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见性护理,早期给予肢体功能锻炼和保暖,密切观察患肢疼痛、肿胀和血运情况,同时加强药物治疗监护.结果本组10例术后发生DVT,治愈9例,治愈率90%,1例治疗效果欠佳,经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防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见性护理,早期给予肢体功能锻炼和保暖,密切观察患肢疼痛、肿胀和血运情况,同时加强药物治疗监护。结果:本组10例术后发生DVT,治愈9例,治愈率90%,1例治疗效果欠佳,经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防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操作技能、专业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P0.05);两组DVT发生时间及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能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足底静脉泵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0月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足底静脉泵行物理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程度,术后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7 d患肢周径较应用前平均减少1.2 cm;31例实验组患者中术后有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2.9%,对照组发生率为32.3%.结论 足底静脉泵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及护理经验.[方法]对69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通过指导早期活动,使用足底动静脉泵等护理措施.[结果]69例病人均未发生DVT.[结论]早期活动联合足底动静脉泵使用能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血栓弹力袜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抗血栓弹力袜组(实验组)30例,护理常规组(对照组)30例.抗血栓弹力袜组病人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弹力袜,术后即开始使用,直至病人出院,常规护理组病人术后按常规预防DVT,观察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的临床效果.[结果]抗血栓弹力袜组DVT发生率为6.66%,常规护理组为30.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形成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7例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降低DVT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弹簧肌力训练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110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基础护理组,2011年1-12月135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为综合护理组。基础护理组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患肢早期活动的基本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弹簧肌力训练器的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DVT发生情况。结果基础护理组术后经下肢血管彩超发现 DVT 16例,发生率为14.55%,综合护理组术后经下肢血管彩超发现DVT 5例,发生率为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P<0.05)。结论应用弹簧肌力训练器的综合干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6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静 《全科护理》2011,(12):1055-1056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及护理经验。[方法]对69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通过指导早期活动,使用足底动静脉泵等护理措施。[结果]69例病人均未发生DVT。[结论]早期活动联合足底动静脉泵使用能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22例,其中在术前或术后,存在或出现并发症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指导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08例,其中在术前或术后存在或出现并发症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治疗及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坠积性肺炎、腹胀、便秘等并发症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及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92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术前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并在术后1年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有83例正常生存,9例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为90.22%。年龄及术前生活能力评分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高龄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存率的危险因素,术前生活能力评分60分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保护因素。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可有效掌握患者生活能力情况,同时可提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2016年1~8月我院通过成立医院静脉血栓防治管理组、组织培训、采取基本预防、药物预防、物理预防、制定预防DVT健康教育计划、编写健康教育手册、静脉血栓护理指导小组督导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结果:经培训后护士DVT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20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综合干预明显提高护理人员DVT相关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能早期识别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高危因素并积极防范,降低DVT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于治疗后第14天给予患肢多普勒超声检查和Glu、D-二聚体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平均Glu、D-二聚体差异。结果:观察组第14天DVT发生率、平均Glu、D-二聚体实验室监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并发症评估与处理,术中进行相应的术中护理,术后加强常规护理,认真观察并预防感染,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给予抗感染后病情得到控制;切口愈合不良1例,2周后愈合出院;均无关节功能废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做好手术全过程护理,尤其是加强术后护理,对于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1日~12月31日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将2019年1月1日~10月31日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设为加速康复外科(ERAS)组,实施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ERAS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5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围术期护理模式可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预见性分析并提出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将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出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预见性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建省福清市医院行THA治疗的6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2组(DVT组和非DVT组)。收集2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THA术后并发DVT的影响因素。结果 67例行THA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术后有1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9.40%。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后卧床时间、有无吸烟史、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脂血症以及假体类型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BMI≥28.0 kg/m2、术后卧床时间≥3 d、有吸烟史、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以及假体类型为骨水泥均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THA术后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髋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8年3月7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多学科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学科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下肢骨折手术392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92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包括术前评估和功能锻炼指导、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术后指导科学运动等.结果:本组仅发生DVT 4例,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系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DVT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干预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术后DVT发生率、术后PT、AP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早期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