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6岁,因\"足底肥大硬结处破溃1个月未愈,长期渗出加重\"入院.患者出生后左足第一趾较对侧肥大,逐渐变大,畸形,未予特殊治疗.专科检查:左足肿大、畸形,第1、2趾严重肥大,压迫致使第3趾变形.左侧小腿及大腿较对侧肥大,且小腿处可触及硬结.双下肢等长,左足及左踝活动受限,全身未见色斑,否认遗传病.摄左足正斜位片(DR),示左足第1趾多趾畸形,第1趾骨及胫腓骨多发骨软骨瘤,局部结构紊乱,软组织肿大.术后复查DR左足正斜位片示术后改变,左足第1、2趾跖骨骨质缺如,局部结构紊乱,周围软组织肿胀.病理检查示送检足的所有结构成分,如骨、神经、血管、皮下脂肪、纤维、趾骨和皮肤等均增生过盛,考虑发育异常所致各胚层成分都发生肥大.左足底皮肤过度角化伴灶性坏死. 相似文献
2.
3.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小儿胃肠道发育畸形。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便秘,灌肠后可好转,数日后又可出现便秘,腹胀,明显者可见肠型,少数病人可发生呕吐。近二年来我科对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病人实施手术疗法,经过我们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手术均获成功,并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fll69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于1995年1月至]995年10月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7例,年龄9个月至7岁,平均3.9岁,其中男5例,女2例。我们均采取部分结肠切除,直肠后结肠拖出术(Duhamel)。术后患儿便秘、腹胀症状消失,均能正常排便。2典型病… 相似文献
4.
总结1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行胆囊切除、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前后的的护理经验。术前重视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加强手术前的宣教,使家属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做好皮肤护理及胃肠道准备,有效避免皮肤损伤及感染;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合适的营养支持,注意切口、胃管、引流管等管道的护理,同时重视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反流性胆管炎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本组患儿术后14例胆汁排出通畅,并发呼吸道感染2例,急性反流性胆管炎1例,手术后1例胆瘘行二次手术,经积极治疗护理均治愈出院,随访3-36个月,患儿生长发育好,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5.
总结1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行胆囊切除、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前后的的护理经验。术前重视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加强手术前的宣教,使家属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做好皮肤护理及胃肠道准备,有效避免皮肤损伤及感染;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合适的营养支持,注意切口、胃管、引流管等管道的护理,同时重视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反流性胆管炎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本组患儿术后14例胆汁排出通畅,并发呼吸道感染2例,急性反流性胆管炎1例,手术后1例胆瘘行二次手术,经积极治疗护理均治愈出院,随访3~36个月,患儿生长发育好,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6.
7.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护理430070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魏红敏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粪便排泄延迟且量少而腹部膨胀,影响食欲和营养吸收而导致患儿生长发育不良。1984年至今收治了1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8.
9.
总结6例唐氏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手术前后护理.针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的疾病特点,重点做好术前同质化教育及人文关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远期的康复指导.患儿恢复过程顺利,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5例巨趾畸形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的分析探讨,包括他们的术前护理、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更好地护理巨趾患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巨结肠是较常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 ,主要是远端结肠和直肠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全减少或缺如 ,导致肠管痉挛丧失蠕动功能 ,表现为低位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 ,需手术切除痉挛的肠段 ,才能彻底去除病因 ,而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治疗该病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1 临床资料1 991年至 1 999年我们手术治疗巨结肠 41例 ,男 2 6例 ,女 1 5例 ,3~2 8d 1 7例 ,2 9d~ 1岁 2 0例 ,2~ 1 2岁4例。患儿生后胎粪排出迟缓、量少 ,均表现为排便困难、腹胀、呕吐 ,其中 8例 3~ 7d排便 1次 ,1 4例依靠开塞露排便或清…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于小儿的消化道畸形。好发于婴幼儿,一般青少年很少发生。病因是由于病变肠段缺乏神经节细胞。由于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而肠管持续痉挛、狭窄,肠内容物难以通过,形成功能性肠梗阻。梗阻近端肠管扩张、肥厚。因为痉挛的肠管长短不同,症状轻重也不一。其中短段型,症状出现晚和病情表 相似文献
13.
14.
15.
汪晓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4)
目的 探讨神经脂肪瘤病性巨肢症患儿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4例神经脂肪瘤病性巨肢症患儿及家长予以合理的心理、饮食指导和必要的药物应用,辅以正确的皮肤护理以及对伤口皮肤血运的观察.结果 1例患儿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出现压疮(Ⅰ期),于术后第13天完全恢复.1例出现伤口脂肪液化,通过磺胺嘧啶银换药伤口Ⅰ期愈合.2例下肢巨肢症患儿可以拄拐行走,1例右上肢巨肢症患儿可用左手完成吃饭、洗脸等基本生活自理.结论 巨肢症患儿通过手术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自信心极大提升,对今后的生活感到有希望,可达到预期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榆尿管症(CM)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肾造瘘4例,1年后行输尿管膀胱再植3例,术后5年无异常,另1例4个月后行肾、输尿管切除。肾、输尿管切除术4例。输尿管定期扩张、双J管置入6例,随访5~9年,肾功能均正常。保守观察6例,随访11~19年,病变无进行性加重。输尿管裁剪修整,膀胱再植16例,10例随访3~17年无异常,吻合口狭窄及膀胱输尿管返流各2例,再次术后随访6年无异常,2例术后3年行惠肾及输尿管切除。结论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解除梗阻、保留和恢复肾功能;最佳治疗方法是进行输尿管裁剪修整、膀胱再植术。 相似文献
17.
18.
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总结了1999年5月至2000年4月应用腹腔镜对10例患儿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10例均未行结肠造瘘,术前每日行肠道灌洗.详细介绍了灌肠和术后监测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的意义和方法,以及营养支持、伤口护理和健康宣教的方法与要点.10例手术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 ,占婴幼儿消化道畸形的第 2位[1] 。如患儿全身情况良好 ,就应尽早实施根治术。传统的手术需要开腹切除病变肠管 ,可能引起腹腔内污染、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 2 0 0 1年我院开展了非开腹式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8月至 12月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根治婴儿巨结肠 8例 ,均为男性 ,生后 15 0~ 16 0d ,平均 15 5d ,体重 7~8 7kg。 8例均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典型症状、体征 ,术中经病理证实为常见型巨结肠。本组在常规… 相似文献
20.
非开腹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巨结肠(H irschsprung′s d isease)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某段肠管缺乏神经节而形成狭窄段,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目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方法有多种。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施行非开腹改良soave手术8例,将复杂的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