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温病血分证的病机、分期及治法,提出温病血分证宜分三期辨治,初期血热耗血,瘀热交结,治宜凉血散血;中期为血热妄行,兼有瘀滞,治宜凉血解毒、散血止血;后期为热瘀气脱或气随血脱,治疗重在扶正固脱.  相似文献   

2.
“凉血散血”新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血散血”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原文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是温病血分证的治则。初习温病者认为,“凉血散血”就是清热、凉血、化淤,其它联系血分证的病机特点,当包括清热、凉血、化淤、养阴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和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筛选中医治疗本病的相关医案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本病的辨证和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本病主要证型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热毒炽盛证,涉及脏腑主要为心、肺、脾、胃、肾。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多具有凉血止血之效,8个新处方可辨证用于不同证型。结论 本病符合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清热药物贯穿着治疗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温病气分证应注重活血化瘀陈杨荣,戴春福,江明福建中医学院叶天士创立的“在卫汗之,到气清气,入营透热转气,入血凉血散血”的治则,对温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从临床实践体会,活血化瘀是气分证不可忽视的一个洽法。为此,我们制作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1],揭示温病...  相似文献   

5.
血分证与血证均有出血的临床表现,以及热盛动血的核心病机,但血分证可由疠气所致,而血证多以脏腑内伤为主要病因;血分证属温病范畴,而血证属于中医内科范畴。血分证与血证在治法上有相似之处,二者在治疗上均谨守“诸热瞀瘛,皆属于火”之病机,但清心开窍、熄风止痉的治法为血分证所特有。临床治疗上,血分证与血热证均可以犀角地黄汤为基本方加减,但血分证需加开窍、熄风药物,而血证需加养阴清热药物。  相似文献   

6.
滋阴法在温病营血分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人们对温病营血分证多重于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等方面的研究,而养阴法研究较少。本文在传统温病学理论指导下,探讨了温病营血分证阴液变化情况及养阴方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营之后方言血”言明温病血分证是卫、气、营、血四个层次中最深重的阶段.自叶天士倡“直须凉血散血”已成千古定论,一言血分,多作实证论治.当今温病学教材也突出了血分实证,笔者通过研习有关温病学文献,认为温病血分证当分虚实两端.  相似文献   

8.
苦寒解毒液降低家兔营血分证体温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复制的家兔温病营血分证模型采用凉血液、苦寒液腹腔灌注治疗,分别观察其改善家兔营血分证体温和症状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凉血液和苦寒液均有明显降低模型兔休体温、减轻症状的作用,而苦寒液效果尤著。认为治疗温病营血分证,在传统的清营养阴,凉血活血基础上加入苦寒之品,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了“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对叶氏这个温病治疗法则(以下简称叶氏法则)的精神实质如何理解,在临床上怎样运用,本人就此作一个初步讨论。按照温病学理论,认为如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等证候,为卫分证,治疗当“汗之”;壮热不恶寒、汗多、渴喜凉饮、溺赤、舌红苔黄等证候,为气分证,治疗当“清气”;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谵语、舌红绛等证候,为营分证,治疗当“透热转气”;身热斑疹、吐血、衄血、便血、溲血、舌深绛等证候,为血分证,治疗当“凉血散血”。这种认识并不能说是叶氏法则的精神实质。叶氏法则的精神实质,是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温邪侵入卫分、气分、营分、血  相似文献   

10.
温病血分热瘀证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病分血热瘀证的病因,基因病理环节,病理演变和治法进行理论分析,人为瘀交结是温病血分证一个重要病理变化,治疗血分证注重若寒解毒及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1.
温病卫分证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卫分证乃是以肺系为病变重心的温热表证,是肺及卫表的热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急症工作的开展,对外感热病的研究日益深入,对温病卫分证的研究较为活跃。现将近10余年来国内学术期刊所登载论文对卫分证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卫前病变的提出 乔富渠首先提出了“卫前正”的概念。指出“卫前证”系外感热病在典型的卫分证出现之前,病人的一些病证,包括全身症状如疲乏无力、全身违和、肌肉关节疼痛、食欲减退及各系统的相关症状。如喷嚏、咳嗽、咽痛;纳呆、腹胀、呕恶;皮肤搔痒、荨麻疹等。马健提出了“温病先兆症”的概念。认为温病发生以后,其反映病机特点的症状及体征并非立即显现于外,而是随时间的增长同步增多。在某一证的初起,仅有少数临床表现,尚不足以构成证,但这些表现却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该证的信息,称其为“温病先兆症”。温病先兆症当包括卫分先兆症、气分先兆症、营分先兆症及血分先兆症。  相似文献   

