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芬 《安徽医药》2021,25(3):508-5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综合征和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2129例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析合并和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探讨代谢综合征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和尿酸的水平高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病人(P<0.05).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病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病人(16.05%比4.88%,χ2=46.523,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女性、高血肌酐、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 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代谢综合征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可增加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大血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整取抽样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采用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其骨密度(BMD)值,根据有无合并大血管并发症,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n=64例)和无大血管并发症组(n=32例),比较2组BMD值,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大血管并发症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绝经时间、SBP水平均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大血管并发症组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BMD值的变化,可能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朝荣  杨朝晖  黄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15-19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终末期肾病组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4组间在年龄、病程,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冠心病、胆结石病史、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脂代谢紊乱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糖尿病之间慢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定期检测白蛋白排泄率与血脂,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有助于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与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53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SCH组(观察组)42例,非SCH组(对照组)211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糖尿病肾病(DN)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SCH患者易发生脂代谢紊乱,SCH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并对疾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抽选134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诊疗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病情、一般资料进行收集,调查其中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数,同时调查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结果 134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中有71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53.0%。腰围、病程、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合并心脑学疾病均是影响患者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则不是影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在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也非常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变化。方法 测定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定量骨超声、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有关;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大于男性。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不良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患者中氧化应激指标尿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有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22例和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组38例,同时选取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30例。用ELISA法检测3组尿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2型糖尿病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组尿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组尿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氧化应激,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提示临床上使用抗氧化药物可预防其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横沙乡卫生院诊治的56例有常见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常见的并发症种类,以及患者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与常见的2型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常见并发症分别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7例,占48.2%)、糖尿病肾病(24例,占42.9%)、糖尿病足(15例,占26.8%)等。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的增加,血糖水平的增高,并发症患者例数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症众多,长期的血糖控制不良造成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68例肾病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和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普伐他汀的治疗组,分析治疗前后血脂谱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44.12%,有显著性差异(x2=17.3840,P<0.01);治疗后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2组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升高(P<0.05)。结论 普伐他汀能降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型高脂血症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2型糖尿病肾病(DN)、视网膜病(DR)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有无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比较两组DN、DR的患病率,并分析DN、DR与MS主要组分、MS的相关性.结果:MS组的DN、DR的患病率分别为28.70%、39.13%,高于非MS组的9.62%和27.88%(P<0.05);DN与年龄、可追溯糖尿病病程、吸烟、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DR与年龄、可追溯糖尿病病程、SBP、DBP、HbA1C呈正相关;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可追溯糖尿病病程、吸烟、HbA1c后,MS与DN、DR仍相关(OR分别为4.281、1.889;95% CI分别为2.064~8.879、1.091~3.270).结论:MS与DN、DR的患病率密切相关,有效地改善代谢综合征可能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太原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12例,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微血管并发症状况。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女性所占比例(70.0%)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52.6%),病程(11.3±8.1)年显著长于单纯糖尿病组(9.5±7.0)年,甘油三酯(2.1±1.5)mmol/L及胆固醇(5.3±1.1)mmol/L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1.4±1.1)mmol/L,(4.8±0.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生率65%,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的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16例确诊为糖尿病且并发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临床表现:青年群体(3例)肾病综合征1例,慢性肾炎综合征2例;中年群体(9例)中慢性肾衰竭1例,急性肾衰竭1例,肾病综合征2例,慢性肾炎综合征4例,隐匿性肾炎1例;老年患者(4例)中慢性肾衰竭2例,肾病综合征2例,其中以慢性肾炎综合征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衰竭(P<0.05);病理:青年及中年NDRD患者较老年患者更易患IgA肾病(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NDRD的青年患者表现多为慢性肾炎,中年患者病情复杂,老年患者主要为慢性肾衰竭及肾病综合征。青年及中年患者病理类型多为IgA肾病,老年多为膜性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p53肿瘤分子学指标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做出评判。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68例,对照非糖尿病乳腺癌组患者145例,取石蜡切片作胰岛素受体,p53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组指标的阳性率。结果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胰岛素受体阳性比例76.5%(52/68),阴性23.5%(16/68),对照组胰岛素受体阳性比例31.7%(46/145),阴性68.3%(99/145),二者在统计学上有差别(χ2=37.3,P<0.01)。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53阳性比例66.2%(45/68),阴性33.8%(23/68),对照组p53阳性比例47.6%(69/145),阴性52.4%(76/145),二者在统计学上有差别(χ2=6.43,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胰岛素受体高表达,p53突变,预示患者不良预后,因加强随访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内分泌科和眼科住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FFA检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结果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DR患者34例,患病率为34%,合并DN患者58例,患病率为58%;与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肾脏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生轻度、中度、重度视网膜病变患者UMA、尿TP的不断增加,Ccr随之出现明显降低,关联性较强。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临床中可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预测糖尿病肾病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市农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现状及其对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唤起人们对糖尿病教育的重视。方法按参考文献设计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测评表,对150例本科住院的本市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参与了问卷调查患者中选取病程在5~10年且病程、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的患者,出院后查阅其病历资料,记录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颈部及双下肢血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采用χ2检验分析得分≥60分及〈60分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差异。结果14例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好(得分≥85分),占9.3%,45例一般(60~84分),占30%,91例差(〈60分)占60.7%;糖尿病教育相关知识得分〈60分组患者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得分≥60分组(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好坏直接影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本市农村糖尿病健康教育形势严峻,需引起有关部门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齐玫玫 《黑龙江医药》2021,34(5):1146-1149
高血压作为临床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均作为患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组成,临床可见患者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很大程度加大患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危险性,因此近年临床重点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展开研究,本文将整理临床近年来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情况,为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资料完整的1126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维吾尔族590例,汉族6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调阅,并整理分析。结果1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7.1%、糖尿病足3.9%、冠心病15.1%、高血脂52.9%;其中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血管病变9.1%、糖尿病病足5.8%、冠心病22.1%、高血脂68.5%,汉族患者下肢血管病变5.1%、糖尿病病足1.9%、冠心病8.1%、高血脂37.2%。结论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病足、冠心病、高血脂等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大血管病变及高血脂,维吾尔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根据患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水平(BUN)等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和CysC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Scr和BUN水平与UAER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Hcy和Cys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糖尿病患者500例,其中心功能不全者180例(A组),无心功能不全者320例(B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A组患者的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及急性慢性并发症较多,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两组的性别和血脂代谢紊乱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死率A组显著高于B组(43.4%vs14.1%,P<0.01)。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并发症多,病死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无心功能不全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总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管病变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子,参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疾病并发症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