ强化剂,口服肝素无效,一般做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的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患者,观察本次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手术、术后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超声的诊断及评估效能。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查共于60例患者中检出67枚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包括二尖瓣23枚、主动脉瓣43枚及三尖瓣1枚;主要表现为瓣周漏、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血栓、瓣环脱位、感染性心内膜炎(IE)及窦部夹层等。手术及病理结果显示,60例67枚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分布与超声检查所见一致,表现为瓣周漏16枚、瓣周纤维组织增生50枚、血栓19枚、瓣环脱位5枚、IE 12枚、退行性变6枚。随访期间59例未见明显人工瓣膜功能障碍;1例于二次术后第9年出现瓣周漏,经手术封堵后情况良好。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具有一定价值,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背景:保留瓣下结构可引起瓣膜下游血流受阻,目前有关保留瓣下结构不同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受阻情况的定量研究尚不深入。目的:比较保留相同瓣下结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的优劣。方法:按常规二尖瓣置换方法,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建立标准的猪二尖瓣置换模型。按未保留瓣下结构、保留后瓣瓣下结构以及保留全瓣瓣下结构3种术式处理猪的二尖瓣及其瓣下结构,置换的瓣膜类型为单叶机械瓣膜、双叶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采用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猪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的人工瓣膜下游湍流剪应力进行体内定量实验。结果与结论:未保留瓣下结构的单叶双叶机械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相当,均较生物瓣膜差。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置换后其下游的血流动力学性能以生物瓣膜最佳,双叶机械瓣膜次之,单叶瓣膜最差。  相似文献   

16.
背景:保留瓣下结构可引起瓣膜下游血流受阻,目前有关保留瓣下结构不同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受阻情况的定量研究尚不深入。目的:比较保留相同瓣下结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的优劣。方法:按常规二尖瓣置换方法,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建立标准的猪二尖瓣置换模型。按未保留瓣下结构、保留后瓣瓣下结构以及保留全瓣瓣下结构3种术式处理猪的二尖瓣及其瓣下结构,置换的瓣膜类型为单叶机械瓣膜、双叶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采用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猪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的人工瓣膜下游湍流剪应力进行体内定量实验。结果与结论:未保留瓣下结构的单叶双叶机械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相当,均较生物瓣膜差。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置换后其下游的血流动力学性能以生物瓣膜最佳,双叶机械瓣膜次之,单叶瓣膜最差。  相似文献   

17.
董力  石应康 《华西医学》2002,17(1):138-139
1 概述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瓣膜病变最有效的手段[1 ]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机械瓣、生物瓣及同种瓣均不是理想的心脏瓣膜替代物 ,仍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2 ] 。例如 :机械瓣术后需终生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不当导致的出血与栓塞占换瓣术后远期并发症的首位 ,其他并发症尚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机械故障等 ;生物瓣术后虽不需终生抗凝 ,但耐久性差仍是其主要缺陷 ,大多数患者因生物瓣毁损而最终面临第二次手术 ,从而大大增加其危险性和死亡率 ;同种瓣则存在体内排异反应导致心瓣膜衰败钙化(尤其在儿童 )和取材来源受限等问题。此外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人工心脏瓣膜质量及安全性,通过观察瓣膜置换中的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表全面评价不同类型人工心脏瓣膜的生物相容件和血流动力学表现并与未使用的同类瓣膜进行比较.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l:1990/2008)检索关于不同类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词为"人工心脏瓣膜、血流动力学".检索后对每项研究的资料结果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有13项实验476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项建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符合纳入标准,随访结果显示国产机械瓣是一个可靠的心脏瓣膜,与传统机械瓣相比,生物瓣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但其远期在体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结论:人工瓣膜包括机械瓣膜和牛物瓣膜,作为替代严重受损瓣膜工作的人工瓣膜置换术目前已成为临床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式.但限于实验时间限制,目前还没有更长时间的实验数据,其他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有待更多证据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9.
人工瓣膜置换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人工瓣膜置换后的血流动力学性能,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外径人工瓣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2001/2008)关于人工瓣膜置换相关文献,检索词为"人工瓣膜、瓣膜置换".检索后对每项研究的资料结果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有13项实验77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人工瓣膜置换后左房内径、最大跨瓣压差、平均跨瓣压差和峰值流速均较置换前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较置换前显著升高;双叶瓣与单叶瓣比较,双叶瓣置换后左房直径、最大跨瓣压差、平均跨瓣压差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较显著;与有支架瓣膜比较,无支架生物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优于有支架生物土动脉瓣.为小主动脉瓣患者研制的外径21 mm主动脉瓣,初步研究显示其置换后最大跨瓣压差在22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与23 mm机械瓣的血流动力学效果相同.结论:人工瓣膜置换可明显改善瓣口的血流动力学及左室构型,其中双叶瓣置换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单叶瓣,无支架生物瓣明显优于有支架生物瓣,外径21 mm人工瓣膜置换后左室射血分数、最大跨瓣压差与23 mm人工瓣膜差异不明显,有临床应用价值,但仍需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机械瓣替换术后血栓形成机制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心瓣替换有病变的天然心瓣40年来,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仍是瓣膜替换术后最常见、最严重和最难以预防的并发症[1~4]。近年来,有关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涉及到机械瓣血流动力学特点,病人所罹患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及抗凝强度的调控等方面。因此瓣膜替换术后,对不同个体抗凝强度的监护是巩固瓣膜替换术疗效、防治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关键。1 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发生机理11 血液与人造材料的相互作用:血小板可被机械瓣的缝环、缝线、瓣膜本身,瓣周受损的心内膜组织,体外循环泵的异物表面;血小板膜类磷脂;瓣后湍流等多种因素所激活[5]。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