12.
对温病凉营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病凉营法与凉血法的区别与联系、凉营法与透热转气的关系、凉营法运用时机的把握以及凉营法组方选药的规律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凉营法着重凉营泄热、滋养营阴,用药凉中有透,滋而不腻;凉血法重在凉血热、散血瘀,而无须配伍清透之品。“凉营”是具体治法,“透热转气”是治疗的指导思想,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当气分热毒有内陷营分倾向时,尽早使用凉营法将有效地中断病程,避免营血分证的出现。凉营法宜选择甘苦寒或苦成寒的药物清解热毒,以“滋而不腻、滋而能通”之品滋养营阴,以具有“凉”和“散”双重作用的药物为主凉营散瘀。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角度探讨,糖尿病之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病变日久则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甚或引起耗血动血之变而产生一系列证候.这与温病营血分证的病理病机非常相似,清营凉血法可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温热论》云“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 ,此为温病营血分证辨治之大法 ,对温热性质温病血分证、湿热性质温病邪已化燥深入营血辨治 ,皆可遵之。然湿温湿未化燥 ,邪陷营血 ,临床亦为常见 ,其治则非上述治法所能完全适用。本文根据温病学家有关论述 ,结合自己临床实践体会 ,谈谈湿温邪陷营血之辨治。1 病因病机湿温湿已化燥或未化燥 ,其邪均可内陷营血 ,此于古医籍及临床实践中皆可得到证明。如薛生白《湿热病篇·5条》之“湿热证 ,壮热口渴 ,舌黄或焦红 ,发痉 ,神昏谵语或笑 ,邪灼心包 ,营血已耗” ,此为湿热化燥 ,内…  相似文献   

15.
湿温辨证 ,主要是对气分的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辨证 ,能否正确地掌握辨证的规律 ,准确地把握湿温病证治的要点 ,关系到疗效和预后。湿温病在运用“六经辨证”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卫气营血辨证”中有卫、气、营、血的浅深传变的不同 ,在治疗上则有达卫、转气、利枢、清营、凉血、散血、增液、培气之别。由于热重于湿者易成阴阳里结 ,伤津劫液 ,成痉成厥 ,变证蜂起。而湿重于热者病情进展虽稍缓慢而浊邪久羁 ,脾运受阻。导致胀满 ,泄利 ,黄疸等症。湿温是温病中的一种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关于“卫气营血”的理论 ,可辨别病位 ,区分病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斑秃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斑秃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斑秃病因病机为抑郁化火,或素体内热,血热生风形成血热风燥证;肝郁气滞,或久病成瘀,瘀血阻络形成气滞血瘀证;脾胃损伤,或久病气血两虚,血不养发形成气血两虚证;病程日久,肝肾亏虚,血不养发形成肝肾不足证。常用方药为凉血消风散、通窍活血汤、人参养荣汤、七宝美髯丹。结论:辨证论治斑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斑秃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斑秃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斑秃病因病机为抑郁化火,或素体内热,血热生风形成血热风燥证;肝郁气滞,或久病成瘀,瘀血阻络形成气滞血瘀证;脾胃损伤,或久病气血两虚,血不养发形成气血两虚证;病程日久,肝肾亏虚,血不养发形成肝肾不足证。常用方药为凉血消风散、通窍活血汤、人参养荣汤、七宝美髯丹。结论:辨证论治斑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确立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诸证期的治疗治则。他在《外感温热篇》中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寥寥数言,概括了温病辨证施治的总体规则。在这里,“透热转气”显然是作为营分证的基本治法提出来的。这里的“透”,是指透泄营分邪热,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言,既指病邪的由里达外,又象征病证的由深转浅。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李斌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经验。阐述其病机为血热阳浮,提出本病以热为主,病位在血分,血热是发病的关键因素。病证相和,并举医案验证。  相似文献   

20.
笔者依据文献资料 ,结合个人的临证经验 ,将中草药内服治疗痔疮归结为清、润、消、收、补五法 ,分述如下 :1清法1 1凉血疏风止血法 :本法适用于血热实证之痔。临证见痔疮出血、色鲜红、喷射或全部下血。肛门灼热痒痛、心烦、脉数、舌质红。方剂举例 :《本事方》槐花散 :槐花、侧柏叶、荆芥炭、枳壳。方取槐花、柏叶清热凉血止血 ,荆芥炭疏风止血 ,枳壳行气 ,共奏凉血疏风止血之效。常用药物 :槐花、槐角、生地、丹皮、茜草、大小蓟、茅根、荆芥炭等。1 2清热渗湿止血法 :本法适用于痔疮出血 ,血色暗红而粘 ,痔核肿胀 ,有粘液渗出。肛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